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渝北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第三学月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全卷共4大题23小题,总分7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25年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处理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 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D. 自觉践行低碳行动2.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植物光合作用 B. 饮用水投药消毒C. 分离液态空气 D. 粮食发酵酿酒3. 空气是一种宝贵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B. 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空气污染C. 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4. 春天麦苗返青后,要使麦苗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可施加的肥料是A. KNO3 B. NH4NO3 C. CO(NH2)2 D. NH4H2PO45.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单质:水银 干冰 B. 氧化物:蒸馏水 消石灰C. 盐:烧碱 纯碱 D. 混合物:稀有气体 不锈钢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NaOH固体 B. 验满C. 检查气密性 D. 过滤7. 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pH<7的降雨呈酸性,一定是酸雨B. 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C.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D.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8. 铟是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等的原料之一、如图为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铟原子质量为114.8B. 铟原子的中子数是49C. 含铟的轴承合金其硬度比纯锢大D. In既能表示铟元素,也可表示铟分子9. 归纳学习可以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①厨房天然气泄漏应打开排风扇排气②油锅着火可立即用锅盖益灭 ①用食醋能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②用苛性钠能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①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可添加氟元素②米饭富含糖类,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①陶瓷、塑料属于合成材料②钛、焊锡属于金属材料A. A B. B C. C D. D10. 被蚊虫叮咬后人会感觉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所致,该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酸(HCOOH)。下列有关甲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B. 甲酸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 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涂抹患处缓解痛痒11.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的描述,该过程所表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与使用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石灰经火焚”的过程为化合反应B. “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C. “以水沃之,亦自解散。”这个过程中会释放热量D. “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中的“粉”为CaO12.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如图是一种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宏观上看: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B. 从微观上看,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 定性分析,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 定量分析: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是16:913. 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在光照(hγ)条件下实现了CO2和H2催化转化为C4H10,其中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①中的CO2发生了氧化反应B. 特殊催化剂在反应中的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C. 从CO2到C4H10的转化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理论上,每88tCO2完全转化为C4H10,需消耗26tH21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B 验证金属Fe、Cu和Ag的活动性强弱 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C 分离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D 鉴别羊毛与涤纶 灼烧后,闻气味A. A B. B C. C D. D15. 向装有一定质量CuO固体的烧杯中先加入稀硫酸,二者完全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试剂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c段溶液会变蓝B. b、d两点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一定相同C. c→e段溶液质量一定减小D. 向f点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会部分消失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16.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这一重要举措离不开芯片技术的进步。(1)芯片中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用到硅和锗,硅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2)如图是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周期。(3)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用到砷化镓(GaAs),其中As的化合价为-3,标出砷化镓中Ga的化合价___________。(4)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常用反应制备,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17. 化学为保障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贡献。(1)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生活中使用的“暖宝宝”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暖宝宝发热的原理主要是因为铁生锈会放热,即铁粉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中国某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疏松多孔的超弹性纯碳材料,研究人员称其为“碳弹簧”,下列有关“碳弹簧”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碳弹簧”可能具有吸附性 B. “碳弹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碳弹簧”能溶于水 D. “碳弹簧”是一种新型化合物18. 氢能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元化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某项目小组对氢气的制取方法、提纯方式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探究。Ⅰ.