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卷
1.(2025八下·杭州期中)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不属于符号的(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在生活和科研中,符号被广泛应用来简洁地表达特定信息。
【解答】A、s=vt是一个公式,它表示路程(s)等于速度(v)乘以时间(t),公式不属于符号,A符合题意;
B、此为禁止鸣笛的交通标志,是符号,它代表在特定区域不允许车辆鸣笛这一信息,B不符合题意;
C、这是绿色食品的标志,是符号,代表该食品符合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C不符合题意;
D、此为节约用水的标志,是符号,传达了节约用水的倡导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2025八下·杭州期中)学会分类是我们生活常用的一种技能,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A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水
B 纯净物 化合物 金刚石
C 单质 金属 汞
D 纯净物 单质 冰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混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A、冰水混合物和水都是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单质,与化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C、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汞是金属单质的一种,与金属单质是包含关系,故选项正确;
D、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冰属于化合物,与单质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5八下·杭州期中)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其他的微粒也能构成物质;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根据单质的定义解答;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故错误;
B、质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答案为:B。
4.(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物质化学式HnXO2n+1,则X的化合价为(  )
A.+(2n-1) B.+2n C.+(n+1) D.+(3n+2)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计算。
【解答】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nXO2n+1,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X的化合价为x,则:(+1)×n+x+(-2)×(2n+1)=0,x=+(3n+2)。
故答案为:D。
5.(2025八下·杭州期中)疫情期间,政府提倡要勤消毒,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实验测得该氧化物R与0的质量比为71:64,则 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ClO2 C.NO2 D.SO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计算出R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确定R的元素种类,继而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则x:(16×2)=71:64,解得x=35.5,因为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所以RO2的化学式为ClO2。
故答案为:B。
6.(2025八下·杭州期中)小科有三个N极和一个S极被涂黑的小磁针,将它们摆在条形磁铁周围,现象如图所示,其中S极被涂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小磁针的N、S极。
【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乙、丙、丁的N极都被条形磁体的左端吸引,这说明条形磁体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甲被条形磁体的右端吸引,这说明甲的左端为S极。
故答案为:A。
7.(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一款家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该电动螺丝刀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紧螺丝或松螺丝的双重功能,下面四幅图中与这种电动螺丝刀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1)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可改变导体受力方向 。
(2)电磁感应原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发电机的原理 。
(3)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
(4)电磁铁原理: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周围会产生磁场,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改变磁性强弱 。
【解答】A、该图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装置,是电动机的原理,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与之相同,该选项正确。
B、此图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与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不同,该选项错误。
C、此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与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不同,该选项错误。
D、此图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装置,与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不同,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8.(2025八下·杭州期中)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13H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
C.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C13H18O2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布洛芬的化学式C13H18O2,计算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进行分析;
C、根据布洛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进行分析;
D、根据布洛芬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 A、布洛芬的化学式为C13H18O2,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156:18:32,可以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克”,故B错误;
C、布洛芬是一种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而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
D、一个C13H18O2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5八下·杭州期中)一种原子的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 B.它们的质量相同
C.它们同属于一种元素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A、根据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原子质量与质子和中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和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A、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这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故A正确;
B、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由于这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因此它们的质量不同,故B错误;
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同属于一种元素,故C正确;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这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天平右盘中“▲”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据图推测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10 B.18 C.12 D.9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 根据提示天平平衡,说明右盘和左盘质量相等,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 由图可知,天平平衡,故右盘中9个小块的总质量等于一个A原子的质量,而这个小块对应的是一个C-12质量的。设“▲”的质量为m,一个C-12原子质量为n。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可知,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答案为:B。
11.(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答案】A
【知识点】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合成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欧姆定律的使用,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已知电流方向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A的磁极;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则由欧姆定律可知螺线管中磁性的变化;则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铁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然后可知烧杯中水面的变化。
【解答】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南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则螺线管中的磁性增强,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增大;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增大,故浮力也将增大,所以烧杯中水面上升。故A正确。
故选A
12.(2025八下·杭州期中) SO3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O2 B.NO2 C.CO D.SO2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求出三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大于52%,要使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等于52%,则混入的气体氧元素质量分数须小于52%。
【解答】 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于已知数52%<60%;所以X只能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2%的物质才有可能。
A、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B、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已知数52%。
故答案为:D。
13.(2025八下·杭州期中)天然气安全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某住户家中用测电笔测试金属燃气管道,发现: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测电笔氖管发光;断开厨房开关S、灯L 熄灭,测电笔氖管不发光。该住户家中,厨房照明电路的导线绝缘皮破损处与管道接触的实际情况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解答】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故BD错误;
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测电笔氖管发光;断开厨房开关S、灯L熄灭,测电笔氖管不发光,这说明管道接在了用电器与开关之间,故C正确,A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5八下·杭州期中)临安广场周边装有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但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 1 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 OF 绕 O 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 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
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装在Q处
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
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实现闪烁
【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A、根据实际需要,当空气潮湿,能见度低时,警示灯变亮,即警示灯随湿度的增加而变亮,当警示灯变亮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路电阻变小,再根据乙图判断哪个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就选它作为湿敏电阻;
B、若将它串联在图甲电路中的M位置,当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引,动触点2接触静触点1,R2会被短路,警示灯会一下变亮,起到闪烁的作用;
C、空气潮湿时能见度低,为安全起见判断警示灯应越亮度与湿度大小的关系;
D、电源电压不变,空气湿度设定值不变,即触发电流不变、电路中总电阻不变,若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湿敏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即可达到触发电流,最后根据湿敏电阻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情况判断。
【解答】A、由乙图可知,R1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R2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实际需要,当空气潮湿,能见度低时,警示灯变亮,即警示灯随湿度的增加而变亮,当警示灯变亮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路电阻变小,所以R2符合要求,故A错误;
B、若将它串联在图甲电路中的M位置,当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动触点2接触静触点1,吸合后电磁铁和R2会被短路,警示灯会一下变亮,吸合后电磁铁和R2被短路而失去磁性,衔铁被弹簧拉起,此时警示灯和R2串联接入电路,灯泡变暗,而R2放在N点和Q点都不会出现此现象,故应该将警示灯串联在图甲电路中的M位置,才能起到闪烁的作用,故B错误;
C、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安全起见,湿度越大,警示灯应越亮,故C错误;
