资源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小学联考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2025三下·廉江期中)春天的美景就在眼前,欢欢激动地把春天记录了下来。惊蛰过后,便(biàn pián)迎来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yuān yāng”的春天。花儿们陆续sū xǐng____,它们各有各的zī shì____,zhǎn shì____着春天的美,春风chuī fú____,到处散(sàn sǎn)发着鲜(xiǎn xiān)花的fēn fāng____。mì fēng____、蝴蝶等kūn chóng____也jù jí____在一起,fǎng fú____在参加一场盛会,为这大好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让人连连称赞(chèn chēng)。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工整。3.班里其他同学写下了感想,不过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忙解决。①根据形声字的特点,下列汉字的读音可能与“麓”相同或者相似的是( )。A.木B.林C.广D.鹿②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和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B.小溪泛尽却/山行(但是)C.独怜/幽草/涧边生(可怜)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跑)③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B.上课时经常有人滥竿充数,不懂装懂。C.你一会说支持他,一会又说反对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D.这次作文比赛,他没做一点准备,他杞人忧天自己拿不到奖。(2025三下·廉江期中)根据积累,请你帮助欢欢完成传统文化知识清单。4.一首诗,一幅画。诗中有雨中的小舟,韦应物写道:“ ,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中有岸边的桃花,苏轼写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还有枝头的黄鹂,曾几写道:“绿阴不减来时路, 。”5.一首诗,一份情。《元日》中,“ , ”是春节时万象更新的喜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 , ”是重阳节时浓浓的思念。《清明》中,“ , ”是诗人孤身行路时的愁苦与悲伤。6.欢欢收集了绘有文房四宝 、墨、 、砚的书法作品,绘有中医四诊 、闻、问、 的邮票,还有雅人四好 、 、书、画的书籍。7.(2025三下·廉江期中)欢欢帮助学校发布了一则活动通知,这则通知中有四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下列通知中改一改。(一共有4处错误。)通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将于4月25日进行汇报活动上午十点,请全校同学题前做好准备。 4月23日 学校教导处(2025三下·廉江期中)南京赏花指南品种 花期 主要赏花点梅花(市花) 2、3月 明孝陵、雨花台、中山植物园、玄武湖蝴蝶兰 2-4月 雨发生态园、马鞍宁晨蝴蝶兰基地樱花 3、4月 明孝陵、雨花台、玄武湖、雨发生态园、古林公园二月兰 3-5月 明孝陵、莫愁湖、雨花台、白壁洲公园牡丹 4、5月 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茉莉花 5月 马鞍河王湖中华茉莉谷金鸡菊 5-7月 国际慢城生态路沿线虞美人 5-8月 杨柳湖文化风景区、西湖特色旅游村、国际慢城月季 5-10月 中山植物园、雨花台、玄武湖8.根据指南,欢欢想要去看牡丹花,他可以在 月去 、 、 这些地方观看。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五月份去国际慢城可以看到盛开的樱花。 ②指南中,雨花台是拥有花的种类最多的景点。 ③指南上列出的花的品种中,月季的花期最长。 ④很遗憾的是6月去南京的话,没有代表性的花可以看。 10.小梅说:“我想看到与我名字有关的花,而且去一趟不容易,我希望尽可能多看几种。”你推荐小梅什么时候去?她可以看到哪些花?(2025三下·廉江期中)夏天的雨后①一到夏天,我们都欢迎下雨。只等雨点一停,我们就跑到外面去。②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蝉经了雨,被( )到地上,伏在草丛里不能飞,很容易拾到。拾了几只回来,( )在笼里,可以随时听它们叫。A青蛙平时难得到岸上来,雨后大概因快活的缘故,多数( )在草丛中呱呱地叫着。它们非常机警,跳跃也极灵活,一听见声响就急忙跳进水里。这得轻轻地走近去,眼快手准,出其不意地把它( )住。③雨后的鱼,那就更有趣了。B像镜子一样平的河水澄清碧绿,有时泛起一些细碎的波纹。C杨柳的枝条倒挂下来抚摸着河面。D鸟儿唱着轻快的歌。水草散发出一种清爽的气息。我们一面下钩,一面玩赏这种画境,快活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对于钓鱼并不在行。有时看见浮子动了,急忙甩起,却一无所有。有时甩起太迟了,被鱼儿白吃了饵去。有时鱼儿已经上了钩,却因甩起不得法,又落在河里。④此外还可以采菌,那就非得在久雨之后不可了,因为菌类须经多日的阴雨才会长出来。每逢大雨初停,村里常见有许多人到野外去采菌。于是我们也戴着草帽,提着竹篮,高高兴兴地跑到田里。不一会儿工夫,就采满了一篮。11.第②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请你在文中找出来。12.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动作填入短文的括号里。(填序号)A.放 B.冲 C.蹲 D.抓13.作者描写了雨后的哪些事情呢?照样子,补充完整思维导图。14.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描写了夏天的四种事物,它们是A ,B ,C ,D 。这四个句子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是 ,因为 。