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考前冲刺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多样性
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2.(2025 内蒙古模拟)大兴安岭林区某鹿科动物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持当地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下列保护措施不当的是(  )
A.建立保护区,对其种群实施易地保护
B.开展当地生态修复,提高环境承载力
C.对受伤个体开展救助并及时放归野外
D.建立生态廊道,防止其种群遗传衰退
3.(2024秋 湖北期末)漳河水库是湖北省管辖的大型人工水库,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库区山水相连,风景秀丽,是湖北省旅游和避暑胜地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水库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物导致草鱼更易被捕食,则调查结果偏小
B.水库中草鱼、鲢鱼、青鱼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取决于它们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不同
C.水库底泥中沉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属于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
D.漳河库区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2024秋 南充期末)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属于极危物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能开花;植株耐寒能力弱,在﹣2℃环境下会死亡,幼树死亡率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树杜鹃种子发芽率低是导致其种群数量稀少的直接原因之一
B.大树杜鹃是一种高大乔木且分布范围很小,可以采取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它们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树杜鹃的根本措施
D.人为将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完全清理掉,一定能提高其种子发芽率
5.(2023秋 宜丰县校级期末)黑藻是一种生长于淡水中、喜光照充足环境的多年生沉水植物,雌雄异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藻可通过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藻蓝素吸收传递光能
B.黑藻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花粉细胞
C.黑藻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成环状
D.黑藻的固碳放氧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6.(2024 福建)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我国在朱鹮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1000多只。下列保护措施中,不能提高朱鹮环境容纳量的是(  )
A.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
B.增加朱鹮觅食的湿地面积
C.扩大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D.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
7.(2023秋 南关区校级期末)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要高于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任何外来物种的引入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8.(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环境污染是野生大熊猫基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D.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9.(2023秋 昭阳区校级期末)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雪山云集、湖泊密布、江河奔涌的多元地貌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B.生态旅游、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D.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禁止开发和利用
10.(2023秋 河南期末)中国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各种生境条件,也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不仅野生物种繁多,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程度也是世界最多的,生态系统类型更是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B.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其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
D.禁渔、禁牧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1.(2023秋 永州期末)语溪公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北部,湘江中上游。公园是由河流、库塘、河洲滩等组成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是祁阳市城区居民的优质水源保护区、农业生产灌溉水源区。公园内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8目81科22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有被子植物95科293属439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6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湿地公园内建立局部的小型动物园和植物园,会增大当地的生态足迹
B.该湿地公园蕴含丰富的珍稀资源,因此要禁止一切的动物猎杀和鱼类捕捞活动
C.在该湿地公园内建立观景台使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有利于大多数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D.该湿地公园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同时还会为周边居民提供水源和休闲场所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2.(2023秋 中山市期末)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调研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共有26种红树植物,其中金牛岛就拥有10种,是该市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
B.金牛岛分布的10种红树植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C.红树林面积缩小不会影响其栖息的水鸟丰富度
D.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13.(2024 浙江模拟)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细胞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4.(2023秋 安阳期末)朱鹮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有“鸟中大熊猫”之称。202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在信阳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朱鹮放飞活动,经过野生环境适应阶段的6只人工繁育的朱鹮被放归自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朱鹮等珍稀濒危物种,应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B.在自然保护区内观赏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C.通过野化放归活动将朱鹃释放到历史分布区属于就地保护
D.有效保护应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15.(2023秋 南阳期末)我国西南地区是被子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也是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被子植物多样性高与其多变的地貌和环境有关
B.道路建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
C.西南地区的被子植物资源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潜在价值
D.将濒危植物转移至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6.(2023秋 鹤岗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地保护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B.森林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4秋 烟台期末)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草地退化、草畜矛盾日趋严重,限制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放牧对某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A组(禁牧)、B组(传统放牧)和C组(传统放牧+放牧前补饲饲料)三种放牧方式,研究草地地下和地上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组成,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由图1可知,放牧时由于牲畜的捕食和践踏会使植物的地上生物量    ,由图2推测牲畜取食的牧草主要是    植物。
(2)B组放牧下,   植物可能成为群落的优势种,原因是    ;C组放牧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3)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为实现草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放牧时要确定合理载畜量并采取    (答出1点)等措施。
18.(2024秋 天津期末)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入侵我国后在某些区域泛滥,危害当地生态和农业生产。研究人员拟采用替代控制法防治紫茎泽兰,筛选出3种本地植物(南酸枣、假地豆和狗尾草)分别与紫茎泽兰混种,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入侵后,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的条件是    (答出1点)。紫茎泽兰泛滥后降低了入侵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导致生态系统的    能力下降。
