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十六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训练)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十六 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训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
1.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
A.同时收缩 B.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2.人在狂笑时若用力过猛,会出现上下颌不能合拢的现象,这是由于( )
A.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关节腔内有滑液
3.骨骼肌可以为运动的产生提供动力,其原因不包括( )
A.可以接受刺激 B.附着于同一块骨上
C.可以发生收缩 D.可以对骨产生牵拉
4.下图是运动会上,两名接力运动员的交接棒过程,下列关于二人交接棒伸肘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完成此动作不需要消耗能量 D.此动作由一块骨骼肌就可完成
5.我们在举哑铃时,对如图动作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④都是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B.②是骨,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C.③是关节,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D.屈肘时,④收缩牵引②产生运动
6.环法自行车比赛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有挑战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之一,展示了选手们的勇气、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的动力来自( )
A.骨 B.肌肉 C.脚 D.关节
7.“纵横结网起三更,八卦悬空布阵成。”下列关于“蜘蛛结网”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该行为生来就有 B.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该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D.该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
8.大象营群居生活,具有社会行为,象群一般由一头强壮的象作为首领,带领象群一起觅食和抵御敌害。以下关于象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象群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组织
B.象群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
C.象群内形成了等级
D.象群通过声音、气味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9.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B.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有明确分工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10.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社群行为)的是( )
A.工蜂负责外出采蜜并喂养幼蜂 B.雄孔雀展开漂亮尾羽吸引雌孔雀
C.蚁群中蚁后专职产卵、繁殖后代 D.黑猩猩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11.某研究团队观察到一只野生猩猩使用药用植物治疗伤口。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与猩猩的遗传物质无关
C.猩猩大脑比较发达 D.这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12.大豆和玉米的秸秆可作为牛、羊等动物的饲料,牛、羊排出的粪便又能作为有机肥供植物利用,这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帮助植物传粉 D.维持生态平衡
13.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动物都是消费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4.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模仿乌龟的背甲——薄壳建筑 B.模仿蝙蝠回声定位——雷达
C.模仿青蛙的游泳状态——蛙泳姿势 D.模仿肾脏的功能——血液透析仪
15.足球场上,球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如图为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填序号)。
(2)适当运动能增强关节灵活性和牢固性。使关节具有灵活性是因为[ ]______内壁能分泌滑液进入关节腔,并且关节面上覆盖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______,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
(3)射门时,球员的骨骼肌牵引骨绕着关节完成踢球动作;守门员迎着球飞扑过去,这是一种______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
(4)“耶!进球了!”队友加油的动作如图乙所示,此时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A收缩,同时B______舒张来共同完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A、B、D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A
解析: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3.答案:B
解析:A.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
B.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必须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B符合题意。
C.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B.在伸肘动作中,肱二头肌实际上是舒张的,而肱三头肌是收缩的。肱二头肌主要负责屈肘动作,而肱三头肌则负责伸肘动作,A错误,
B正确。
C.人体的任何运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因此,完成伸肘动作同样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即使是一个简单的伸肘动作,也需要多块肌肉的协作才能完成。在伸肘过程中,除了肱三头肌收缩外,还有其他肌肉如肘肌等的辅助。此外,骨、关节和韧带等结构也起到了关键作用,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①肱二头肌和④肱三头肌均属于骨骼肌,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A正确;
B.②是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B错误;
C.③是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C错误;
D.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牵引②产生运动,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的动力来自肌肉,B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D.“蜘蛛结网”这种行为是蜘蛛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学习,A正确,D错误。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蜘蛛结网”是蜘蛛生来就具有的报晓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
C.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蜘蛛结网”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C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B.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A正确,B错误。
C.大象群体中依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C正确。
D.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表明蚂蚁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一群狒狒组成的严格的等级社会,它们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具有社会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表明各有分工表明分工明确,属于社会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属于繁殖行为,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表明不具有社会行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工蜂负责外出采蜜并喂养幼蜂;蚁群中蚁后专职产卵、繁殖后代;黑猩猩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都体现了这些动物类群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它们都有社会行为。B选项中,雄孔雀展开漂亮尾羽吸引雌孔雀属于繁殖行为,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故选B。
11.答案:B
解析:A.猩猩用药用植物治疗伤口,这种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因此属于学习行为,故A正确。
B.猩猩用药用植物治疗伤口,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故B错误。
C.这种行为说明猩猩的大脑比较发达,有学习行为,故C正确。
D.这种行为能提高猩猩的生存率,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大豆和玉米的秸秆被牛、羊食用后,经过消化吸收,排出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再次被植物利用。这一过程体现了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A符合题意。
B.题目中没有提到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
C.题目中也没有涉及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的信息,C不符合题意。
D.虽然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对维持平衡有一定作用,但题目主要强调的是物质循环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不全是消费者,B错误;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正确。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乌龟的背甲薄但是强度很大,模仿其结构原理建造了薄壳建筑,属于仿生,A正确。
B.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属于仿生,B正确。
C.蛙泳是人类模仿蛙的游泳姿势而产生的一种游泳方式,不是仿生,C错误。
D.模仿肾脏的功能制作出了血液透析机,属于仿生,D正确。
故选C。
15.答案:(1)①②⑥
(2)①关节囊;关节软骨
(3)学习
(4)肱三头肌
解析:(1)关节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基本结构有①关节囊、②关节腔和⑥关节面,其中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④关节头,凹的是⑤关节窝,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⑥。
(2)①关节囊的内壁分泌的滑液存在由关节面和关节囊围成的②关节腔内,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④关节头和⑤关节窝上覆盖着③关节软骨,软骨组织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所以使关节具有灵活性是因为①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进入②关节腔,并且关节面上覆盖着既光滑又有弹性的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
(3)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所以射门时球员的骨骼肌牵引骨绕着关节完成踢球动作;守门员迎着球飞扑过去,这是一种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而先天性行为是生下来就会的,有遗传物质决定。
(4)人的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肌肉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其中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肌肉能通过收缩提供运动时的动力,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和其他系统辅助完成的;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一般情况下,两块肌肉的配合过程中,一块收缩,一块舒张;所以当A肱二头肌收缩,则B肱三头肌舒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