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专项培优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综合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 大兴区期末)臭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臭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B.a阶段生殖器官发育成熟C.臭虫发育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D.臭虫的发育类似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2.(2024秋 庐江县期末)“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说的就是蜜蜂。蜜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其蜕皮的意义主要为( )A.能够减轻体重 B.利于继续生长C.使呼吸更顺畅 D.排出代谢废物3.(2024秋 苏州期末)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螳臂当车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4.(2024秋 南岸区期末)如图所示为蝗虫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关于二者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和菜粉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都是幼虫期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D.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5.(2024秋 平潭县期末)家蚕和蝗虫的生殖方式都是(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6.(2024秋 海口期末)下图是小明在饲养家蚕过程中拍摄的不同发育时期的照片,请将发育过程排序(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7.(2024秋 长沙期末)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成语和诗句都蕴含着生物生殖现象。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A.金蝉脱壳——蜕皮B.作茧自缚——化蛹C.蜻蜓点水——取食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8.(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伊蚊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伊蚊发育过程中有蜕掉外骨骼的现象B.伊蚊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消灭伊蚊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D.清除积水可有效阻止伊蚊繁殖9.(2024秋 沈河区期末)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生产蚕丝,为提高蚕丝的产量,要延长家蚕的哪个时期( )A.成虫 B.受精卵 C.幼虫 D.蛹10.(2024秋 东城区期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如图所示为蝉和蝉蜕。蝉定期蜕皮的意义主要是( )A.能够减轻体重 B.使呼吸更顺畅C.利于继续生长 D.排出代谢废物11.(2024秋 高新区期末)养蚕缫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掌握的技能。下列关于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B.家蚕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C.蚕丝产生于家蚕的成虫时期D.“春蚕到死丝方尽”不符合科学道理12.(2024秋 西和县期末)《本草衍义》中提到,蝉蜕能: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以下昆虫发育过程也经历这三个阶段的是( )A.蜜蜂 B.家蚕 C.蝗虫 D.蝴蝶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2023秋 太康县期末)请分析蝗虫的发育过程,回答:(1)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不经过 期,蝗虫的幼虫在 和 上与成虫相似。(2)小强发现干旱的年份蝗虫特别多,于是想通过实验探究土壤湿度与这种现象的关系。为此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取2个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干燥的土壤,并分别编号为甲、乙。做如下处理后将两个花盆放在向阳温暖处,每天按时喂养等量的新鲜青草,观察并记录蝗虫的生活情况。实验编号 甲 乙处理 定期加水,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 不作处理放入大小相同的雌雄蝗虫各5只,并用铁丝网罩住①根据以上实验可提出问题: ?②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③一段时间后,乙花盆内出现了大量跳蝻,而甲花盆中没有或很少。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三.解答题(共2小题)14.(2024秋 郑州期末)甲醛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特别是在我们的一些木质家具中,含量极大,为探讨甲醛对动物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生物实验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以果蝇为对象,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对象:黑腹果蝇(图1)。成虫体长约2.5毫米,14天可繁殖一代。实验方法:将果蝇成虫交配后刚产的卵分别培养在甲醛浓度为0%、0.25%、0.50%的三管培养基中,进行如下有关果蝇发育的研究:实验(一):第一小组观察记录数据后,得到如图2统计图。(1)该小组研究的目的是: 对果蝇不同发育阶段体重的影响。(2)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分别从每管中取10只,观察测量其体重。每管取10只而不是1只,目的是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各个发育阶段的果蝇,体重都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正常值,而且对幼虫的影响比成虫 。实验(二):第二小组想研究甲醛对果蝇各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观察记录各管不同甲醛浓度的培养基中,果蝇从卵发育为蛹的时间和从卵发育为成虫的时间。以下是他们记录的部分数据。甲醛浓度 发育时长 0% 0.25% 0.5%从卵发育为蛹(天) 6.33 11.01 13.67从卵发育为成虫(天) 11 15.68 18.34(4)下列曲线中, 曲线反映了该组同学记录的甲醛浓度对果蝇从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的影响。(5)果蝇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该实验中记录了从卵发育为蛹和从卵发育为成虫的时长,由数据可知,正常情况下从卵发育为蛹这一发育阶段的时长为 天,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算出果蝇的蛹期时长为 天,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甲醛浓度对果蝇蛹期的时长的影响是 (填“延长”“缩短”或“无影响”)。15.(2024秋 西城区期末)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饲养了褐黄前锹甲并记录了其生长繁殖过程。成虫交配 (1)如图为褐黄前锹甲的雌雄成虫,据图可知,它属于 动物门。