(2)根据实验结果,3种本地植物中控制紫茎泽兰生长最有效的是    ,判断依据是    。
(3)紫茎泽兰粉碎后可作为燃料,或加工后作为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19.(2024秋 湖北月考)神农架林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湿润宜人的气候,为众多野生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栖息繁衍的条件。每年夏季还吸引大量游客来此避暑纳凉、休闲观光,还可以品尝到鲜美的野生蘑菇,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野生蘑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
(2)为了对珍稀物种进行有效保护,1986年神农架林区被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神农架林区物种丰富、植被茂密,对于维持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神农架的四大珍稀药材名扬天下,其中“鬼臼”和“七叶一枝花”均为喜阴植物,但却分布在林区不同海拔区域。用样方法分别调查林区鬼臼和七叶一枝花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答出两点)。两种植物发生了生态位的分化,其意义是    。只有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七叶一枝花才能开花,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0.(2024 宜春模拟)富含N、P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某湖泊后,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当地政府部署了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并实施环境整治,成功将该区域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中N、P等营养素富集会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蓝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湖中多种鱼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2)生态修复后,湖泊水清鱼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合理地利用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湿地内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营养关系如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用文字表述,不填数值),图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    ,n的数值为    。
(3)引入对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芦苇等水生植物来修复该湖泊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    原理。修复后建立的湿地公园具有很多功能,如游玩观赏、某些植物可入药、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等,以上功能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有    。
(4)水绵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磷。已知无机氮源能提高水绵的除磷量,且的作用效果大于的作用效果。请设计实验对上述观点加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考前冲刺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A A D B D A B A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C D B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多样性
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正确;
B、控制人口增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挥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
C、发展经济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C错误;
D、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追求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作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
2.(2025 内蒙古模拟)大兴安岭林区某鹿科动物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维持当地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作用。下列保护措施不当的是(  )
A.建立保护区,对其种群实施易地保护
B.开展当地生态修复,提高环境承载力
C.对受伤个体开展救助并及时放归野外
D.建立生态廊道,防止其种群遗传衰退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自然保护区就是就地保护该地区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生存环境,迁地保护则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迁移到动物园、科研所等进行保护和繁殖,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国家立法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
【解答】解:A、建立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而不是易地保护,A错误;
B、开展当地生态修复,提高环境承载力,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B正确;
C、对受伤个体开展救助并及时放归野外,可以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C正确;
D、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消除地理隔离,有利于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防止其种群遗传衰退,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充分获取题中信息,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3.(2024秋 湖北期末)漳河水库是湖北省管辖的大型人工水库,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库区山水相连,风景秀丽,是湖北省旅游和避暑胜地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水库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物导致草鱼更易被捕食,则调查结果偏小
B.水库中草鱼、鲢鱼、青鱼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取决于它们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不同
C.水库底泥中沉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属于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
D.漳河库区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空间结构;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垂直结构表现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表现为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也常呈镶嵌分布。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答】解:A、若标记物导致更易被天敌捕食,则重捕时带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因此调查结果偏大,A错误;
B、动物的垂直结构取决于它们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B正确;
C、水库内底泥中沉积的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C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观赏、经济、医用等价值,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充分获取题中信息,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4.(2024秋 南充期末)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属于极危物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能开花;植株耐寒能力弱,在﹣2℃环境下会死亡,幼树死亡率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树杜鹃种子发芽率低是导致其种群数量稀少的直接原因之一
B.大树杜鹃是一种高大乔木且分布范围很小,可以采取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它们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树杜鹃的根本措施
D.人为将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完全清理掉,一定能提高其种子发芽率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专题】材料分析题;生物的进化;种群和群落;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解答】解:A、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这就导致其数量难以增加,种群数量稀少,A正确;
B、大树杜鹃为高大乔木且分布范围很小,数量很少,可以采取逐个计数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
C、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改善它们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树杜鹃的根本措施,C正确;
D、人为将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完全清理掉,会破坏其原有环境,不一定能提高其种子发芽率,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等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是学习的窍门。
5.(2023秋 宜丰县校级期末)黑藻是一种生长于淡水中、喜光照充足环境的多年生沉水植物,雌雄异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藻可通过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藻蓝素吸收传递光能
B.黑藻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花粉细胞
C.黑藻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成环状
D.黑藻的固碳放氧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色素与叶绿体;细胞的减数分裂;DNA的结构层次及特点.
