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考前冲刺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广西模拟)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酶可在细胞核中合成
B.有丝分裂时细胞核结构会发生改变
C.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有关
D.物质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孔
2.(2024秋 衡南县期末)真核细胞有多种细胞器,不同细胞器功能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合成和分泌的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C.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中心体和核糖体不含有脂质,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3.(2024秋 宝安区期末)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如图是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行使“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溶酶体可以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D.溶酶体“消化”后的一些产物可以作为原料被细胞再次利用
4.(2025 浙江模拟)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房颤的形成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复合物可以让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异常
D.tRNA通过核孔复合物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
5.(2024秋 宝安区期末)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B.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先用低倍镜,然后升高镜筒,再换用高倍镜
D.可观察到黑藻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一致
6.(2024秋 衡南县期末)核孔蛋白基因变异会导致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想要研究该疾病需要对核孔及围绕核孔的相关蛋白有更深刻的认识。下列关于核孔及核孔蛋白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蛋白的合成很可能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结构
B.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核孔数目较多
C.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这种跨膜方式是耗能的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会影响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
7.(2024秋 连云港期末)如图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蛋白质和DNA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
B.b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c可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
8.(2024秋 连云港期末)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①可以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转运
B.细胞器②可为大部分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细胞器①②③④⑥的膜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各自独立
D.细胞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9.(2024秋 永州期末)以黑藻为材料进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时,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换成菠菜叶时,一般撕取稍带叶肉的上表皮
B.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C.黑藻叶片的液泡无色,也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的观察
D.用洋葱鳞片叶代替黑藻叶片也可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
10.(2024秋 连云港期末)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相比菠菜叶,黑藻可取嫩叶直接制作装片
B.实验前可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C.以叶绿体为观察指标,可观察到细胞质在流动
D.同一叶片不同细胞中的细胞质流动方向均相同
11.(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②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靠囊泡间接相连
③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依赖膜表面的受体
④蓝细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真核细胞的内质网能够合成糖类、脂质、核酸
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⑦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⑧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⑦ C.③④⑤⑥ D.②③⑥⑧
12.(2024秋 连云港期末)如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中的甲和丙大多可以自由运动
B.甲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C.膜中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但脂质的分布是对称的
D.乙、丁中的糖类分子叫作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13.(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在细胞膜的内侧,与细胞识别有关
B.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c有关
C.d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D.b的头部疏水,尾部亲水
14.(2024秋 保定期末)肾脏是一个高能量消耗器官,线粒体在肾脏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肾脏疾病通常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线粒体自噬可以清除这些受损的线粒体,从而保护肾脏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可合成多种水解酶,参与线粒体的自噬
B.自噬体的形成与内质网关系密切
C.当细胞缺乏营养时,通过细胞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15.(2024秋 河东区期末)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
B.②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③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D.④有利于大分子出入细胞核
16.(2024秋 河东区期末)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基础上,有人做了补充实验: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和蛋白质合成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是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至原来的~。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
B.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
C.温度不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
D.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4秋 榆阳区校级期末)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乙相比较,图甲特有的结构是    、   、   。
(2)组成图甲[1]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3)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时特有的结构是[   ]   。
(4)若某细胞同时有图甲、乙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18.(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能观察到图示结构的是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与质壁分离直接有关的色素分布在    (填标号)。
(2)A细胞⑤的主要成分是    ,其功能特点是具有    。B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
(3)图中⑥的结构含有    层膜,⑥的作用是    。
(4)④中与③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19.(2024秋 宝安区期末)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细胞后可能会造成烟草患病。如图是烟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13为细胞结构(包含细胞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烟草花叶病毒进入细胞的结构是   (填名称),病毒能够侵入细胞,说明该结构   其作用是相对的。与动物细胞相比,绿色烟草植株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填序号)。
(2)当烟草花叶病毒感染一个烟草植株后,病毒的核酸(RNA)及相关的病毒蛋白,病毒通过贯穿细胞之间的   ,进入到相邻的健康细胞中。而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并释放某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它们会在细胞间隙中扩散,并与邻近细胞表面的   结合,向邻近细胞传递有细胞被感染的信息。
