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专项培优 人体的呼吸综合题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4秋 云阳县期末)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通气包括呼气和吸气两种方式。平静吸气过程是( )A.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进入肺B.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进入肺C.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扩大,肺随之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2.(2024秋 南通期末)如图为三种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相同体积肺的内表面积从甲到丙依次由小变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结构最简单B.乙气体交换能力最强C.丙更能适应陆地生活D.甲乙丙都是重要的呼吸器官3.(2024秋 官渡区期末)吹泡泡是童年常玩的游戏。关于吹泡泡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肺相应扩张C.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减少4.(2024秋 招远市期末)“痰”吐得体,从我做起。随地吐痰不卫生,容易传播疾病,你认为痰的形成部位是( )A.喉 B.肺C.气管和支气管 D.咽5.(2024 东营区一模)如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A.0→t2 B.t1→t2 C.t1→t3 D.t2→t46.(2024 祁阳市一模)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B.①过程的发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C.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D.④过程能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7.(2024 淮滨县三模)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道阻塞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急救,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C.挤压时,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D.为预防异物进入呼吸道,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8.(2024 铁锋区一模)如图为模拟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B.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C.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D.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9.(2024 海南)如图为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曲线图,分析错误的是( )A.a→b→c段表示吸气,肋骨上升B.c→d→a段表示呼气,膈顶上升C.a点时,胸廓上下径(纵径)最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c点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10.(2024 郯城县一模)“白肺”在临床上成为“急性肺损伤”,患者由于肺泡内充满大量积液或肺泡塌陷,肺部显影呈白色状“白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被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可结合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降低,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通过吸氧可缓解相关症状。如图为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肺”会阻碍ab和cd过程B.“白肺”患者的血管甲内血液氧气较多,血管乙内血液氧气较少C.“白肺”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偏低D.“白肺”患者应通过输入纯氧满足组织细胞对氧气的需求11.(2024 夏邑县一模)如图所示是人的吸气与呼气过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呼气状态B.乙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吸气过程C.甲图中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丙图中从A到B,胸廓在缩小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2.(2024春 沧州期末)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图中实验,回答问题。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 78 78氧气 21 16二氧化碳 0.03 4水 0.07 1.1其他气体 0.9 0.9(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2)按如图所示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3)实验中通入乙瓶的是 。(填“空气”或“呼出的气体”)实验现象: 瓶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大。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呼出的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细胞的 (填写生理活动),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从组织细胞进入毛细血管。三.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 古浪县三模)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表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图四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它是 的场所。(2)图二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气体成分变化是 含量增加。(3)如图三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器官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处理B.③模拟的是胸廓C.图乙模拟呼气过程D.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4)如图四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顶 、胸廓容积 和肺内气压。14.(2024 凉州区三模)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①~⑤合称[⑦] ,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2)空气经过气管和支气管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 ,然后纤毛向上摆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3)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4)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剧烈咳嗽,这是因为 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5)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层细胞。15.(2024 武威二模)甲、乙分别为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①是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甲中的a是 ,该气体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结合。(2)图甲所示膈肌收缩时,人体处于 ,此时图乙中肺泡内的气体压力 外界气压。(3)下列运动中,相同时间内需要能量最少的可能是 。运动 慢跑 游泳 散步 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升) 120 120 60 90期末专项培优 人体的呼吸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B C C D A A B C A A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4秋 云阳县期末)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通气包括呼气和吸气两种方式。平静吸气过程是( )A.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进入肺B.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进入肺C.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扩大,肺随之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膈肌、肋间肌等)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的过程,也是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提供原动力的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解答】解: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可见,平静吸气过程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2.(2024秋 南通期末)如图为三种动物肺的结构示意图,相同体积肺的内表面积从甲到丙依次由小变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结构最简单B.乙气体交换能力最强C.丙更能适应陆地生活D.甲乙丙都是重要的呼吸器官【考点】肺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分类.【答案】B【分析】甲:所示肺结构简单,肺内仅有少数褶皱是两栖动物的肺。乙:所示肺内呈蜂窝状,有复杂的间隔把内腔分隔成蜂窝状的小室,是爬行动物的肺。丙:所示肺内部有复杂的支气管树,微支气管未踹膨大成肺泡囊,囊内分成一个个的肺泡,是哺乳动物的肺。【解答】解:A、甲所示肺内仅有少数褶皱是两栖动物的肺;乙所示肺内呈蜂窝状,有复杂的间隔把内腔分隔成蜂窝状的小室,是爬行动物的肺;丙所示肺内部有复杂的支气管树,微支气管未踹膨大成肺泡囊,囊内分成一个个的肺泡,是哺乳动物的肺,因此甲所示肺结构最简单,A正确。B、图丙表示哺乳动物的肺,气体交换能力最强,B错误。C、哺乳动物的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适应陆地生活,C正确。D、甲、乙、丙是不同动物肺的结构,都是重要的呼吸器官,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不同动物肺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3.