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第1课时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南水北调工程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正式通水。图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对区域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1、读图了解某流域起点、沿途和终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路线。(区域认知)2、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3、结合具体案例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地理实践力)4、从人地关系看人类对水资源开发保护。(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合作探究1读书P71页-72页及图,分析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就西亚,居世界第六位;平均年径流量为2.71 x 10立方米,约占全辆圳年径流量的5.8%。但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少。图2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①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地区间水资源供需也不平衡。北方地区超过全国人口的40%,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0%,但水资源总量仅20%,且季节分配极度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长江流域降水丰沛,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4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丰水区。读图,结合教材73页表3-3-1,推测各流域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哪一个,并说明理由。各流域中水资源最为紧缺的是海河流域。海河流域的人均水资源以及单位面积耕地对应的水资源量最低。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严重缺水的108个城市大部分在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困境按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是人类生存起码需求。北方地区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低于1000立方米。北方地区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低于1000立方米。北京、天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沙漠国家相近。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困境1.读图3-3-2,说说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分析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从流域看,南方河流流域水资源丰富访河流流域水资源贫乏。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珠江流域为丰富,秦岭一淮河以北河流流域水资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河、黄河和流域最低。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各流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异。2.结合表3-3-1,推测各流域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哪一个,并说明理由。河流名称 流域面积/km2 多年平均① 径流量/108m3 人口/亿人 耕地面积/103hm2松花江 557 180 733 0.51 10467辽河 228 960 126 0.34 4400海河 263 631 288 1.1 11 333黄河 752443 628 0.92 12 133淮河 269283 611 1.42 12333长江 1 808 500 9280 3.79 23 467珠江 453 690 3360 0.82 4667七大流域合计 4 333 687 15 026 8.9 78 800表3-3-1 我国七大流域概况注:D指50年平均,即1963-2012年的平均值。各流域中水资源最为紧缺的是海河流域。理由:从表3-3-1中数据计算可知,海流域的人均水资源以及单位面积耕地对应的水资源量最低。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疆仅为261.8立方米,每公顷耕地对应的水资源仅为2 541.3立方米。3.缺水严重对区域发展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缺水严重带来的影响:生活用水缺乏,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农业用水缺乏,粮食减产;工业用水缺乏,影响工业经济效益;生态用水缺乏,生态环恶化;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等。分析思路:环境农业生活缺水严重工业二、南水北调工程合作探究220世纪50年代,我国水利部门开始对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引水北调进行专门研究。经过几十年研究和论证,确定了南水北调的总体方案:分别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读书P73页-74页及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线路工程布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1)径流量大: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广(180万平方千米),水资源量大(占全国34%),属于我国的丰水区。(2)流量稳定:长江年径流稳定,且季节分布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3)距缺水地区较近: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选择长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优势条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供水。中线工程:由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自流供水至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任务是将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之后向黄河以北的地区供水。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穿黄工程,从郑州向西约30千米的孤柏嘴穿过黄河,其中最重要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是穿黄隧洞和退水洞。穿黄隧洞承担着将长江水从黄河底部运输过河的任务,全长4250米,其中过河段隧洞3450米。退水洞穿越邱山,将穿黄隧洞进口与黄河连通,主要作用是将穿黄隧洞检修期间总干渠多余水量排往黄河,同时兼有向黄河补水的作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西线工程:尚未开工建设,规划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引水入黄河上游,供水给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中线工程2003年12月动工,由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自流供水至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2014年12月正式通水,每年可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西线工程尚未开工建设,规划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袭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引水入黄河上游,供水给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东线工程2002年12月动工,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供水。2013年11月,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读书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线路工程调水的优缺点。东线 中线 西线优点缺点读书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线路工程调水的优缺点。①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②水量大,取水保证;③过黄河后顺势北流。①调水量较大;②水质较好;③可利用地势自流。①水质最好。②可适当利用地势自流。①水质较差;②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造价高。①无天然河道,需修建水槽及管道,占用耕地、移民众多;②工程量大。①调水量小;②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③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巨大。知识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图5 美国年均降水量分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分布不均,其北部气候湿润,雨季常有洪灾发先,南部却降水很少。解决水资源问题是加利福尼亚州发展的关键之一,于是加利福尼亚州修建了北水南调工程。奥维尔水库的建成,既可以控制北部经常泛滥的洪水,还可以引水向南,经费瑟河、萨克拉门托河及人工沟渠水道将水调到南部洛杉矶及周边地区。图6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整个调水工程主干道1300多千米,包括22座大坝、22座系站和6座水电站。该工程解决了洛杉矶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对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1、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是北水南调?2、查资料,对比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方策,完成下表。阅读知识窗“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调水量的季节差异 季节原因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原因1、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是北水南调?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供大于求,北方地区水资源供小于求,为缓解北方缺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水资源充裕,甚至时有洪涝灾害,南部水资源极度缺乏,为缓解南部水资源危机,减少北部的洪涝,实施了北水南调工程。2、查资料,对比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方策,完成下表。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调水量的季节差异 季节原因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原因我国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大。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相对较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属地中海气候,且多地形雨,降水量较大。