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二十一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综合测试)——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性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性状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B.遗传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C.生殖细胞带有性状D.相对性状就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2.在遗传学上,我们将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番茄的黄果和樱桃的红果C.新疆棉的长绒棉和彩色棉 D.小芳的A血型和小林的B血型3.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十分普遍,人类对它的研究和应用也从未停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B.只要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其性状表现就一定相同C.播种时只要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种子也一定是粒大饱满的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了多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4.小明发现爸爸妈妈的发际线都是“V”字形,而自己的发际线是平直的,假设该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B和b表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V”形发际线和平直发际线为相对性状B.“V”形发际线是显性性状C.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V”形发际线女孩的概率是25%D.控制小明发际线性状的基因组成为bb5.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深入到基因水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说明性状控制基因B.人的长发和短发是一对相对性状C.“南橘北枳”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在人的生殖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3个DNA分子6.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6和7再生一个孩子肤色可能为白化B.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C.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2/3D.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7.康康和父亲都能卷舌,但康康的母亲不能卷舌。若卷舌由显性基因D控制,不卷舌由隐性基因d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卷舌和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B.康康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C.母亲不卷舌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康康D.康康父母若生二胎一定是不卷舌8.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基因用D、d表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第B.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C.10号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D.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9.下列关于近亲结婚这一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B.血友病是因为白细胞里缺乏一种凝血因子导致血液不能自然凝结C.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D.由近亲结婚导致的先天性脊柱变形经矫正效果不明显且照样可能传给后代10.下列关于基因、DNA 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 DNA 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 DNA 分子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1.如图是小北同学绘制的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四者关系的概念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染色体,③表示蛋白质 B.②表示细胞核,④表示基因C.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 D.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12.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相同的C.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D.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种类决定的13.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C.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4.宋代《宋刑统》明文规定了亲属关系不能通婚,“违者各杖一百,并离之”。可见,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近亲结婚容易生出畸形的孩子,或身体残缺,或弱智痴愚,以致后代不能繁盛。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理由是( )A.近亲结婚导致男女比例失衡B.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会畸形C.近亲结婚容易导致家庭不和睦D.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大15.如图所示,同一株水毛茛,漂浮在水面的叶呈扁平状,淹没在水中的叶呈丝状。对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环境均无关B.该生物的性状表现仅是环境作用的结果C.该生物的性状表现仅是基因作用的结果D.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6.家猫是广受人们喜爱的宠物之一,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如图是某只家猫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猫的神经元中有19对染色体B.此猫的卵细胞中可能含有X染色体C.此猫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它的父亲D.此猫的性别为雄性17.陕南白山羊有长毛和短毛两种。养殖人员用两只长毛的山羊进行交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毛与短毛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分析遗传图解可知,短毛为显性性状C.若用A、a(显、隐性基因)表示,则两只亲代山羊基因型均为AaD.若将两只短毛山羊进行交配,理论上后代出现长毛山羊的概率为018.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同三名航天员一起返航的,还有一批经历了“太空游”的种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A.属于能遗传的变异 B.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C.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19.下列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三倍体无籽西瓜C.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D.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20.关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B.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个别现象C.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是指可遗传的变异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大题,共40分)21.(7分)下面甲图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乙图为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示意图(注:乙图中代表细胞中的染色体,A、a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1)从甲图可以看出,此人的性别是___________。