(2024秋 官渡区期末)吹泡泡是童年常玩的游戏。关于吹泡泡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肺相应扩张C.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减少【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解答】解:ABC、吹泡泡是一个呼气的过程,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肺,AB错误,C正确。D、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多,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呼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4.(2024秋 招远市期末)“痰”吐得体,从我做起。随地吐痰不卫生,容易传播疾病,你认为痰的形成部位是( )A.喉 B.肺C.气管和支气管 D.咽【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解答】解:气管和支气管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所以,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形成的。故选:C。【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相关知识。5.(2024 东营区一模)如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A.0→t2 B.t1→t2 C.t1→t3 D.t2→t4【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坐标曲线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解答】解:图中0~t2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肋间外肌收缩,胸骨肋骨上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变大,胸廓容积变大。t2→t4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故选:D。【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6.(2024 祁阳市一模)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B.①过程的发生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C.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D.④过程能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考点】呼气和吸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专题】过程示意图;类比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如图:①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解答】解:A、铁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缺铁会影响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A正确。B、①是肺的通气,依靠呼吸运动实现。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B错误。C、②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依赖于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C错误。D、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理解呼吸的全过程及其原理。7.(2024 淮滨县三模)若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道阻塞会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对儿童和成年人进行急救,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C.挤压时,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D.为预防异物进入呼吸道,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考点】呼气和吸气;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利用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等异物排出。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膈肌、肋间肌等)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的过程,也是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提供原动力的过程。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解答】解:A.呼吸道阻塞会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错误。B.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膈顶上升)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所以,对儿童和成年人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导致被救者: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B正确。C.“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导致被救者: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挤压时,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C正确。D.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食物会误入气管,D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呼吸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8.(2024 铁锋区一模)如图为模拟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B.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C.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D.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B【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解答】解:甲图: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为呼气过程。乙图: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为吸气过程。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9.(2024 海南)如图为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曲线图,分析错误的是( )A.a→b→c段表示吸气,肋骨上升B.c→d→a段表示呼气,膈顶上升C.a点时,胸廓上下径(纵径)最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D.c点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坐标曲线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图中a→b→c段肺内气压降低表示吸气。(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解答】解:A、在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会收缩,导致肋骨上升和膈顶下降,从而使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进入肺部,图中a→b→c段肺内气压降低表示吸气,肋骨上升,A正确。B、在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会舒张,导致肋骨下降和膈顶上升,从而使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升高,肺内空气排出体外,图中c→d→a段肺内气压升高表示呼气,膈顶上升,B正确。C、观图可知,在a点胸廓的容积最小,胸廓的上下径(纵径)并不是最大而是最小,C错误。D、观图可知,在c点胸廓的容积最大,表示的是吸气过程中,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以吸入更多的空气,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以及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10.(2024 郯城县一模)“白肺”在临床上成为“急性肺损伤”,患者由于肺泡内充满大量积液或肺泡塌陷,肺部显影呈白色状“白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被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可结合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降低,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通过吸氧可缓解相关症状。如图为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肺”会阻碍ab和cd过程B.“白肺”患者的血管甲内血液氧气较多,血管乙内血液氧气较少C.“白肺”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偏低D.“白肺”患者应通过输入纯氧满足组织细胞对氧气的需求【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专题】识图画图题;类比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图中ab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d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甲的肺动脉,乙是肺静脉。【解答】解:A.“白肺”不仅阻碍a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阻碍c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A正确。B.“白肺”患者的血管甲肺动脉内血液氧气较少,血管乙肺静脉内血液氧气较多,B错误。C.“白肺”患者在平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心率偏高,C错误。D.“白肺”患者由于肺泡内充满大量积液或肺泡塌陷,所以不能通过输入纯氧满足组织细胞的氧气需求,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血液循环路线。11.(2024 夏邑县一模)如图所示是人的吸气与呼气过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呼气状态B.乙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吸气过程C.