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试题(2025八下·温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请完成1-2题。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B.足球烯分子结构C.欧姆定律D.节水标志2.利用微观模型更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如图是水电解反应原理的微观模型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替四种元素进行的自我介绍,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4.(2025八下·温州期中)硅是半导体工业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关键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28 B.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C.硅属于金属元素 D.硅的原子质量为28.095.(2025八下·温州期中)尿素肥料能促进植物生长,缓解黄叶,该肥料的主要成分是尿素,其化学式是 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含有氢分子B.尿素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C.尿素中共含有8个原子D.尿素是一种混合物6.(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E、F、P、Q四点,磁场最强的是 ( )A.E点 B.F点 C.P点 D.Q点7.(2025八下·温州期中)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虽然是低压电,但是已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触电事故。图a中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图b中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另有丙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乙。则关于甲、乙、丙是否触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人都发生了触电事故B.甲发生触电事故C.乙、丙二人只有乙发生了触电事故D.乙、丙二人都发生了触电事故8.(2025八下·温州期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如图所示,小磁针甲、乙处于静止状态。根据标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出( )A.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电源的左端为负极C.小磁针甲的右端为N极 D.小磁针乙的右端为N极9.(2025八下·温州期中)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克,一个氮原子的质量为b克,现以1个氧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则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10.(2025八下·温州期中)将矩形线圈放入磁场中处于右图所示的位置,给矩形线圈通电,发现矩形线圈会沿顺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B.将N 磁体去除,通电后矩形线圈仍沿顺时针转动C.此时矩形线圈处于平衡位置D.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也发生改变11.(2025八下·温州期中)化学符号中的数值在不同位置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判断下列“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Mg2+②H2O ③2CO ④CaO ⑤2H+⑥CO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表示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 。12.(2025八下·温州期中)每个家庭里都有许多电灯和其他的家用电器,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1)指出该家庭电路中存在的一处元件连接错误 。(2)测电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3)将错误元件调整后,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判断该电路的故障是 。13.(2025八下·温州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关系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点物质由N、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2)图中A 点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 。(3)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4)写出C中阴离子的符号 。14.(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滨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铁钉、铁质指针(带刻度盘)、电磁铁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组别 线圈匝数(匝) 电流大小(A) 吸引的铁钉数量 (枚)1 20 0.2 22 20 0.4 53 20 0.6 9(1)图甲实验中小滨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根据表格中已知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指针稳定时,将电磁铁铁芯抽出,铁质指针的位置将 (填“偏左”、 “偏右”或“不变”)。(4)与图甲实验方案相比,图乙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5)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8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15.(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动汽车节能环保,越来越受老百姓青睐。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并铺设的光伏路面,光伏路面下铺设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与路面下方金属线圈相连,可实现对在该路面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1)给汽车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2)该系统有一个受电线圈(在车内),一个供电线圈(在地面),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伏路面是如何对在其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4)相比有线充电,无线充电速度较慢,为提高汽车充电速度,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 (写出一点即可)16.(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图甲中字母)。(2)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这些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乙中字母)。(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 (填图丙中字母)(4)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丁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别代表不同微粒,则黑球代表的微粒是 。 (填“质子”、 “中子”或“电子”)(5)请你参考图丁,画出自然界常见的一种丁图原子的同位素。 (画出一种即可)17.(2025八下·温州期中)福尔马林是指35%~40%的甲醛水溶液,其具有强效消毒和防腐性能,用于浸制生物标本和种子消毒等,已知某瓶甲醛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请计算:(1)一个甲醛分子中氢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3)该瓶甲醛溶液是否属于福尔马林 (请写出推理计算过程)18.(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制冷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 ,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 15mA 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电阻 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1)该制冷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控制电路中电流 ,当电流达到15mA 时,衔铁被吸合,右侧空调电路连通,空调开始工作。(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 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1)模型是指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律进行抽象后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式,据此进行分析。(2)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BC.根据水的组成的知识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判断。1. A: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模型,故A不合题意;B:足球烯分子结构为模型,故B不合题意;C:欧姆定律为模型,故C不合题意;D:节水标志是符号而不是模型,故D符合题意。故选D。2.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正确。故选D。3.