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新高考2022级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DABBD6~10 CAACD11~15 CDCB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注意:1,本试卷中其他合理答案,可参照此评分标准酌情给分。2.方程式未写条件或条件不完全、不写“↓”或“↑”均扣一分,不配平不得分。16.(14分)(1)(球形)干燥管(1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使乙酸酐水解(2分)(2)反应物沸点较高,蒸气易液化,无需使用水冷凝(2分)(3)将3-:-呋喃基丙烯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盐(1分)沸石(1分)(4)向滤液中继续滴入浓盐酸至不再有浑浊产生,再次过滤,洗涤,将两次所得晶体合并(2分)(5)重结晶(1分)(6)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秒内不变色(2分)96.1(2分)17.(13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分)(2)Fe,0,、Si02(2分,1个1分)(3)670℃(1分焙烧温度低,反应较慢,有限时间内产生的S0,少,不利于硫酸盐的生成,导致浸出率低(2分)(4)①K[Fe(OH))】=4×108,除尽Fe时pH约为3,4%的氨水pH约为11,此时Fe+已经沉淀完全(2分)②MgC0,(1分)③随刊矿化剂中(NH,),CO,的质量浓度增大,NH浓度增大,NH+H,O、一NH3·H,O、一NH+OH逆向移动,NH浓度增大,导致Ni2++6NH3=NiNH),]2+正向移动,Ni24的沉淀率减小(2分)(5)[NiNH)6]2++6H=Ni2++6NH(2分)18.(14分)(1)+242 kJ.mol1(2分)(2)①反应Ⅱ和反应V的△H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大(2分)②温度高反应V进行程度大,SiHCI,分解;温度低K。较小,转化率低(2分,1点1分)③cd(2分,1个1分)(3)00.14-2”-0.1-22(2分)y(1-0.1-x-z)②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反应I,气体计量数相等,压强对平衡无影响(2分)③a(2分)19.(14分)CH;(1)(1分)(2)邻溴甲苯(或2-溴甲苯)(1分)(3)羟基(1分)羧基(1分)(以上两空可交换位置)(4)在氧化甲基的同时酚羟基也会被氧化(2分)OH ONH2(5)N2HH2O+CHOH+H,0(2分)取代反应(1分)NO2(6)16(2分)(1分)NH2(7)(2分)0NHHO入0HO,/催化剂.CHOO/催化剂、COOH CH,OHC00CH,N,H.H,O△CHO△COOHCOOCH;NHNH9.利用光电解水制氢,并氧化有机物的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图中“,”代表单电子)。光照产生的空穴()迁移至电极表面,实现电子传递,最终促进0凸0的氧化。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量转化:光能→电能→化学能B,工作时,以在电极上失去电子00HC.每生成1molH080时,电路中通过4moleD.生成的H,仅部分来源于水的电解10.高铁酸钾(K,FeO4)是具有极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可用NaCIo溶液(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在碱性条件下氧化F(NO),后经转化分离制得。某实验小组按照表中图示步骤(夹持、加热装置均略去)依次操作,制备K,FO,固体。常温下的溶解度:Na,FeO4>K,FeO4。下列步骤中的装置和原理无法达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无水乙醇昌浓盐酸饱和KOH溶液C饱和FeNO)溶液、苦NaOH固体Nao三颈烧瓶中反溶液应后的混合物制取Cl2得到含Na,FeO,的溶液得到含K,FeO,洗涤K,FeO,的溶液固体11.硫酸铜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采用如下流程可除去混在硫酸铜晶体中的少量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H20H202除铁剂X调节pH=4硫酸铜晶体一→溶解→氧化→除铁结晶→CuS0,5H,0滤渣A.“溶解”时水中需添加一定量的稀硫酸B.“氧化”时H,O,的实际用量比理论用量大C.“除铁剂X”为NaOH溶液D.“结晶”过程的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化学试题第3页(共8页)12.我国科学家利用下列转化制备含硼酸锂的聚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HOOHLi,CO,H,BO,反应1OH反应2OHA.x的单体可转化为乙醛B.y可与NaOH溶液反应HO OHC.z属于高分子材料且能导电D.反应2中。。作氧化剂13.某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体密度为p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NH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o IB.晶体中,距离CH,NH最近的I数目为8●CHNH时●P%2+C.∠NH键角:CH,NH>CHNH2D.与I厂间的最小距离为:620x√5cmPXNA14.CH4与CL2光照发生一氯取代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使CL2分解生成:Ci引发反应叶一步骤1十—步骤2→过渡态I含HC丑…C1过渡态Ⅱ含H3C…Cl…CB.步骤1比步骤2快HC.+CL+HCI'C.步骤2中CL,的C一C1发生断裂CH+:Cl.+ClD.产物中有乙烷生成的原因是:CH,CI+HCI+:ciH,C.+CH3→CH,CH反应历程15.常温下,某溶液中[Ag(S0)2]3和[Ag(S0)3]5浓度之和为0.075molL,两种离子的分布分数δ随c(SO子)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1.0[Ag(SO)3]n(Ag(S03)2])8[Ag(SO)n(Ag(O)P)+n([Ag(SO,),])o0.5[Ag(SO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51.01.52.02.53.0A.随c(SO好)增大,溶液的pH增大c(SO)/mol-L-IB.常温下,[Ag(S0)2]3+SO一[Ag(S0)3]5的平衡常数K为0.5C.当c(S03)=1molL时,c([Ag(S0)3]5)=0.05molLD,加入Na,SO,溶液可实现AgCl和PbSO,固态混合物的分离化学试题第4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新高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答案.pdf 四川省新高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模)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