【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减数分裂;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1、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属于原核生物。题中表明黑藻是植物,因此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它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叶绿体,在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表面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这是叶绿体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例如,保持水土、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在黑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不含有藻蓝素,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A错误;
B、黑藻可进行有性生殖,植株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花粉,B正确;
C、黑藻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DNA呈链状,但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成环状,C错误;
D、黑藻的固碳放氧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黑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24 福建)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我国在朱鹮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1000多只。下列保护措施中,不能提高朱鹮环境容纳量的是(  )
A.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
B.增加朱鹮觅食的湿地面积
C.扩大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D.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环境容纳量.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增加觅食湿地面积、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都能为朱鹮提供更多的生存资源和空间,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而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只是针对个体的保护措施,不能直接增加环境容纳量。
【解答】解:A、多种植朱鹮的筑巢树木,能为朱鹮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增加了环境资源,可提高环境容纳量,A错误;
BC、增加朱鹮觅食的湿地面积化和扩大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能为朱鹮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意味着朱鹮的食物资源和活动空间增加,可提高环境容纳量,BC错误;
D、加强对受伤朱鹮个体的救护,这是对个体的保护,不能增加整个环境所能容纳朱鹮的最大数量,不能提高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容纳量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7.(2023秋 南关区校级期末)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形成物种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要高于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任何外来物种的引入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有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而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A正确;
B、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间接价值是在无形中体现出来的,比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从对自然界的作用来看,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错误;
D、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一定都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如果是盲目不当的引入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
8.(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具有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C.环境污染是野生大熊猫基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D.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
【答案】B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A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仅代表物种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B正确;
C、野生大熊猫基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3秋 昭阳区校级期末)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雪山云集、湖泊密布、江河奔涌的多元地貌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B.生态旅游、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D.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禁止开发和利用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A正确;
B、生态旅游、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而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及价值,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2023秋 河南期末)中国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各种生境条件,也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不仅野生物种繁多,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程度也是世界最多的,生态系统类型更是多种多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B.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其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
D.禁渔、禁牧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动植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错误;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2023秋 永州期末)语溪公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北部,湘江中上游。公园是由河流、库塘、河洲滩等组成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是祁阳市城区居民的优质水源保护区、农业生产灌溉水源区。公园内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8目81科22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有被子植物95科293属439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6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湿地公园内建立局部的小型动物园和植物园,会增大当地的生态足迹
B.该湿地公园蕴含丰富的珍稀资源,因此要禁止一切的动物猎杀和鱼类捕捞活动
C.在该湿地公园内建立观景台使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有利于大多数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D.该湿地公园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同时还会为周边居民提供水源和休闲场所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专题】材料分析题;生物的进化;生态环境;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A
【分析】1、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所消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
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解答】解:A、在该湿地公园内建立局部的小型动物园和植物园,虽然提供了观赏和研究的机会,但同时也增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增大了生态足迹,A正确;
B、该湿地公园由河流、库塘和河州滩组成,对于河流和库塘中含量丰富的鱼类而言,只需要禁止过度捕捞即可,不需要禁止一切捕捞,B错误;
C、观景台的建立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从而影响物种的生存和发展,C错误;
D、该湿地公园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同时该湿地公园还会为周边居民提供水源和休闲场所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3秋 中山市期末)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调研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共有26种红树植物,其中金牛岛就拥有10种,是该市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
B.金牛岛分布的10种红树植物组成了一个群落
C.红树林面积缩小不会影响其栖息的水鸟丰富度
D.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群落的概念和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实用意义的、观赏及旅游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潜在价值是指不太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因此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A正确;