D、电源电压不变,空气湿度设定值不变,即触发电流不变、电路中总电阻不变,若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即湿敏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即可达到触发电流,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就能实现闪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25八下·杭州期中)有三种元素X,Y,Z,已知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7,而质子数之和为31,则三种元素X、Y、Z可能是(  )
A.碳, 氮, 磷 B.氮, 氧, 硫
C.氮, 磷, 氟 D.钠, 氧, 硫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X和Y原子位于同一周期;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和Z位于同一族;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7,结合质子数之和为31,解答即可。
【解答】A、碳、氮、磷,碳和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层,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5+5=14,质子数之和为6+7+15=28。
B、氮、氧、硫,氮和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层,氧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6+6=17,质子数之和为7+8+16=31,符合题目要求。
C、氮、磷、氟,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氟和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不符合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这一条件。
D、钠、氧、硫,钠和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氧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不符合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这一条件。
故答案为:B。
16.(2025八下·杭州期中)根据化合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   ,二氧化碳   ,氧化铁   ,氯化氢   ,
硫酸钡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钠   。
【答案】O2;CO2;Fe2 O3 ;HCl;BaSO4;AgNO3;CaCO3;NaOH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单质化学式书写:氧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O2 。
(2)化合物化学式书写规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根据元素化合价确定原子个数比来书写化学式 。常见元素化合价:碳元素通常显+4价,氧元素通常显 2价;铁元素在氧化铁中显+3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氯元素通常显 1价;钡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 2价;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 1价;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 2价;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 1价 。
【解答】(1)氧气的化学式为O2。
(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 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CO2。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 2价,化学式为Fe2 O3 。
(4)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 1价,化学式为HCl 。
(5)硫酸钡中钡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 2价,化学式为BaSO4 。
(6)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 1价,化学式为AgNO3。
(7)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 2价,化学式为CaCO3 。
(8)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 1价,化学式为NaOH 。
17.(2025八下·杭州期中)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N2:     , 2H:     ,
Mg2+ :     , 2Al3+:     。
【答案】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表示2个氢原子;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2个铝离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的含义,离子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
【解答】 N2中的“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2Al3+中的“2”表示2个铝离子。
18.(2025八下·杭州期中)将缝衣针的一端在磁铁的一端接触一会,它就被磁化有了磁性。将磁化后的两根缝衣针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钉尖上,就制作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指南针。小指南针静止时恒指南北方向的原因是受到了   的作用。该指南针静止后,发现其针尖指北,则针尖是小指南针的   (选填“N”或“S”)极。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最好是    (选填“铝”“铁”或“铜”)。
【答案】地磁场;N;钢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地磁场
【解析】【分析】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磁体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一些物质在磁体或者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解答】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此指南针针尖指北,则针尖是小指南针的N极;
此实验中缝衣针(指南针)要求具有磁性;因铁被磁化后其磁性容易消失,而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所以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最好是钢。
19.(2025八下·杭州期中)图甲表示 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转变过程的本质为   。
(2)由图甲可知,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请写出R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R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R离
(2)+1;R2O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为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R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R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图甲为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实质是R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R离子。
(2)由图可知,R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
2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电路接通后,电压表示数为U1,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1;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 电压表示数为U2, 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2, 则U1   U2, L1   L2(均填“>”、“<”或“=”)。
【答案】<;>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开关S闭合,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与电磁铁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螺线管的N、S极;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从而可知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弹簧乙的长度变化。
【解答】 开关S闭合,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与电磁铁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下方为N极,上方为S极;
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故U1<U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减弱,磁体N极与电磁铁的S极相互吸引的力减小,弹簧乙伸长的长度变小,即l1>l2。
21.(2025八下·杭州期中)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 b. 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____。(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答案】(1)并联
(2)a、c
(3)B;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 (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2)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是正常工作的;
(3)N处为零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解答】 (1)由图可知,灯泡与插座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
22.(2025八下·杭州期中)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
(1)某些食物中富含铁,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   (选填“能”或“不能”)被磁铁所吸出。
(2)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琥珀酸亚铁(C4H4FeO4),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药物名称】 琥珀酸亚铁片剂
【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克及其它辅料蔗糖等。
【适应症】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
用于治疗:成人一日2~4片,儿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
用于预防:成人一日1片,孕妇一日2片,儿童一日0.5片
【用后须知】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
②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   毫克铁元素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作为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   。
【答案】(1)不能
(2)12:1;16.3
(3)赶紧就医,查明病因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2)①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进行分析;
②先计算出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题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计算;
(3)根据人体有病需要就医的原则进行回答。
【解答】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每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毫克的铁,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金属铁,不能被磁铁所吸出;
(2)①琥珀酸亚铁(C4H4FeO4)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4):4=12:1;
②琥珀酸亚铁(C4H4FeO4)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铁的质量为0.5×0.1×32.56%=0.01628g≈16.3mg;
(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也可能有其它疾病出现,作为他的同学,我的建议是赶紧就医,查明病因。
23.(2025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H   He
① ②     N   ③ Ne
  ④           Ar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2)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铬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或“既不是化学也不是物理”)变化。
(3)在元素周期表中,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故两种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③
(2)质子;既不是化学也不是物理
(3)化学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名称与分类;
(2)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属于同一族(填“周期”或“族”),故两种元素的化学(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来分析。
【解答】 (1)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种元素分别为锂元素、铍元素、氟元素、钠元素,则其中属于非金属的是③;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17 号元素的原子,其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117 个质子。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物理变化是物质状态、形状等宏观性质的改变,而该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元素,所以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3)②号元素铍(Be)和④号元素镁(Mg)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行,属于同一族。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4.(2025八下·杭州期中)为了了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1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在实验中,
①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属箔;
②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有较大角度的偏转,甚至被弹回。
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回答。
(1)本实验中的放射性物质放出的α粒子带   (填“正”或“负”)电荷。
(2)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方向,是因为   非常小,且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3)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了   (填“引力”或“斥力”)。
(4)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A. B.
