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锦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对李商隐《锦瑟》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多重意象及其背后的深意。(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锦瑟》中的典故如 “庄周梦蝶”、“望帝啼鹃”、“沧海珠泪” 和 “良玉生烟”,并探讨这些典故如何帮助表达诗人的情感和主旨。此外,课程还涉及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通过典故分析诗歌的方法,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李商隐生平背景的了解,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到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个人情感经历。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锦瑟》,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锦瑟》中的典故和多向旨意,学生能够发展开放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鉴赏《锦瑟》的意境和情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美学价值,培养审美情趣,并尝试在创作中融入类似的审美体验。(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唐代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教学重难点(1)结合《锦瑟》中的典故,深入理解诗人李商隐复杂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诗歌多向旨意的开放性鉴赏能力。(2)通过诵读与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与情感美,提升学生的朗诵技巧与审美体验。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情感体验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和音响设备,以便展示李商隐的生平资料、《锦瑟》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诗歌解析视频。同时,利用音响设备播放与诗歌情感相符的背景音乐,增强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沉浸式学习体验。(2)《锦瑟》原文及相关资料:提前复印《锦瑟》的全文及注释,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纸质文本。此外,准备一些关于李商隐生平和《锦瑟》背后故事的补充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3)互动式白板:利用互动式白板进行课堂活动,例如让学生在白板上标记出他们认为重要的诗歌意象、典故或者情感转折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促进他们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诗坛繁星璀璨,除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杜甫的博大深厚,还有一颗散发着神秘幽光的明星 —— 李商隐。他的诗歌不同于李白的奔放与杜甫的厚重,却以其独特的迷离之美,成为唐诗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特别是他的 “无题诗”,更是触动了许多读者的心弦,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锦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李商隐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兴趣。)二、初读感知1. 倾情诵读【任务导引】“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 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梁启超(教师朗读这段话,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神秘性和美感。)【任务设计】读诗题了解 “锦瑟”。锦瑟:有花纹的瑟。据《世本》记载,瑟最初由伏羲创制,共有五十根弦。《汉书 郊祀志》提到,泰帝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瑟,因其悲凉之音令皇帝难以忍受,因此将瑟改为二十五弦。李商隐在诗中提到的锦瑟,虽然美丽,但其琴声却充满了哀愁。(教师引导)诗题中的 “锦瑟” 是否仅仅指代乐器?它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生:可能代表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小结:诗题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预示着诗歌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题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思考诗题与诗歌主题的关系。)把这首诗压缩成七绝,五绝,三言,会是什么样?(1) 七绝:“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 五绝:“锦瑟五十弦, 弦柱思华年。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3) 三言:“五十弦, 思华年。成追忆,已惘然”大致意思:诗人回忆起青春年华,感受到时光流逝中的怅然若失。(教师引导)通过这种压缩的方式,你们能更清楚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主线吗?(生:能,主要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教师示范朗诵,并指导学生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本诗以 “锦瑟” 为引子,通过 “锦瑟” 引发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真正要说的不是 “锦瑟”,而是 “思华年”,这才是诗眼。诵读指导:配上伤感的音乐。请学生朗读,把握诵读舒缓、缓慢的节奏,读出回忆带着伤感的感觉。教师示范朗诵,并指导学生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三、探究多项旨意品读诗意【任务导引】王蒙先生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 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 “斯芬克斯之谜”。【任务设计】谈谈你理解的李商隐(知人论世)。【夹缝生存】李商隐(约 813 - 约 858) 是晚唐著名诗人。他曾在三次应进士考试后,于开成二年 (837 年) 中进士。起初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后又成为李党王茂元的女婿,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挤。他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最终在 46 岁时去世。【深情难忘】23 岁时,李商隐在玉阳山上遇到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宋华阳,两人陷入爱恋。但由于礼教和教规的限制,这段感情最终无疾而终,给李商隐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伉俪情深】李商隐 26 岁时,进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爱上其女儿。两人结为夫妻,感情非常深厚。不幸的是,妻子在他 38 岁时去世。小结:李商隐一生历经坎坷,既有政坛上的挫折,也有情感上的创伤。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的深度。(教师引导)结合李商隐的生平,你们认为《锦瑟》中可能包含了哪些情感?(生: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无奈。)你认为本诗的旨意是什么?思路点拨:找诗中的典故,分析作者情感。学生讨论归纳:庄周梦蝶《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故事。提示:诗中的 “庄周梦蝶” 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无法再现的梦幻般的美好时光。望帝啼鹃传说中蜀国君主杜宇退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暮春时节都会发出凄厉的叫声。提示:诗中的 “望帝啼鹃” 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逝去美好的哀悼。沧海珠泪珍珠生于蚌壳中,蚌壳在月光下张开,珍珠因此得到月光的滋润,晶莹剔透如同泪水。提示:诗中的 “沧海珠泪” 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对往事的怀念。良玉生烟蓝田山中,良玉在阳光下会生出烟雾般的光芒。提示:诗中的 “良玉生烟” 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但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虚幻。(教师引导)通过这些典故,你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锦瑟》的多重含义吗?(生:通过这些典故,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绪。)作业布置(1)请根据《锦瑟》一诗中的典故,任选其一,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阐述其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作用。(2)结合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分析《锦瑟》一诗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所表达的情感,并与同学交流你的心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