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信息卷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信息卷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信息卷
6.为了维持细胞外液中K含量的稳定,肾脏能对K进行重吸收和外排,肾外髓钾通道(ROMK)可
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K向小管腔的转运,ROMK通道分泌的钾是尿钾大部分或全部的来源
生物学
在维持机体钾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编码基因突变可引起肾功能受损,呈现以尿排钠
钾、氯过多为特点的Ⅱ型Bartter's综合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
A.ROMK是由蛋白质构成,构成ROMK的蛋白质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
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
B.Ⅱ型Bartter's综合征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介绍,我国成人饮水量中位数为1488毫升,其中男性为
C.I型Bartter's综合征会呈现出多尿、细胞外液量增加等症状
1679毫升,女性为1370毫升。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D.体内的离子K在维持渗透压以及调节静息电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A.细胞内的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后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
7,有人利用某种基因突变的小鼠和胞内寄生的病原体进行感染实验,比较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
B.短时间内摄入较多的水可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的死亡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感染该病原体后,测定两种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C.通道蛋白在运输水分子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数目,发现两种小鼠间无明显差异。如果用识别该病原体的专一抗体处理突变小鼠后再进行
D.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中都有水的生成和消耗
感染实验,小鼠存活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2.Na-K泵又称Na'-KATP酶,位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其结构和转运机制如下图。下列有关
100
80
Na-K泵的说法正确的是:
60
60
B亚装
20
20
0020
010
◆突变小鼠
0一正常小鼠
二施加抗
结合位
N结合位
精合位点
A.两种小鼠被感染后,B琳巴细胞均能增殖分化
A月
B.突变小鼠被感染后,T淋巴细胞的功能可能是正常的
C.突变小鼠体内的抗体水平可能在感染前后都很低
A,Na'通过Na通道和Na-K泵进行跨膜运输时均需要和蛋白质发生结合
D.两种小鼠的辅助性T细胞接受病原体刺激后分裂、分化
B.通过Na-K泵运输K需要消耗能量,运输Na不需要消耗能量
8.中华鲎血液生产的滋试剂是新冠疫苗等生物医药产品必需的质检试剂,近年来中华鲨资源骤
C.氰化物能使ATP供应中断,其对Na-K泵的抑制作用与乌苯苷类似
减。有研究用样方法调查了北部湾潮间带区域2017和2020年夏季潮间带滩涂幼鲎种群数量
D.Na'-K泵具有维持细胞膜电位,维持细胞渗透压等多种生理功能
(下表,单位为个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DNA两条单链的复制过程有所差异,一条单链能连续复制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会不断合成短
调查点
2017年
2020年
的DNA片段称为后随链,但不论前导链还是后随链的合成都需要一段RNA引物。科研人员向
竹林盐场
0.158
0.020
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添加化合物Z,发现0-10分钟内mRNA含量显著下降,20分钟后DNA含量
湿地公园
0.069
0.085
仍未增加。若在20分钟时解除化合物Z的作用,DNA复制仍无法恢复。下列有关上述信息的
沙田
0.806
0.440
说法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需要的酶除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外,还需要DNA连接酶等其他多种酶
A.根据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推测中华幼鲎的运动能力较弱
B.前导链与后随链复制出现差别的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催化子链由3'
→5’方向延伸
B.人为干扰导致栖息地退化是中华鲎资源骤减的重要原因之
C,改善中华鲎的栖息环境可以提高中华鲎的环境容纳量
C.因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化合物Z有可能是影响了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
D.化合物Z作用机理不可能是导致RNA聚合酶失活,因为该酶只影响转录不影响复制
D.从表中可知,中国鲎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9.下列农业谚语或古代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4.某农业站研究小麦的两对相对性状:颖壳颜色(紫色和白色)及芒的有无(有芒和无芒),发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明有机物可以作为肥料重新被植物吸收
现两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分
B.“两个黄郦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适应的关系
析错误的是: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涉及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
杂交组合
亲本表型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D,“锄禾日当午”
一中耕松土主要目的是为作物根部补充氧气,促进无机盐吸收
紫色有芒()×白色无芒(?)
全为紫色有芒
紫色有芒:白色无芒=3:1
10.生物学发展历史上,有许多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和探究,建立了许多生物学理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繁色无芒()×白色有芒(?)
全为紫色有芒
A.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和其他还原剂,在光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A.控制两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斯坦利提出了“精明的捕食者”理论,发现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根据两组实验结果均能判断紫色和有芒为显性
C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得出胰腺分泌胰液只受体液调节
C.让甲组F1与白色无芒植株正反交,结果完全相同
D.林德曼分析流经赛达博格湖能量的最终去向,发现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D.乙组下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有芒:白色无芒=3:1
11.VEGF是一种可以促进血管生成的关键细胞因子,采用基因修饰的策略将具有血管发生作用
5.半规管(维持姿势和平衡的内耳感受装置)的形态和尺寸与动物的运动方式具有较强的相关
的VEG基因与小鼠PS细胞相结合(VEG基因转染),并使其产物具有VEGF的作用,实验结
性。研究人员对禄丰古猿化石的内耳半规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人类直立行走或起源于禄丰
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猿型的运动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同时间的VEGF表达水平
组别
A.禄丰古猿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运动方式的直接证据
34d
5-7d
7-14d
15-21d
B.人类的直立行走适合于人类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和繁殖
空戴体转染组13.31±02115,27±0.2814840.15【4.46±0.1
C.禄丰古猿运动方式的变化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VECF基因转染组66.25±0.32
120.35±0.55
118.9=0.4
119.06±0.3
D.人类行走方式的进化实质是环境对行走方式的定向选择
高三生物学第1页(共6页)
一高三生物学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