【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元素的分布特点以及应用的知识判断。【解答】A.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A错误符合题意;B.钙元素是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氢元素的质子数为1,故C正确不合题意;D.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4.【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左上角的数字为14,则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A错误;B.正下方的数字为28,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8,而质子数为14,则硅原子的中子数为:28-14=14,故B正确;C.硅不含金字牌,因此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而不是实际质量,故D错误。故选B。5.【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A.根据尿素的结构判断。B.根据尿素的组成和化学式判断。C.根据尿素表示宏观物质,以及尿素的结构判断。D.根据尿素的结构来分析。【解答】 A.尿素是纯净物,由尿素分子构成,如再含有氢分子就成混合物了,故A错误;B.由化学式CO(NH2)2看,尿素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尿素是一种宏观物质,不可能只含8个原子,应是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C错误;D.尿素是纯净物,由尿素分子构成,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6.【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 磁感线越稠密则磁场越强,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E点的磁感线最密集,因此E点的磁场最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7.【答案】D【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解析】【分析】触电的条件:①接触火线;②形成通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与火线相连,但是站在木凳上,没有形成通路,因此不会触电。b中乙和丙串联,二者与火线相连,通过人体与地面形成通路,因此乙和丙都会触电。故选D。8.【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利用螺线管的N、S极,可以确定小磁针的N、S极;利用螺线管的N、S极和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线圈中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解答】 A.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流出,回到S极,所以利用磁感线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A错误;B.根据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结合图示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B错误;C.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理论可以确定小磁针甲右端为N极,故C正确;D.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跟通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S极跟通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相反,所以乙的右端为S极,故D错误。故选C。9.【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解答。【解答】 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克, 则 1个氧原子质量的 为;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实际质量与氧元素的的比值,即。故选A。10.【答案】B【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BD.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C.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处于平衡位置。【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A错误;BD. 将N 磁体去除,还有左边磁体的存在,且磁场方向不变,那么通电后矩形线圈仍沿顺时针转动。当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时,线圈受力方向不变,故B正确,D错误;C.此时线圈与磁感线平行,没有处于平衡位置,故C错误。故选B。11.【答案】③;①;②⑥【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解答。【解答】 ①Mg2+ 中数字“2”的含义为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②H2O 中数字“2”的含义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③2CO 中数字“2”的含义为:2个一氧化碳分子;④中数字“2”的含义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2H+ 中数字“2”的含义为:2个氢离子;⑥CO2中数字“2”的含义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表示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②⑥。12.【答案】(1)开关与电灯的位置错误(2)乙(3)CD间断路【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3)当CD之间的零线断开时,对灯泡没有影响,它正常发光。但是插座的零线断开,右孔与火线相连,则测电笔发光。左孔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也发光。【解答】(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则错误为:开关与电灯的位置错误。(2)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乙;(3) 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判断该电路的故障是CD间断路。13.【答案】(1)NO2(2)单质(3)-3(4)NO3-【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B点时氮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推算化学式即可;(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4)根据硝酸铵的物质组成的知识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B点时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则化学式为:NO2;(2)A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物质种类为单质;(3) 氨气(NH3)中 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可知:x+(+1)×3=0,解得:x=-3,即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4)NH4NO3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则阴离子为:NO3-。14.【答案】(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偏右(4)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5)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越多,说明它的磁性越强;(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3)指针受到磁力越大,则偏转角度越大;(4)甲中当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较小时,就无法通过小铁钉的数量反映磁场的变化,而乙中的指针可以精确反映磁场强弱的变化;(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大小相同。【解答】(1)图甲实验中小滨是根据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线圈匝数相同时,实验3中电流最大,电磁铁吸引的铁钉最多,那么得到结论: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 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指针稳定时,将电磁铁铁芯抽出, 电磁铁的磁场减弱,它对指针的排斥力减小,则指针的偏转角度减小,即将向右偏转一些;(4) 与图甲实验方案相比,图乙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5) 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8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15.【答案】(1)电能(2)提供磁场(3)路面下的供电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4)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面板面积(增大光能转化效率、增大线圈电流)或增加接收线圈的匝数【知识点】电磁感应;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2)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它切割路面线圈提供磁场的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根据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解答;(4)当路面提供的磁场强度不变时,增加车身上受电线圈的匝数,也能增大受电电流,加快充电速度。