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水分子的变化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探秘水世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CONTENTS
1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2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重点:通过电解水认识水的组成;
基本反应类型,分子与原子区别
难点:认识水的组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3
通过水的分解与形成,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基本反应进行分类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间隔和水分子的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的物质。如果往水中通直流电,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课堂导入
水的分解
一、
水通直流电,会发生分
解,是化学变化
探究新知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实验步骤:
(1)在水电解器(右图)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
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
实验探究2-5
实验现象:
两个电极上产生气泡,与电源正极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之比约1:2
实验现象:
用一根点燃的
火柴接近液面
下降较多的玻
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该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带火星木条复燃。
(2)用一根点燃着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宏观:
(1)水通电分解生成 和 ,二者的体积比为 ;
(2)氧气是由 组成; (3)氢气是由 组成。
微观:
(1)水是由 构成的;
(2)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3)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
(4)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氧气
氢气
氧元素
2︰1
2.实验结论:
一个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
氢元素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3.实验反思:
(1)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是分子间的 改变了;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新的物质 。
没有
间隔及排列方式
分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1.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氢气
+
氧气
注意:①反应物、生成物写的是宏观物质的名称;
②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只一种时,中间用“+”连接。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读“生成”)
(读“和”)
读法:水在通电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通电
H2O
H2
O2
+
2.符号表达式
化学反应的表示
分解反应
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B → A + B
特点:“一变多”
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学反应分类的基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特点和关系。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解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二、
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生成水呢?
水的合成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珠。用手触摸烧杯,手感到发烫,说明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实验探究2-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由于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若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再点燃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应该验纯,以防发生意外,造成危险。
【问题思考】为什么氢气点燃之前一定要它的纯度
实验结论:
(1)氢气燃烧生成水;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反应的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H2 + O2 H2O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点燃
【问题思考】你能说出表达式中每个文字或符号的意义吗?它们的读法如何?
化合反应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 + B → AB
特点:“多变一”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的关系;
(2)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是化学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氢能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它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所以人们把氢气作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
氢能是一种极其理想的能源,21世纪最有价值的能源
原料
来源广
燃烧
放热多
产物
无污染
氢能源是一种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以氢为载体来储存和传输能量,相较于传统石化能源,氢能源具有低碳、零污染、可持续的特点。在“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的指引下,继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
源迎来快速发展后,
氢能作为公认的低碳
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
而出。
①易燃、易爆
②难以液化
③储存和运输不安全、不方便
④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
氢能源为什么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1.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
B.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C.实验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
D.产生的O2与H2的质量比为1:2
D
课堂达标
2.下图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B
课堂达标
3.下列图像正确反应电解水的过程中物质之间关系是( )
A. B.
C. D.
C
课堂达标
4.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高光谱观测卫星,使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又一次得以展示。发射用的火箭用的是液氢和液氧,下列与此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发射时的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
B.液氢和液氧都是混合物
C.在发射时利用的液氧的助燃性
D.液氧与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B
课堂达标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电解水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有效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可减少水的污染
C
课堂达标
6.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a玻璃管与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C
课堂达标
7.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生成的氧气与氢气质量比约为 1:2 ③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④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课堂达标
8.下列反应中为化合反应的是( )
A.双氧水 水+氧气
B.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C.碳酸 水+二氧化碳
D.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课堂达标
B
二氧化锰
氧气
点燃
课堂达标
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航天员佩戴头盔的面窗两层之间充有高纯氮气,该氮气是
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分离出氮气。航天员呼吸的氧气有三种来源:第一种主要是携带的纯氧氧气瓶,第二种是利用电解术的方式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氧气可以供宇航员呼吸,而氢气还可以作为燃料。第三种是利用固体氧气发生器产生的氧气。
(1)分离液态空气法分离出氮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利用电解水的方式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3)氢气可以作为燃料,是利用氢气的_________性。
物理
分解
可燃
课堂达标
10.水是生命之源。
(1)如图1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2所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3)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综合运用
①沉淀、②吸附、③过滤、④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
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氧气
A
①③②④
氢气+氧气点燃水
知识总结
不良反应
1.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的检验)。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而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3.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4.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的意义及读法。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感受化学魅力
探寻化学之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