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安徽卷)02
(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C A A B A C A C B D C C D D B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C)
A.强化经济管理 B.实行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外戚专权
2.西汉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才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景象;而隋建立十二年时就已“库藏皆满”。西汉和隋朝财富积累所用时间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是(A)
A.治国理念不同 B.政治体制不同
C.发展基础不同 D.疆域大小不同
3.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由此可见,行省制度A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加剧了地方与中央抗衡
C.导致了地方机构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
4.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5.“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A)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里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所画舫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C)
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引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7.“淮海战役已化作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人们的血脉中,现在,当遇到超级难啃的‘骨头’,‘打一场淮海战役’已成百姓惯用的口头禅。”(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9日)人们惯用这句“口头禅”的主要原因是(A)
A.淮海战役规模大、战斗激烈、战果辉煌
B.淮海战役由中原、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
C.淮海战役的广大作战区域以徐州为中心
D.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8.新中国建立初期,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该言论相关的史事是(C)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9.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B)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进步具有政治意义
C.核武器有助于争霸
D.科技增强国防力量
10.下表是《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从中可以得知(D)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 数量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我国成为建交国家数量最多的国家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中国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D.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的提高
11.位于阿富汗的希腊式城市遗址阿伊哈努姆古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圆形剧场等,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这可能是由于(C)
A.伯里克利改革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人的传播
12.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C)
大学的兴起 B.封建庄园的解体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基督教会的支持
13.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这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是(D)
A.抨击奴隶制度 B.讴歌工人运动
C.谴责殖民掠夺 D.反映社会现实
14.某战略游戏旨在模拟历史情境以重现某场战争中各参战国的特点。游戏中,所有部队都是以史料档案及照片为蓝本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让玩家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部队的优势及弱点指挥作战。游戏中不同的资源展现了战争中经济的作用:木材、铁、金、电力、石油和食物,不同的特性会影响战果和升级系统。这款游戏可能参照的是(D)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南美独立运动
C.日本倒幕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由1913年(沙俄时期)的2.6%上升为1937年的10%。二战后,又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送入太空。材料体现了(B)
A.经济危机引发世界大战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战后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发展
二、辨析改错(8分)
16.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加以改正。
【×】(1)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同文馆,准备设立农学、工学、商学等科,广育人才。
改正:“京师同文馆”改为“京师大学堂”。
【×】(2)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改正:“亚历山大二世”改为“彼得一世”。
【×】(3)1868年,孝德天皇开始实行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正:“孝德天皇”改为“明治天皇”。
【√】(4)1933年,罗斯福施行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西周至东汉末一千两百余年的发展,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形成。现存的中医药古籍近9 000种,在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中,不乏集大成者。更为可贵的是,古代医者在行医过程中追求“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的精神。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医学都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王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中医药文化自信》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定“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药事业得到新发展。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受中医药文献启发,提取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解决了抗疟药物失效的难题。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
——摘编自刘金红等《中医药政策发展脉络回顾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特点,并举出两例代表性的成就。(4分)
特点:历史悠久;医学著作数量多;医者追求道德医术修养;影响国外医学发展。(答出任意两点,2分)成就:《伤寒杂病论》;麻沸散;李时珍《本草纲目》。(答出任意两点,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成就亦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中医药文化热潮的原因。(4分)
原因: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博大精深影响大;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维护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也需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等。(答出任意两点,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2分)
建言献策:国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用现代化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出任意两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伦理 生态主张
“仁” 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人?——《春秋繁露》
“义”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
“礼”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砍伐工具),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
材料二
机器时代的“享受”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颁布的法律法规(部分) 1847年《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 1848年《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 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75年《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覆盖面广、内容完善,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伦理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4分)
生态价值观: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对自然不过度开发,取之有度,有节制;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两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治理的特点,并分析英国制定此类法律法规的原因。(4分)
特点:加强立法,用法律保障环境的治理;环保法律内容广泛,覆盖面广,形成法律体系;先发展后治理等。(任答两点,2分)原因: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煤炭燃烧导致污染严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人口增长,给环境造成负担;英国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等。(任答两点,2分)
(3)综上所述,请你为生态文明建设拟一条宣传语。(2分)
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生态与文明息息相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①处应填和平共处五项;②处应填籼型杂交水稻。根据材料一提炼一个主题。(4分)
主题:新中国的成就。(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就“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任选一个角度并予以阐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观点:中国智慧引领时代发展。(2分)
论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其他国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改革开放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新途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保障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处理好民族问题树立了成功典范。“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推动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既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又照顾港澳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同类型问题提供了借鉴。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认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总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努力践行大国担当、大国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为世界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6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安徽卷)02
