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件(2课时)2024-2025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件(2课时)2024-2025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2课时 鲁尔区再度振兴
资源枯竭地区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的地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德国鲁尔区,经历了辉煌到衰落再到振兴的过程。
问题:
鲁尔区是如何再度振兴的?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鲁尔区博物馆
德国的一座老工业基地
核心素养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课程标准
1、结合材料,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2、结合材料,分析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地区衰落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地理实践力)
4、依据该城市的发展过程,为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人地协调观)
三、鲁尔区的再度振兴
面对困境,鲁尔区开始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说一说鲁尔区再度振兴的措施。
合作探究3
1、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
鲁尔区大力改造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对企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打造产品特色,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图9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鲁尔区进行工业布局调整,将钢铁工业转移到欧洲西部沿海,在鹿特丹建立炼铁厂。
图3 鲁尔区在欧洲的位置
想一想
鲁尔区将钢铁厂转移到欧洲鹿特丹的好处。
鹿特丹港口位置优越;
海陆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产品的运输;
市场广阔;
减轻了鲁尔区的环境污染;
有助于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鲁尔区对煤矿区进行重点清理整顿,将煤炭生产集中到盈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材料: 对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进行关闭,鲁尔区的煤矿数量从1957年的140座减至7座;21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合并为8家,钢铁厂从26个减少到4个,从业人员也从35万下降至7.5万 。
1986年鲁尔区发布的《煤钢地区未来倡议》为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科学规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扩建高校、科研机构和建立技术中心,促进新兴产业培育,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材料:鲁尔区的北威州规定:凡是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目前北威州从事数据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的企业就超过11万家,电信公司380多家,其中的绝大多数位于鲁尔区内。
鲁尔区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变化
同时,政府推动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工业旅游、商业、物流、教育等第三产业。目前,工业旅游已成为鲁尔区经济发展的亮点。
材料:鲁尔区现有300多个博物馆,8个大型主题公园,在区内每年要开展2500多个活动,原先的“大煤坑”变身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区、聚会区。鲁尔区的奥伯豪森市在废弃厂区上建起一座综合商业体,集购物中心、美食街和体育中心等于一身,成为欧洲规模较大的购物旅游中心,吸引了来自周边荷兰等国的游客。
当年的矿石仓库被开辟
成了攀岩场所。
炼钢车间改建成了大剧院。
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始终重视环境保护,采取多种措施治理污染,包括整治河流、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同时加强环境管理,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
材料: 欧洲最大、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发电厂在鲁尔区的格尔森基尔欣,这座发电厂每年可生产10万千瓦时的电能。区内共有绿地面积约75000平方米,还兴建了大量风景优美的产业园区,吸引企业来落户,让企业人员感觉“在公园里上班”。
为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鲁尔区在发展规划中制订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绿色空间”计划的实施,在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优美、洁净的环境。
今日的莱茵河
埃姆舍河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本是一个建于 20 世纪初期的钢铁厂。 20 世纪 80 年代末,政府牵头开展遗址改造工程,耗时四年,终于掩去了旧工业时代的灰暗,使之成为一个明媚可人的观光休闲公园。
鲁尔区的再度振兴
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2008—2011年,我国分三批公布了69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枯竭或产业对资源过度依赖,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人口增多等。
重庆工业遗址公园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应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失业矿工再就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废弃矿坑、沉陷区等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D
  区域的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它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完成1~2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不会出现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城市发展空间小
C.失业率高 D.出现逆城市化
B
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其他产业
【思考题】
1.焦作市的传统产业是什么 现在的主要产业有哪些 在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有人认为,从未来发展看,焦作市的转型之路还要继续。你是否赞同 说出你的理由。
3.如果你感兴趣,再选择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收集资料,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现转型的措施等方面,撰写研究报告,与老师同学交流。

问题:1.焦作市的传统产业是什么 现在的主要产业有哪些 在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
煤炭工业、铝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利用其良好的工业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劳动力、旅游客源市场。
问题:
2.有人认为,从未来发展看,焦作市的转型之路还要继续。你是否赞同 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是”者应从时代在发展变化,区域发展依赖的地理区位因素也随着时代在变化角度论述,区域发展转型要与时俱进,要时刻面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方向。"否”者可从区位因素的变化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从焦作矿产资源要素中煤炭枯竭已成过去,此轮转型已经完成的角度论述。不管持怎样的观点,均要表述出促进人地协调需要尊重规律,需要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要素。
活动 焦作市的转型之路
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提升城市形象
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修武县,由于地形复杂、地质遗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4 年)。2017 年,云台山接待国内外游客 556 万人次,旅游收入 5.05 亿元。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焦作市铁棍山药
焦作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所产小麦、玉米品质优良。依托这些农产品,焦作市重点培育优质粮食等农产品品牌,并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
1999—2019 年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
通过转型发展,焦作市的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走上快速发展轨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在鲁尔区的综合整治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是重要的举措。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 ③新兴工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鲁尔区在进行产业布局调整时,钢铁工业日益向西部集中,原因是(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弃物排入莱茵河
