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三 健康地生活(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十三 健康地生活(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二十三 健康地生活(基础训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1.白化病是一种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病。下列疾病与白化病致病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
A.血友病、色盲、苯丙酮尿症 B.糖尿病、血友病、新冠肺炎
C.先天性聋哑、手足口病、佝偻病 D.艾滋病、巨人症、唐氏综合征
2.下列都不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A.呆小症、坏血病、蛔虫病 B.近视眼、贫血、白化病
C.肺结核、红绿色盲、龋齿 D.水痘、甲肝、流感
3.如图所示,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B.中为传染源,一定是传染病患者
C.切断丙能防止乙变成中
D.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属于传染病
4.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具有传播范围广、感染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患者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从传染病和免疫的角度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别属于( )
A.病原体、抗体 B.病原体、抗原
C.抗原、抗体 D.病毒、抗原
5.下列关于皮肤屏障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只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C.是人生来就有的免疫防线 D.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6.免疫是机体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取的
B.免疫监视功能出现异常时,易形成肿瘤
C.胸腺、脾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D.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弱引起的
7.2024年12月17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一个医疗团队宣布,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第三次被移植到活人体内。这是异种移植最新的突破,异种移植被认为是解决器官供应危机的方法。从免疫角度看,植入的猪器官属于( )
A.抗原 B.抗体 C.疫苗 D.病原体
8.春暖花开,曾经患有心脏病的爷爷和易晕车的奶奶报名参加“夕阳红”老年旅行团,小秦为二位老人准备了临时小药箱,下列选取的药物最合理的一组是( )
A.感冒冲剂、牛黄解毒片、创可贴、速效救心丸、茶苯海明片
B.碘酒纱布、感冒冲剂、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水
C.创可贴、感冒冲剂、牛黄解毒片、速效救心丸
D.创可贴、碘酒、纱布、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水
9.如图是家庭常用药碘酊的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下列用药方式不安全的是( )
A.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B.既可以外用也可口服
C.不用于口腔黏膜的消毒 D.用棉签蘸取少量药物涂搽
10.人工呼吸是现场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施救者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最常用的吹气方法,以及吹入气时病人体内肺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口对口;肺扩张 B.口对鼻;肺扩张
C.口对口;肺回缩 D.口对鼻;肺回缩
11.安全用药和急救对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燃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服用新药、贵药、进口药效果更好
C.有人晕倒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D.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12.下列关于健康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A.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健康 B.心理健康也是健康要求
C.健康就是体质强健没有疾病 D.社会适应良好也是健康要求
13.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鸦片是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
B.吗咖可以提炼成白色粉状物—海洛因
C.少量吸毒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D.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14.健康是青少年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保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青少年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B.熬夜上网玩游戏不影响健康
C.艾滋病病毒只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D.吸烟只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15.某校针对春季高发的甲流,开展了制作“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的实践活动。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
(2)结合手册信息,戴口罩可以防止甲流通过______传播;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戴口罩属于______;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有[______]和⑤。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甲流疫苗相当于______,注射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白化病、血友病、色盲、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唐氏综合征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新冠肺炎、手足口病、艾滋病都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佝偻病是缺乏钙和维生素D造成的,巨人症是激素分泌异常疾病,可见B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B.近视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而出现的一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视力问题,不是传染病。贫血(缺铁或蛋白质或红细胞过少)主要是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疾病,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白化病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属于传染病,故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甲为传染源,不一定是传染病患者,B错误。
4.答案:B
解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抗原,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不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的针对性免疫反应,是后天获取的,A正确。
B.免疫监视功能是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的重要能力,当其出现异常时,机体容易形成肿瘤,B正确。
C.胸腺和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对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C正确。
D.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对非病原性抗原物质反应过度,而不是因为免疫功能弱引起,D错误。
故选D。
7.答案:A
解析:A.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植入的猪器官对于人体免疫系统来说,属于外来的异物,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所以猪器官属于抗原,故A符合题意。
B.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植入的猪器官并非人体自身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故B不符合题意。
C.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其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获得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A
解析:爷爷患有心脏病,因此药箱中应含有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同时,奶奶晕车,要备有防止晕车的药物,如茶苯海明片;老年人体质弱、抵抗力差,外出旅行容易感冒,要备有治疗感冒的药物,如感冒冲剂、牛黄解毒片等,还要防止在野外跌伤,最好在药箱中放入创可贴等治疗轻微擦伤的药物。故选A。
9.答案:B
解析:ACD、分析题意,碘酊可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使用时可用棉签蘸取少量药物涂搽,ACD正确;
B、本药品仅供外用,严禁口服,B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人工呼吸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对患者吹入气体,相当于患者完成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因此,吹入气时病人体内肺的变化情况是肺扩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燃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可以切断燃气的继续泄漏,开窗通风则可以将室内的燃气迅速排出,降低燃气浓度,防止发生爆炸或中毒事故,A正确。
B.药物并非越新、越贵、越进口就越好。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情、个体差异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等因素综合考虑。新药、贵药、进口药可能具有某些独特的疗效,但也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或副作用。因此,不能盲目追求新药、贵药、进口药,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B错误。
C.当有人晕倒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危及生命。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可以迅速获得专业的医疗救助,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C正确。
D.溺水者由于吸入大量水分和污物,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影响呼吸功能。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必须先清除口、鼻内的污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使人工呼吸能够顺利进行并发挥效果,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健康不仅是体质强健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3.答案:C
解析:吸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等,不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C错误。
14.答案:A
解析:A.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维护健康的重要行为,故A正确。
B.晚上熬夜上网玩游戏,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故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故C错误。
D.吸烟的影响远不止于呼吸系统,它还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并增加患多种疾病的风险,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1)甲型流感病毒
(2)空气、飞沫;切断传播途径;④
(3)抗原;特异性
解析:(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
(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其余的“环境消毒、消灭媒介蚊虫、讲究个人卫生、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结合手册信息可知,戴口罩可以防止甲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有④锻炼身体和⑤注射疫苗。
(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甲流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甲流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甲流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甲型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没有作用,故接种甲流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