成熟的雌雄成虫通过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的方式繁殖后代,与陆生环境相适应。产卵 (2)将湿润的“甲虫木屑”和朽木混合作为产卵基质。交配后,雌虫会将由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 产于基质中。幼虫饲养 (3)孵化出的幼虫以木屑和朽木为食,两次蜕皮后成为末龄幼虫。蜕下的“皮”是它的 ,具有 作用。末龄幼虫钻入木屑化蛹。羽化 (4)次年春季,蛹会羽化为成虫。由此可知,锹甲的发育类型为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5)如果你也想尝试饲养锹甲,可以从宠物店购买或到野外采集。野外采集锹甲幼虫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填字母)。a.采集过程注意安全b.把发现的幼虫捕尽捉绝c.捕捉时,就地带回适量朽木期末专项培优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 大兴区期末)臭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臭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B.a阶段生殖器官发育成熟C.臭虫发育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D.臭虫的发育类似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解答】解:ABD、臭虫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只是a幼虫时期,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BD错误。C、臭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昆虫的外面都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臭虫发育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C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2024秋 庐江县期末)“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说的就是蜜蜂。蜜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其蜕皮的意义主要为( )A.能够减轻体重 B.利于继续生长C.使呼吸更顺畅 D.排出代谢废物【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B【分析】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其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解答】解:A.虽然蜕皮后昆虫的体重可能会有所减轻,但这并不是蜕皮的主要意义。蜕皮的主要目的是为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提供空间,而不是单纯地减轻体重,A错误。B.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蜕皮,以脱掉旧的外骨骼,长出新的、更大的外骨骼,从而支持身体的继续生长,B正确。C.蜕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使呼吸更顺畅,C错误。D.昆虫通过呼吸等途径来排出代谢废物,但蜕皮并不是昆虫排出代谢废的主要途径,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昆虫蜕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2024秋 苏州期末)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A.螳臂当车 B.作茧自缚 C.金蝉脱壳 D.蜻蜓点水【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A【分析】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发育为成虫的过程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解答】解:A、“螳臂当车”描述的是,用螳螂的足来阻挡车辆,表示自不量力。说的是螳螂的防御行为,与其生殖和发育无关。A符合题意。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B不符合题意。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D、“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的特征以及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4.(2024秋 南岸区期末)如图所示为蝗虫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关于二者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蝗虫和菜粉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期都是幼虫期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D.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A【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2、图中①卵、②③若虫、④成虫;a卵、b幼虫、c蛹、d成虫。【解答】解:A、蝗虫的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活动范围广,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菜粉蝶的幼虫主要以蔬菜等农作物为食,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A错误。B、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B正确。CD、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5.(2024秋 平潭县期末)家蚕和蝗虫的生殖方式都是(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卵生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外受精、胎生【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A【分析】昆虫的发育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如家蚕;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解答】解: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生殖发育方式都是体内受精,卵生。故选:A。【点评】掌握家蚕和蝗虫的生殖方式是解题的关键。6.(2024秋 海口期末)下图是小明在饲养家蚕过程中拍摄的不同发育时期的照片,请将发育过程排序(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A【分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图中①蛹、②成虫、③受精卵、④幼虫。【解答】解:家蚕的发育经过③受精卵、④幼虫、①蛹、②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7.(2024秋 长沙期末)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成语和诗句都蕴含着生物生殖现象。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A.金蝉脱壳——蜕皮B.作茧自缚——化蛹C.蜻蜓点水——取食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生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解答】解:A.金蝉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会定期蜕皮,因此,金蝉脱壳是指蝉蜕皮,A正确。B.蝴蝶和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幼虫期吐丝作茧化蛹,不吃不动,故称为“作茧自缚”,B正确。