【解答】(1)给汽车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 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提供磁场;(3) 光伏路面是如何对在其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的原因:路面下的供电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4) 相比有线充电,无线充电速度较慢,为提高汽车充电速度,我提出的建议为: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面板面积(增大光能转化效率、增大线圈电流)或增加接收线圈的匝数。16.【答案】(1)C(2)ACB(3)A(4)质子(5)【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知识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探究的科学发展史的知识解答;(3) 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根据改变轨迹的α粒子数量可以判断原子核作用力的范围,进而判断原子的内部结构;(4)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5)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为同位素,据此分析。【解答】(1)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则二者靠近时相互排斥而远离,而C是靠近原子核,则不可能出现的轨迹为C;(2)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先后经历了:道尔顿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模型、汤姆生的正负电荷均匀分布的枣糕模型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图乙中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ACB。(3)根据丙图可知,A点表示偏转角度为0,即运动方向不变的α粒子的数量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它们经过的地方没有原子核的作用力,即原子内部是空的。(4)丁图中,黑球只有一个,白球只有一个,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白球为电子,黑子为带正电的质子,而花球为中子;(5)丁中质子数为1,应该为氢元素,最常见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如下图所示:17.【答案】(1)2:1(2)解:(3)解:甲醛溶液中含有CH2O分子与H2O分子,其中H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为2:1,因此质量比为1:8。又因为0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H元素质量分数为10%,则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0%-10%=10%;则甲醛溶液的质量分数 ;因为 25%<40%,所以不是福尔马林。【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式确定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进而计算出二者的质量之比,再根据O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H元素的质量分数,接下来根据“三者的质量分数之和等于1”计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后用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它在甲醛中的质量分数作比计算出甲醛溶液的质量分数,并与福尔马林的浓度范围对照即可。【解答】(1)根据化学式CH2O可知, 一个甲醛分子中氢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1。18.【答案】(1)减小;增大(2)解: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表格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3)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 Ω。【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分析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即可;(2) 当电流达到15mA 时,衔铁被吸合, 根据计算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根据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表格确定此时的启动温度。(3)空调启动时总电阻不变,根据表格确定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计算需要串联的电阻的阻值。【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根据R总=R1+R2可知,此时的总电阻减小。根据可知,此时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1 / 1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试题(2025八下·温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请完成1-2题。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B.足球烯分子结构C.欧姆定律D.节水标志2.利用微观模型更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如图是水电解反应原理的微观模型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答案】1.D2.D【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1)模型是指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律进行抽象后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式,据此进行分析。(2)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BC.根据水的组成的知识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判断。1. A: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模型,故A不合题意;B:足球烯分子结构为模型,故B不合题意;C:欧姆定律为模型,故C不合题意;D:节水标志是符号而不是模型,故D符合题意。故选D。2.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正确。故选D。3.(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替四种元素进行的自我介绍,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元素的分布特点以及应用的知识判断。【解答】A.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故A错误符合题意;B.钙元素是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氢元素的质子数为1,故C正确不合题意;D.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4.(2025八下·温州期中)硅是半导体工业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关键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28 B.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C.硅属于金属元素 D.硅的原子质量为28.09【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左上角的数字为14,则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A错误;B.正下方的数字为28,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8,而质子数为14,则硅原子的中子数为:28-14=14,故B正确;C.硅不含金字牌,因此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而不是实际质量,故D错误。故选B。5.(2025八下·温州期中)尿素肥料能促进植物生长,缓解黄叶,该肥料的主要成分是尿素,其化学式是 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含有氢分子B.尿素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C.尿素中共含有8个原子D.尿素是一种混合物【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A.根据尿素的结构判断。B.根据尿素的组成和化学式判断。C.根据尿素表示宏观物质,以及尿素的结构判断。D.根据尿素的结构来分析。【解答】 A.尿素是纯净物,由尿素分子构成,如再含有氢分子就成混合物了,故A错误;B.由化学式CO(NH2)2看,尿素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尿素是一种宏观物质,不可能只含8个原子,应是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C错误;D.尿素是纯净物,由尿素分子构成,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B。6.(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E、F、P、Q四点,磁场最强的是 ( )A.E点 B.F点 C.P点 D.Q点【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 磁感线越稠密则磁场越强,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E点的磁感线最密集,因此E点的磁场最强,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7.(2025八下·温州期中)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虽然是低压电,但是已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触电事故。图a中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图b中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另有丙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乙。