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专项培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题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4秋 云阳县期末)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主要由血液循环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中型动脉内有半月形的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B.血浆主要成分是水,是物质运输的载体C.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D.经上肢静脉滴注到人体内的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2.(2024秋 苏州期末)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3.(2024秋 苏州期末)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4.(2024秋 苏州期末)中医说的“切脉”的“脉”和输液针头插入手臂的“青筋”分别指的是( )A.动脉和神经 B.动脉和静脉C.静脉和动脉 D.动脉和毛细血管5.(2024秋 宜兴市期末)如图示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是白细胞,当数量超过正常值,身体可能有炎症B.①的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病C.成熟的①没有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D.数量最多的是③,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6.(2024秋 宜兴市期末)有些长跑运动员每年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经过高原训练后长跑运动员体内会显著增加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神经细胞7.(2024秋 海安市期末)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左心房B.②是体循环的起点C.③是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D.④内是流向肺部的静脉血8.(2024秋 宜兴市期末)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B.体循环的范围比肺循环大C.肺循环使血液含氧量减少D.体循环能运送养料和氧气9.(2024秋 忠县期末)观察自己的手臂,看到一道道“青筋”。结合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青筋”指的是( )A.毛细血管③,血流最慢的血管B.静脉②,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C.静脉①,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D.动脉②,它的搏动与心率是一致的10.(2024秋 广州期末)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B.肺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C.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D.主动脉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11.(2024秋 房山区期末)手指皮肤轻度划伤后即便不包扎血液也会慢慢凝固,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2.(2024秋 志丹县月考)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某同学做的两个血液实验以及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相应的结构名称)实验一:取鸡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装有少量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分层现象。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取一片人的血细胞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是显微镜下的物像示意图。(1)图一中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A是 ;图一中B处细胞主要包括 。(2)当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几天后,其体内图二中[ ] 的数量会逐渐增多。当人体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二中[ ]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3)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 ,使得血液在心脏中只能按照 →动脉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4)从右心室出来的血液流经肺泡后会变成 血,最后再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完成肺循环。三.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 房山区期末)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科学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就是调节动物适应氧气变化的一种重要物质。(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其具有的与运氧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 。(写出两点)(2)EPO具有促进红细胞形成的作用。大鼠在不同氧气浓度的环境中,体内EPO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与常氧环境相比,低氧环境下大鼠体内EPO的含量会 ,由此促使造血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 过程,产生更多红细胞。(3)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其产生的红细胞需要穿过骨髓内毛细血管的管壁进入血液。毛细血管的管壁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图2)。请推测骨髓内的毛细血管可能是图中的 (填序号),理由是 。14.(2024 河北模拟)今年2月,国内某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为一位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带来了生的曙光。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众多,“人工心脏”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表:ECG60次/分SPO298%RESP20次/分(1)据图甲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相关功能。手术时,医生会将人工心脏的一端与① 相连,从而将血液带向全身。(2)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的手术中,需要用到监护仪,以监视患者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如表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 。(3)旧式人工心脏容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 (填一种血细胞)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4)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应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患者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硝酸甘油被舌下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后,首先到达心脏的② ,以改善心肌供血。(5)家中老年人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即可)15.(2024 铁锋区一模)如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心壁肌肉最厚的[B] ,[D]内是 血。(2)通过上肢的静脉注射,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葡萄糖在心脏中只能随血液单向流动,是由于 的作用。(3)肺循环的终点是 。期末专项培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A C B D A D C C C D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4秋 云阳县期末)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主要由血液循环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中型动脉内有半月形的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B.血浆主要成分是水,是物质运输的载体C.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D.经上肢静脉滴注到人体内的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专题】类比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1)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解答】解:A、大中型静脉内有静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而动脉内没有半月形的静脉瓣,A错误。B、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1%~9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C、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管内血流速度快,C正确。D、经上肢静脉滴注到人体内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经: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2.(2024秋 苏州期末)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解答】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可见A正确。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途径。3.(2024秋 苏州期末)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考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据此解答。【解答】解: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故选:C。【点评】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的厚,这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4.