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第2课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美国某知名运动鞋生产企业,根据世界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不断将生产基地进行迁移。最早向日本迁移,后来迁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之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地,1981年进入中国大陆,2010年后在越南建成最大的生产基地。图3-2-1 某知名运动鞋在越南的生产企业问题:该企业为什么不断转移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不断转移对相关区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1、明了某区域的产业状况。(区域认知)2、依据所学分析某区域发展资源优势。(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分析某区域的产业转入和转出对其发展的影响。(地理实践力)4、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对区域的未来发展给出合理的建议。(人地协调观)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移入区的影响利:①促进移入区的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工业化进程。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减少人口外迁。弊: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移入加大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2、对移出区的影响利:①相对落后的产业移出,能利用技术力量和充裕的科研经费,成为新产品研发的源地,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抢占价值链的高端。②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减轻资源压力。弊:常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吸引了大量外来就业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吸引了大量外来就业人口。读图:相比20世纪60年代,2017年大阪街区范围、主要工业部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版的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汽车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等大为减少或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电器工业、精密仪器工业、集成电路产业、信息产业等。读图:产业转移对大阪产生哪些影响?①产业升级,移出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后,大阪发展了电子电器工业、集成电路产业信息产业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提升了产业层次;②环境质量改善对转出区的影响产 业 的 移 出 意 味 着 就 业 机 会 的 减 少 , 常 常 会 引 起 失 业 人 口 增加。同时影响着迁入人口的数量,并对迁入人口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韩国和越南是亚太地区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在产业转移浪潮中,两国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时间段 1962-1971年 1972-1981年 1982-1991年 1992年至今结构特点 实现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轻纺工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转变 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资本业密集型产业转变,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由重化工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信息产业转变 以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 信息、生物技术等产业表3-2-1 韩国产业的四次调整问题:1、简述韩国、越南的产业结构变化。2、2015年以来,韩国一些著名企业相继在越南建家电复合工业园区,生产智能手机、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子显示屏等产品。试分析韩国在越南投资建厂对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越南产业结构的变化1、简述韩国、越南的产业结构变化。韩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阶段(1962-1971年),农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阶段(1972-1981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金密集型产业;第三阶段(1982-1991年),资金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第四阶段(1992年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越南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此重比较稳定。2、2015年以来,韩国一些著名企业相继在越南开建家电复合工业园区,生产智能手机、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子显示屏等产品。试分析韩国在越南投资建厂对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对韩国来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更多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对越南来说,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三角地区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吸引香港、台湾等地产业的移入。20世纪90年代开始,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重要的产业移入区,获得国内外大量的产业投资。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征。1.读图3-2-7,分析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具有怎样的特征 2.查找资料,说一说,21世纪初期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类型产业的移出和移入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各有什么影响。3.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吸引了大批海外企业移入。查找资料,分析中部地区吸引海外产业移入的优势条件。【思考题】问题:1.读图3-2-7,分析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进入21世纪,我国产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特征。问题:2.查找资料,说一说,21世纪初期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类型产业的移出和移入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各有什么影响。答案:21世纪初期,我国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对东部地区:为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提供空间,促进产业升级;就业机会减少,迁入的务工人员减少;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对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减少人口外流;加大了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问题:3.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吸引了大批海外企业移入。查找资料,分析中部地区吸引海外产业移入的优势条件。答案: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政府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巨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产业转移路径原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移入区劳动力差异技术差异时间变化特点移出去政策支持市场大小亚太地区1.2018年,该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往成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是因为与晋江相比( )①成都城市腹地更大②自贸区可绕过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③东南亚的消费能力更强④成都可提供更丰富的体育用品生产原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体育用品制造业一般分为体育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三大制造业,横跨轻工、纺织、电子、化工等工业领域。下图为我国某知名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A2.2021年,该企业将研发、营销中心从晋江迁移到上海,其主要目的是( )A.依托大城市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B.搭建企业间交流平台,精准把握市场C.分散晋江的产业,减轻城市环境污染D.依托地理位置,靠近各地市场B体育用品制造业一般分为体育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三大制造业,横跨轻工、纺织、电子、化工等工业领域。下图为我国某知名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企业的产业转移容易( )A.促进成都的生态保护 B.吸引人才流入晋江C.导致上海产业空心化 D.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D我国某汽车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从单一的汽车出口企业向全产业链输出的国际化汽车集团迈进。该企业在意大利、日本各设有一个设计中心,出口产品已实现全系列产品覆盖,满足全球用户全场景用车需求。截至2022年底,该企业累计出口汽车超85万辆,出口市场覆盖7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的8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4.该汽车企业在意大利、日本建立设计中心,主要考虑的是( )①营销网络②信息交流③交通运输④人才资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该汽车企业产品满足全球用户全场景用车需求,主要得益于( )A.品牌知名度高 B.产品种类丰富C.运输距离较短 D.国家政策支持6.该汽车企业变单一汽车出口为全产业链输出,其主要目的是( )A.拓展国际市场 B.带动当地就业 C.快速更新产品 D.扩大生产规模DBA(共24张PPT)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第1课时 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及产业转移原因美国某知名运动鞋生产企业,根据世界各地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不断将生产基地进行迁移。最早向日本迁移,后来迁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之后迁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地,1981年进入中国大陆,2010年后在越南建成最大的生产基地。