15.(2025三下·廉江期中)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从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中选择一个,先补充题目,再写下来。题目:有趣的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iàn;sàn;xiān;chēng2.苏醒;姿势;展示;吹拂;芬芳;蜜蜂;昆虫;聚集;仿佛3.D;D;D【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成语运用;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准确判断能力,尤其是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读音。通过选择加点字的读音,检验对汉字读音规则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巩固和纠正读音错误,提升语言基础能力。(2)本题考查对拼音的认读和汉字书写能力。通过看拼音写词语,检验对字词的准确拼读和规范书写能力,有助于巩固识字量,提升书写水平,夯实语言基础。(3)本题考查对形声字特点的理解,对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把握,对成语使用语境的理解。1.“便(biàn)迎来了”:“便” 在此处表示顺承,读 “biàn” 。“散(sàn)发”:“散” 读 “sàn” 时,有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布等意思 ,“散发” 中 “散” 取分布之意,读 “sàn”。“鲜(xiān)花”:“鲜” 表示新鲜、明丽等意思时读 “xiān” ,“鲜花” 中 “鲜” 读 “xiān”。“称赞(chēng)”:“称” 读 “chēng” 时有赞扬的意思 ,“称赞” 中 “称” 读 “chēng”。故答案为:biàn;sàn;xiān;chēng2.苏醒:“苏” 是草字头,下面是 “办” ;“醒” 左边是 “酉” ,右边是 “星” 。姿势:“姿” 是上下结构,上面是 “次” ,下面是 “女” ;“势” 上面是 “执” ,下面是 “力” 。展示:“展”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 “卐” 和 “衣” 字底 ;“示” 上面是 “二” ,下面是 “小” 变形为 “氺” 。吹拂:“吹” 是口字旁,右边是 “欠” ;“拂” 是提手旁,右边是 “弗” 。芬芳:“芬”“芳” 都是草字头,下面分别是 “分” 和 “方” 。蜜蜂:“蜜” 下面是 “虫” ;“蜂” 是虫字旁,右边是 “夆” 。昆虫:“昆” 上面是 “日” ,下面是 “比” ;“虫” 字写法简单。聚集:“聚” 下面是 “乑” ,上面是 “取” ;“集” 上面是 “隹” ,下面是 “木” 。仿佛:“仿” 单人旁,右边是 “方” ;“佛” 单人旁,右边是 “弗” 。故答案为:苏醒;姿势;展示;吹拂;芬芳;蜜蜂;昆虫;聚集;仿佛3.①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声旁表音。“麓” 下面的 “鹿” 是声旁,所以读音可能与 “鹿” 相同或相似。A 选项 “木”、B 选项 “林”、C 选项 “广” 与 “麓” 的声旁无关,读音不会相似。②A 选项 “因释其耒而守株” 中 “因” 应解释为 “于是” ,不是 “因为” ;B 选项 “小溪泛尽却山行” 中 “却” 应解释为 “再,又” ,正确停顿是 “小溪泛尽 / 却山行” ;C 选项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中 “怜” 解释为 “喜爱” ,不是 “可怜” ;D 选项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中 “走” 解释为 “跑” ,朗读停顿也正确。③A 选项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使用恰当;B 选项 “滥竽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用在 “不懂装懂” 的语境中合适;C 选项 “自相矛盾” 指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符合语境;D 选项 “杞人忧天” 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而作文比赛没准备担心拿不到奖是合理担忧,不是 “不必要的忧虑” ,使用不恰当。故答案为:D;D;D【答案】4.春潮带雨晚来急;竹外桃花三两枝;添得黄鹂四五声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笔;纸;望;切;琴;棋【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其他文学常识【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经典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通过诗句填空,检验对古代写景诗词的积累程度,以及对诗句中描绘画面的认知,有助于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悟,提升文学素养。(2)本题考查对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填写诗句,考查对不同节日诗词所表达情感的把握,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记忆。通过填空的形式,检验对 “文房四宝”“中医四诊”“雅人四好” 等传统文化概念的了解,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储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描绘了傍晚时分春潮夹带着雨水涌来,野外渡口无人,小船随意漂浮的画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通过竹子外面几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表现出春天的气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曾几《三衢道中》,写在绿树成荫的路上,回来时听到黄鹂的叫声,增添了旅途的趣味。