则关于甲、乙、丙是否触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人都发生了触电事故B.甲发生触电事故C.乙、丙二人只有乙发生了触电事故D.乙、丙二人都发生了触电事故【答案】D【知识点】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解析】【分析】触电的条件:①接触火线;②形成通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与火线相连,但是站在木凳上,没有形成通路,因此不会触电。b中乙和丙串联,二者与火线相连,通过人体与地面形成通路,因此乙和丙都会触电。故选D。8.(2025八下·温州期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如图所示,小磁针甲、乙处于静止状态。根据标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出( )A.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B.电源的左端为负极C.小磁针甲的右端为N极 D.小磁针乙的右端为N极【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 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利用螺线管的N、S极,可以确定小磁针的N、S极;利用螺线管的N、S极和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线圈中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解答】 A.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流出,回到S极,所以利用磁感线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A错误;B.根据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结合图示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故B错误;C.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理论可以确定小磁针甲右端为N极,故C正确;D.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跟通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S极跟通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相反,所以乙的右端为S极,故D错误。故选C。9.(2025八下·温州期中)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克,一个氮原子的质量为b克,现以1个氧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则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解答。【解答】 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克, 则 1个氧原子质量的 为;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实际质量与氧元素的的比值,即。故选A。10.(2025八下·温州期中)将矩形线圈放入磁场中处于右图所示的位置,给矩形线圈通电,发现矩形线圈会沿顺时针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B.将N 磁体去除,通电后矩形线圈仍沿顺时针转动C.此时矩形线圈处于平衡位置D.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也发生改变【答案】B【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BD.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C.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处于平衡位置。【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A错误;BD. 将N 磁体去除,还有左边磁体的存在,且磁场方向不变,那么通电后矩形线圈仍沿顺时针转动。当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时,线圈受力方向不变,故B正确,D错误;C.此时线圈与磁感线平行,没有处于平衡位置,故C错误。故选B。11.(2025八下·温州期中)化学符号中的数值在不同位置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判断下列“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Mg2+②H2O ③2CO ④CaO ⑤2H+⑥CO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表示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 。【答案】③;①;②⑥【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解答。【解答】 ①Mg2+ 中数字“2”的含义为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②H2O 中数字“2”的含义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③2CO 中数字“2”的含义为:2个一氧化碳分子;④中数字“2”的含义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2H+ 中数字“2”的含义为:2个氢离子;⑥CO2中数字“2”的含义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表示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②⑥。12.(2025八下·温州期中)每个家庭里都有许多电灯和其他的家用电器,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1)指出该家庭电路中存在的一处元件连接错误 。(2)测电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3)将错误元件调整后,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判断该电路的故障是 。【答案】(1)开关与电灯的位置错误(2)乙(3)CD间断路【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3)当CD之间的零线断开时,对灯泡没有影响,它正常发光。但是插座的零线断开,右孔与火线相连,则测电笔发光。左孔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也发光。【解答】(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则错误为:开关与电灯的位置错误。(2)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需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故选乙;(3) 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判断该电路的故障是CD间断路。13.(2025八下·温州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关系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点物质由N、O两种元素组成,则它的化学式为 。(2)图中A 点对应的物质类别X是 。(3)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4)写出C中阴离子的符号 。【答案】(1)NO2(2)单质(3)-3(4)NO3-【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B点时氮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推算化学式即可;(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4)根据硝酸铵的物质组成的知识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B点时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则化学式为:NO2;(2)A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物质种类为单质;(3) 氨气(NH3)中 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可知:x+(+1)×3=0,解得:x=-3,即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4)NH4NO3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则阴离子为:NO3-。14.(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滨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铁钉、铁质指针(带刻度盘)、电磁铁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组别 线圈匝数(匝) 电流大小(A) 吸引的铁钉数量 (枚)1 20 0.2 22 20 0.4 53 20 0.6 9(1)图甲实验中小滨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根据表格中已知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指针稳定时,将电磁铁铁芯抽出,铁质指针的位置将 (填“偏左”、 “偏右”或“不变”)。(4)与图甲实验方案相比,图乙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5)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8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2)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偏右(4)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5)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数量越多,说明它的磁性越强;(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3)指针受到磁力越大,则偏转角度越大;(4)甲中当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较小时,就无法通过小铁钉的数量反映磁场的变化,而乙中的指针可以精确反映磁场强弱的变化;(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大小相同。