C. D.
【答案】(1)正
(2)原子核
(3)斥力
(4)A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α粒子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3)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分析;
(4)根据α粒子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解答】(1)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也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方向,是因为原子核非常小,且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α粒子在穿过原子时,大部分区域没有遇到阻碍。
(3)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也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了斥力。
(4)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部分α粒子不偏转,少部分α粒子有较小偏转,极少数α粒子有较大偏转,所以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时,随着偏转角度增大,α粒子数量急剧减少,符合这种情况的图像是A,故答案为:A。
25.(2025八下·杭州期中)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纸盒实验:在水平桌面的右端放有一个封闭纸盒,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从斜面上静止下滑后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在靠近纸盒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在了A位置。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
(1)小梅认为小车速度减小除了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还受到纸盒的影响。为了证实他的猜想,小明应该如何设置实验    。
(2)小明通过实验发现,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那纸盒里有什么呢 小青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纸盒中有铁块。
假设2:纸盒中有磁体。
假设3:纸盒中有闭合的线圈。
小明根据已学的知识否认了   。
(3)小明打开纸盒,发现里面是一个闭合的线圈。为什么闭合的线圈会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更快 请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答案】(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假设1
(3)纸盒中有磁体,纸盒内的磁体与小车上的磁体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小车的速度减小更快。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为了验证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去掉纸盒就行;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从而得出结论;
(3)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1)为了验证小车速度减小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小明应该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假设1中没有磁体,故否认了假设1;
(3)纸盒中有磁体,纸盒内的磁体与小车上的磁体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小车的速度减小更快。
26.(2025八下·杭州期中)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①: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②: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科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A.B、C为实验中观察到的三种情况。根据小科的猜想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通过观察   的不同,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2)通过比较图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①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图C中甲、乙两电磁铁对应的实验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
(4)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小科闭合开关后发现图C中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她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填字母)。
A.增大电源电压 B.重新绕制电磁铁
C.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答案】(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
(2)A、B
(3)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D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
(2)(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在探究过程中用控制变量法;
(4)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应该是电磁铁的磁场太弱,此时需要想办法增大它们的磁场强度。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磁性强弱;
(2)验证猜想①,即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通过电流的大小,故选A、B;
(3)通过比较图C中甲、乙两电磁铁,得到的结论是:在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小丽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应该是电磁铁的磁场太弱,此时需要想办法增大它们的磁场强度,在两个线圈不变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它们的磁场同时增大,就可能吸引起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
27.(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于是几位同学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A.b、C.d套在塑料支架的光滑杆上,如图所示。静止时磁铁a、b、c悬浮在空中,d压在塑料支架底板上。若每个磁铁受到的重力均为 G,磁铁a的上表面是N极。
(1)磁铁b的上表面是   极。
(2)磁铁 b受到磁铁c的斥力大小是   。
(3)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   。
(4)若光滑杆足够长,在磁体a的上方再放上一个完全相同的磁体e(a、e间也相互排斥),则相邻两个磁体间的距离La.   L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S
(2)等于 b 的重力 G
(3)4G
(4)小于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时,要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到的力,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0 )来确定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1)因为a悬浮在空中,a受到b的排斥力,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a的上表面是N极,所以 a的下表面是S极,那么b的上表面是S极。
(2)以 b为研究对象,b受到重力G和c对b的排斥力,b悬浮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以b 受到c的斥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G。
(3)以 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们受到重力3G,d对它们的排斥力,由于它们悬浮静止,所以 d 对它们的斥力为3G,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b、c 对 d 向下的作用力为3G,d 还受到自身重力 G,所以d对底板的压力是 3G + G = 4G。
(4)在 a上方放上 e后,a 受到向下的力,a会向下移动靠近 b,使 a、b间斥力增大,b也会向下移动,同理 c 也向下移动,所以相邻两个磁体间的距离La小于Lb。
28.(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一种带漏电保护的插线板,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之间电流差达到或超过 30mA时,即刻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1)上图是插线板内部电路图,请将开关和三孔插座连入电路,要求开关同时控制指示灯和插座,指示灯和插座互不影响(指示灯能承受的电压较小,需串联一个电阻分压,图中已将其串联,·圆点是接线点)。
(2) 图中虚线框内为漏电保护器,假设人电阻约2KΩ,人不小心碰触到插线板内的火线触电,计算说明该型号的漏电保护器能否起保护作用
【答案】(1)
(2)若有一人触电,电阻约2kΩ,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所以会断开电路。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三孔插座的接法:左零右火上接地;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结合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指示灯和插座互不影响,指示灯和插座是并联的;开关同时控制指示灯和插座,则开关在干路中,且接在火线与指示灯和插座之间;
三孔插座接法为:左零右火上接地;如下所示:
(2)若有一人触电,电阻约2kΩ,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所以会断开电路。
29.(2025八下·杭州期中)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原子一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原子。
(1)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
物质 甲烷 氯气 五氧化二磷 氦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 (写微粒符号) CH4 Cl2 P2O5  
(2)表中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   (写化学式)。
(3)对于材料一中加点文字部分的观点有同学持反对态度,请选用(1)表中的物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答案】(1)He
(2)CH4、P2O5