20.(2024秋 海淀区期末)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脂滴——脂质代谢与能量稳态的调节者
脂滴是由磷脂分子包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质构成的一种细胞器。它在细胞内储存脂类物质,对维持脂质代谢平衡和机体能量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脂滴来源于内质网,其形成过程见图1。脂滴与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等多种细胞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互作不需要两个细胞器的膜融合,大多由互作区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或者蛋白﹣脂质相互作用介导,从而拉近两个细胞器。脂滴与多种细胞器的互作促进了脂质分子在细胞器间的快速流动,从而提升脂质代谢的效率。
脂滴与线粒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线粒体吸收脂滴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并通过氧化分解这些脂肪酸,为细胞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这两种细胞器协同工作,高效执行脂质的合成与分解,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效率。若脂滴与相关的细胞器间相互作用出现缺陷,可能会扰乱脂质代谢的平衡,从而引发多种疾病。科研人员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M在棕色脂肪组织(BAT)中的作用时,研究者发现M蛋白介导了线粒体与脂滴的相互作用,利用M蛋白缺失的细胞,观察其内部的脂滴与线粒体,结果见图2与正常小鼠相比,M蛋白缺失小鼠在高脂饮食下产热量降低;而低脂饮食下体内BAT中脂肪含量更高。
饥饿或寒冷条件可触发脂滴自噬。细胞首先识别需要降解的脂滴,自噬体包裹住脂滴,并将其运送至溶酶体中进行降解。研究发现参与自噬体形成的A蛋白还可参与脂滴与溶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脂滴积累可能导致脂肪肝等多种疾病,探索与脂滴相互作用的细胞器蛋白及其功能,可以为攻克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视角和潜在的药物靶标。
(1)据图1,一些脂质首先在内质网膜的    层之间合成并积累,在一些脂滴表面蛋白的参与下从膜上出芽,正在形成的脂滴由    (选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包裹,最终与内质网脱离,形成独立的细胞结构,上述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性。
(2)当细胞需要能量时,脂滴可与线粒体互作,将脂肪水解为    和脂肪酸,脂肪酸被快速运入线粒体,进而通过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
据图2科研人员认为M蛋白促进了脂滴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判断依据是    。M蛋白缺失小鼠在不同饮食下出现产热及脂肪含量异常,推测原因是    。
(3)科研人员检测了饥饿处理后的正常细胞和A蛋白缺失细胞中的脂滴含量,发现    ,表明A蛋白对于自噬途径中脂滴的降解至关重要。
(4)据文中信息,梳理细胞中脂滴形成和被分解利用的途径: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考前冲刺 细胞的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B B D B A C C D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A C C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广西模拟)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少数酶可在细胞核中合成
B.有丝分裂时细胞核结构会发生改变
C.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有关
D.物质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孔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核;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少数酶是RNA,可在细胞核中合成,A正确;
B、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建,因此有丝分裂时细胞核结构会发生改变,B正确;
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有关,C正确;
D、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通过核孔,有些物质可以直接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2024秋 衡南县期末)真核细胞有多种细胞器,不同细胞器功能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合成和分泌的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C.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中心体和核糖体不含有脂质,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细胞中的具膜细胞器有很多,如内质网,是合成脂质及加工蛋白质的场所;不具膜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和中心体,其中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解答】解: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A错误;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B错误;
C、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大量酶,故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C正确;
D、核糖体不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也存在于原核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
3.(2024秋 宝安区期末)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如图是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及行使“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溶酶体可以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D.溶酶体“消化”后的一些产物可以作为原料被细胞再次利用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B
【分析】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解答】解:A、由图可知,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可见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正确;
B、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合成水解酶的是核糖体,B错误;
C、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
D、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消化”后的一些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可以作为原料被细胞再次利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5 浙江模拟)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房颤的形成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复合物可以让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异常
D.tRNA通过核孔复合物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核;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由此可推测房颤的形成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A正确;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B错误;
C、结构决定功能,膜的功能与蛋白质有密切关系,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异常,C正确;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2024秋 宝安区期末)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B.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先用低倍镜,然后升高镜筒,再换用高倍镜
D.可观察到黑藻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一致
【考点】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的流动.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流动作为标志。
【解答】解:A、叶绿体呈绿色,且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流动作为标志,所以本实验不需要对实验材料染色,A错误;
B、本实验利用的是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错误;
C、低倍镜换高倍镜时,不需要升高镜筒,C错误;
D、由显微镜成像原理可知,观察到黑藻的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一致,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的流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6.(2024秋 衡南县期末)核孔蛋白基因变异会导致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想要研究该疾病需要对核孔及围绕核孔的相关蛋白有更深刻的认识。下列关于核孔及核孔蛋白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蛋白的合成很可能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结构
B.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核孔数目较多