|故答案为:春潮带雨晚来急;竹外桃花三两枝;添得黄鹂四五声5.王安石《元日》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更换桃符的热闹场景,体现春节的喜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直接抒发了诗人独自漂泊在外,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杜牧《清明》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点明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神情愁苦悲伤的氛围。故答案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文房四宝” 指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书画用具;“中医四诊” 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雅人四好” 即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故答案为:笔;纸;望;切;琴;棋7.【答案】通知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将于 4 月 25 日上午十点进行汇报活动,请全校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学校教导处4月23日【知识点】通知【解析】【分析】成分残缺:原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前缺少 “为” 字,添加 “为” 使句子表意更完整,表明开展活动的目的。语序不当:“4 月 25 日进行汇报活动上午十点” 语序混乱,应调整为 “4 月 25 日上午十点进行汇报活动” ,明确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顺序。错别字:“题前” 的 “题” 错误,应改为 “提” ,“提前” 是正确写法。落款顺序错误:通知的落款应先写发布单位 “学校教导处” ,再另起一行写日期 “4 月 23 日” ,原通知顺序颠倒。【点评】本题考查对通知格式和内容规范的掌握。通过找出并修改通知中的错误,检验对通知这一应用文体在语言表达、格式要求等方面的理解,有助于培养规范书写和准确表达的能力,提升对实用文体的运用水平。【答案】8.4、5;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9.错误;正确;正确;错误10.推荐小梅 5 月去。她可以看到茉莉花、二月兰、牡丹、金鸡菊、虞美人、月季。【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全面理解,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检验是否能全面考虑不同花卉花期,避免因信息掌握不全面而做出错误判断。(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全面理解。通过判断关于特定月份花卉可观赏性的说法,检验是否能全面考虑不同花卉花期,避免因信息掌握不全面而做出错误判断。(3)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根据特定需求(与名字有关且多看几种花),在赏花指南中筛选合适的时间和可观赏的花卉,培养对信息的整合和实际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8.根据赏花指南中牡丹的花期是 4、5 月,主要赏花点为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所以依次填入这些内容。故答案为:4、5;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9.①樱花的花期是 3、4 月,五月份已过樱花花期,所以五月份去国际慢城看不到盛开的樱花,该说法错误。②在赏花指南中,雨花台出现的花有梅花、樱花、二月兰、月季,出现的花的种类比其他景点都多,所以该说法正确。③月季的花期是 5 - 10 月,对比其他花卉花期,是最长的,所以该说法正确。④6 月在金鸡菊(5 - 7 月)、虞美人(5 - 8 月)的花期内,所以 6 月去南京有代表性的花可以看,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错误10.与 “梅” 有关的花是梅花和茉莉花,梅花花期已过,茉莉花花期在 5 月。5 月还有二月兰(3 - 5 月)、牡丹(4、5 月)、金鸡菊(5 - 7 月)、虞美人(5 - 8 月)、月季(5 - 10 月)开放,所以推荐 5 月去,能看到多种花。故答案为:推荐小梅 5 月去。她可以看到茉莉花、二月兰、牡丹、金鸡菊、虞美人、月季。【答案】11.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12.B13.捉青蛙、钓鱼、采菌14.青蛙;河水;杨柳;鸟儿;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抚摸” 一词将杨柳枝条赋予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枝条轻柔的姿态,富有情趣。【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段落中心句的把握能力。通过在段落中寻找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检验对段落结构和主旨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提炼能力。(2)本题考查对动词的准确运用能力。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动词,检验对事物行为动作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通过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思维导图,检验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主要情节,有助于培养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和归纳能力。