【解答】(1)图甲实验中小滨是根据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数量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线圈匝数相同时,实验3中电流最大,电磁铁吸引的铁钉最多,那么得到结论: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 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指针稳定时,将电磁铁铁芯抽出, 电磁铁的磁场减弱,它对指针的排斥力减小,则指针的偏转角度减小,即将向右偏转一些;(4) 与图甲实验方案相比,图乙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5) 小滨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8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流表示数与线圈匝数为20匝时的电流相同。15.(2025八下·温州期中)电动汽车节能环保,越来越受老百姓青睐。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并铺设的光伏路面,光伏路面下铺设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与路面下方金属线圈相连,可实现对在该路面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1)给汽车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2)该系统有一个受电线圈(在车内),一个供电线圈(在地面),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伏路面是如何对在其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4)相比有线充电,无线充电速度较慢,为提高汽车充电速度,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电能(2)提供磁场(3)路面下的供电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4)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面板面积(增大光能转化效率、增大线圈电流)或增加接收线圈的匝数【知识点】电磁感应;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2)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它切割路面线圈提供磁场的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根据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解答;(4)当路面提供的磁场强度不变时,增加车身上受电线圈的匝数,也能增大受电电流,加快充电速度。【解答】(1)给汽车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 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提供磁场;(3) 光伏路面是如何对在其上行驶的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的原因:路面下的供电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4) 相比有线充电,无线充电速度较慢,为提高汽车充电速度,我提出的建议为: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面板面积(增大光能转化效率、增大线圈电流)或增加接收线圈的匝数。16.(2025八下·温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图甲中字母)。(2)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这些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乙中字母)。(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 (填图丙中字母)(4)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丁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别代表不同微粒,则黑球代表的微粒是 。 (填“质子”、 “中子”或“电子”)(5)请你参考图丁,画出自然界常见的一种丁图原子的同位素。 (画出一种即可)【答案】(1)C(2)ACB(3)A(4)质子(5)【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知识分析;(2)根据原子结构探究的科学发展史的知识解答;(3) 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根据改变轨迹的α粒子数量可以判断原子核作用力的范围,进而判断原子的内部结构;(4)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5)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为同位素,据此分析。【解答】(1)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则二者靠近时相互排斥而远离,而C是靠近原子核,则不可能出现的轨迹为C;(2)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先后经历了:道尔顿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模型、汤姆生的正负电荷均匀分布的枣糕模型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图乙中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ACB。(3)根据丙图可知,A点表示偏转角度为0,即运动方向不变的α粒子的数量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它们经过的地方没有原子核的作用力,即原子内部是空的。(4)丁图中,黑球只有一个,白球只有一个,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白球为电子,黑子为带正电的质子,而花球为中子;(5)丁中质子数为1,应该为氢元素,最常见的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如下图所示:17.(2025八下·温州期中)福尔马林是指35%~40%的甲醛水溶液,其具有强效消毒和防腐性能,用于浸制生物标本和种子消毒等,已知某瓶甲醛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请计算:(1)一个甲醛分子中氢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3)该瓶甲醛溶液是否属于福尔马林 (请写出推理计算过程)【答案】(1)2:1(2)解:(3)解:甲醛溶液中含有CH2O分子与H2O分子,其中H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为2:1,因此质量比为1:8。又因为0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H元素质量分数为10%,则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0%-10%=10%;则甲醛溶液的质量分数 ;因为 25%<40%,所以不是福尔马林。【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根据化学式确定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进而计算出二者的质量之比,再根据O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H元素的质量分数,接下来根据“三者的质量分数之和等于1”计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后用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它在甲醛中的质量分数作比计算出甲醛溶液的质量分数,并与福尔马林的浓度范围对照即可。【解答】(1)根据化学式CH2O可知, 一个甲醛分子中氢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2:1。18.(2025八下·温州期中)如图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制冷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 ,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 15mA 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电阻 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1)该制冷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控制电路中电流 ,当电流达到15mA 时,衔铁被吸合,右侧空调电路连通,空调开始工作。(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 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答案】(1)减小;增大(2)解: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表格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3)解: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 Ω。【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分析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即可;(2) 当电流达到15mA 时,衔铁被吸合, 根据计算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根据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表格确定此时的启动温度。(3)空调启动时总电阻不变,根据表格确定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计算需要串联的电阻的阻值。【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 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根据R总=R1+R2可知,此时的总电阻减小。根据可知,此时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新希望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