甲图中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丙图中从A到B,胸廓在缩小【考点】呼气和吸气.【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解答】解:A、甲图与丙图中BC段相对应,处于呼气状态,正确。B、乙图与丙图中AB段相对应,处于吸气过程,错误。C、甲图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错误。D、丙图中从A到B,胸廓的容积在增大,错误。故选:A。【点评】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考查角度有:(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2.(2024春 沧州期末)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图中实验,回答问题。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 78 78氧气 21 16二氧化碳 0.03 4水 0.07 1.1其他气体 0.9 0.9(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少 。(2)按如图所示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舒张 状态。(3)实验中通入乙瓶的是 呼出的气体 。(填“空气”或“呼出的气体”)实验现象: 乙 瓶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大。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呼出的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细胞的 呼吸作用 (填写生理活动),二氧化碳通过 扩散 作用从组织细胞进入毛细血管。【考点】呼气和吸气;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专题】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归纳推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解答】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呼出的气体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3)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因此实验中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通过呼气排出。故答案为:(1)少;(2)舒张;(3)呼出的气体;乙;(4)呼吸作用;扩散【点评】此题考查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来自于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三.解答题(共3小题)13.(2024 古浪县三模)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表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图四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1 ] 肺 ,它是 气体交换 的场所。(2)图二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气体成分变化是 氧气 含量增加。(3)如图三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①模拟的器官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处理B.③模拟的是胸廓C.图乙模拟呼气过程D.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4)如图四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顶 下降 、胸廓容积 扩大 和肺内气压。【考点】呼气和吸气;呼吸系统的组成;肺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结构模式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1)1肺;气体交换;(2)氧气;(3)D;(4)下降;扩大。【分析】图一中:1为肺、2为呼吸道、3为膈。图二中:a是二氧化碳、b 是氧气、c 表示吸气、d 表示呼气。图三中甲代表膈顶部下降,为吸气过程,乙代表膈顶部上升,为呼气过程;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胸廓、④模拟膈。图四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解答】解:(1)如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1肺。(2)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故血液中的 a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 b 氧气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A.气管内壁的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湿润;黏液中含有抵御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黏膜上密布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把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送到咽部,咳出体外;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还可以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所以,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吸入气体清洁、湿润、温暖,A正确。B.③玻璃罩模拟的是胸廓,B正确。C.图乙模拟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C正确。D.该装置可以验证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而不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D错误。故选:D。(4)图四中,箭头表示膈肌下降,导致胸廓扩大,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故答案为:(1)1肺;气体交换;(2)氧气;(3)D;(4)下降;扩大。【点评】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4.(2024 凉州区三模)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①~⑤合称[⑦] 呼吸道 ,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2)空气经过气管和支气管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 痰 ,然后纤毛向上摆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3)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4)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剧烈咳嗽,这是因为 会厌软骨 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5)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经过 2 层细胞。【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1)呼吸道(2)痰(3)肺(4)会厌软骨(5)2【分析】图中结构名称: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⑦呼吸道。【解答】解:(1)如图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组成,由骨或软骨做支架,利于空气的通过。(2)④气管和⑤支气管上的腺细胞分泌黏液,使空气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能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痰;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3)⑥是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④气管。(5)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因此,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需要通过肺泡壁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细胞。故答案为:(1)呼吸道(2)痰(3)肺(4)会厌软骨(5)2【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5.(2024 武威二模)甲、乙分别为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①是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甲中的a是 氧气 ,该气体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结合。(2)图甲所示膈肌收缩时,人体处于 吸气 ,此时图乙中肺泡内的气体压力 低于 外界气压。(3)下列运动中,相同时间内需要能量最少的可能是 散步 。运动 慢跑 游泳 散步 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升) 120 120 60 90【考点】呼气和吸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专题】结构模式图;归纳推理;人体的呼吸系统专题.【答案】(1)肺;氧气;(2)吸气;低于;(3)散步。【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图中①是肺。图乙中a表示的气体是氧气,b表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解答】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①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泡内的气体a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b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a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b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a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结合。(2)图甲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因此,图乙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此时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3)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活动越激烈,需要的能量越多,消耗的氧气越多,线粒体内呼吸作用越旺盛,提供的能量就越多。反之,需要的能量越少,消耗的氧气越少。故散步需要的能量最少。故答案为:(1)肺;氧气;(2)吸气;低于;(3)散步。【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