(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通过判断描写的事物和赏析句子,检验对文本细节的关注和对语言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11.第②自然段围绕“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这句话展开,后面分别具体描写了拾蝉和捉青蛙的过程,所以这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故答案为: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12.“蝉经了雨,被(冲)到地上” ,“冲” 形象地表现出雨水将蝉从树上冲到地面的情景;“拾了几只回来,(放)在笼里” ,“放” 符合把蝉放置到笼子里的动作;“多数(蹲)在草丛中呱呱地叫着” ,“蹲” 生动地描绘出青蛙在草丛中的姿态;“出其不意地把它(抓)住” ,“抓” 准确地体现捕捉青蛙的动作。故答案为:B、A、C、D13.文章第②段写拾蝉、捉青蛙,第③段写钓鱼,第④段写采菌,按照文章内容依次补充思维导图。故答案为:捉青蛙、钓鱼、采菌14.先根据句子内容判断所描写的事物。对于喜欢的句子及原因,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如 C 句运用拟人,使句子更具感染力。故答案为:青蛙;河水;杨柳;鸟儿;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抚摸” 一词将杨柳枝条赋予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枝条轻柔的姿态,富有情趣。15.【答案】有趣的小表弟在我的生活里,有个超级有趣的小表弟,他叫阳阳,今年五岁。那圆溜溜的脑袋,像个小皮球,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藏着无数个小秘密。阳阳说话可有意思啦。有一次,姑姑给他讲睡前故事,讲的是小兔子找朋友。故事讲完后,姑姑问他:“阳阳,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找朋友呀?” 他眨巴眨巴眼睛,一本正经地说:“我就拿着棒棒糖,跟小朋友说‘你吃,你吃,我们做好朋友’!” 那小大人似的模样,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的行为举止也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记得有一回家庭聚会,大家正吃得开心,阳阳突然放下筷子,跑到客厅中间,大声说:“我要给大家表演节目!” 接着,他就开始模仿起机器人走路,一板一眼,手臂还直直地摆动,嘴里念叨着:“我是机器人,我来给大家服务啦!” 逗得满屋子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还有一次,我拿着新买的魔方在研究。阳阳凑过来,好奇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呀?” 我告诉他是魔方,能变出好多颜色的图案。他一听,立马抢过去,鼓捣了半天,然后举着魔方,得意地说:“姐姐,你看,我把它变乱啦!” 那小模样,既天真又可爱。小表弟阳阳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笑声。【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中心话题围绕 “有趣” 展开,要求从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属于记叙文范畴,旨在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有趣元素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题干分析】材料意义:“有趣” 是关键词,可指人具有幽默、独特的性格特点;事充满新奇、欢乐、意外等元素;物具有特别的外形、功能等。选择人,可写其言行举止带来的趣味;选择事,可写活动过程中的有趣情节;选择物,可写其独特之处引发的趣味故事。写作思路:开头:可采用悬念式,如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家伙,他的存在就像一部精彩的喜剧,让我每天都能收获欢笑,他就是……”;也可用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如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那件有趣的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中间:若写人,通过具体事例,如他的幽默语言、搞怪动作等,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突出其有趣;若写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详细叙述起因、经过、高潮,突出有趣情节,如活动中的意外状况、大家的欢乐反应等;若写物,先介绍物的外观、来历等,再写它引发的有趣故事,如玩具的特殊玩法等。注意详略得当,把最能体现 “有趣” 的部分详写。结尾:可总结全文,如 “这就是我那有趣的朋友,他的存在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也可抒发情感,如 “那件有趣的事,就像一颗糖果,甜蜜了我的童年,我会永远珍藏” 。【立意提取】1.有趣的同桌:从人物角度,展现同桌的有趣性格和相处趣事。2.有趣的校园义卖:从事件角度,记录校园义卖活动中的有趣情节。【点评】主题鲜明:文章紧扣 “有趣” 主题,通过选取小表弟说话有趣、行为有趣的具体事例,生动展现了小表弟的有趣形象,中心突出。描写生动:运用外貌描写 “圆溜溜的脑袋,像个小皮球”“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使小表弟形象跃然纸上;语言描写 “我就拿着棒棒糖,跟小朋友说‘你吃,你吃,我们做好朋友’” 等,凸显其天真可爱;动作描写 “跑到客厅中间”“模仿起机器人走路,一板一眼,手臂还直直地摆动” ,将小表弟表演节目的场景鲜活呈现,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小表弟,中间分别从说话、行为等方面具体阐述其有趣之处,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小表弟给生活带来欢乐,层次分明,逻辑连贯。