C.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这种跨膜方式是耗能的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会影响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核;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包括:
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解答】解:A、核孔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A错误;
B、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在合成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内,核仁的体积较大、核孔数量较多,B正确;
C、物质进出核孔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故核孔不能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C错误;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也没有核孔,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泌蛋白合成相关的细胞器,理解细胞核的功能,难度不大。
7.(2024秋 连云港期末)如图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蛋白质和DNA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
B.b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c可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核;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DNA和蛋白质组成)、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答】解:A、a是核孔,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具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如RNA和蛋白质等能通过进出细胞核,但DNA不会通过核孔出细胞核,A错误;
B、b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c是染色质,其可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
D、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
8.(2024秋 连云港期末)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①可以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转运
B.细胞器②可为大部分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细胞器①②③④⑥的膜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各自独立
D.细胞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叶绿体,③为内质网,④为细胞核,⑤是细胞膜,⑥为核糖体。
【解答】解:A、细胞器①为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A正确;
B、细胞器②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因为可为大部分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细胞器①②③的膜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各自独立,④是细胞核,其具有双层膜结构,⑥为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C错误;
D、图示的各个结构有不同的功能,但均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即图示细胞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
9.(2024秋 永州期末)以黑藻为材料进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时,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换成菠菜叶时,一般撕取稍带叶肉的上表皮
B.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C.黑藻叶片的液泡无色,也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的观察
D.用洋葱鳞片叶代替黑藻叶片也可观察到叶绿体的流动
【考点】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的流动.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观察叶绿体:(1)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3)高倍镜观察:调清晰物像,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解答】解:A、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A错误;
B、利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和类囊体堆叠形成的基粒,B错误;
C、黑藻叶片的液泡无色,但其中的叶绿体有颜色,因而叶绿体可以作为标志物,用于质壁分离实验的观察,C正确;
D、用洋葱鳞片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4秋 连云港期末)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相比菠菜叶,黑藻可取嫩叶直接制作装片
B.实验前可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C.以叶绿体为观察指标,可观察到细胞质在流动
D.同一叶片不同细胞中的细胞质流动方向均相同
【考点】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与细胞质的流动.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可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解答】解:A、相比菠菜叶,黑藻可取嫩叶直接制作装片,因为黑藻叶片几乎为单层细胞,A正确;
B、实验前要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目的是使其细胞代谢旺盛,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快,便于观察,B正确;
C、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一般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因此,以叶绿体为观察指标,可观察到细胞质在流动,C正确;
D、同一叶片不同细胞中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不一定都相同,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②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靠囊泡间接相连
③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依赖膜表面的受体
④蓝细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真核细胞的内质网能够合成糖类、脂质、核酸
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⑦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⑧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⑦ C.③④⑤⑥ D.②③⑥⑧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细胞核;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也叫质膜。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它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答】解: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①错误;
②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直接相连,靠囊泡间接相连,②正确;
③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依赖膜表面的受体,比如高等植物可以通过胞间连丝,③正确;
④蓝细菌没有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
⑤真核细胞的内质网不能合成核酸,⑤错误;
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⑥正确;
⑦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⑦错误;
⑧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都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⑧正确。
综上,②③⑥⑧正确,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4秋 连云港期末)如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膜中的甲和丙大多可以自由运动
B.甲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C.膜中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但脂质的分布是对称的
D.乙、丁中的糖类分子叫作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成分.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图示为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模式图,甲是蛋白质,②是糖脂,③是磷脂分子,丁是糖蛋白。
【解答】解:A、膜中的甲蛋白质大多可以运动,丙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甲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
C、膜中蛋白质和脂质的分布都是不对称的,C错误;
D、乙糖脂和丁糖蛋白中的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在细胞膜的内侧,与细胞识别有关
B.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c有关
C.d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D.b的头部疏水,尾部亲水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成分.