(2)染色体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从乙图可以看出,母亲通过___________把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传递给女儿。(3)亲代均为有酒窝,子代出现无酒窝,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a)控制,那么乙图中这对父母所生的女儿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国家“二胎”政策出台后,这对父母若想生育第二胎,生出有酒窝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22.(6分)袁隆平院士在水稻育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科研团队在研究水稻时,发现高秆水稻中出现了一株矮秆水稻,将这株矮秆水稻与一株高秆水稻进行杂交,发现子代有560株高秆和576株矮秆。科研人员用子代植株又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 亲木 子代高秆 矮秆 总数第一组 高秆×矮秆 650 642 1292第二组 矮秆×矮秆 0 1128 1128第三组 高秆×高秆 756 248 1004(1)第三组中亲代都为高秆植株,子代出现矮秆植株,在生物学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控制水稻高矮性状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片段。根据这一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2)水稻植株的高秆和矮秆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字母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那么第一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3)我国天宫实验舱进行矮秆水稻的太空栽培实验,太空水稻结的籽粒返回地面种植后出现高秆水稻,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4)把高秆植株的幼苗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发现长成的植株株高明显矮于其他高秆植株,这说明__________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23.(7分)某科研团队对拟南芥叶片形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亲代 子代性状表现第1组 叶片卷曲×叶片卷曲 全部为叶片卷曲第2组 叶片正常×叶片正常 305株叶片正常,95株叶片卷曲第3组 叶片正常×叶片卷曲 205株叶片正常,195株叶片卷曲(1)拟南芥亲代通过交配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2)拟南芥叶片正常和叶片卷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3)通过第______组实验可判断______是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叶片形状的基因,则第2组中亲代拟南芥的基因型为______。(4)如果第3组子代的正常叶片植株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拟南芥正常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5)拟南芥对环境适应性很强,科学家发现与其细胞内的HARDY基因有关。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强了抗旱能力,说明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4.(10分)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性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是某家族白化病遗传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5号和6号个体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在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根据遗传图解分析,肤色_______(填“正常”或“白化”)为显性性状。(2)致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5号传递给8号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3)4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1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则2号的基因型必定为Bb。(4)5号和6号夫妻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5)7号个体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可能生出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吗?_______(填:“有可能”或“不可能”),理由是:_______。25.(10分)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皮的红色与紫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的控制(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如图是花生种皮颜色的遗传情况。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控制花生种皮颜色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_______中。(2)由上图可知,花生种皮的紫色是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3)子代中紫色种皮花生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子代中出现红色种皮花生的概率为_______。(4)若使用射线处理花生种子,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则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行为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遗传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故不符合题意;C.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因此,生殖细胞带有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带有性状。故符合题意;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A解析:A.绵羊的卷毛与山羊的直毛,绵羊和山羊是不同的两种生物,不是同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B.番茄的红果和黄果,是番茄果实的不同颜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一对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C.新疆棉的长绒棉和彩色棉,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一对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D.小芳的A型血和小林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D解析:A、绵羊和山羊不是同一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B、由于存在环境影响的原因,有时基因组成虽然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如橘子只适宜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后,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味道、色泽的性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北方的温度低,不适于橘子的生长,这是环境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而导致的,B错误;C、从大花生里选择一粒粒大饱满的种子种下去,如果肥水不足、土壤贫瘠、温度不适宜等,所收获的花生种子较小,因此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不一定是大的,C错误;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出多个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水稻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V”形发际线和平直发际线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由小明发现爸爸妈妈的发际线都是‘V’字形,而自己的发际线是平直的推知,“V”形发际线是显性性状,平直发际线是隐性性状,B正确。