1 / 1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小学联考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2025三下·廉江期中)春天的美景就在眼前,欢欢激动地把春天记录了下来。惊蛰过后,便(biàn pián)迎来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yuān yāng”的春天。花儿们陆续sū xǐng____,它们各有各的zī shì____,zhǎn shì____着春天的美,春风chuī fú____,到处散(sàn sǎn)发着鲜(xiǎn xiān)花的fēn fāng____。mì fēng____、蝴蝶等kūn chóng____也jù jí____在一起,fǎng fú____在参加一场盛会,为这大好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让人连连称赞(chèn chēng)。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工整。3.班里其他同学写下了感想,不过他们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忙解决。①根据形声字的特点,下列汉字的读音可能与“麓”相同或者相似的是( )。A.木B.林C.广D.鹿②下面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和对加点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B.小溪泛尽却/山行(但是)C.独怜/幽草/涧边生(可怜)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跑)③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B.上课时经常有人滥竿充数,不懂装懂。C.你一会说支持他,一会又说反对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D.这次作文比赛,他没做一点准备,他杞人忧天自己拿不到奖。【答案】1.biàn;sàn;xiān;chēng2.苏醒;姿势;展示;吹拂;芬芳;蜜蜂;昆虫;聚集;仿佛3.D;D;D【知识点】字音;看拼音写汉字;成语运用;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准确判断能力,尤其是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读音。通过选择加点字的读音,检验对汉字读音规则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巩固和纠正读音错误,提升语言基础能力。(2)本题考查对拼音的认读和汉字书写能力。通过看拼音写词语,检验对字词的准确拼读和规范书写能力,有助于巩固识字量,提升书写水平,夯实语言基础。(3)本题考查对形声字特点的理解,对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把握,对成语使用语境的理解。1.“便(biàn)迎来了”:“便” 在此处表示顺承,读 “biàn” 。“散(sàn)发”:“散” 读 “sàn” 时,有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布等意思 ,“散发” 中 “散” 取分布之意,读 “sàn”。“鲜(xiān)花”:“鲜” 表示新鲜、明丽等意思时读 “xiān” ,“鲜花” 中 “鲜” 读 “xiān”。“称赞(chēng)”:“称” 读 “chēng” 时有赞扬的意思 ,“称赞” 中 “称” 读 “chēng”。故答案为:biàn;sàn;xiān;chēng2.苏醒:“苏” 是草字头,下面是 “办” ;“醒” 左边是 “酉” ,右边是 “星” 。姿势:“姿” 是上下结构,上面是 “次” ,下面是 “女” ;“势” 上面是 “执” ,下面是 “力” 。展示:“展”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 “卐” 和 “衣” 字底 ;“示” 上面是 “二” ,下面是 “小” 变形为 “氺” 。吹拂:“吹” 是口字旁,右边是 “欠” ;“拂” 是提手旁,右边是 “弗” 。芬芳:“芬”“芳” 都是草字头,下面分别是 “分” 和 “方” 。蜜蜂:“蜜” 下面是 “虫” ;“蜂” 是虫字旁,右边是 “夆” 。昆虫:“昆” 上面是 “日” ,下面是 “比” ;“虫” 字写法简单。聚集:“聚” 下面是 “乑” ,上面是 “取” ;“集” 上面是 “隹” ,下面是 “木” 。仿佛:“仿” 单人旁,右边是 “方” ;“佛” 单人旁,右边是 “弗” 。故答案为:苏醒;姿势;展示;吹拂;芬芳;蜜蜂;昆虫;聚集;仿佛3.①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声旁表音。“麓” 下面的 “鹿” 是声旁,所以读音可能与 “鹿” 相同或相似。A 选项 “木”、B 选项 “林”、C 选项 “广” 与 “麓” 的声旁无关,读音不会相似。②A 选项 “因释其耒而守株” 中 “因” 应解释为 “于是” ,不是 “因为” ;B 选项 “小溪泛尽却山行” 中 “却” 应解释为 “再,又” ,正确停顿是 “小溪泛尽 / 却山行” ;C 选项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中 “怜” 解释为 “喜爱” ,不是 “可怜” ;D 选项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中 “走” 解释为 “跑” ,朗读停顿也正确。③A 选项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使用恰当;B 选项 “滥竽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用在 “不懂装懂” 的语境中合适;C 选项 “自相矛盾” 指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符合语境;D 选项 “杞人忧天” 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而作文比赛没准备担心拿不到奖是合理担忧,不是 “不必要的忧虑” ,使用不恰当。故答案为:D;D;D(2025三下·廉江期中)根据积累,请你帮助欢欢完成传统文化知识清单。4.一首诗,一幅画。