【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糖蛋白,d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为磷脂分子。
【解答】解:A、a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A错误;
B、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有关,B错误;
C、蛋白质为功能分子,其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C正确;
D、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b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镶嵌模型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24秋 保定期末)肾脏是一个高能量消耗器官,线粒体在肾脏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肾脏疾病通常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线粒体自噬可以清除这些受损的线粒体,从而保护肾脏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可合成多种水解酶,参与线粒体的自噬
B.自噬体的形成与内质网关系密切
C.当细胞缺乏营养时,通过细胞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1、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2、溶酶体:单层膜细胞器,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解答】解: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溶酶体参与线粒体的自噬,A错误;
B、由图可知,自噬体的形成与内质网关系密切,B正确;
C、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作用可以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分解,从而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C正确;
D、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以及细胞自噬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024秋 河东区期末)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
B.②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③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D.④有利于大分子出入细胞核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核.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②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③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答】解:A、①表示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
B、②表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正确;
C、③表示核仁,但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是②染色质,C错误;
D、④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6.(2024秋 河东区期末)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基础上,有人做了补充实验: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和蛋白质合成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是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散速率降低至原来的~。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
B.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
C.温度不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
D.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
【专题】信息转化法;生物膜系统.
【答案】C
【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
(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解答】解:A、“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质的运动没有影响”,说明膜蛋白的数量不影响其运动,A正确;
B、“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质的运动没有影响”,说明膜蛋白的运动不需细胞消耗能量,B正确;
C、由题干知降低温度后膜蛋白扩散速率发生变化,说明温度会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C错误;
D、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因此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根据题干信息,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2024秋 榆阳区校级期末)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乙相比较,图甲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 叶绿体 、 液泡 。
(2)组成图甲[1]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纤维素和果胶 。
(3)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时特有的结构是[   ] 中心体 。
(4)若某细胞同时有图甲、乙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低等植物 细胞。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1)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2)纤维素和果胶
(3) 中心体
(4)低等植物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细胞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1~9依次表示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核糖体、液泡。
分析乙图:乙图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其中①﹣ 依次表示细胞膜、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核液、染色质、核仁、核膜、内质网,线粒体、核孔、核糖体、中心体、细胞核。
【解答】解:(1)与图乙(动物细胞)相比较,图甲(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图甲[1]是植物细胞壁,组成图甲[1]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3)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时特有的结构是中心体,对应图中的 。
(4)若某细胞同时有甲、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即包括叶绿体、液泡和中心体等,则为低等植物细胞。
故答案为:
(1)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2)纤维素和果胶
(3) 中心体
(4)低等植物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
18.(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能观察到图示结构的是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差速离心法 。与质壁分离直接有关的色素分布在  ⑨ (填标号)。