(3)材料一中的观点错误,例如氯气(Cl2)是由两个氯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说明同种原子可以结合。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微粒进行分析;
(2)根据道尔顿“复杂原子”的定义进行分析;
(3)根据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中关于单质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 (1)氦气(化学式为:He)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答案为:He;
(2)道尔顿的“复杂原子”是指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的化合物的微粒。根据表格中的物质,符合“复杂原子”的是甲烷(CH4)和五氧化二磷(P2O5)。氯气(Cl2)是单质分子,氦气(He)是单原子分子,故答案为:CH4、P2O5;
(3)材料一中提到“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根据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分子。例如,氯气(Cl2)是由两个氯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这说明同种原子可以结合。因此,材料一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30.(2025八下·杭州期中)以下是小江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
【项目名称】设计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
【项目背景】同学们很喜欢到户外的学习园地中(如图甲)讨论问题。遇到下雨时,巨大的折叠伞打开操作困难。
【项目要求】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折叠伞展开。
【项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如图乙的电路图。
(1)【器材选择】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当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0.03 安时,衔铁被吸下)、控制电压U1为6伏、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安200欧”、灵敏电流表、电动机 M、湿敏电阻 开关、导线等。
要满足上述项目要求,他们应该选择的湿敏电阻是下表中   (选填字母)。
空气相对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湿敏电阻A/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
湿敏电阻B/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
(2)【项目调试】利用上述选择的器材,组装好电路后开始测试。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时,闭合开关S1,折叠伞不展开。若要使折叠伞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时打开,则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多大处 (请通过计算说明)
(3)【项目评价及反思】
评价指标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伞可以自动展开 伞不能自动展开
指标二 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档调节 开伞时的湿度不可调节
根据指标二,该装置被评为合格,请你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答案】(1)A
(2)控制电路电压U1=6V,工作电流I=0.03A,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湿度为80%,R2=3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R1=R-R2=200Ω-30Ω=170Ω,
(3)在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电流满足吸合的条件,自动闭合电动机的开关,自动打开伞,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可以改变自动闭合时的湿敏电阻的阻值,因而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挡调节。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 【器材选择】根据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磁继电器中电流增大到启动电流,电动机开始工作,据此判断电阻的变化;
【项目调试】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启动时的总电阻,减去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得出湿敏电阻的阻值,对照表格查出相对湿度;
【项目改进】在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对应的湿敏电阻约为30Ω,电动机工作时,控制电路的电阻为120Ω不变,据此分析。
【解答】 【器材选择】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折叠伞展开,湿度增大使得电流变大,磁性增强,将衔铁吸引,使得S2闭合,说明湿敏电阻随着湿度增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A符合要求;
【项目调试】控制电路电压U1=6V,工作电流I=0.03A,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湿度为80%,R2=3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R1=R-R2=200Ω-30Ω=170Ω,
【项目评价及反思】在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电流满足吸合的条件,自动闭合电动机的开关,自动打开伞,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可以改变自动闭合时的湿敏电阻的阻值,因而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挡调节。
31.(2025八下·杭州期中)随着家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的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阻值为44欧,电路中还有熔断电流为8A的保险丝。则:
测量项目 手和手之间电阻 手与脚之间电阻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完全干燥时 200 千欧 300 千欧 8000 千欧
出汗或潮湿时 1千欧 1千欧 10 千欧
(1)一个全身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A,则此时保险丝是否熔断   。
(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第一时间   ,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严禁直接用手去触及伤员。
(3)为保证用电安全,有的电热水器安装了防电墙。防电墙技术就是在电热水器内部形成永久性电阻,从而降低异常情况下经过人体的电流值。经过防电墙处理后,发生异常情况时,人体承受的电压约10V,如图所示,这就保证了人体安全。若人体的最大电阻约为20兆欧,求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多少
【答案】(1)0.22;不熔断
(2)断开电源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防电墙的电压:U墙=U-U人=220V-10V=210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 (1)由统计数据中得到此时人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人体的电流;由题干可知用电器的电阻和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将电路总电流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进行比较,即小于熔断丝的额定电流时,熔断丝则不会断,相反会被烧断;
(2)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断开电源;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防电墙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建立等式即可求出防电墙的电阻。
【解答】 (1)由表中数据知,此时人体电阻大约为R=1000Ω,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4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I总=I+I人=5A+0.22A=5.22A,因为人触电时干路的电流未达到保险丝的额定电流(8A),所以保险丝不熔断;
(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第一时间断开电源,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严禁直接用手去触及伤员;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防电墙的电压:U墙=U-U人=220V-10V=210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
32.(2025八下·杭州期中)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 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 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已知所购买的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多少
【答案】(1) 3;+5。
(2)175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得x=160g。
(4)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
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
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90%=31.5%。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2)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4)
【解答】 (1)在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x+(+1)×4=+1,解得x= 3。
硝酸根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y+( 2)×3= 1,解得y=+5。
(2)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
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x=160g。
(4)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
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
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90%=31.5%。
1 / 1浙江省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科学卷
1.(2025八下·杭州期中)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不属于符号的(  )