C.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生殖现象,不是取食行为,C错误。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繁殖行为中的求偶行为,D正确。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8.(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伊蚊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伊蚊发育过程中有蜕掉外骨骼的现象B.伊蚊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消灭伊蚊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D.清除积水可有效阻止伊蚊繁殖【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过程示意图;类比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解答】解:A、伊蚊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伊蚊有蜕皮现象,A正确。B、伊蚊的个体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C、伊蚊生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消灭伊蚊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C错误。D、由图可知,伊蚊主要在水中繁殖,因此清除积水可有效阻止伊蚊繁殖,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昆虫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9.(2024秋 沈河区期末)早在三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生产蚕丝,为提高蚕丝的产量,要延长家蚕的哪个时期( )A.成虫 B.受精卵 C.幼虫 D.蛹【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解答】解:家蚕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只有在幼虫末期才能吐丝,因此为了提高蚕丝产量,让幼虫为吐丝获取更多的营养,应延长幼虫时期。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10.(2024秋 东城区期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如图所示为蝉和蝉蜕。蝉定期蜕皮的意义主要是( )A.能够减轻体重 B.使呼吸更顺畅C.利于继续生长 D.排出代谢废物【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类比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解答】解:昆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因此昆虫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所以蝉定期蜕皮的意义主要是利于继续生长,ABD不正确,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相关知识。11.(2024秋 高新区期末)养蚕缫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掌握的技能。下列关于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B.家蚕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C.蚕丝产生于家蚕的成虫时期D.“春蚕到死丝方尽”不符合科学道理【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类比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解答】解:A、家蚕的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所以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B、家蚕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C、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的后期,C错误。D、应该是“春蚕化蛹丝方尽”,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说法是不符合科学道理,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2.(2024秋 西和县期末)《本草衍义》中提到,蝉蜕能: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以下昆虫发育过程也经历这三个阶段的是( )A.蜜蜂 B.家蚕 C.蝗虫 D.蝴蝶【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C【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解答】解:蝉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蜜蜂、家蚕、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2023秋 太康县期末)请分析蝗虫的发育过程,回答:(1)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不经过 蛹 期,蝗虫的幼虫在 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 上与成虫相似。(2)小强发现干旱的年份蝗虫特别多,于是想通过实验探究土壤湿度与这种现象的关系。为此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取2个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干燥的土壤,并分别编号为甲、乙。做如下处理后将两个花盆放在向阳温暖处,每天按时喂养等量的新鲜青草,观察并记录蝗虫的生活情况。实验编号 甲 乙处理 定期加水,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 不作处理放入大小相同的雌雄蝗虫各5只,并用铁丝网罩住①根据以上实验可提出问题: 土壤的干燥和潮湿影响蝗虫的产卵和发育吗 ?②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水 。③一段时间后,乙花盆内出现了大量跳蝻,而甲花盆中没有或很少。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 。【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对照实验思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1)蛹;形态结构;生活习性。(2)土壤的干燥和潮湿影响蝗虫的产卵和发育吗;水;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家蚕的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差异较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2)①小强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他发现干旱的年份蝗虫特别,于是想通过实验探究土壤湿度与这种现象产生的关系。提出的问题是:土壤的干燥和潮湿影响蝗虫的产卵和发育吗?②设计实验方案,取2个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干燥土壤,并分别编号为甲、乙。向甲盆中加入一些水,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定期加水,使土壤始终保持潮湿,乙盆不做处理。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水。③放入大小相同的雌雄蝗虫各 5 只,并用铁丝网罩住,把两花盆放在向阳温暖处,每天按时饲喂等量的相同的新鲜青草,观察并记录蝗虫的生活情况。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乙花盆内出现了大量跳蝻,而甲花盆中没有或很少。