诗中有雨中的小舟,韦应物写道:“ ,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中有岸边的桃花,苏轼写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还有枝头的黄鹂,曾几写道:“绿阴不减来时路, 。”5.一首诗,一份情。《元日》中,“ , ”是春节时万象更新的喜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 , ”是重阳节时浓浓的思念。《清明》中,“ , ”是诗人孤身行路时的愁苦与悲伤。6.欢欢收集了绘有文房四宝 、墨、 、砚的书法作品,绘有中医四诊 、闻、问、 的邮票,还有雅人四好 、 、书、画的书籍。【答案】4.春潮带雨晚来急;竹外桃花三两枝;添得黄鹂四五声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笔;纸;望;切;琴;棋【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其他文学常识【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经典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通过诗句填空,检验对古代写景诗词的积累程度,以及对诗句中描绘画面的认知,有助于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悟,提升文学素养。(2)本题考查对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填写诗句,考查对不同节日诗词所表达情感的把握,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记忆。通过填空的形式,检验对 “文房四宝”“中医四诊”“雅人四好” 等传统文化概念的了解,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储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描绘了傍晚时分春潮夹带着雨水涌来,野外渡口无人,小船随意漂浮的画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通过竹子外面几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表现出春天的气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曾几《三衢道中》,写在绿树成荫的路上,回来时听到黄鹂的叫声,增添了旅途的趣味。|故答案为:春潮带雨晚来急;竹外桃花三两枝;添得黄鹂四五声5.王安石《元日》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更换桃符的热闹场景,体现春节的喜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直接抒发了诗人独自漂泊在外,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杜牧《清明》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点明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神情愁苦悲伤的氛围。故答案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6.“文房四宝” 指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书画用具;“中医四诊” 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雅人四好” 即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故答案为:笔;纸;望;切;琴;棋7.(2025三下·廉江期中)欢欢帮助学校发布了一则活动通知,这则通知中有四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下列通知中改一改。(一共有4处错误。)通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将于4月25日进行汇报活动上午十点,请全校同学题前做好准备。 4月23日 学校教导处【答案】通知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将于 4 月 25 日上午十点进行汇报活动,请全校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学校教导处4月23日【知识点】通知【解析】【分析】成分残缺:原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前缺少 “为” 字,添加 “为” 使句子表意更完整,表明开展活动的目的。语序不当:“4 月 25 日进行汇报活动上午十点” 语序混乱,应调整为 “4 月 25 日上午十点进行汇报活动” ,明确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顺序。错别字:“题前” 的 “题” 错误,应改为 “提” ,“提前” 是正确写法。落款顺序错误:通知的落款应先写发布单位 “学校教导处” ,再另起一行写日期 “4 月 23 日” ,原通知顺序颠倒。【点评】本题考查对通知格式和内容规范的掌握。通过找出并修改通知中的错误,检验对通知这一应用文体在语言表达、格式要求等方面的理解,有助于培养规范书写和准确表达的能力,提升对实用文体的运用水平。(2025三下·廉江期中)南京赏花指南品种 花期 主要赏花点梅花(市花) 2、3月 明孝陵、雨花台、中山植物园、玄武湖蝴蝶兰 2-4月 雨发生态园、马鞍宁晨蝴蝶兰基地樱花 3、4月 明孝陵、雨花台、玄武湖、雨发生态园、古林公园二月兰 3-5月 明孝陵、莫愁湖、雨花台、白壁洲公园牡丹 4、5月 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茉莉花 5月 马鞍河王湖中华茉莉谷金鸡菊 5-7月 国际慢城生态路沿线虞美人 5-8月 杨柳湖文化风景区、西湖特色旅游村、国际慢城月季 5-10月 中山植物园、雨花台、玄武湖8.根据指南,欢欢想要去看牡丹花,他可以在 月去 、 、 这些地方观看。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五月份去国际慢城可以看到盛开的樱花。 ②指南中,雨花台是拥有花的种类最多的景点。 ③指南上列出的花的品种中,月季的花期最长。 ④很遗憾的是6月去南京的话,没有代表性的花可以看。 