已知小明父母的发际线都是“V”字形,而小明的发际线是平直的,说明控制小明父母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Bb,小明的基因组成是Bb,如图所示:由图解可知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V”形发际线孩子的概率是75%,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50%,因此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V”形发际线女孩的概率是75%×50%=37.5%,C错误。由遗传图解可知,控制小明发际线性状的基因组成为bb,D正确。5.答案:C解析:A.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说明基因控制性状,A错误。B.长发和短发是一种生长现象,不是生物的性状,因此人的长发和短发不是一对相对性状,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南橘北枳”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D.在人的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23个核DNA分子,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A.由于5号和8号均为隐性aa,因此,其亲代1、2号和3、4号个体均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因此,1和2的子代6号个体以及3和4的子代7号个体均有可能携带a基因,因此,6、7号再生一个孩子肤色可能为白化,A正确。B.从题干可以看出3号和4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8号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因此,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B正确。C.根据题干可知7号肤色正常,由选项B的遗传图解可知:7号携带致病基因Aa的可能性是2/3,C正确。D.1号和2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5号患白化病的孩子,3号和4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8号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因此,6号和7号有2/3的可能性携带致病基因Aa,故9号作为6号和7号的后代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故选D。7.答案:A解析: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这个问题中,卷舌和不卷舌是同一种生物(人类)的舌头形态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康康能卷舌,说明他至少携带了一个显性基因D。由于他的母亲不能卷舌,是隐性纯合子(dd),因此康康从母亲那里只能继承一个隐性基因d。为了使康康表现出显性性状(卷舌),他必须从父亲那里继承一个显性基因D。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康康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他也有可能是显性纯合子DD,B错误。C.康康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一个隐性基因d,这说明母亲不卷舌的基因(d)确实传递给了康康。只是由于康康还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显性基因D,所以康康表现出显性性状(卷舌),C错误。D.康康父母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组合(DD与dd、Dd与dd)。在这些组合中,只有当父亲为Dd且母亲为dd时,他们才有可能生出不能卷舌的孩子(dd)。如果父亲是DD,那么无论母亲是什么基因型,他们的孩子都会是卷舌的。因此,康康父母若生二胎,并不一定是不能卷舌的,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3、4号是患者,而7、9号却是正常,则正常是隐性性状,患病是显性性状,因此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故A错误。B.5号个体为非患病个体,为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dd,故B错误。C.10号是患病男性,其体细胞内具有1条X染色体,他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6号,而6号是女性,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1号和2号,所以10号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1号或2号,故C错误。D.2号是正常,必定遗传一个d给6号,则6号为患病个体,基因组成为Dd,7号为正常,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下: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生男孩的概率又是1/2,所以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1/2=1/4,故D正确。故选D。9.答案:B解析:AC.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AC正确。B.血友病是由于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如因子Ⅷ或因子Ⅸ),而不是白细胞缺乏凝血因子。白细胞主要参与免疫反应,与凝血无关,B错误。D.先天性脊柱变形等遗传性疾病即使经过矫正,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仍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B。10.答案:B解析:AB.通常,每一条染色体上具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如人的第3号染色体有1100多个基因,A正确,B错误。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C正确。D.通常,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故选B。11.答案:C解析:AB.①染色体是②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③蛋白质组成;④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学上把这样的片段叫做基因,AB正确。CD.一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D正确。故选C。12.答案:B解析:A、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A正确;B、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状和大小上都是不同的,B错误;C、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遗传有关,C正确;D、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是由精子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D正确;故选B。13.答案:B解析: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的,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A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B符合题意。C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答案:D解析: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率,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答案:D解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株水毛茛,漂浮在水面的叶呈扁平状,淹没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这一现象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D。16.答案:B解析:A.猫的体细胞内有19对染色体,肌肉细胞为体细胞,因此有19对染色体,故A正确。B.此猫是雄性,不会产生卵细胞,故B错误。C.此猫的性染色体是XY,其母亲的性染色体是XX,只能传递给它X染色体,Y染色体来自它的父亲,因此,此猫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它的父亲,故C正确。D.此猫的性染色体是XY,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因此此猫的性别为雄性,故D正确。故选B。17.答案:B解析:A.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长毛与短毛在遗传学上属于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题图中亲代山羊都是长毛,子代出现了短毛,故长毛为显性性状,短毛为隐性性状,B错误。C.