实验结论: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故答案为:(1)蛹;形态结构;生活习性。(2)土壤的干燥和潮湿影响蝗虫的产卵和发育吗;水;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中产卵和发育。【点评】掌握昆虫的发育及科学探究的有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2小题)14.(2024秋 郑州期末)甲醛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特别是在我们的一些木质家具中,含量极大,为探讨甲醛对动物不同发育阶段的毒性,生物实验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以果蝇为对象,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对象:黑腹果蝇(图1)。成虫体长约2.5毫米,14天可繁殖一代。实验方法:将果蝇成虫交配后刚产的卵分别培养在甲醛浓度为0%、0.25%、0.50%的三管培养基中,进行如下有关果蝇发育的研究:实验(一):第一小组观察记录数据后,得到如图2统计图。(1)该小组研究的目的是: 不同浓度甲醛 对果蝇不同发育阶段体重的影响。(2)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分别从每管中取10只,观察测量其体重。每管取10只而不是1只,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各个发育阶段的果蝇,体重都 小于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正常值,而且对幼虫的影响比成虫 大 。实验(二):第二小组想研究甲醛对果蝇各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观察记录各管不同甲醛浓度的培养基中,果蝇从卵发育为蛹的时间和从卵发育为成虫的时间。以下是他们记录的部分数据。甲醛浓度 发育时长 0% 0.25% 0.5%从卵发育为蛹(天) 6.33 11.01 13.67从卵发育为成虫(天) 11 15.68 18.34(4)下列曲线中, B 曲线反映了该组同学记录的甲醛浓度对果蝇从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的影响。(5)果蝇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该实验中记录了从卵发育为蛹和从卵发育为成虫的时长,由数据可知,正常情况下从卵发育为蛹这一发育阶段的时长为 6.33 天,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算出果蝇的蛹期时长为 4.67 天,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甲醛浓度对果蝇蛹期的时长的影响是 无影响 (填“延长”“缩短”或“无影响”)。【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探究规律;对照实验思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1)不同浓度甲醛(2)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小于;大(4)B(5)6.33;4.67;无影响【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解答】解:(1)由实验设置可知,该小组研究的目的是:不同浓度的甲醛对果蝇不同发育阶段体重的影响。(2)实验的样本数量要合理,需做重复实验的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要进行求平均值等,这些要求都是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所以,观察测量果蝇幼虫期和成虫期的体重,每管取10只而不是1只。(3)由图2可知:甲醛浓度为0.25%、0.50%时,幼虫和成虫的体重都明显低于甲醛浓度为0%时,幼虫尤其明显。由此可知,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各个发育阶段的果蝇,体重都小于正常值,而且对幼虫的影响比成虫大。(4)第二小组想研究甲醛对果蝇各阶段发育速度的影响。他们观察记录各管不同甲醛浓度的培养基中,果蝇从卵发育为蛹的时间和从卵发育为成虫的时间。甲醛浓度0%、0.25%和0.5%时,从卵发育为蛹分别为6.33天、11.01天、13.67天;从卵发育为成虫分别为11天、16.68天和18.34天;所以B曲线反映了该组同学记录的甲醛浓度对果蝇从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的影响。(5)由表中数据可知:正常情况下从卵发育为蛹这一发育阶段的时长为6.33天;实验中记录了从卵发育为蛹和从卵发育为成虫的时长,这两者之差表示蛹期的时长。由数据可知,正常情况下这一发育阶段的时长:11﹣6.33=4.67(天);甲醛浓度为0.25%时,蛹期:15.68﹣11.01=4.67(天);甲醛浓度为0.5%时,蛹期:18.34﹣13.67=4.67(天)。因此,不同甲醛浓度对蛹时期的时长无影响。故答案为:(1)不同浓度甲醛(2)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小于;大(4)B(5)6.33;4.67;无影响【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是解题的关键。15.(2024秋 西城区期末)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饲养了褐黄前锹甲并记录了其生长繁殖过程。成虫交配 (1)如图为褐黄前锹甲的雌雄成虫,据图可知,它属于 节肢 动物门。成熟的雌雄成虫通过 体内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的方式繁殖后代,与陆生环境相适应。产卵 (2)将湿润的“甲虫木屑”和朽木混合作为产卵基质。交配后,雌虫会将由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 受精卵 产于基质中。幼虫饲养 (3)孵化出的幼虫以木屑和朽木为食,两次蜕皮后成为末龄幼虫。蜕下的“皮”是它的 外骨骼 ,具有 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作用。末龄幼虫钻入木屑化蛹。羽化 (4)次年春季,蛹会羽化为成虫。由此可知,锹甲的发育类型为 完全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5)如果你也想尝试饲养锹甲,可以从宠物店购买或到野外采集。野外采集锹甲幼虫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b (填字母)。a.采集过程注意安全b.把发现的幼虫捕尽捉绝c.捕捉时,就地带回适量朽木【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专题】类比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答案】(1)节肢;体内;(2)受精卵;(3)外骨骼;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4)完全;(5)b。【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解答】解:(1)褐黄前锹甲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门。成熟的雌雄成虫通过体内受精的方式完成受精,可以大大提高受精率,与陆地生活相适应。(2)褐黄前锹甲进行有性生殖,将湿润的“甲虫木屑”和朽木混合作为产卵基质。交配后,雌虫会将由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产于基质中。(3)褐黄前锹甲在幼虫期具有蜕皮现象,蜕下的“皮”是它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4)褐黄前锹甲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大,因此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5)如果你也想尝试饲养锹甲,可以从宠物店购买或到野外采集。野外采集锹甲幼虫时,要注意安全,捕捉时,就地带回适量朽木,保证其生活环境,不能把发现的幼虫捕尽捉绝,故b做法不恰当。故选:b故答案为:(1)节肢;体内;(2)受精卵;(3)外骨骼;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4)完全;(5)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的相关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