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武昌区2025届高三年级5月质量检测历史本试题卷共6页,共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盘龙城商城遗址中,一般贵族墓葬中青铜礼器的组合是一件食器鼎或鬲,再加上一套酒器即觚、爵、斝各一;高等贵族墓葬中则有体量较大的鼎和多套觚、爵、斝,再加上尊或罍等大型酒器;而平民墓葬中多为陶鬲。据此判断,商代A.形成较成熟的礼乐系统B.贵族阶层饮食结构丰富C.等级秩序渗入社会生活D.早期国家认同已经形成2.公元84年,汉章帝下诏:“自牛疫已来,谷食连少…刺史、二千石不以为负。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赁种饷,贳(借)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其后欲还本乡者,勿禁。”该措施A.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B.体现了农业政策的灵活C.造成了户籍管理的混乱D.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3.唐朝中后期,藩镇不经过中央统一选拔程序自行招募僚属,称为辟署制。唐朝中后期不同类型藩镇辟署人才的主要出身与去向统计(部分)藩镇类型人才出身在藩镇任职后的主要去向河溯型地方士族、豪强部分成为节度使亲信中原型科举出身者、地方豪强、部分平民部分回归中央政府东南型南方富裕士人家庭部分参与地方治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科举制度受到冲击B.社会流动不断加快C.平民社会逐渐形成D.门阀势力有所削弱4.在西夏《天盛律令》中有“大食、西州国(高昌回鹘)等买卖者,骑驼载时死亡,及所卖物甚多,驼不足,说需守护用弓箭时,当告局分处”“大食、西州国等使人、商人是客人,不得给予罚罪,故已给价数当还给。”等内容。上述内容表明A.西夏政府重视商业贸易B.宋王朝丧失贸易主动权C.商业成为西夏立国之本D.政权对峙阻断民族交融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情绪。“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等谚语都出自明清学者编纂的蒙学经典《增广贤文》。这些谚语反映了A.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儒学向社会基层渗透C.商品经济的持续繁荣D.传统伦理观念的松动6.1866年,奕 以“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为由,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招取正途官员。大学士倭仁则认为“令正途从学,恐所习未必能精,而读书人已为所惑,适堕其术中耳。”双方的分歧A.推动了选官制度近代化转型B.反映了中华文化重构的困境C.维护了重道轻器的价值观念D.回应了晚清政治格局的变动7.1915年,张審在家书中写道:“南通虽僻处江海一隅,然纱厂、垦牧、学校次第兴建。近闻欧战方酣,外货输入稍减,此正我民族工业奋起之时。望乡人同心,以实业固本,以教育启智,则地方自治可成,国家富强或基于是。”张簪意在说明A.民族工业发展迎来转机B.战争可以唤醒民族意识C.兴办实业有助地方自治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8.1938年4月,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卫立煌途经延安,中国共产党为其举办盛大的欢迎晚会:1939年9月,毛泽东设宴欢迎国民政府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1945年,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傅斯年等访问延安,也受到了隆重欢迎和款待。上述史实表明中国共产党A.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致力于消除国共两党的矛盾C.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下表是1964年部分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该举措旨在28.48252015109.086.895.396.233.72北京上海江苏四川云南贵州A.践行西部大开发战略B.优化经济产业结构C.应对外部的严峻挑战D.完成国民经济调整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