A. B.
C. D.
2.(2025八下·杭州期中)学会分类是我们生活常用的一种技能,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A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水
B 纯净物 化合物 金刚石
C 单质 金属 汞
D 纯净物 单质 冰
A.A B.B C.C D.D
3.(2025八下·杭州期中)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不同种元素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4.(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物质化学式HnXO2n+1,则X的化合价为(  )
A.+(2n-1) B.+2n C.+(n+1) D.+(3n+2)
5.(2025八下·杭州期中)疫情期间,政府提倡要勤消毒,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实验测得该氧化物R与0的质量比为71:64,则 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ClO2 C.NO2 D.SO2
6.(2025八下·杭州期中)小科有三个N极和一个S极被涂黑的小磁针,将它们摆在条形磁铁周围,现象如图所示,其中S极被涂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一款家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该电动螺丝刀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紧螺丝或松螺丝的双重功能,下面四幅图中与这种电动螺丝刀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8.(2025八下·杭州期中)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13H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
C.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C13H18O2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2025八下·杭州期中)一种原子的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 B.它们的质量相同
C.它们同属于一种元素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1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天平右盘中“▲”为一个C-12原子质量的 ,据图推测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9/10 B.18 C.12 D.9
11.(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12.(2025八下·杭州期中) SO3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O2 B.NO2 C.CO D.SO2
13.(2025八下·杭州期中)天然气安全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某住户家中用测电笔测试金属燃气管道,发现: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测电笔氖管发光;断开厨房开关S、灯L 熄灭,测电笔氖管不发光。该住户家中,厨房照明电路的导线绝缘皮破损处与管道接触的实际情况是(  )
A. B.
C. D.
14.(2025八下·杭州期中)临安广场周边装有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但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 1 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 OF 绕 O 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 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
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装在Q处
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
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实现闪烁
15.(2025八下·杭州期中)有三种元素X,Y,Z,已知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7,而质子数之和为31,则三种元素X、Y、Z可能是(  )
A.碳, 氮, 磷 B.氮, 氧, 硫
C.氮, 磷, 氟 D.钠, 氧, 硫
16.(2025八下·杭州期中)根据化合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   ,二氧化碳   ,氧化铁   ,氯化氢   ,
硫酸钡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钠   。
17.(2025八下·杭州期中)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
N2:     , 2H:     ,
Mg2+ :     , 2Al3+:     。
18.(2025八下·杭州期中)将缝衣针的一端在磁铁的一端接触一会,它就被磁化有了磁性。将磁化后的两根缝衣针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钉尖上,就制作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指南针。小指南针静止时恒指南北方向的原因是受到了   的作用。该指南针静止后,发现其针尖指北,则针尖是小指南针的   (选填“N”或“S”)极。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最好是    (选填“铝”“铁”或“铜”)。
19.(2025八下·杭州期中)图甲表示 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转变过程的本质为   。
(2)由图甲可知,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请写出R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0.(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电路接通后,电压表示数为U1,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1;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 电压表示数为U2, 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2, 则U1   U2, L1   L2(均填“>”、“<”或“=”)。
21.(2025八下·杭州期中)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 b. 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____。(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22.(2025八下·杭州期中)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
(1)某些食物中富含铁,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   (选填“能”或“不能”)被磁铁所吸出。
(2)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琥珀酸亚铁(C4H4FeO4),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药物名称】 琥珀酸亚铁片剂
【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克及其它辅料蔗糖等。
【适应症】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
用于治疗:成人一日2~4片,儿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
用于预防:成人一日1片,孕妇一日2片,儿童一日0.5片
【用后须知】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
②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   毫克铁元素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作为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   。
23.(2025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H   He
① ②     N   ③ Ne
  ④           Ar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2)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铬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或“既不是化学也不是物理”)变化。
(3)在元素周期表中,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属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故两种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4.(2025八下·杭州期中)为了了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1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在实验中,
①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属箔;
②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
③极少数α粒子有较大角度的偏转,甚至被弹回。
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回答。
(1)本实验中的放射性物质放出的α粒子带   (填“正”或“负”)电荷。
(2)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方向,是因为   非常小,且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3)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了   (填“引力”或“斥力”)。
(4)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A. B.
C. D.
25.(2025八下·杭州期中)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纸盒实验:在水平桌面的右端放有一个封闭纸盒,一辆绑有磁铁的小车从斜面上静止下滑后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在靠近纸盒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在了A位置。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
(1)小梅认为小车速度减小除了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外,可能还受到纸盒的影响。为了证实他的猜想,小明应该如何设置实验    。
(2)小明通过实验发现,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那纸盒里有什么呢 小青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纸盒中有铁块。
假设2:纸盒中有磁体。
假设3:纸盒中有闭合的线圈。
小明根据已学的知识否认了   。
(3)小明打开纸盒,发现里面是一个闭合的线圈。为什么闭合的线圈会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更快 请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26.(2025八下·杭州期中)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①: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②: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科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A.B、C为实验中观察到的三种情况。根据小科的猜想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通过观察   的不同,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2)通过比较图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①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图C中甲、乙两电磁铁对应的实验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
(4)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小科闭合开关后发现图C中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她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填字母)。
A.增大电源电压 B.重新绕制电磁铁
C.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27.(2025八下·杭州期中)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于是几位同学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A.b、C.d套在塑料支架的光滑杆上,如图所示。静止时磁铁a、b、c悬浮在空中,d压在塑料支架底板上。若每个磁铁受到的重力均为 G,磁铁a的上表面是N极。
(1)磁铁b的上表面是   极。
(2)磁铁 b受到磁铁c的斥力大小是   。
(3)磁铁d对底板的压力是   。
(4)若光滑杆足够长,在磁体a的上方再放上一个完全相同的磁体e(a、e间也相互排斥),则相邻两个磁体间的距离La.   L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8.(2025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一种带漏电保护的插线板,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之间电流差达到或超过 30mA时,即刻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1)上图是插线板内部电路图,请将开关和三孔插座连入电路,要求开关同时控制指示灯和插座,指示灯和插座互不影响(指示灯能承受的电压较小,需串联一个电阻分压,图中已将其串联,·圆点是接线点)。
