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历 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新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新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是指A.铁制农具和耧车 B.曲辕犁和牛耕 C.铁制农具和牛耕 D.曲辕犁和耧车2.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吃粽子、蒸包子、划龙舟等习俗反映的传统节日是A.清明节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3.《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A.约法三章政策 B.方田均税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均田免赋政策4.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右图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它是A.耧车 B.水排C.翻车 D.筒车5.下面是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其中独创楷书的人是A.王羲之 B.钟繇 C.李斯 D.胡昭6.汉朝时,朝廷设置管理机构管辖西域地区。唐朝时,政府在此处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渤海郡王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C.怀仁可汗 D.西域都护7.唐朝的科举还有“外邦人”的参与,越南的姜公辅、大食国(阿拉伯)的李彦生、朝鲜的崔致远、日本的阿倍仲麻吕等人都考取了中国的进士。此材料旨在说明当时科举制度A.正式确立的经过 B.考试内容广泛 C.选拔对象的开放 D.选拔程序公开8.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某知识点时,出示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位老师讲解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唐朝A.繁荣的经济 B.和谐的民族关系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丰富的社会生活9.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A.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 B.社会经济繁荣C.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 D.中外交流频繁10.《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说明A.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 B.元代海上交通发达C.元代海外贸易兴盛 D.元代航海技术发达11.抓关键词来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两个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曾国藩 B.奕祈 C.左宗棠 D.张之洞12.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秋收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到《黄河大合唱》的传唱。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13.下列关于中国军队抗战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A.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14.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刘少奇指出,这是争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这里,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是A.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革命纲领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C.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15.下列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维新思想的传播 B.社会习俗的变迁 C.近代教育的发展 D.新闻事业的发展16.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段文字反映了我国的A.科技文化成就 B.生态文明建设 C.日常生活变化 D.民主政治建设1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的精神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的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18.右图是 1949—1984 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图,其中1956年和1978年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你所了解的2050年的“中国梦”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实现现代化C.基本解决温饱问题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949—1954年,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只有5个,都是周边国家。到1964年前,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已达24个,其中多数主动与中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中国A.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了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21.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穆罕默德、安拉、穆斯林”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22.他一生创作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被誉为“文学巨匠”。他是A.但丁 B.彼特拉克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23.在德意法西斯已相继覆灭之际,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会议,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等,并宣告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该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万隆会议24.1951到1973年之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这期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观原因是A.亚太经合组织的促进 B.获得美国的积极扶持C.欧盟提供的广阔市场 D.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2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中国向4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待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让全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C.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D.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二、非选择题(第26 题16分,第27 题18分,第28 题16分)26.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探寻宋代的海外贸易与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并制作了展板。请依据以下展板内容,回答问题。展板一:海派宋韵——摘编自高雅婷、代谦《河流上的繁荣:宋朝水路运输与海外贸易》(1)依据展板一,指出两宋时期海外贸易收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展板二:宋韵生活(2)依据展板二,列举两例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4分)展板三:循史探因资料1:北宋全国垦田面积变化表时间 亩数开宝九年(976年) 2.9亿余亩至道二年(996年) 3.1亿余亩天禧五年(1021年) 5.2亿余亩资料2:(开封)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资料3:(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宋]苏辙《栾城集》(节选)(3)依据展板三,分析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6分)27.近代百年,风云变幻,面对民族危机,国共两党有合作有对峙,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费正清《剑桥台湾当局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 黄埔军校的建立见证了国共关系史上的什么大事 (4分)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光明日报》:《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原因,并写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4分)材料三: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3)依据材料三的图文信息,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对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4分)材料四: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任后一直对“九二共识”采取模糊避谈的态度,得以连任后她接受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访问,谈到两岸关系时态度相当强硬,充斥着“台独”的狂妄言论,将两岸关系拉入“冰封”。(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造成现在台湾与大陆分离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中“九二共识”指的是什么共识 (4分)(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有关国共关系的感悟或认识 (2分)28.资本主义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某校九年级(1)班对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各国的应对措施展开探究,请你参与。材料一:独立战争使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了英国的统治,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推动了以后欧洲革命和拉美独立解放运动的高涨……16—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摘自齐世荣《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4分)材料二: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58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摘自(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半奴隶半自由状态”的原因,并简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对南北战争进程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三:如下表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高价赎买,就能得到土地专制的制度原封不动,且错综复杂,政府热情推广,给予农奴以赏赐的自由。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假装向前行进的道路中最具有欺骗性的道路。 ——摘编自波波夫《俄国1861年“伟大改革”的内幕》(3)依据材料三图表中的信息,指出这一时期俄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是一条最具欺骗性的道路” (4分)材料四: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和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中后期),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日本向西方借用东西”这件事指什么 (2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什么样的改革才能够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2分)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5 CDCBB 6-10 BCCCA 11-15 CBBCC 16-20 DDDDC 21-25 CCBDA二、非选择题(第26 题16 分,第27 题 18分,第28 题16 分)26.(1)宋代海外贸易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2分)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交通发达;宋代商业贸易繁荣,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支撑。(4分,每点 2分,任答两点即可)(2)城市居民可以去瓦子等文化娱乐场所;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等。(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3)北宋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北宋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辽宋之间出现相对和平局面。(6分,每点2分,需答出三点)27.(1)培养政治和军事人才,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2分)北伐战争。(2分)(2)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2分)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2分)得民心者得天下等。(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4)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2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2分)(5)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等。(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8.(1)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殖民者掠夺了美洲大量的财富。(4分,每点2分,需答出两点)(2)南北不同经济形式并存(北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南方是种植园经济)。(2分)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2分)(3)农奴暴动次数迅速增长,阶级矛盾激化,威胁沙皇专制统治。(2分)因为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农奴为获得自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剥夺的一无所有。(2分,符合题意,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4)明治维新。(2分)(5)适合本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等。(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