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地球的演化第1章 第4节地层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活动准备好砂砾、塑料瓶、若干个代表不同时期的化石模型。将化石模型放入塑料瓶中,用砂砾掩埋,完全覆盖后再次放入化石模型,继续用砂砾掩埋,多次重复操作,完成制作。活动一:观察模型,结合书本P30-P3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模型制作的过程,推测真实地质史上化石的形成过程。2.为保障模型的科学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你所在小组的模型中有什么化石?你能从中获取哪些过去的信息?地层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活动准备好砂砾、塑料瓶、若干个代表不同时期的化石模型。将化石模型放入塑料瓶中,用砂砾掩埋,完全覆盖后再次放入化石模型,继续用砂砾掩埋,多次重复操作,完成制作。活动一:观察模型,结合书本P30-P3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模型制作的过程,推测真实地质史上化石的形成过程。2.为保障模型的科学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你所在小组的模型中有什么化石?你能从中获取哪些过去的信息?不断压实、板结固结成岩地层和化石的形成沉积物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层或堆积物。地表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大多具有层理构造。绝大部分化石出现在沉积岩和沉积物中。地层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活动准备好砂砾、塑料瓶、若干个代表不同时期的化石模型。将化石模型放入塑料瓶中,用砂砾掩埋,完全覆盖后再次放入化石模型,继续用砂砾掩埋,多次重复操作,完成制作。活动一:观察模型,结合书本P30-P3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模型制作的过程,推测真实地质史上化石的形成过程。2.为保障模型的科学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你所在小组的模型中有什么化石?你能从中获取哪些过去的信息?地层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活动准备好砂砾、塑料瓶、若干个代表不同时期的化石模型。将化石模型放入塑料瓶中,用砂砾掩埋,完全覆盖后再次放入化石模型,继续用砂砾掩埋,多次重复操作,完成制作。活动一:观察模型,结合书本P30-P3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模型制作的过程,推测真实地质史上化石的形成过程。2.为保障模型的科学性,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你所在小组的模型中有什么化石?你能从中获取哪些过去的信息?地层模型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活动珊瑚贝壳陆生蜗牛浅海环境滨海环境内陆环境鱼恐龙猿人鱼类爬行类哺乳类地球历史与地质年代表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在宙之下分出代;在代之下分出纪。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前寒武纪 宙 海陆格局 气候与环境 生物演化 矿产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 地球最原始阶段,表面被岩浆覆盖,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现象 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火山喷发剧烈,出现小块陆地地壳运动剧烈,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大气含氧量上升震旦纪大冰期出现多细胞生物、真核生物藻类、海绵等日益繁盛蓝藻等最原始的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生物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通过资料,用地质年代表归纳地球演化过程按照三个大组的分工,每组携带空白的地质年代表参观对应的展厅,根据展馆图文内容,简要描述相对应地质年代的地理环境特征,并思考“合理推测”,说出某个演化进程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活动要求:1.先明确组内分工,包括书写员、解说员等。2.活动时间7-8分钟,5分钟左右合作完成表格,2-3分钟讨论提示的问题。3.内容均在下发的“研学资料”中。4.简要描述即可,如“被子植物出现”、“哺乳类繁盛”,不需要具体说哪种动物,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形成联合古陆,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形成。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中期脊椎动物鱼类出现后期两栖类出现末期爬行类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后期出现裸子植物大灭绝事件石炭—二叠大冰期煤是植物残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生物逐渐进化出陆上生活的特征学案“古生代展厅”和书本P34-35。古生代 纪(距今时间) 海陆演化 动物演化 植物演化 矿产形成 其他特殊事件二叠纪 (2.99-2.52亿年)石炭纪 (3.59-2.99亿年) 泥盆纪 (4.19-3.59亿年) 志留纪 (4.44-4.19亿年) 奥陶纪 (4.85-4.44亿年) 寒武纪 (5.41-4.85亿年) 陆地面积大大增加(联合古陆)欧亚大陆、北美大陆、我国东北、华北基本形成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出现脊椎动物(鱼类)出现两栖类藻类繁盛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重要的造煤期末期发生历史最大的灭绝事件石炭二叠大冰期学案“中生代展厅”和书本P35。陆地空前扩大,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剧烈。爬行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鸟类晚期出现哺乳类裸子植物繁盛后期出现被子植物大灭绝的可能原因煤是植物残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有关。干热环境适应干热环境中生代 纪(距今时间) 海陆演化 动物演化 植物演化 矿产形成 其他特殊事件白垩纪 (1.45-0.66亿年)侏罗纪 (2.01-1.45亿年) 三叠纪 (2.52-2.01亿年) 地壳运动剧烈,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高大山系形成爬行动物开始繁盛(恐龙等)出现鸟类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出现金属矿产末期发生灭绝事件重要造煤期出现哺乳类基本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和海陆分布。哺乳动物时代出现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人类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冲撞形成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学案“新生代展厅”和书本P37。第四纪大冰期气候变暖、人类猎捕新生代 纪(距今时间) 海陆演化 动物演化 植物演化 矿产形成 其他特殊事件第四纪 (250万年)新近纪 (2300万-250万年) 古近纪 (6600万-2300万年) 造山运动,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哺乳动物繁盛出现人类被子植物繁盛第四纪大冰期宙 代 地球环境变迁 动物 植物 矿产 特殊事件显生宙 新生代 无中生代古生代元古宙 震旦纪大冰期太古宙 无冥古宙 原始大气,氧气含量极少 出现有机物质,但无生命 无 一片汪洋,无宽广大陆。岩浆、火山活动剧烈。太古宙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层叠石)成矿期(铁等金属)地壳运动剧烈,元古宙晚期出现大片陆地出现藻类等,单细胞→多细胞,原核→真核陆地面积增加(联合古陆)欧亚大陆、北美大陆、我国东北、华北基本形成成煤期石炭二叠大冰期历史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陆地面积空前扩大,地壳运动剧烈,环太平洋高大山系形成。发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现代地貌和海陆分布格局基本形成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繁盛,后期出现鸟类→哺乳类哺乳类繁盛灵长类、人类蕨类繁盛,末期出现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繁盛,末期出现被子植物成煤期金属矿产以生物大灭绝结束(恐龙)被子植物繁盛第四纪大冰期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在某节目中的发言:(谈到人类必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变暖,拯救地球)他说:“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都好好的,毁灭的只是人类自己。”全球环境演变、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扩大、生物灭绝、地壳运动……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关心,迫使科学家不得不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可能的致变因素。活动三:通过对本课学习,结合实际,你认为未来的地球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可以参考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由和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展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