(2) 图中虚线框内为漏电保护器,假设人电阻约2KΩ,人不小心碰触到插线板内的火线触电,计算说明该型号的漏电保护器能否起保护作用
29.(2025八下·杭州期中)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原子一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原子。
(1)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
物质 甲烷 氯气 五氧化二磷 氦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 (写微粒符号) CH4 Cl2 P2O5  
(2)表中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   (写化学式)。
(3)对于材料一中加点文字部分的观点有同学持反对态度,请选用(1)表中的物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30.(2025八下·杭州期中)以下是小江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
【项目名称】设计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
【项目背景】同学们很喜欢到户外的学习园地中(如图甲)讨论问题。遇到下雨时,巨大的折叠伞打开操作困难。
【项目要求】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折叠伞展开。
【项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如图乙的电路图。
(1)【器材选择】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当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0.03 安时,衔铁被吸下)、控制电压U1为6伏、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安200欧”、灵敏电流表、电动机 M、湿敏电阻 开关、导线等。
要满足上述项目要求,他们应该选择的湿敏电阻是下表中   (选填字母)。
空气相对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湿敏电阻A/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
湿敏电阻B/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
(2)【项目调试】利用上述选择的器材,组装好电路后开始测试。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时,闭合开关S1,折叠伞不展开。若要使折叠伞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时打开,则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多大处 (请通过计算说明)
(3)【项目评价及反思】
评价指标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伞可以自动展开 伞不能自动展开
指标二 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档调节 开伞时的湿度不可调节
根据指标二,该装置被评为合格,请你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31.(2025八下·杭州期中)随着家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的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阻值为44欧,电路中还有熔断电流为8A的保险丝。则:
测量项目 手和手之间电阻 手与脚之间电阻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完全干燥时 200 千欧 300 千欧 8000 千欧
出汗或潮湿时 1千欧 1千欧 10 千欧
(1)一个全身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A,则此时保险丝是否熔断   。
(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第一时间   ,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严禁直接用手去触及伤员。
(3)为保证用电安全,有的电热水器安装了防电墙。防电墙技术就是在电热水器内部形成永久性电阻,从而降低异常情况下经过人体的电流值。经过防电墙处理后,发生异常情况时,人体承受的电压约10V,如图所示,这就保证了人体安全。若人体的最大电阻约为20兆欧,求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多少
32.(2025八下·杭州期中)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化学式 回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
(2) 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已知所购买的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在生活和科研中,符号被广泛应用来简洁地表达特定信息。
【解答】A、s=vt是一个公式,它表示路程(s)等于速度(v)乘以时间(t),公式不属于符号,A符合题意;
B、此为禁止鸣笛的交通标志,是符号,它代表在特定区域不允许车辆鸣笛这一信息,B不符合题意;
C、这是绿色食品的标志,是符号,代表该食品符合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C不符合题意;
D、此为节约用水的标志,是符号,传达了节约用水的倡导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混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A、冰水混合物和水都是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单质,与化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C、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汞是金属单质的一种,与金属单质是包含关系,故选项正确;
D、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冰属于化合物,与单质不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其他的微粒也能构成物质;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根据单质的定义解答;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故错误;
B、质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计算。
【解答】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nXO2n+1,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X的化合价为x,则:(+1)×n+x+(-2)×(2n+1)=0,x=+(3n+2)。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计算出R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确定R的元素种类,继而写出其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答】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则x:(16×2)=71:64,解得x=35.5,因为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所以RO2的化学式为ClO2。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小磁针的N、S极。
【解答】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乙、丙、丁的N极都被条形磁体的左端吸引,这说明条形磁体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甲被条形磁体的右端吸引,这说明甲的左端为S极。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电磁感应
【解析】【分析】(1)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可改变导体受力方向 。
(2)电磁感应原理: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发电机的原理 。
(3)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
(4)电磁铁原理: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周围会产生磁场,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等改变磁性强弱 。
【解答】A、该图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装置,是电动机的原理,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与之相同,该选项正确。
B、此图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与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不同,该选项错误。
C、此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与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不同,该选项错误。
D、此图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装置,与电动螺丝刀工作原理不同,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8.【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布洛芬的化学式C13H18O2,计算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进行分析;
C、根据布洛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进行分析;
D、根据布洛芬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 A、布洛芬的化学式为C13H18O2,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156:18:32,可以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克”,故B错误;
C、布洛芬是一种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而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
D、一个C13H18O2分子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A、根据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原子质量与质子和中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和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A、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这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它们互为同位素原子,故A正确;
B、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决定,由于这两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因此它们的质量不同,故B错误;
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同属于一种元素,故C正确;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这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 根据提示天平平衡,说明右盘和左盘质量相等,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解答】 由图可知,天平平衡,故右盘中9个小块的总质量等于一个A原子的质量,而这个小块对应的是一个C-12质量的。设“▲”的质量为m,一个C-12原子质量为n。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可知,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答案为:B。
11.【答案】A
【知识点】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合成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欧姆定律的使用,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已知电流方向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A的磁极;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则由欧姆定律可知螺线管中磁性的变化;则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铁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然后可知烧杯中水面的变化。
【解答】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南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则螺线管中的磁性增强,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增大;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增大,故浮力也将增大,所以烧杯中水面上升。故A正确。
故选A
12.【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求出三氧化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0%,大于52%,要使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等于52%,则混入的气体氧元素质量分数须小于52%。