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长毛是显性性状,则长毛羊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短毛是隐性性状,短毛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长毛遗传给子代短毛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长毛的基因组成均是Aa,C正确。D.两只短毛山羊的基因组成都是aa,则后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为短毛山羊的概率为100%,出现长毛性状的山羊的概率为0,D正确。故选B。18.答案:A解析: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DNA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可遗传的变异,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19.答案:C解析: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和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这些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而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可遗传变异,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0.答案:B解析:A.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故A不符合题意。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所以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在农业上,通过杂交、基因突变等来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答案:(1)男性(2)DNA;蛋白质;卵细胞(3)变异;有酒窝;50%/1/2解析:(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在男女两性中基本相同,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由图可以看出,甲图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因此该人的性别是男性。(2)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为双螺旋结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叫做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从乙图可以看出,母亲通过卵细胞把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传递给女儿。(3)在遗传学上,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叫做变异。亲代均有酒窝,子代出现无酒窝,这种现象被称为变异。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a)控制,说明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由乙图可以看出,父亲基因组成为AA,表现为有酒窝,母亲的基因组成为aa,表现为无酒窝,女儿的基因组成为Aa表现为有酒窝,它们的遗传图解如下;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这对父母所生子女有酒窝的概率为100%,而生男生女各占50%。因此,国家“二胎”政策出台后,这对父母若想生育第二胎,生出有酒窝男孩的可能性是100%×50%=50%。22.答案:(1)变异;DNA;高秆(2)Dd和dd(3)可遗传(4)环境条件解析:(1)亲代都为高秆植株,子代出现矮秆植株,亲子间性状出现差异,遗传学上称为变异。控制水稻高矮性状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根据第三组中亲代都是高秆,子一代出现了矮秆,表明高秆是显性性状,矮秆是隐性性状。(2)高秆是显性性状,矮秆是隐性性状。若用字母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一组中亲本矮秆为dd。根据孟德尔的测交实验,如果亲本一个是显性性状(假设为Dd),另一个是隐性性状(dd),那么子代的基因型会是Dd和dd各占50%,所以高秆和矮秆的比例1:1。遗传图解如图:所以第一组的亲本基因型应该是Dd(高秆)和dd(矮秆)。(3)太空育种改变了水稻种子的遗传物质,属于可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4)高秆植株因土壤贫瘠导致株高降低,是环境因素影响性状的表现,说明环境条件的变化可影响生物性状,但未改变遗传物质。23.答案:(1)有性生殖(2)相对性状(3)2;叶片正常;均为Aa(4)AA或Aa(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1)拟南芥是自花授粉植物,其亲代通过交配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和交换,增加遗传多样性。(2)拟南芥叶片正常和叶片卷曲是同种生物(拟南芥)在同一性状(叶片形状)上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3)在第2组实验中,亲代均为叶片正常,子代中出现了叶片卷曲的个体,说明叶片正常是显性性状,叶片卷曲是隐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叶片形状的基因,因为亲代都是叶片正常且子代出现了隐性性状,所以亲代的基因型均为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4)第3组中亲代叶片正常×叶片卷曲,子代中叶片正常的植株基因型为Aa,当这些子代的正常叶片植株相互交配时,其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所以子代拟南芥正常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5)科学家将拟南芥的HARDY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强了抗旱能力,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且一种基因可以控制一种或多种性状,同时也表明不同生物间的基因可以相互转移并发挥作用,为生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24.答案:(1)变异;正常(2)配子(生殖细胞);X(3)BB或Bb;Bb;BB(4)3/4(75%)(5)有可能;7号个体患病,基因型为bb,正常女性基因型为BB或Bb,所以子代可能患病解析:(1)5号和6号个体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在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变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5号和6号个体的家庭遗传规律(亲代:正常×正常→子代:白化病),可推知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5、6基因组成为Bb),白化病是隐性性状(7基因组成为bb)。(2)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可见,致病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传递的,5号是男性(XY),所以传递给8号女性(XX)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3)4号正常,因此基因型为BB或Bb;7号患病(bb),所以5的基因组成为Bb;若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则2号基因型必须为Bb,5号才会有致病基因b。(4)7号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一个b基因来自父方,一个b基因来自母方,因此亲代的基因组成为Bb和Bb,遗传图解如下:所以,5号和6号夫妻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3/4)。(5)7号白化病个体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可能生出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因为正常女性可能有两种基因型BB或Bb,若是基因型为Bb的女性和7号白化病男(bb)结婚,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bb的白化病个体。25.答案:(1)细胞核(2)显性(3)RR、Rr;25%/1/4(4)可遗传解析:(1)控制花生种皮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结合题图可知,花生种皮的紫色是显性性状,红色是隐性性状。(3)紫色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红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红色子代的基因组成是rr,一个r基因来自父方,一个r基因来自母方,因此紫色亲代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遗传图解如下:可见,子代中紫色种皮花生的基因组成为RR或Rr。子代中出现红色种皮花生的概率为25%(或1/4)。(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可见,若使用射线处理花生种子,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则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