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交界处,受西风带影响弱,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调水最多冬季调水最多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春季气温回暖,蒸发强,农作物需水量大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量最大,可调水量最多。加州南部纬度低,气温高,全年需水量均很大小大地形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地形南高北低,需要配套梯级抽水耗能大(共26张PPT)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第2课时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正式通水。图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该工程对区域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1、读图了解某流域起点、沿途和终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路线。(区域认知)2、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3、结合具体案例材料,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地理实践力)4、从人地关系看人类对水资源开发保护。(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三、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合作探究3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书P76页-77页及图,说说我国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社会效益调入区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区域。南水北调工程能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人们提供洁净的饮用水源,并保障工农业用水。南水北调已建成通水的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年调水183亿立方米,1.1亿人口直接受益。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此外,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②经济效益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面实施,有效利用水量300亿~350亿立方米,破除了调入区水资源短缺的瓶颈,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各项效益,按目前的价格水平估算,南水北调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达600亿~800亿元。工业生产需要消耗较多的水资源,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原料用水、产品处理用水、锅炉用水、冷却用水等。我国城镇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纺织、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等行业,其取水量约占工业取水量的45%。南水北调为什么能够促进河北省工业的发展?经过河北水的工业中,钢铁、石油、纺织等工业比重较高,耗水量较大。由于河北省水资源紧缺,制约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南水北调缓解了河北省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促进了工业的发展。③生态效益南水北调增加了调入区的水资源总量,有效保障了地区生态用水的需求,有利于美化环境和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同时,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有效缓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南水北调对调出区及沿线地区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东线工程范围内,一些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径流量减少有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淤塞航道:长江径流量减少后,海水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对这些问题要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改进。④不利影响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调出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对调出地区有哪些影响?为了保护水源,丹江口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在北京对口帮扶下,当地经济稳步增长。丹江口市的知名度因南水北调而提升。当地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对调出地区有哪些影响?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读图3-3-5,说说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可有效减缓地面沉降现象 3.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华北平原还有哪些影响 试举例说明。读图3-3-5,思考并回答问题。1.读图3-3-5,说说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读图3-3-5,思考并回答问题。总体来说,华北平原东北部(天津市及其附近)地面沉降较严重,华北平原南部地面沉降相对较轻。2.为什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可有效减缓地面沉降现象 读图3-3-5,思考并回答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华北平原缺水现象得到缓解,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另一方面多余的水会对地下漏斗区进行回灌。这些都会减缓地面沉降。3.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华北平原还有哪些影响 试举例说明。读图3-3-5,思考并回答问题。提供洁净水源,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工农业用水,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城乡、地区、工农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知识拓展: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的影响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示意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处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候干旱。为了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澳大利亚实施了雪山工程,将雪河水调入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河流域。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示意调水工程对墨累河流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1)为墨累河流域提供水源,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2)利用水力发电,为堪培拉、悉尼等城市提供电能;(3)优化了墨累河的水质,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知识拓展:我国的跨区域资源调配我国“北煤南运”线路示意北煤南运指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主要是运往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我国煤炭资源集中于北方,山西、陕西、内蒙古尤为丰富。华东、华南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明显不足。因此,“北煤南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西电东送”线路示意西电东送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我国“西气东送”线路示意西气东送“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是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全程 4 167 千米。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复杂的地形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选取除了南水北调以外的其他工程,查阅资料,分析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的影响:运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非常重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现场南水北调原因线路布局影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优缺点调入、出区域分布不均、污染浪费等人均少不利影响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西南区 B.北方区和南方区C.西北区和南方区 D.西北区和西南区2.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B.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C.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节省运费D.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AC读下图“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3.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水可通过京杭运河向北自流,直达天津B.中线的水质好,调水量最大C.西线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D.东线要先治污后调水D读下图“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4.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华北平原缺水状况的措施之一。下列哪种人类活动不利于解决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 )A.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 B.适当提高水价,废水回收利用C.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加大地下水开采量 D.修建水利工程,造林种草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地下水水位升高 B.生物多样性受损C.土壤盐碱化加剧 D.长江口海水倒灌C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课时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及南水北调工程 (28页).pptx 3.3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课时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6页).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