【解答】 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于已知数52%<60%;所以X只能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2%的物质才有可能。
A、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B、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已知数52%。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解答】在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故BD错误;
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测电笔氖管发光;断开厨房开关S、灯L熄灭,测电笔氖管不发光,这说明管道接在了用电器与开关之间,故C正确,A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A、根据实际需要,当空气潮湿,能见度低时,警示灯变亮,即警示灯随湿度的增加而变亮,当警示灯变亮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路电阻变小,再根据乙图判断哪个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就选它作为湿敏电阻;
B、若将它串联在图甲电路中的M位置,当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引,动触点2接触静触点1,R2会被短路,警示灯会一下变亮,起到闪烁的作用;
C、空气潮湿时能见度低,为安全起见判断警示灯应越亮度与湿度大小的关系;
D、电源电压不变,空气湿度设定值不变,即触发电流不变、电路中总电阻不变,若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湿敏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即可达到触发电流,最后根据湿敏电阻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情况判断。
【解答】A、由乙图可知,R1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R2的阻值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实际需要,当空气潮湿,能见度低时,警示灯变亮,即警示灯随湿度的增加而变亮,当警示灯变亮时,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路电阻变小,所以R2符合要求,故A错误;
B、若将它串联在图甲电路中的M位置,当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动触点2接触静触点1,吸合后电磁铁和R2会被短路,警示灯会一下变亮,吸合后电磁铁和R2被短路而失去磁性,衔铁被弹簧拉起,此时警示灯和R2串联接入电路,灯泡变暗,而R2放在N点和Q点都不会出现此现象,故应该将警示灯串联在图甲电路中的M位置,才能起到闪烁的作用,故B错误;
C、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安全起见,湿度越大,警示灯应越亮,故C错误;
D、电源电压不变,空气湿度设定值不变,即触发电流不变、电路中总电阻不变,若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即湿敏电阻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电流即可达到触发电流,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就能实现闪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X和Y原子位于同一周期;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和Z位于同一族;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总数之和为17,结合质子数之和为31,解答即可。
【解答】A、碳、氮、磷,碳和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层,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5+5=14,质子数之和为6+7+15=28。
B、氮、氧、硫,氮和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层,氧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6+6=17,质子数之和为7+8+16=31,符合题目要求。
C、氮、磷、氟,氮和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氟和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不符合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这一条件。
D、钠、氧、硫,钠和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氧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不符合X和Y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这一条件。
故答案为:B。
16.【答案】O2;CO2;Fe2 O3 ;HCl;BaSO4;AgNO3;CaCO3;NaOH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单质化学式书写:氧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O2 。
(2)化合物化学式书写规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根据元素化合价确定原子个数比来书写化学式 。常见元素化合价:碳元素通常显+4价,氧元素通常显 2价;铁元素在氧化铁中显+3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氯元素通常显 1价;钡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 2价;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 1价;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 2价;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 1价 。
【解答】(1)氧气的化学式为O2。
(2)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 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CO2。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 2价,化学式为Fe2 O3 。
(4)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 1价,化学式为HCl 。
(5)硫酸钡中钡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 2价,化学式为BaSO4 。
(6)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 1价,化学式为AgNO3。
(7)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 2价,化学式为CaCO3 。
(8)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 1价,化学式为NaOH 。
17.【答案】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表示2个氢原子;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2个铝离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的含义,离子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
【解答】 N2中的“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2Al3+中的“2”表示2个铝离子。
18.【答案】地磁场;N;钢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地磁场
【解析】【分析】指南针是根据地磁场的作用工作的;磁体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一些物质在磁体或者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解答】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此指南针针尖指北,则针尖是小指南针的N极;
此实验中缝衣针(指南针)要求具有磁性;因铁被磁化后其磁性容易消失,而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所以此实验中缝衣针所用的材料最好是钢。
19.【答案】(1)R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R离
(2)+1;R2O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为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R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R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图甲为R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实质是R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R离子。
(2)由图可知,R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
20.【答案】<;>
【知识点】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开关S闭合,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与电磁铁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螺线管的N、S极;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从而可知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弹簧乙的长度变化。
【解答】 开关S闭合,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与电磁铁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下方为N极,上方为S极;
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故U1<U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性减弱,磁体N极与电磁铁的S极相互吸引的力减小,弹簧乙伸长的长度变小,即l1>l2。
21.【答案】(1)并联
(2)a、c
(3)B;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 (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2)断路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是正常工作的;
(3)N处为零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解答】 (1)由图可知,灯泡与插座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
22.【答案】(1)不能
(2)12:1;16.3
(3)赶紧就医,查明病因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2)①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进行分析;
②先计算出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题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计算;
(3)根据人体有病需要就医的原则进行回答。
【解答】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每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毫克的铁,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金属铁,不能被磁铁所吸出;
(2)①琥珀酸亚铁(C4H4FeO4)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4):4=12:1;
②琥珀酸亚铁(C4H4FeO4)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铁的质量为0.5×0.1×32.56%=0.01628g≈16.3mg;
(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也可能有其它疾病出现,作为他的同学,我的建议是赶紧就医,查明病因。
23.【答案】(1)③
(2)质子;既不是化学也不是物理
(3)化学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名称与分类;
(2)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3)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属于同一族(填“周期”或“族”),故两种元素的化学(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来分析。
【解答】 (1)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种元素分别为锂元素、铍元素、氟元素、钠元素,则其中属于非金属的是③;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17 号元素的原子,其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117 个质子。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物理变化是物质状态、形状等宏观性质的改变,而该过程中原子核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元素,所以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3)②号元素铍(Be)和④号元素镁(Mg)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行,属于同一族。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4.【答案】(1)正
(2)原子核
(3)斥力