10.小梅说:“我想看到与我名字有关的花,而且去一趟不容易,我希望尽可能多看几种。”你推荐小梅什么时候去?她可以看到哪些花?【答案】8.4、5;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9.错误;正确;正确;错误10.推荐小梅 5 月去。她可以看到茉莉花、二月兰、牡丹、金鸡菊、虞美人、月季。【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全面理解,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检验是否能全面考虑不同花卉花期,避免因信息掌握不全面而做出错误判断。(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全面理解。通过判断关于特定月份花卉可观赏性的说法,检验是否能全面考虑不同花卉花期,避免因信息掌握不全面而做出错误判断。(3)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根据特定需求(与名字有关且多看几种花),在赏花指南中筛选合适的时间和可观赏的花卉,培养对信息的整合和实际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8.根据赏花指南中牡丹的花期是 4、5 月,主要赏花点为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所以依次填入这些内容。故答案为:4、5;古林公园;国际慢城牡丹园;薛城遗址9.①樱花的花期是 3、4 月,五月份已过樱花花期,所以五月份去国际慢城看不到盛开的樱花,该说法错误。②在赏花指南中,雨花台出现的花有梅花、樱花、二月兰、月季,出现的花的种类比其他景点都多,所以该说法正确。③月季的花期是 5 - 10 月,对比其他花卉花期,是最长的,所以该说法正确。④6 月在金鸡菊(5 - 7 月)、虞美人(5 - 8 月)的花期内,所以 6 月去南京有代表性的花可以看,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正确;正确;错误10.与 “梅” 有关的花是梅花和茉莉花,梅花花期已过,茉莉花花期在 5 月。5 月还有二月兰(3 - 5 月)、牡丹(4、5 月)、金鸡菊(5 - 7 月)、虞美人(5 - 8 月)、月季(5 - 10 月)开放,所以推荐 5 月去,能看到多种花。故答案为:推荐小梅 5 月去。她可以看到茉莉花、二月兰、牡丹、金鸡菊、虞美人、月季。(2025三下·廉江期中)夏天的雨后①一到夏天,我们都欢迎下雨。只等雨点一停,我们就跑到外面去。②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蝉经了雨,被( )到地上,伏在草丛里不能飞,很容易拾到。拾了几只回来,( )在笼里,可以随时听它们叫。A青蛙平时难得到岸上来,雨后大概因快活的缘故,多数( )在草丛中呱呱地叫着。它们非常机警,跳跃也极灵活,一听见声响就急忙跳进水里。这得轻轻地走近去,眼快手准,出其不意地把它( )住。③雨后的鱼,那就更有趣了。B像镜子一样平的河水澄清碧绿,有时泛起一些细碎的波纹。C杨柳的枝条倒挂下来抚摸着河面。D鸟儿唱着轻快的歌。水草散发出一种清爽的气息。我们一面下钩,一面玩赏这种画境,快活得说不出话来。我们对于钓鱼并不在行。有时看见浮子动了,急忙甩起,却一无所有。有时甩起太迟了,被鱼儿白吃了饵去。有时鱼儿已经上了钩,却因甩起不得法,又落在河里。④此外还可以采菌,那就非得在久雨之后不可了,因为菌类须经多日的阴雨才会长出来。每逢大雨初停,村里常见有许多人到野外去采菌。于是我们也戴着草帽,提着竹篮,高高兴兴地跑到田里。不一会儿工夫,就采满了一篮。11.第②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请你在文中找出来。12.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动作填入短文的括号里。(填序号)A.放 B.冲 C.蹲 D.抓13.作者描写了雨后的哪些事情呢?照样子,补充完整思维导图。14.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描写了夏天的四种事物,它们是A ,B ,C ,D 。这四个句子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是 ,因为 。【答案】11.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12.B13.捉青蛙、钓鱼、采菌14.青蛙;河水;杨柳;鸟儿;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抚摸” 一词将杨柳枝条赋予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枝条轻柔的姿态,富有情趣。【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段落中心句的把握能力。通过在段落中寻找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检验对段落结构和主旨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提炼能力。(2)本题考查对动词的准确运用能力。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动词,检验对事物行为动作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通过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思维导图,检验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主要情节,有助于培养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和归纳能力。(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通过判断描写的事物和赏析句子,检验对文本细节的关注和对语言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11.第②自然段围绕“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这句话展开,后面分别具体描写了拾蝉和捉青蛙的过程,所以这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故答案为:拾蝉、捉青蛙是雨后最有趣的事情。