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兴起:工业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高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走向崩溃全球南方:“全球南方”的含义随着二战以来南北关 系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并 相 继 被 注 入 了 “殖 民 反 抗 者”、“经济落后者”和 “大国博弈中立者”等内涵。其兴起并不是南方国家之间协调一致、联合行动的产物,而是单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行为叠加的结果。概念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国际秩序与殖民体系崩溃21、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学习目标:1、时空观:了解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的过程,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2、唯物观:了解独立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3、史料实证:建立起本课中有关印度、埃及、古巴等代表性国家的内容与前面学过内容的联系,形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总体发展脉络。4、历史解释:通过补充材料,加深对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存在问题的认识。目录独立之因壹发展之果贰前途之忧叁课后作业肆独立之因壹一、独立之因1、自主梳理与展示: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内容。预习成果展示:注意:书写规范、整齐有序、有意识控制书写。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独立时间重要人物独立方式印度、巴基斯坦1947甘地、尼赫鲁、真纳反抗斗争埃及、阿尔及利亚撒哈拉以南1952、1962、1960纳赛尔、曼德拉武装斗争古巴、巴拿马1959、1999卡斯特罗武装斗争你填对了吗?请同学们朗读表格内容。2、通过视频说一说,印巴冲突有哪些因素。《蒙巴顿方案》影响、领土、宗教、难民迁徙。3、合作探究一:国际秩序影响下的殖民体系崩溃01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020304欧洲列强通过发现、占有和建立殖民地,强化其主权意识和主权地位,这个过程同时也唤醒了亚非拉被掠夺和被剥削地区人民的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二战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增强了这种意识。——《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联合国宪章》遣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宪章规定“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世界通史(第三编)》王斯德主编二战后,后起殖民势力如美国试图建立新的殖民统治,以瓦解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体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新一轮的关于殖民地的较量……为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宗主国国力衰落,无力维持殖民统治。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国际: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与斗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知识运用:朗读132页问题探究,说一说英国是自愿放弃的吗?探讨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1.二战后国家要独立、人民要解放的世界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非殖民化的推进下,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掀起一个新高潮;殖民地半殖民地人的持续斗争打击了殖民统治,迫使宗主国改弦易辙。这是最主要原因。2.二战后英国力量的衰退是重要原因。3.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种以占领、奴役为主要手段的旧的殖民统治方式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4、当堂练习1.如表为1967年前后世界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的问题设计,其变化表明坦桑尼亚政府的意图是()1967年前 1967年后1.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理解? 2.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解释为什么这样(1962年) 3.简短描述 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1962年) 1.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2.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1967年)3.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1969年)A增进其他非洲国家的团结 B否定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C号召民众支持不结盟运动 D增进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发展之果贰二、发展之果亚洲新加坡、韩国等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出现石油繁荣、经济起飞。非洲经济发展较快,70年代中期以后陷入困境,1990年代开始增长。拉丁美洲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经济合作,一些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90年代出现繁荣。0102031、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的取得了哪些成就?亚洲四小龙1971-2011年一些年份的人均GDP(美元)西亚石油储量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人均GDP连年增长成就展示:0102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为拉美地区一体化提供保护,为贸易提供方便和咨询。032、拓展阅读: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的原因:2、国际环境和资本的支持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它们把一些劳动力和部分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4、充分利用外国技术它们善于借鉴和消化外国技术,并带来了生产效率的现实提高。1、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交通便利,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3、切适的经济战略和政策实行了“出口导向”的战略和采取了“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政策”,即积极扶植出口工业和发展出口贸易的政策。材料来源:陶一桃:《亚洲四小龙的崛起》3、当堂练习21.有学者指出:洞察过去70余年历史发展轨迹,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东亚“工业发展的雁型模式”、南亚印度“混合现代化”模式、拉美和西亚非洲国家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依赖发展型”模式以及“中国模式”。这表明发展中国家( )A.经济发展道路多元 B.重视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权益C.经济建设依赖欧美国家 D.进一步加速各国之间的合作2.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国际政治格局变更 B.民族独立运动高涨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D.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崩溃前途之忧叁亚洲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差。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发展最不平衡,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巨额外债,影响发展。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三、前途之忧0102031、阅读教材131页,找出亚非拉面对的问题与措施。2、阅读教材131页,找出亚非拉面对的共同挑战。2.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边界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预习成果展示:3、小结: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成就、挑战、措施。书写规范、整齐有序、卷面整洁。注意点: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主要成就 新加坡、韩国等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出现石油繁荣、经济起飞。 经济发展较快,70年代陷入困境,1990年代开始增长。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经济合作,一些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90年代出现繁荣。面临挑战 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能力差。 发展最不平衡,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巨额外债,影响发展。措施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改革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共同挑战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矛盾 ③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合作探究二:殖民体系崩溃影响国际秩序变动01作为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后续产物,“全球南方”延续了反殖反帝反霸运动的传统,逐渐演变为当今全球政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国际力量。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兴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吸纳了众多来自“全球南方”的成员。——牛海彬《“全球南方”是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0203全球南方作为一种结构性身份的再现,将不仅推动南北关系的调整,同时也是决定国际秩序转型方向的关键力量……从国际秩序的 “被动接受者”开始转变为新国际秩序构建的 “关键平衡者”,在国际议程设置方面话语权也有了显著提升。 ——杨慧《全球南方的兴起、分化与中国的选择》在冷战背景和大国干涉下,第三世界充满动荡与冲突,其造成的影响至今犹存:印巴冲突、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等。俄乌冲突所造成的影响,比如其导致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对 全球南方国家造成了不成比例的损害。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部分南方国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南北之间的发展鸿沟并没有消除,甚至还在增大。——摘编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发展中国家有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全球南方影响国际秩序转型,主动参与国际秩序构建。部分中国家局部地区冲突、不稳,南北差距增大。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节课小结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问题课后作业肆你做对了吗?1——05ABBDD6——10CCDAB课后作业自主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0102完成导学案后的练习题感谢各位同学学业有成 金榜题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