(4)A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α粒子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3)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分析;
(4)根据α粒子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解答】(1)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也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方向,是因为原子核非常小,且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α粒子在穿过原子时,大部分区域没有遇到阻碍。
(3)少部分α粒子有偏转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也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了斥力。
(4)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部分α粒子不偏转,少部分α粒子有较小偏转,极少数α粒子有较大偏转,所以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时,随着偏转角度增大,α粒子数量急剧减少,符合这种情况的图像是A,故答案为:A。
25.【答案】(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假设1
(3)纸盒中有磁体,纸盒内的磁体与小车上的磁体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小车的速度减小更快。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为了验证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去掉纸盒就行;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从而得出结论;
(3)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1)为了验证小车速度减小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小明应该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
(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假设1中没有磁体,故否认了假设1;
(3)纸盒中有磁体,纸盒内的磁体与小车上的磁体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小车的速度减小更快。
26.【答案】(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
(2)A、B
(3)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D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
(2)(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在探究过程中用控制变量法;
(4)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应该是电磁铁的磁场太弱,此时需要想办法增大它们的磁场强度。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磁性强弱;
(2)验证猜想①,即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通过电流的大小,故选A、B;
(3)通过比较图C中甲、乙两电磁铁,得到的结论是:在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小丽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应该是电磁铁的磁场太弱,此时需要想办法增大它们的磁场强度,在两个线圈不变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它们的磁场同时增大,就可能吸引起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
27.【答案】(1)S
(2)等于 b 的重力 G
(3)4G
(4)小于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时,要明确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到的力,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 0 )来确定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1)因为a悬浮在空中,a受到b的排斥力,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a的上表面是N极,所以 a的下表面是S极,那么b的上表面是S极。
(2)以 b为研究对象,b受到重力G和c对b的排斥力,b悬浮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以b 受到c的斥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G。
(3)以 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们受到重力3G,d对它们的排斥力,由于它们悬浮静止,所以 d 对它们的斥力为3G,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b、c 对 d 向下的作用力为3G,d 还受到自身重力 G,所以d对底板的压力是 3G + G = 4G。
(4)在 a上方放上 e后,a 受到向下的力,a会向下移动靠近 b,使 a、b间斥力增大,b也会向下移动,同理 c 也向下移动,所以相邻两个磁体间的距离La小于Lb。
28.【答案】(1)
(2)若有一人触电,电阻约2kΩ,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所以会断开电路。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的;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三孔插座的接法:左零右火上接地;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结合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指示灯和插座互不影响,指示灯和插座是并联的;开关同时控制指示灯和插座,则开关在干路中,且接在火线与指示灯和插座之间;
三孔插座接法为:左零右火上接地;如下所示:
(2)若有一人触电,电阻约2kΩ,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所以会断开电路。
29.【答案】(1)He
(2)CH4、P2O5
(3)材料一中的观点错误,例如氯气(Cl2)是由两个氯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说明同种原子可以结合。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微粒进行分析;
(2)根据道尔顿“复杂原子”的定义进行分析;
(3)根据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中关于单质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 (1)氦气(化学式为:He)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答案为:He;
(2)道尔顿的“复杂原子”是指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的化合物的微粒。根据表格中的物质,符合“复杂原子”的是甲烷(CH4)和五氧化二磷(P2O5)。氯气(Cl2)是单质分子,氦气(He)是单原子分子,故答案为:CH4、P2O5;
(3)材料一中提到“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根据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分子。例如,氯气(Cl2)是由两个氯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这说明同种原子可以结合。因此,材料一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30.【答案】(1)A
(2)控制电路电压U1=6V,工作电流I=0.03A,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湿度为80%,R2=3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R1=R-R2=200Ω-30Ω=170Ω,
(3)在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电流满足吸合的条件,自动闭合电动机的开关,自动打开伞,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可以改变自动闭合时的湿敏电阻的阻值,因而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挡调节。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 【器材选择】根据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磁继电器中电流增大到启动电流,电动机开始工作,据此判断电阻的变化;
【项目调试】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启动时的总电阻,减去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得出湿敏电阻的阻值,对照表格查出相对湿度;
【项目改进】在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对应的湿敏电阻约为30Ω,电动机工作时,控制电路的电阻为120Ω不变,据此分析。
【解答】 【器材选择】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折叠伞展开,湿度增大使得电流变大,磁性增强,将衔铁吸引,使得S2闭合,说明湿敏电阻随着湿度增大,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A符合要求;
【项目调试】控制电路电压U1=6V,工作电流I=0.03A,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湿度为80%,R2=3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R1=R-R2=200Ω-30Ω=170Ω,
【项目评价及反思】在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电流满足吸合的条件,自动闭合电动机的开关,自动打开伞,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可以改变自动闭合时的湿敏电阻的阻值,因而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挡调节。
31.【答案】(1)0.22;不熔断
(2)断开电源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防电墙的电压:U墙=U-U人=220V-10V=210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 (1)由统计数据中得到此时人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人体的电流;由题干可知用电器的电阻和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将电路总电流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进行比较,即小于熔断丝的额定电流时,熔断丝则不会断,相反会被烧断;
(2)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断开电源;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防电墙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建立等式即可求出防电墙的电阻。
【解答】 (1)由表中数据知,此时人体电阻大约为R=1000Ω,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4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I总=I+I人=5A+0.22A=5.22A,因为人触电时干路的电流未达到保险丝的额定电流(8A),所以保险丝不熔断;
(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第一时间断开电源,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严禁直接用手去触及伤员;
(3)在异常漏电的情况下,人体与防电墙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防电墙的电压:U墙=U-U人=220V-10V=210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则防电墙的电阻大约是:。
32.【答案】(1) 3;+5。
(2)175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解得x=160g。
(4)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
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
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90%=31.5%。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2)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4)
【解答】 (1)在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x+(+1)×4=+1,解得x= 3。
硝酸根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则y+( 2)×3= 1,解得y=+5。
(2)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
5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设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x=160g。
(4)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
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为90%,
则该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90%=31.5%。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