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陈钦《北洋大时代》北洋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立誓人某某,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痛苦,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中华革命党入党誓词新旧并存乱象横生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北大的钟声》 (又名:宽容)袁世凯1916临时政府统治时期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时期3.10袁任临时大总统1928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7.41912.1.1中华民国成立民 国 时 期1949新中国成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概念解析】北洋军阀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是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壹叁——民主与专制的拉锯——夹缝生存下的迸发——激进与保守的碰撞贰壹——民主与专制的拉锯1912年1916年1928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时期1913.111914.51914底1915.121915.51912.3.10 袁北京就职“宋教仁案”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袁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袁签订“中日民四条约”袁称帝,年号“洪宪”,将民国改为帝国黎、段“府院之争”张勋拥溥仪复辟段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3.3袁解散国民党1913“二次革命”1915护国战争1917年1917护法运动袁氏窃国,专制回笼孙氏抗争,举步维艰孙中山革命路袁世凯复辟路张氏复辟失败,段氏再造共和袁取消帝制,6月病逝1916.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 B.违背社会进步潮流C.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D.民主革命派的反对B1.帝制共和两抉择1.在山东,日本不仅得以继承德国的一切利权,还得到中国政府关于山东内地或其沿海岛屿一概不租让于外国等许诺。2.在南满,日本得到延长租借地及铁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农工商业及租用土地等权利。——《中日民四条约》“中日民四条约”2.军阀割据现混乱军阀混战割据政治分崩离析日本英美日本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孙中山北洋政府在其统治的 16 年间,经过了袁系、皖系、直系、奉系四个阶段,军事分权、制造政潮的现象一直贯穿于北洋政府统治的始终。可见,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军阀割据:探究:军阀割据时期的政治有何特点?为何日本此时在中国的势力较强?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紧侵略中国影响:①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苦不堪言1912.3~1916.61916.6~1920.71920.7~1924.101924.10~1928.12曹锟贿选说明军阀不惜背上“贿选”的骂名,都要通过国会获得政治合法性的认定,这比靠枪杆子造就独裁政权,在政治上还是有所进步。——张欣《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军阀割据:黎元洪段祺瑞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实质:美日矛盾的激化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革命党人借西南军阀的力量攻打北洋军阀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张勋张勋辫子军复辟时的溥仪孙中山看透了军阀的真面目,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军阀割据: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中国参加一战(目的、概况、影响)1918年英国报上的标题《秘密的中国军队帮助我们赢得了一场大战》一战爆发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王建朗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一战期间,14万华工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杂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外交:由被迫接受转向主动出击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必须抗争自救!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再造共和袁世凯称帝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美日矛盾的激化历史的曲折反复这,说明了什么?在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时期,专制现象仍频频出现。袁世凯皇帝梦83天,张勋复辟仅12天,宛如一场接一场的闹剧。复辟帝制的狂想均告失败。中国社会的专制传统浓厚民主革命任务艰巨3.一战胜利展觉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大觉悟:弱国无外交!中国人必须抗争自救!贰——夹缝生存下的迸发1.工业化的勃发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停止出口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民国初年颁布兴业条例法规86项。《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会法》,《商标法》……--张静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实业法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点:主要集中于沿海,以轻工业为主。原因:当我们百年后重新回看北洋时代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中国王朝政治解体走向宪政民主国家的过渡时代,除了军阀混战政治动荡外,那时也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那时的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飞速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 ——陈钦《北洋大时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引自《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原因:①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③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提倡国货⑤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探究:据材料及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探究:认识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产业结构不完整,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多,重工业少)③地区发展不平衡 (沿海多,内地少)④在国民经济总产值 中的比重小(中国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⑤受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曲折且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2.社会生活新气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变迁不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外,影响其变迁的因素还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城市化及近代化趋势的影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政府政策的影响;(辛亥革命)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民主共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新文化运动)。除旧布新叁——激进与保守的碰撞1.巩固共和,传统激变一所包容的大学一份全新的杂志一群激进的青年政治: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思想:国民思想专制愚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兴起标志: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旗帜:民主、科学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背 景概 况2.颠覆传统,重构新篇《蝴蝶二首》[唐]徐夤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蝴蝶》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①民主(德先生):不仅指民主制度,更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精神。②科学(赛先生):不仅指科学知识,更强调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文中“新的表达方式”指的是使用白话文3.万象更新,思想觉醒如春雷一般……惊醒了无数青年……影响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个时代……《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积极意义: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局限性:①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看待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②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下层群众:看不见北洋军阀:不想看传统文人:看不起青年学生:想多看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2/3。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探究:据材料及所学,评价新文化运动。作用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作用2: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作用3: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作用4: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局限:①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缺乏群众基础;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倾向。北洋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军阀混乱经济凋弊封建落后新旧杂陈民主共和工业发展文明开化除旧布新印象北洋颓唐的时代 觉醒的时代独裁、混战、妥协政治民主共和广泛传播军阀混战阻碍其发展经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思想民主科学并驾齐驱陈规陋习仍有保留生活民众生活除旧布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