(2024秋 苏州期末)中医说的“切脉”的“脉”和输液针头插入手臂的“青筋”分别指的是( )A.动脉和神经 B.动脉和静脉C.静脉和动脉 D.动脉和毛细血管【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B【分析】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解答】解: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引起动脉发生弹性扩张和弹性回缩,就形成了脉搏,故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通常用桡动脉处的脉搏来感知本人的心率;日常采血注射的都是静脉,是因为静脉在皮下分布较浅,且管腔大、血流慢、管壁薄且易止血。因此,中医所说的“切脉”的“脉”和输液针头插入手臂的“青筋”分别是指动脉和静脉。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血管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2024秋 宜兴市期末)如图示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是白细胞,当数量超过正常值,身体可能有炎症B.①的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病C.成熟的①没有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D.数量最多的是③,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解答】解:A、②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体内的病菌,若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则身体可能有炎症,A正确。B、血液中①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可能患贫血病,B正确。CD、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成熟的①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而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关键正确的判断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功能。6.(2024秋 宜兴市期末)有些长跑运动员每年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经过高原训练后长跑运动员体内会显著增加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神经细胞【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解答】解: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有些长跑运动员每年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经过高原训练后长跑运动员体内的红细胞会显著增加,可见A正确。故选:A。【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红细胞的主要功能。7.(2024秋 海安市期末)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左心房B.②是体循环的起点C.③是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D.④内是流向肺部的静脉血【考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专题】结构模式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动脉瓣、④肺动脉。【解答】解:A、观图可知:①是右心房,错误。B、②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错误。C、③是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错误。D、④肺动脉内是流向肺部的静脉血,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8.(2024秋 宜兴市期末)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B.体循环的范围比肺循环大C.肺循环使血液含氧量减少D.体循环能运送养料和氧气【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专题】类比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人为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循环途径是同时进行的,利用图解会有利于问题的解答。【解答】解: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肺循环使血液含氧量增加而不是减少。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体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9.(2024秋 忠县期末)观察自己的手臂,看到一道道“青筋”。结合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青筋”指的是( )A.毛细血管③,血流最慢的血管B.静脉②,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C.静脉①,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D.动脉②,它的搏动与心率是一致的【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可见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解答】解:“青筋”指的是分布较浅的静脉血管,图中①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表示静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10.(2024秋 广州期末)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B.肺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C.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D.主动脉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解答】解:A、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错误。B、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错误。C、心脏能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的流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正确。D、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血液循环途径、心脏和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1.(2024秋 房山区期末)手指皮肤轻度划伤后即便不包扎血液也会慢慢凝固,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解答】解: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红细胞主要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吞噬病菌,防御感染;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释放有关的凝血物质和促进止血。因此手指皮肤轻度划伤后即便不包扎血液也会慢慢凝固,起作用的主要是血小板,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2.(2024秋 志丹县月考)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某同学做的两个血液实验以及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相应的结构名称)实验一:取鸡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装有少量抗凝剂(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分层现象。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取一片人的血细胞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二是显微镜下的物像示意图。(1)图一中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A是 血浆 ;图一中B处细胞主要包括 白细胞和血小板 。(2)当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几天后,其体内图二中[ ① ] 红细胞 的数量会逐渐增多。当人体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二中[ ② ] 白细胞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3)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 房室瓣 ,使得血液在心脏中只能按照 心房→心室 →动脉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4)从右心室出来的血液流经肺泡后会变成 动脉 血,最后再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完成肺循环。【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1)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2)①红细胞;②白细胞。(3)房室瓣;心房→心室。(4)动脉。【分析】图一中,A血浆、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图二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图三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主动脉、⑧上、下腔静脉。【解答】解:(1)将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A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呈暗红色,是③红细胞,中间部分是白细胞和血小板。(2)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最初几天,图二中①红细胞的数量会增多。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因此当人体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二中②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称为房室瓣。保证了血液只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而不能倒流。(4)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路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这样血液就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故答案为:(1)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2)①红细胞;②白细胞。(3)房室瓣;心房→心室。(4)动脉。