C.就近获得通过莱茵河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A
C
3.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该区域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关闭所有煤炭和钢铁企业
A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偏离程度的指标,系数越大,资源诅咒越严重,说明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下图示意1990—2007年我国部分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完成下面4-6题。
4.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利用率高 B.能源资源丰富
C.人口众多 D.气候湿润
5.推测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A.贵州 B.上海 C.内蒙古 D.青海
A
B
6.为改善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
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偏离程度的指标,系数越大,资源诅咒越严重,说明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下图示意1990—2007年我国部分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完成下面4-6题。(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1课时 鲁尔区的兴衰
资源枯竭地区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的地区。资源枯竭地区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德国鲁尔区,经历了辉煌到衰落再到振兴的过程。
问题:
鲁尔区是如何再度振兴的?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鲁尔区博物馆
德国的一座老工业基地
核心素养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课程标准
1、结合材料,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2、结合材料,分析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地区衰落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地理实践力)
4、依据该城市的发展过程,为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人地协调观)
图1 德国在欧洲的位置
图2 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总面积约4500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
一、鲁尔区的昔日辉煌
合作探究1
读书P34页至P35页及图,分析鲁尔区昔日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提示: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影响因素有市场、位置、交通、原料、技术、政策、水源等。
1、读书P34页及图,分析鲁尔区昔日发展的区位特点。
德国鲁尔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欧洲十字路口,自古就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东欧、西欧来往的必经之地。
2、读书P34页及图3,分析鲁尔区昔日发展的交通特点。
莱茵河贯穿南北,利珀河、鲁尔河横贯东西,铁路、公路密布,区域内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图3 鲁尔区在欧洲的位置
3、读书P34页及图3,分析鲁尔区昔日发展的矿产资源优势。
德国鲁尔区离法国洛林的铁矿比较近,可以通过铁路或廉价水运运达。
4、读书P35页及图4,分析鲁尔区昔日发展煤炭资源优势。
鲁尔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可采总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且煤炭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露天煤矿多,开采成本低,煤炭在市场上竞争力强。
鲁尔区煤炭工业与城市的分布
图3 鲁尔区在欧洲的位置
5、读书P34-35页及图,分析上述区位条件外还有哪些。
水源水运:河流众多,河网发达,水运便利,生产生活用水充足。
市场: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大。
如下图
鲁尔区昔日发展有众多的区位优势,试分析其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
丰富的水
化学工业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19世纪,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并从国外输入铁矿石生产钢铁,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区。
图4 19世纪的鲁尔区
20世纪中期,鲁尔区工业增长加快,在丰富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逐渐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主要城市有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
鲁尔区面积、人口和辉煌时期最高工业产值占德国比重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交通
煤炭
铁矿
水源
市场
鲁尔区优势的区位对其工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思考并完成表2-2-1。
表2-2-1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其对工业的影响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西欧必经之地
水陆交通便利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附近铁矿丰富,或可通过廉价水运
河流众多,河网发达
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大
便于区内外联系、原料输入
、产品输出
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和基础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运便利,生产和生活用水充足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2、读图4,归纳鲁尔区工业结构的特点,并讨论这种特点对鲁尔区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图4 20世纪90年代的鲁尔区
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结构较为单一。问题:当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产生危机时,没有替代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撑区域发展,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减缓甚至衰退;煤炭、钢铁工业污染较为严重。
鲁尔区昔日辉煌
欧洲十字路口
水陆交通便利
附近铁矿丰富
煤炭资源丰富
水源充足
市场广阔
读书P36页至P37页及图,分析鲁尔区一度衰退的原因。
合作探究2
二、鲁尔区的一度衰退
提示: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影响因素有市场、位置、交通、原料、技术、政策、水源等。
20世纪60年代,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
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使得开采成本不断增加。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炼钢的耗煤量也在减少。
1、读书、图5、6及表2-2-2,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煤炭资源地位下降
年份 煤炭开采量/108t 从业人数/万人
1939 1.30 缺资料
1957 1.20 39.8
1996 缺资料 7.0
2000 0.26 4.8
表2-2-2 鲁尔区煤炭工业的变化
煤炭地位下降,加之世界钢铁市场的激烈竞争,鲁尔区的煤炭、钢铁等工业走向衰落,城市发展受阻,鲁尔区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
2016年粗钢生产国排名
排名 国家 产量
1 中国 808.4
2 日本 104.8
3 印度 95.6
4 美国 78.6
5 俄罗斯 70.8
6 韩国 68.6
7 德国 42.1
8 土耳其 33.2
2、读书及图,分析替代产业难以形成的原因。
二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催生了众多的新兴工业。
①新兴工业冲击
②工业结构单一
图7 埃姆舍河污染
③环境污染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革命的浪潮催生了众多的新兴工业。但鲁尔区单一的工业结构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替代产业难以形成。
3、读书及图,说一说鲁尔区的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鲁尔区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废渣及废热。
鲁尔区的环境危机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鲁尔区一度衰落
煤炭地位的下降
新兴工业的冲击
环境污染严重
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