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阜新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
2024.10
(本试卷共14道题
满分50分
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下列传统节日的习俗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一一贴春联
B.清明节一一焚香祭祖
C.元宵节一一猜灯谜
D.中秋节一一观灯赏花
2.巴黎奥运会上,“莎头组合”密切配合,勇夺中国奥运乒乓球混双的首枚金牌。下
列有关“小白球”制作材料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不易燃
B.质轻
C.韧性好
D.硬度好
3.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建立认知模型。下列图示模型中不正确的是
氧化
化合
分解
化合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A.
B.
C.
D
4.化学学习需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在量简中溶解蔗糖固体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向无人处
D.品尝块状固体试剂的味道
5.液体试剂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
使用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
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
6.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与“火焰”是有区别的,因此,描述实验
现象时用词必须准确、严谨。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
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7.为航天员提供的“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少
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对“人造空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氮气属于纯净物
B.在“人造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会复燃
C.在太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D.氮气不能供给航天员呼吸,而“人造空气”中的氮气不是多余的
化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导管口放一团棉花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应先伸入集气瓶中再加热
9.小明同学为解决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类问题构建如下思维模型:
构建封闭体系
改变压强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结合思维模型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导管放入水中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B.用手紧握试管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改变压强”
C.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D.将试管放入冰水中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
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氧气传感器
1氧气体积分数%
数据采集器

电脑
熄灭
50100150时间/s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7分)
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766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一种无色的可燃性气体,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
燃空气”。同一时期,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空气”,他发现这种
气体的密度只有空气的4,这种气体在玻璃容器中燃烧,容器内壁会产生水雾。
1772年,卢瑟福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除去寻常空气中可助燃和可供动物呼吸的
气体,对剩下的气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气体不能雏持生命和具有可以灭火的性质,
因此他把这种气体叫做“浊气”。
1774年,普利斯特里加热汞煅灰(即氧化汞),发现蜡烛在分解出的“空气”中
燃烧,放出更为光亮的火焰;他又将老鼠放在这种气体中,发现老鼠比在同体积的寻
常空气中活的时间约长了4倍。
化学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