B、金牛岛分布的10种红树植物没有包括该地的所有生物,所以不是一个群落,B错误;
C、红树林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因此,红树林面积缩小会影响其栖息的水鸟丰富度,C错误;
D、红树林的固碳功能体现的是其生态价值,因而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
13.(2024 浙江模拟)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细胞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及三个层次,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4.(2023秋 安阳期末)朱鹮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有“鸟中大熊猫”之称。2023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在信阳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朱鹮放飞活动,经过野生环境适应阶段的6只人工繁育的朱鹮被放归自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朱鹮等珍稀濒危物种,应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B.在自然保护区内观赏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C.通过野化放归活动将朱鹃释放到历史分布区属于就地保护
D.有效保护应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对于朱鹮等珍稀濒危物种,应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A正确;
B、在保护区内观赏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B正确;
C、通过野化放归活动将朱鹮释放到历史分布区的保护措施不是在朱鹮原分布地进行的,因此属于易地保护,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3秋 南阳期末)我国西南地区是被子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也是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被子植物多样性高与其多变的地貌和环境有关
B.道路建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
C.西南地区的被子植物资源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潜在价值
D.将濒危植物转移至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
【答案】D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植物的类型与地形、环境有关,故西南地区被子植物多样性高与其多变的地貌和环境有关,A正确;
B、道路建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会导致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可能使基因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B正确;
C、潜在价值是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西南地区的被子植物资源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潜在价值,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层次,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个选项,属于简单题。
16.(2023秋 鹤岗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地保护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B.森林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易地保护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A正确;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
C、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调节功能为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食用、观赏、药用等直接价值,即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4秋 烟台期末)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草地退化、草畜矛盾日趋严重,限制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放牧对某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A组(禁牧)、B组(传统放牧)和C组(传统放牧+放牧前补饲饲料)三种放牧方式,研究草地地下和地上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组成,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这体现了群落的  水平 结构。由图1可知,放牧时由于牲畜的捕食和践踏会使植物的地上生物量  明显减少 ,由图2推测牲畜取食的牧草主要是  莎草科和禾本科 植物。
(2)B组放牧下, 菊科 植物可能成为群落的优势种,原因是  牲畜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菊科植物的生长腾出空间,菊科植物占据优势 ;C组放牧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饲料中的化学能 。
(3)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 价值。为实现草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放牧时要确定合理载畜量并采取  放牧前补饲饲料或补种牧草 (答出1点)等措施。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群落的空间结构;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专题】图像坐标类简答题;生物的进化;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1)水平 明显减少 莎草科和禾本科
(2)菊科 牲畜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菊科植物的生长腾出空间,菊科植物占据优势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饲料中的化学能
(3)间接 放牧前补饲饲料或补种牧草
【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垂直结构表现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表现为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也常呈镶嵌分布。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解答】解:(1)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呈现出镶嵌的特点,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由图1可知,与A组(禁牧)相比,B组、C组的地上生物量均大幅度减少,说明放牧时由于牲畜的捕食和践踏会使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明显减少。由图2可知,B组、C组中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A组,由此科推测牲畜取食的牧草主要是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
(2)B组放牧下,菊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为该条件下最大,可能成为群落的优势种。结合(1)中分析,该条件下,牲畜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菊科植物的生长腾出空间,菊科植物占据优势。C组为传统放牧+放牧前补饲饲料,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饲料中的化学能。
(3)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了生态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结合A组、B组、C组三种条件下的结果分析,要实现草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放牧时要确定合理载畜量并采取放牧前补饲饲料或补种牧草等措施。
故答案为:
(1)水平 明显减少 莎草科和禾本科
(2)菊科 牲畜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菊科植物的生长腾出空间,菊科植物占据优势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饲料中的化学能
(3)间接 放牧前补饲饲料或补种牧草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充分获取题中信息,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18.(2024秋 天津期末)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入侵我国后在某些区域泛滥,危害当地生态和农业生产。研究人员拟采用替代控制法防治紫茎泽兰,筛选出3种本地植物(南酸枣、假地豆和狗尾草)分别与紫茎泽兰混种,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入侵后,一定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的条件是  生长条件适宜、缺乏天敌、竞争力强、适应性强 (答出1点)。紫茎泽兰泛滥后降低了入侵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导致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能力下降。
(2)根据实验结果,3种本地植物中控制紫茎泽兰生长最有效的是  假地豆 ,判断依据是  假地豆与紫茎泽兰混种后,假地豆自身生长没有明显变化,而紫茎泽兰的生物量下降最明显 。
(3)紫茎泽兰粉碎后可作为燃料,或加工后作为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 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专题】图像坐标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
【答案】(1)生长条件适宜、缺乏天敌、竞争力强、适应性强 自我调节
(2)假地豆 假地豆与紫茎泽兰混种后,假地豆自身生长没有明显变化,而紫茎泽兰的生物量下降最明显
(3)直接
【分析】入侵种往往在入侵地能够大量繁殖,其原因是入侵地的生长条件适宜、缺乏捕食者等天敌、入侵种本身竞争力强、适应性强,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生物入侵会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稳定性降低。
【解答】解:(1)由于入侵地环境比较适合紫茎泽兰繁殖,并且入侵地没有其天敌(例如捕食者),在与本地物种竞争中更加占据优势等多方面原因,使得紫茎泽兰能在入侵地大量繁殖;紫茎泽兰泛滥后降低了入侵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使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更加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稳定性也降低。
