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十七 细菌、真菌和病毒(拔高训练)——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合集1.小明同学在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后做出了如下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C.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白色的气生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气生菌丝顶端有球状或放射状的结构2.冬虫夏草的形成离不开真菌。这种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后使幼虫僵化死亡,形成“冬虫”。到了夏天,真菌再从虫体头部生长出棒状的菌体,形成“夏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菌能产生孢子,孢子可以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B.真菌靠死亡幼虫体内的有机物生活C.真菌和蝙蝠蛾的细胞中都有细胞核D.“夏草”细胞中有叶绿体3.小明在做“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时,用无菌棉棒擦拭自己的手机屏幕,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发现甲菌落较大且呈黑色絮状,乙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细菌菌落,乙是真菌菌落B.接种后的培养基通常要高温灭菌后再进行培养C.一个菌落是由多种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D.手机上未长出菌落说明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条件4.蓝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种类很多,如图为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细菌没有细胞核B.海洋中蓝细菌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C.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微生物D.蓝细菌可通过分裂进行生殖,条件适宜时分裂速度很快5.人们常用泡菜坛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却会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B.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乳酸菌数量上升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D.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乳酸菌繁殖有关6.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利用病毒制作疫苗,预防疾病B.饲养的猫、狗等宠物,可以不用注射狂犬病疫苗C.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D.科学家通过病毒携带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7.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对人体都是有益的B.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C.利用乳酸菌发酵可将牛奶变成酸奶,将蔬菜变成泡菜D.甲烷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8.如图为几种微生物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甲、乙、丙B.甲、乙、丙都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C.丁是噬菌体,是“细菌家族”中最小的D.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存在于细胞核中9.为探究幽门螺杆菌、乳酸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将若干只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并进行相应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对值并计算出平均值(炎症因子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幽门螺杆菌和乳酸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B.除幽门螺杆菌外,其他因素也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的产生C.由1、2组实验可知幽门螺杆菌能提高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出向胃内灌入乳酸菌无法减轻胃黏膜炎症10.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C.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菌丝吸收有机物,营腐生生活D.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11.噬菌体是一类微生物的统称,其形态包括蝌蚪形、微球形和丝状等。如图为蝌蚪形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图示形态B.某些种类的噬菌体可用于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C.噬菌体只能在相应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蝌蚪形噬菌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12.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B.②形体极其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③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D.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13.在酸奶中添加醪糟(米酒)制成的醪糟酸奶,给味蕾带来全新的体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醪糟的制作需要酵母菌 B.酸奶的制作需要醋酸菌C.醪糟的发酵需要无氧条件 D.酸奶的发酵需要适宜温度14.酸奶、面包、陈醋、泡菜等食品要用到不同的微生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B.面包制作时,利用了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变得膨大松软C.醋酸杆菌是酿造陈醋过程中需要的细菌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菌的侵入15.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不仅体现在种类上,也体现在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人类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如图为动物细胞、新型冠状病毒、酵母菌和细菌和霉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组成的生物与图___________所示的生物亲缘关系更近,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2)科研人员不能直接利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来培养新型冠状病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靠自己的___________,利用人体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3)我们在发霉的馒头上,肉眼能看见的一个个“霉斑”是图丁生物形成的___________。图丁会产生一类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___________,近期流感人数剧增,但是某人服用了抗生素之后,发现症状并没有减轻,原因是___________。(4)图戊中的a是___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都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这是其作为真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显微镜下,通过碘液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酵母菌细胞中的细胞核被染上颜色,A正确。B.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其中无性繁殖主要以出芽生殖为主。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就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的表现,B正确。C.青霉是由许多菌丝构成的,这些菌丝包括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而气生菌丝则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并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这些孢子在显微镜下呈现为成串的青绿色颗粒状结构,C正确。D.在显微镜下观察青霉时,我们可以看到气生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孢子,这些孢子呈现为青绿色颗粒状结构,而不是球状或放射状的结构。球状或放射状的结构通常是某些其他微生物(如曲霉)的菌落特征,D错误。故选D。2.答案:D解析:A.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孢子可以再去感染新的蝙蝠蛾幼虫,A正确。B.蝙蝠蛾幼虫感染了子囊菌后在冬季僵化而亡形成“冬虫”。两者是寄生关系,因此“冬虫”为“夏草”的生长提供有机物,真菌靠死亡幼虫体内的有机物生活,B正确。C.真菌和蝙蝠蛾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细胞核,C正确。D.“夏草”是“冬虫”头部长出了紫红色的像小草一样的真菌菌体,可见,“夏草”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D错误。故选D。3.答案:D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甲菌落较大且呈黑色絮状,乙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故甲是真菌菌落,乙是细菌菌落,A错误。