12.“蝉经了雨,被(冲)到地上” ,“冲” 形象地表现出雨水将蝉从树上冲到地面的情景;“拾了几只回来,(放)在笼里” ,“放” 符合把蝉放置到笼子里的动作;“多数(蹲)在草丛中呱呱地叫着” ,“蹲” 生动地描绘出青蛙在草丛中的姿态;“出其不意地把它(抓)住” ,“抓” 准确地体现捕捉青蛙的动作。故答案为:B、A、C、D13.文章第②段写拾蝉、捉青蛙,第③段写钓鱼,第④段写采菌,按照文章内容依次补充思维导图。故答案为:捉青蛙、钓鱼、采菌14.先根据句子内容判断所描写的事物。对于喜欢的句子及原因,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如 C 句运用拟人,使句子更具感染力。故答案为:青蛙;河水;杨柳;鸟儿;C;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抚摸” 一词将杨柳枝条赋予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枝条轻柔的姿态,富有情趣。15.(2025三下·廉江期中)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从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中选择一个,先补充题目,再写下来。题目:有趣的【答案】有趣的小表弟在我的生活里,有个超级有趣的小表弟,他叫阳阳,今年五岁。那圆溜溜的脑袋,像个小皮球,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藏着无数个小秘密。阳阳说话可有意思啦。有一次,姑姑给他讲睡前故事,讲的是小兔子找朋友。故事讲完后,姑姑问他:“阳阳,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找朋友呀?” 他眨巴眨巴眼睛,一本正经地说:“我就拿着棒棒糖,跟小朋友说‘你吃,你吃,我们做好朋友’!” 那小大人似的模样,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的行为举止也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记得有一回家庭聚会,大家正吃得开心,阳阳突然放下筷子,跑到客厅中间,大声说:“我要给大家表演节目!” 接着,他就开始模仿起机器人走路,一板一眼,手臂还直直地摆动,嘴里念叨着:“我是机器人,我来给大家服务啦!” 逗得满屋子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还有一次,我拿着新买的魔方在研究。阳阳凑过来,好奇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呀?” 我告诉他是魔方,能变出好多颜色的图案。他一听,立马抢过去,鼓捣了半天,然后举着魔方,得意地说:“姐姐,你看,我把它变乱啦!” 那小模样,既天真又可爱。小表弟阳阳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笑声。【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中心话题围绕 “有趣” 展开,要求从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属于记叙文范畴,旨在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有趣元素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题干分析】材料意义:“有趣” 是关键词,可指人具有幽默、独特的性格特点;事充满新奇、欢乐、意外等元素;物具有特别的外形、功能等。选择人,可写其言行举止带来的趣味;选择事,可写活动过程中的有趣情节;选择物,可写其独特之处引发的趣味故事。写作思路:开头:可采用悬念式,如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家伙,他的存在就像一部精彩的喜剧,让我每天都能收获欢笑,他就是……”;也可用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如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那件有趣的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中间:若写人,通过具体事例,如他的幽默语言、搞怪动作等,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突出其有趣;若写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详细叙述起因、经过、高潮,突出有趣情节,如活动中的意外状况、大家的欢乐反应等;若写物,先介绍物的外观、来历等,再写它引发的有趣故事,如玩具的特殊玩法等。注意详略得当,把最能体现 “有趣” 的部分详写。结尾:可总结全文,如 “这就是我那有趣的朋友,他的存在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也可抒发情感,如 “那件有趣的事,就像一颗糖果,甜蜜了我的童年,我会永远珍藏” 。【立意提取】1.有趣的同桌:从人物角度,展现同桌的有趣性格和相处趣事。2.有趣的校园义卖:从事件角度,记录校园义卖活动中的有趣情节。【点评】主题鲜明:文章紧扣 “有趣” 主题,通过选取小表弟说话有趣、行为有趣的具体事例,生动展现了小表弟的有趣形象,中心突出。描写生动:运用外貌描写 “圆溜溜的脑袋,像个小皮球”“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使小表弟形象跃然纸上;语言描写 “我就拿着棒棒糖,跟小朋友说‘你吃,你吃,我们做好朋友’” 等,凸显其天真可爱;动作描写 “跑到客厅中间”“模仿起机器人走路,一板一眼,手臂还直直地摆动” ,将小表弟表演节目的场景鲜活呈现,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小表弟,中间分别从说话、行为等方面具体阐述其有趣之处,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小表弟给生活带来欢乐,层次分明,逻辑连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小学联考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小学联考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