(2)分析图1可知,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与假地豆混种后,紫茎泽兰的生物量最低且下降幅度最大,分析图2可知,紫荆泽兰与假地豆混种后,假地豆自身的生长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采用假地豆混种能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生长。
(3)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紫茎泽兰粉碎后可作为燃料,或加工后作为饲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故答案为:
(1)生长条件适宜、缺乏天敌、竞争力强、适应性强 自我调节
(2)假地豆 假地豆与紫茎泽兰混种后,假地豆自身生长没有明显变化,而紫茎泽兰的生物量下降最明显
(3)直接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24秋 湖北月考)神农架林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湿润宜人的气候,为众多野生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栖息繁衍的条件。每年夏季还吸引大量游客来此避暑纳凉、休闲观光,还可以品尝到鲜美的野生蘑菇,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野生蘑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分解者 。
(2)为了对珍稀物种进行有效保护,1986年神农架林区被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  就地保护 。神农架林区物种丰富、植被茂密,对于维持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 价值。
(3)神农架的四大珍稀药材名扬天下,其中“鬼臼”和“七叶一枝花”均为喜阴植物,但却分布在林区不同海拔区域。用样方法分别调查林区鬼臼和七叶一枝花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随机取样、样方面积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等 (答出两点)。两种植物发生了生态位的分化,其意义是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只有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七叶一枝花才能开花,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分解者
(2)就地保护 间接
(3)随机取样、样方面积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等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蘑菇属于分解者。
(2)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神农架林区物种丰富、植被茂密,对于维持长江流域重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用样方法分别调查林区鬼臼和七叶一枝花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时应注意随机取样、样方面积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等;两种植物发生了生态位的分化,意义是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只有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七叶一枝花才能开花,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分解者
(2)就地保护 间接
(3)随机取样、样方面积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等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充分获取题中信息,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20.(2024 宜春模拟)富含N、P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某湖泊后,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当地政府部署了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并实施环境整治,成功将该区域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中N、P等营养素富集会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蓝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生产者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湖中多种鱼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 稳定性降低。
(2)生态修复后,湖泊水清鱼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合理地利用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湿地内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部分营养关系如图(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蓝细菌、绿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用文字表述,不填数值),图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n的数值为  1518.8 。
(3)引入对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芦苇等水生植物来修复该湖泊生态系统,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  自生 原理。修复后建立的湿地公园具有很多功能,如游玩观赏、某些植物可入药、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等,以上功能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有  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
(4)水绵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磷。已知无机氮源能提高水绵的除磷量,且的作用效果大于的作用效果。请设计实验对上述观点加以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将相同体积的同种富营养化水体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中添加等量、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随后在这两种条件下的水体中培养等量同种水绵,一段时间后,检测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 。
预期结果: 添加组的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小于添加组的 。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环境.
【答案】(1)生产者 抵抗力
(2)蓝细菌、绿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518.8
(3)自生 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4)将相同体积的同种富营养化水体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中添加等量、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随后在这两种条件下的水体中培养等量同种水绵,一段时间后,检测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 添加组的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小于添加组的
【分析】1、生态系统稳定性即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主要通过反馈调节来完成,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能力不同。
2、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要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解答】解:(1)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湖中多种鱼死亡,物种丰富度下降,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机物,蓝细菌、绿藻等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蓝细菌、绿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则图中n=2200+44.4﹣637.3﹣21.5﹣(40.1+20.8+3.6+2.3)=1518.8,图中A表示的能量去向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的能量。
(3)向湖泊中引入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从而达 到修复的目的,这主要遵循生态工程中自生原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
(4)水绵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除磷。已知无机氮源能提高水绵的除磷量,且的作用效果大于的作用效果。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和溶液,检测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作为因变量。
则实验设计如下:将相同体积的同种富营养化水体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中添加等量、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随后在这两种条件下的水体中培养等量同种水绵,一段时间后,检测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
预期结果:添加组的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小于添加组的。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抵抗力
(2)蓝细菌、绿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518.8
(3)自生 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4)将相同体积的同种富营养化水体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中添加等量、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随后在这两种条件下的水体中培养等量同种水绵,一段时间后,检测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 添加组的水体中磷的剩余量(浓度)小于添加组的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