制取氢我国在工业上以甲醇(CH3OH)和水蒸气重整制氢气,制取原理示意图如图:(1)从微观角度分析,蒸发器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2)写出重整反应器中制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Ⅱ.提纯氢我国工程师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通道钯膜纯化组件,可以将99.92%的氢气提纯至99.99995%,实现了超纯氢气装置国产化,其工作温度在300℃以上。(3)由图1可知,透过钯膜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 (写符号)。(4)图2中,开始工作时须先通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再通原料氢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Ⅲ.利用氢氢燃料电池在我国公共交通中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燃料电池的一种结构原理如图:(5)写出燃料电池中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向如图所示三个分别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各加入40g甲、乙、丙固体,并充分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___________。(2)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应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提纯甲。(3)若将t2℃时丙的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4)t2℃时,若将三个烧杯中的溶液均恒温蒸发30g水,从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5)t2℃时,若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过滤,然后将滤液都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③烧杯中的溶液依然是饱和溶液B. ①烧杯中溶质与溶剂之比为2:5C. 烧杯中的溶液质量②>①D.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①=③20. 某化学小组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SiO2、CuO、FeO)为原料制备ZnSO4·7H2O,查阅工业生产流程后,结合学校现有的试剂和设备,设计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过程中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2)“浸取”后溶液中的阳离子除了Zn2+和Cu2+外,还有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3)“氧化”过程中,FeSO4与H2O2、H2SO4反应生成Fe2(SO4)3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加入NaOH溶液可调节溶液的pH。部分金属离子转化为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有如下关系:Fe3+ Cu2+ Zn2+开始沉淀 2.2 4.7 6.2完全沉淀 3.2 6.7 8.2则“调节pH除铁”时,溶液的pH可能为___________(填序号)。A. 2 B. 4 C. 7 D. 10(5)“除铜”时加入过量的X,最适合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NaOH溶液 B. 氨水 C. Zn D. ZnO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21. 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1)实验三中仪器M名称___________。(2)实验一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实验二中,对比a、c两处的白磷的燃烧情况,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4)实验三中,硫燃烧所需氧气可用高锰酸钾制取,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硫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污染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2. 某去污盐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H2O2),溶于水产生Na2CO3和H2O2,去污原理之一是H2O2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活性氧,溶解的活性氧对织物上的污渍起氧化作用达到去污目的。【提出问题】探究影响该去污盐释放氧和溶解氧的因素。【实验及数据记录】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数据如表:(说明:1g该去污盐溶于水中产生的H2O2与0.92mL30%H2O2溶液中含有的H2O2相当)实验 物质 水/mL 温度/℃ 释放氧持续时间/s 最大溶解氧/(mg/L)① 1g去污盐 100 60 100 0.8② 5g去污盐 100 40 110 1.3③ 5g去污盐 100 60 140 2.2④ 5g去污盐 100 80 60 0.6⑤ 10g去污盐 100 60 360 4.4⑥ 0.92mL30%H2O2溶液 100 60 78 0.5⑦ 1g纯Na2CO3 100 60 0 0【实验分析】(1)写出H2O2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分析数据可知,去污盐释放氧和溶解氧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分析80℃时,5g去污盐在100mL水中,最大溶氧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对比实验①、⑥和⑦,可推测去污盐溶于水后产生的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实验结论】(4)分析数据可知,影响该去污盐释放氧和溶解氧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实验拓展】(5)实验小组要测定1g去污盐能释放氧气的最大体积,取1g该去污盐完全溶解在100mL水中,充分加热并测定气体体积。可选用以下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连接进行实验。【实验反思】(6)有同学提出该方法测定的氧气体积有误差,原因是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23. 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但其不耐酸腐蚀。小明将15g氧化亚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盛有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试计算:(1)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100g稀硫酸,需要加入水质量是___________g。(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渝北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下期九年级第三学月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全卷共4大题23小题,总分7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3分)【16题答案】【答案】(1)Si (2)4##四(3)(4)HCl【17题答案】【答案】(1)(2)(3) (4)CD【18题答案】【答案】(1)分子间的间隔大小(2)(3)H (4)防止升温(或加热)时氢气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5)【19题答案】【答案】(1)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2)降温结晶 (3)添加溶剂或加水(4)① (5)C【20题答案】【答案】(1)复分解反应(2)H+、Fe2+ (3)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4)B (5)C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21题答案】【答案】(1)集气瓶 (2)浓硫酸和水均匀混合,浓硫酸和水均匀混合,避免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4) ①. ②.【22题答案】【答案】(1)(2) ①. 60 ②.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过快,氧气来不及溶解就逸出(3)促进过氧化氢释放氧和溶解氧 (4)去污盐质量 (5)CEF(6)加热过程中部分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导致测定的氧气体积偏大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23题答案】【答案】(1)90 (2)设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设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样品中氧化亚铜质量为z,则则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