【点评】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秋 房山区期末)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的科学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就是调节动物适应氧气变化的一种重要物质。(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其具有的与运氧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或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写出两点)(2)EPO具有促进红细胞形成的作用。大鼠在不同氧气浓度的环境中,体内EPO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与常氧环境相比,低氧环境下大鼠体内EPO的含量会 升高 ,由此促使造血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 细胞分化 过程,产生更多红细胞。(3)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其产生的红细胞需要穿过骨髓内毛细血管的管壁进入血液。毛细血管的管壁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图2)。请推测骨髓内的毛细血管可能是图中的 C (填序号),理由是 通透性大,基膜不完整,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大的血细胞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专题】坐标曲线图;归纳推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专题;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1)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或呈两面凹的圆饼状);(2)升高;细胞分化;(3)C;通透性大,基膜不完整,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大的血细胞。【分析】人体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其中 91%~92% 的成分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解答】解:(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这使得红细胞内部有更多的空间容纳血红蛋白,从而携带更多的氧气;红细胞的形状为双凹圆饼状,这种形状增加了红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氧气的吸附和释放;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够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从而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部位。故红细胞具有的与运氧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呈两面凹的圆饼状。(2)生物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通过分裂不断产生新细胞。这些新细胞中的一小部分能继续分裂,大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处于不同部位、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变化,成为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由图1中的曲线可知,与常氧环境相比,低氧环境下大鼠体内EPO的含量会升高,由此促使造血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产生更多红细胞。(3)毛细血管的管壁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C是分布在骨髓等处的毛细血管,其结构特点是通透性大,基膜不完整,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大的血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故答案为:(1)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或呈两面凹的圆饼状);(2)升高;细胞分化;(3)C;通透性大,基膜不完整,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大的血细胞。【点评】掌握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24 河北模拟)今年2月,国内某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为一位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带来了生的曙光。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众多,“人工心脏”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表:ECG60次/分SPO298%RESP20次/分(1)据图甲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相关功能。手术时,医生会将人工心脏的一端与① 主动脉 相连,从而将血液带向全身。(2)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的手术中,需要用到监护仪,以监视患者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如表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 心率 。(3)旧式人工心脏容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 血小板 (填一种血细胞)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4)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应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患者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大脑皮层 ;硝酸甘油被舌下 毛细血管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后,首先到达心脏的② 右心房 ,以改善心肌供血。(5)家中老年人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 。(写出两条即可)【考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专题.【答案】(1)主动脉(2)心率(3)血小板(4)大脑皮层;毛细血管;右心房(5)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分析】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功能,主要原理是心脏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氧气送往全身的各个器官完成身体代谢需求。图中:①主动脉;②右心房。【解答】解:(1)据图甲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相关功能。手术时,医生会将人工心脏的一端与主动脉相连,主动脉是左心室发出的血管,从而将血液带向全身。(2)在监护仪显示的生理指标中,“ECG60次/分”代表的是心电图,反映了心脏跳动的频率,即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3)旧式人工心脏容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血细胞,它们的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和止血。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减少了血小板的激活,进而减少了血液凝固的发生,避免了血栓的形成。(4)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应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患者产生的痛觉是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最终在大脑皮层痛觉中枢产生痛觉。硝酸甘油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后,首先进入静脉血管,然后经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即图中的②右心房。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从而改善心绞痛的症状。(5)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其中一条建议是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因为高油脂食物会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保持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故答案为:(1)主动脉(2)心率(3)血小板(4)大脑皮层;毛细血管;右心房(5)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点评】掌握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2024 铁锋区一模)如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心壁肌肉最厚的[B] 左心室 ,[D]内是 静脉 血。(2)通过上肢的静脉注射,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右心房 ,葡萄糖在心脏中只能随血液单向流动,是由于 瓣膜 的作用。(3)肺循环的终点是 左心房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专题】结构模式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答案】(1)左心室;静脉;(2)右心房;瓣膜;(3)左心房。【分析】图中:A是左心房、B是左心室、C是右心房、D是右心室,a是主动脉、b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d是上腔静脉、g是下腔静脉、e是动脉瓣、f房室瓣。【解答】解:(1)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B左心室壁最厚。D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是经过体循环后的血液,所以里面的血液是静脉血。(2)通过上肢的静脉注射时药物流经:上肢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病灶,所以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在如图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顺序是C右心房、D右心室、A左心房、B左心室。葡萄糖在心脏中只能随血液单向流动,是因为心脏中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和动脉瓣)。(3)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而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向左心房。所以肺循环的终点是左心房。故答案为:(1)左心室;静脉;(2)右心房;瓣膜;(3)左心房。【点评】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