图3-2-1 某知名运动鞋在越南的生产企业问题:该企业为什么不断转移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不断转移对相关区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1、明了某区域的产业状况。(区域认知)2、依据所学分析某区域发展资源优势。(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分析某区域的产业转入和转出对其发展的影响。(地理实践力)4、了解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对区域的未来发展给出合理的建议。(人地协调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于1989年11月成立。该组织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扩大经济交往。亚太地区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一、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A国B国甲区乙区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如下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读书P63页-64页及图,说说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经历了怎样的四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美国 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美国日本资本密集型产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东部及东南亚美国日本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中西部及东南亚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于20世纪下半叶,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则略晚。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间段,可能既是产业移入国(区),又是产业移出国(区)。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方向1.读图3-2-2,说说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路线,并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角度描述产业转移的规律。图3-2-2 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方向图中显示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四次产业转移。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转移至日本;第二次20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日本至“亚洲四小龙”;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由“亚洲四小龙”转移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第四次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除日本、“亚洲四小龙”继续转移外,还有中国东部沿海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及越南等国。产业转移一般由较发达地区梯级转移至较落后地区。2.比较图3-2-2和3-2-3,说说不同类型产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时间差异,并分析原因。图3-2-2 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间最早,资金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间稍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间最晚。原因与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更替的次序有关,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地区最早发展的主导产业,后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老的产业相继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以寻找适合发展的“土壤”。产业转移的规律①先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集型产业和重工业;②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思考:1.发达国家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原因?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2.劳动密集型产业最易发生转移原因?提示:从产业转入地和转出地两方面回答。二、产业转移的原因读书P65页及图,说说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合作探究2技术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大小政策支持程度劳动力价格差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水平、劳动力、市场和政策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读图,分析1995年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国家电视机制造业技术水平差异。日本技术水平较高,能生产名类电视机的能力。新加坡技术水平中等,能生产传统台式电视机和普通平板电视机的能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技术水平低这些国家技术水平较低,只能生产传统台式电视机。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研发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影响了产业输出国向外转移的产业类型或产业工序。考虑到技术吸收问题,一般来说,技术差距越小,产业转移越有效果,所以产业转移一般是按“技术差距”依次进行推进。①技术水平差距东亚的“雁行模式”二战后,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把成熟或潜在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后将成熟产业依次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形成“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一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与东亚国际分工。读图,分析劳动力成本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劳动力成本越高,承接产业转移的份额就越少。②劳动力价格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异较大。不同国家制造业每小时人工成本差异劳动力资源充足、素质高且价格低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劳动力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产业转移随之在空间上发生变化。读图,分析市场变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我国汽车需求的增加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注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得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提供了市场机遇,对国际产业转移有着重要作用。③市场规模大小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税收等政策,限制一些高污染、高资源消耗、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在本国发展,有利于产业移出。而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则通过制定产业优惠政策、建设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园等措施来承接产业转移。④政策支持程度产业集聚效应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国际形势变化读图:新加坡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在本国发展?在此基础上,为什么图中有示意新加坡将高新技术产业转出至伊斯干达经济特区?其它因素例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产业链集聚产生的效应,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也都促使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劳动力成本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图3-2-5 2005-2015年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1.分析2005年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移)最多地区的原因。2.2009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并非最低,为什么当年中产业移入却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3.2015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最有可能向哪些国家转移 讨论中国是否还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吸引发达国家产业的移入。图3-2-5 2005-2015年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制造业劳 动力成本变化1、分析2005年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亚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移最多地区的原因。2.2009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并非最低,为什么当年中产业移入却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1、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低。2、中国具有吸引产业移入的其他区位优势:劳动力多、素质高、吃苦耐劳;市场庞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善、协作条件好等。图3-2-5 2005-2015年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制造业劳 动力成本变化3、2015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最有可能向哪些国家转移 讨论中国是否还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吸引发达国家产业的移入。3、向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第2问是开放性问题。答有必要,从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产业结构升级(吸引技术密集型产业)等角度展开分析。答没有必要,从落后产业的移动规律、产业结构升级(移出落后产业可以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减少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等角度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 第1课时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及产业转移原因 - 副本(24页).pptx 3.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 第2课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页).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