(2)A细胞⑤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其功能特点是具有  选择透过性 。B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⑥⑩ (填标号)。
(3)图中⑥的结构含有  双 层膜,⑥的作用是  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4)④中与③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核仁 。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细胞器;细胞核;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1)电子显微镜 差速离心法 ⑨
(2)脂质和蛋白质 选择透过性 ⑥⑩
(3)双 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核仁
【分析】分析A图:①是中心体;②是内质网;③是核糖体;④是细胞核;⑤是细胞膜;⑥是线粒体。分析B图:③是核糖体;⑥是线粒体;⑦是高尔基体;⑧是细胞壁;⑨是液泡;⑩是叶绿体。
【解答】解:(1)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较为精细的细胞器结构,故能观察到图示结构的是电子显微镜,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与质壁分离直接有关的色素分布在⑨液泡中。
(2)⑤是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⑥线粒体和⑩叶绿体。
(3)⑥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③是核糖体,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是核仁。
故答案为:
(1)电子显微镜 差速离心法 ⑨
(2)脂质和蛋白质 选择透过性 ⑥⑩
(3)双 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核仁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24秋 宝安区期末)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细胞后可能会造成烟草患病。如图是烟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13为细胞结构(包含细胞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烟草花叶病毒进入细胞的结构是 细胞膜 (填名称),病毒能够侵入细胞,说明该结构 控制物质进出 其作用是相对的。与动物细胞相比,绿色烟草植株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1、9、11 (填序号)。
(2)当烟草花叶病毒感染一个烟草植株后,病毒的核酸(RNA)及相关的病毒蛋白,病毒通过贯穿细胞之间的 胞间连丝 ,进入到相邻的健康细胞中。而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并释放某些特定的信号分子,它们会在细胞间隙中扩散,并与邻近细胞表面的 受体 结合,向邻近细胞传递有细胞被感染的信息。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1)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1、9、11
(2)胞间连丝 受体
【分析】分析题图,1是细胞壁,2是高尔基体,3、4、5、6共同构成细胞核(7),8是线粒体,9是叶绿体,10是内质网,11是液泡,12是核糖体,13是细胞膜。
【解答】解:(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能控制烟草花叶病毒进入细胞,但其作用是相对的,故烟草花叶病毒能够侵入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绿色烟草植株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1细胞壁、9叶绿体、11液泡。
(2)植物细胞之间有胞间连丝,病毒可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到相邻的健康细胞中。细胞释放的信号分子会与邻近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向邻近细胞传递有细胞被感染的信息。
故答案为:
(1)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1、9、11
(2)胞间连丝 受体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学生对于题目信息的正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024秋 海淀区期末)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脂滴——脂质代谢与能量稳态的调节者
脂滴是由磷脂分子包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质构成的一种细胞器。它在细胞内储存脂类物质,对维持脂质代谢平衡和机体能量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主要场所,脂滴来源于内质网,其形成过程见图1。脂滴与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等多种细胞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互作不需要两个细胞器的膜融合,大多由互作区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或者蛋白﹣脂质相互作用介导,从而拉近两个细胞器。脂滴与多种细胞器的互作促进了脂质分子在细胞器间的快速流动,从而提升脂质代谢的效率。
脂滴与线粒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线粒体吸收脂滴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并通过氧化分解这些脂肪酸,为细胞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这两种细胞器协同工作,高效执行脂质的合成与分解,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效率。若脂滴与相关的细胞器间相互作用出现缺陷,可能会扰乱脂质代谢的平衡,从而引发多种疾病。科研人员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M在棕色脂肪组织(BAT)中的作用时,研究者发现M蛋白介导了线粒体与脂滴的相互作用,利用M蛋白缺失的细胞,观察其内部的脂滴与线粒体,结果见图2与正常小鼠相比,M蛋白缺失小鼠在高脂饮食下产热量降低;而低脂饮食下体内BAT中脂肪含量更高。
饥饿或寒冷条件可触发脂滴自噬。细胞首先识别需要降解的脂滴,自噬体包裹住脂滴,并将其运送至溶酶体中进行降解。研究发现参与自噬体形成的A蛋白还可参与脂滴与溶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脂滴积累可能导致脂肪肝等多种疾病,探索与脂滴相互作用的细胞器蛋白及其功能,可以为攻克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视角和潜在的药物靶标。
(1)据图1,一些脂质首先在内质网膜的  磷脂双分子 层之间合成并积累,在一些脂滴表面蛋白的参与下从膜上出芽,正在形成的脂滴由  单 (选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包裹,最终与内质网脱离,形成独立的细胞结构,上述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流动 性。
(2)当细胞需要能量时,脂滴可与线粒体互作,将脂肪水解为  甘油 和脂肪酸,脂肪酸被快速运入线粒体,进而通过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
据图2科研人员认为M蛋白促进了脂滴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判断依据是  与正常细胞相比,M蛋白缺失的细胞中的脂滴与线粒体之间的接触减少 。M蛋白缺失小鼠在不同饮食下出现产热及脂肪含量异常,推测原因是  高脂饮食下,脂滴释放的脂肪酸无法有效转移到线粒体进行氧化,细胞有氧呼吸减弱,进而产热量降低;低脂饮食下,脂滴内的脂肪难以被水解,使得BAT中脂肪含量更高 。
(3)科研人员检测了饥饿处理后的正常细胞和A蛋白缺失细胞中的脂滴含量,发现  A蛋白缺失细胞中的脂滴含量高于正常细胞 ,表明A蛋白对于自噬途径中脂滴的降解至关重要。
(4)据文中信息,梳理细胞中脂滴形成和被分解利用的途径: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材料分析题;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理解能力.