(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C A A B A C A C B D C C D D B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C)
A.强化经济管理 B.实行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外戚专权
2.西汉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才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景象;而隋建立十二年时就已“库藏皆满”。西汉和隋朝财富积累所用时间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是(A)
A.治国理念不同 B.政治体制不同
C.发展基础不同 D.疆域大小不同
3.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由此可见,行省制度A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加剧了地方与中央抗衡
C.导致了地方机构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
4.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5.“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A)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里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所画舫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C)
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引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7.“淮海战役已化作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入人们的血脉中,现在,当遇到超级难啃的‘骨头’,‘打一场淮海战役’已成百姓惯用的口头禅。”(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9日)人们惯用这句“口头禅”的主要原因是(A)
A.淮海战役规模大、战斗激烈、战果辉煌
B.淮海战役由中原、华东野战军共同发起
C.淮海战役的广大作战区域以徐州为中心
D.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8.新中国建立初期,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该言论相关的史事是(C)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9.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B)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进步具有政治意义
C.核武器有助于争霸
D.科技增强国防力量
10.下表是《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从中可以得知(D)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 数量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我国成为建交国家数量最多的国家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中国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D.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的提高
11.位于阿富汗的希腊式城市遗址阿伊哈努姆古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圆形剧场等,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这可能是由于(C)
A.伯里克利改革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人的传播
12.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C)
大学的兴起 B.封建庄园的解体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基督教会的支持
13.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这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是(D)
A.抨击奴隶制度 B.讴歌工人运动
C.谴责殖民掠夺 D.反映社会现实
14.某战略游戏旨在模拟历史情境以重现某场战争中各参战国的特点。游戏中,所有部队都是以史料档案及照片为蓝本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让玩家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部队的优势及弱点指挥作战。游戏中不同的资源展现了战争中经济的作用:木材、铁、金、电力、石油和食物,不同的特性会影响战果和升级系统。这款游戏可能参照的是(D)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南美独立运动
C.日本倒幕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工业生产水平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由1913年(沙俄时期)的2.6%上升为1937年的10%。二战后,又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送入太空。材料体现了(B)
A.经济危机引发世界大战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战后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发展
二、辨析改错(8分)
16.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加以改正。
【×】(1)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同文馆,准备设立农学、工学、商学等科,广育人才。
改正:“京师同文馆”改为“京师大学堂”。
【×】(2)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改正:“亚历山大二世”改为“彼得一世”。
【×】(3)1868年,孝德天皇开始实行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正:“孝德天皇”改为“明治天皇”。
【√】(4)1933年,罗斯福施行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西周至东汉末一千两百余年的发展,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形成。现存的中医药古籍近9 000种,在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中,不乏集大成者。更为可贵的是,古代医者在行医过程中追求“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的精神。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医学都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王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中医药文化自信》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定“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药事业得到新发展。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受中医药文献启发,提取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解决了抗疟药物失效的难题。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世界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
——摘编自刘金红等《中医药政策发展脉络回顾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特点,并举出两例代表性的成就。(4分)
特点:历史悠久;医学著作数量多;医者追求道德医术修养;影响国外医学发展。(答出任意两点,2分)成就:《伤寒杂病论》;麻沸散;李时珍《本草纲目》。(答出任意两点,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成就亦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中医药文化热潮的原因。(4分)
原因:国家重视发展;中医药博大精深影响大;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维护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也需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等。(答出任意两点,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2分)
建言献策:国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用现代化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出任意两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伦理 生态主张
“仁” 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人?——《春秋繁露》
“义”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
“礼”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砍伐工具),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
材料二
机器时代的“享受”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颁布的法律法规(部分) 1847年《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 1848年《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 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75年《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覆盖面广、内容完善,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伦理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4分)
生态价值观: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对自然不过度开发,取之有度,有节制;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两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治理的特点,并分析英国制定此类法律法规的原因。(4分)
特点:加强立法,用法律保障环境的治理;环保法律内容广泛,覆盖面广,形成法律体系;先发展后治理等。(任答两点,2分)原因: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煤炭燃烧导致污染严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人口增长,给环境造成负担;英国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等。(任答两点,2分)
(3)综上所述,请你为生态文明建设拟一条宣传语。(2分)
绿色与生命时时相伴,生态与文明息息相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材料一中①处应填和平共处五项;②处应填籼型杂交水稻。根据材料一提炼一个主题。(4分)
主题:新中国的成就。(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就“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任选一个角度并予以阐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
观点:中国智慧引领时代发展。(2分)
论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其他国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改革开放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新途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平等、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保障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处理好民族问题树立了成功典范。“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推动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既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又照顾港澳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同类型问题提供了借鉴。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认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总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努力践行大国担当、大国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为世界提供了新的选择,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6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