B.接种后的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否则会将接种上去的菌种杀死,应该在配置培养基之后,接种之前高温灭菌,B错误。C.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C错误。D.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手机未长菌落说明细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条件,D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A.蓝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一种原核生物,故A正确。B.赤潮是由于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蓝细菌也称为蓝藻,其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现象,故B正确。C.蓝细菌的细胞内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其个体微小,属于微生物,故C错误。D.蓝细菌作为单细胞原核生物,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使得蓝细菌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故D正确。故选C。5.答案:D解析: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氧条件,A错误;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在开始腌制泡菜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乳酸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有所下降,B错误,D正确;在腌制过程中的第3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后的第10天比较好,C错误;故选D。6.答案:B解析:A.人类利用病毒制作疫苗,预防疾病,A正确。B.饲养的猫、狗等宠物,一定要注射狂犬病疫苗,避免咬伤人后的狂犬病,B错误。C.科学工作者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是病毒对人有利的地方,C正确。D.让某些病毒携带某些特定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是病毒对人有利的地方,D正确。故选B。7.答案:A解析:A.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并不都是有益的。虽然有一些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益,能帮助消化、调节免疫等,但也存在一些有害细菌,当肠道菌群失调时,这些有害菌可能会引发疾病,故A错误。B.细菌和真菌中有很多是分解者,它们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促进物质循环,故B正确。C.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发酵,将牛奶中的乳糖等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变成酸奶;同样,在无氧环境中,乳酸菌也能使蔬菜中的糖类等物质发酵,将蔬菜变成泡菜,故C正确。D.甲烷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等,是生产沼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类细菌,故D正确。故选A。8.答案:A解析:A.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用光学显微镜就能观察到,丁是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非常微小,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正确。B.甲属于细菌,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乙和丙属于真菌,通过孢子生殖产生后代,其中丙还可以出芽生殖,B错误。C.丁是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属于细菌,C错误。D.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DNA集中的区域;乙和丙有成形的细胞核;丁没有细胞核,故四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都存在于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A。9.答案:D解析:幽门螺杆菌和乳酸菌都是细菌,故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A正确。由1组实验结果可知,除幽门螺杆菌外,其他因素也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的产生,B正确。1组和2组除幽门螺杆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故由1、2组实验可知幽门螺杆菌能提高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C正确。由2组和3组实验结果可知,向胃内灌入乳酸菌可以降低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故由该实验结果推测出向胃内灌入乳酸菌可以减轻胃黏膜炎症,D错误。10.答案:C解析:细菌的个体都很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而非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A错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细菌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B错误;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其营养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有机物,供自身利用,营腐生生活,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D错误。11.答案:D解析:A.噬菌体体积非常小,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故A正确。B.噬菌体是侵染细菌的病毒,因此可以利用化脓性细菌的噬菌体对烧伤病人进行治疗,故B正确。C.噬菌体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C正确。D.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故D错误。故选D。12.答案:C解析:①是病毒,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A错误。②是细菌,形体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③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C正确。④为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维持生活,D错误。13.答案:B解析:A.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醪糟(米酒)制作需要酵母菌,A正确。B.乳酸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乳酸,所以制酸奶需要乳酸菌,B错误。CD.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都需要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CD正确。故选:B。14.答案:D解析:A.制作酸奶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可以把葡萄糖分解为乳酸。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高温杀死其中的杂菌,A正确。B.制作面包时要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发酵,能够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包松软膨大,B正确。C.酿造醋要用到醋酸杆菌,醋酸杆菌能够把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醋酸,C正确。D.制作泡菜用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营造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错误。故选D。15.答案:(1)丙、丁、戊;都是真核生物(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遗传物质(3)菌落;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只能杀死或抑制细菌,对病毒无效(4)孢子;丙、丁、戊解析:(1)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可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图己的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丙中的酵母菌、丁中的霉菌、戊中的蘑菇)、动物(图甲的细胞)、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病毒(图乙)无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所以,从形态结构方面分析,由图甲组成的生物与图丙、丁、戊所示的生物亲缘关系更近。(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生活,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细胞里,要用活细胞进行培养而不能直接利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只能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3)图丁孢子囊呈扫帚状,说明其为青霉,此处发霉馒头上的“霉斑”是一个或多个青霉菌经过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即是图丁青霉菌形成的菌落。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而抗生素只能杀死或抑制细菌,对病毒无效。(4)图戊中的a是孢子,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图中的丙酵母菌、丁霉菌、戊蘑菇均属于真菌,都能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