【答案】(1)磷脂双分子 单 流动
(2)甘油 与正常细胞相比,M蛋白缺失的细胞中的脂滴与线粒体之间的接触减少 高脂饮食下,脂滴释放的脂肪酸无法有效转移到线粒体进行氧化,细胞有氧呼吸减弱,进而产热量降低;低脂饮食下,脂滴内的脂肪难以被水解,使得BAT中脂肪含量更高
(3)A蛋白缺失细胞中的脂滴含量高于正常细胞
(4)脂滴中的脂肪水解为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 脂滴自噬,通过溶酶体降解脂滴
【分析】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解答】解:(1)内质网为单层生物膜构成的结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脂滴为疏水性质,磷脂分子头部亲水而尾部疏水,因此正在形成的脂滴由单层磷脂分子包裹。题述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基础。
(2)当细胞需要能量时,脂滴可与线粒体互作,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被快速运入线粒体,进而通过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分析图2可知,与正常细胞相比,M蛋白缺失的细胞中的脂滴与线粒体之间的接触减少,由此可知M蛋白促进了脂滴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M蛋白介导了线粒体与脂滴的相互作用,若脂滴与相关的细胞器间相互作用出现缺陷,可能会扰乱脂质代谢的平衡,由此可以推测M蛋白缺失小鼠在不同饮食下出现产热及脂肪含量异常的原因是:高脂饮食下,脂滴释放的脂肪酸无法有效转移到线粒体进行氧化,细胞有氧呼吸减弱,进而产热量降低;低脂饮食下,脂滴内的脂肪难以被水解,使得BAT中脂肪含量更高。
(3)饥饿或寒冷条件可触发脂滴自噬,参与自噬体形成的A蛋白还可参与脂滴与溶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则饥饿处理后A蛋白缺失细胞中脂滴自噬会受到影响,即饥饿处理后A蛋白缺失细胞中的脂滴含量高于正常细胞,表明A蛋白对于自噬途径中脂滴的降解至关重要。
(4)结合前述分析可知,脂滴形成后,在正常情况下会与线粒体结合,发生水解以及氧化分解等过程,为机体供能;若营养匮乏,则发生脂滴自噬,故图中两处分别为:脂滴中的脂肪水解为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脂滴自噬,通过溶酶体降解脂滴。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 单 流动
(2)甘油 与正常细胞相比,M蛋白缺失的细胞中的脂滴与线粒体之间的接触减少 高脂饮食下,脂滴释放的脂肪酸无法有效转移到线粒体进行氧化,细胞有氧呼吸减弱,进而产热量降低;低脂饮食下,脂滴内的脂肪难以被水解,使得BAT中脂肪含量更高
(3)A蛋白缺失细胞中的脂滴含量高于正常细胞
(4)脂滴中的脂肪水解为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 脂滴自噬,通过溶酶体降解脂滴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与脂肪代谢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充分获取题中信息,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