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28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28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哲学
文化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理论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牵一发而动全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瑞雪兆丰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失败乃成功之母
独木不成林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条绳上的蚂蚱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叶落知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唇亡齿寒
围魏救赵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物无孤立之理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名师出高徒
上述成语故事和俗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故事和俗语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一)联系的含义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事物离开了条件,联系就不能产生。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就不同。因此,联系的条件性决定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钱塘江大潮
1.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2.地利: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3.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大潮成因:
2.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条件的)
眼前联系&长远联系
(1)联系的表现形式: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万有引力
苹果落地
种瓜得瓜
守株待兔
竭泽而渔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直接联系 &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 偶然联系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果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和部分联系
材料一:塑料的优点: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耐用、防水、质轻。塑料制造成本低。 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是良好的绝缘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塑料的缺点:回收利用难。塑料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不易降解,塑料埋在地底下几百年才可以腐烂。塑料的耐热性能等较差,易老化。
材料二:研究显示,塑料进入海洋,持续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进入土壤,会污染地下水,影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危害人类健康。经过太阳照射,塑料中的大量毒物还会排入大气层,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材料三: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分析材料结合联系的多样性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塑料制品?
2.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思考
左眼跳财 、右眼跳灾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眼皮跳”和“灾”之间,“喜鹊”和“喜”“乌鸦”和“丧”之间存在的联系是真实的吗?
不是真实的,这是主观臆造的,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3.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切忌主观随意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人化”特点)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植树造林
联系的分类:--从联系与实践的关系看
4就是死、8就是发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联系都是客观的
冠状病毒的传染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否意味
着人类对它的传播毫无办法?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提醒]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但联系是不能被“创造”“改造”或“消灭”的,我们可以说“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样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联系,常见的错误观点有: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等。
×
1.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  )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C
课堂练习
2、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20年2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地坛医院远程诊疗中心,通过视频连线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火神山医院,称赞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胶着对垒的紧要关头,一定要坚持下去,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为什么说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和湖北、湖北和全国是什么关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数量上看它是一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数量上看它是多
1、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区别的
(一)、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部分
被支配地位
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
主导地位,统率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如:钟表的计时功能是一根分针所不具备的
(一)、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思考1:下列观点体现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什么关系?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功能及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部分离不开整体
2、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整体对部分的影响
整体离不开部分
“不要让刀锋讥笑它柄子的拙笨”
“覆巢无完卵、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部分功能
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
【判断】下列是整体功能影响部分,还是部分功能影响整体?
(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3)现代家居设计中,一个“点睛之笔”的设计往往能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
(4)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5)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部分影响整体
整体影响部分
部分影响整体
部分影响整体
整体影响部分
3.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注意区分】整体与系统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强调二者具有共同点,即二者都强调整体性;但又有区别,系统更加强调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
有序
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判断: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前提、有条件的。当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原理】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总结: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
2.客观性
3.多样性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的重要性:主导、统帅、功能、影响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部分的重要性:构成、影响、关键部分决定
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思维的方法认识事物。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统筹协调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在五年内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②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
③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课堂练习
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完成。为此,我国推行河长制,由党政领导担任河长,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我国推行河长制( )
①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
②突破了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做到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改变了事物的固有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课堂练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节是华夏儿女的重要精神寄托,回家团圆一直是我们的春节情结。2021年年初,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和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出现,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有利于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引导外地农民工、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千方百计让就地过年的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需求,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各类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让在外打拼的人们感受到暖意。过年的方式变了,年味却没有缺席,亲情也没有变淡。寄年货、“云拜年”、线上团圆饭……人各在一方,心却依旧在一起,就地过年依然充满了节日的温馨,这背后都是割舍不断的牵挂和浓浓的爱。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倡导就地过年的合理性。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就地过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确定性的有效措施。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倡导就地过年能够减少春节假期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有利于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倡导就地过年,是阻隔疫情传播的客观要求;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借助快递、电话和互联网等,就地过年的群众仍然能感受到亲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