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1.(2024九下·成武期中)古诗词中也常常蕴含科学道理。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与和其他不同的是A.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2.(2024九下·成武期中)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为人类造福。下列有关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进行灯火实验——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对人不利B.小苏打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小苏打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C.含有铁元素的砖坯,烧制后有青、红两种颜色——铁元素分别呈现+2价和+3价所致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3.(2024九下·成武期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记录是获得实验结论的基础。下列实验对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B.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后,黄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C.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后有大量泡沫产生D.尿素与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4.(2024九下·成武期中)刚打捞上来的新鲜海鱼,随便烹饪都极为鲜美。这是因为新鲜海鱼体内含有氧化三甲胺(C3H9NO)。但当海鱼被打捞上岸后,氧化三甲胺便会被鱼体内的酶、周围的细菌、高温的环境转化成具有难闻鱼腥味的三甲胺(C3H9N)。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三甲胺比三甲胺多一个氧原子B.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化学性质不同C.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均属于有机物D.可用三甲胺含量评价海鱼新鲜度5.(2024九下·成武期中)某同学为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的催化剂,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操作无错误B.②~⑥的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C.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⑥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是用来检验氧气的6.(2024九下·成武期中)下列对图1-图4的描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2的元素是碳元素 B.Mg的原子质量为24.31gC.图3所示原子不易得失电子 D.图4是Mg+2的结构示意图7.(2024九下·成武期中)同学们对火柴并不陌生,可是在使用时经常遇到点不着火柴的尴尬事。火柴盒擦火皮上含微量红磷,火柴头含有少量氯酸钾和硫黄,用相同的力采用甲、乙两种方式点燃火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用力相同,都能顺利点燃火柴B.乙用力方式产生的摩擦力更大,易点燃火柴C.火柴能燃烧是因为摩擦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D.竖直向上的a火柴比b燃烧更旺8.(2024九下·成武期中)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中和反应放热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C.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D.检验某固体是碳酸盐9.(2024九下·成武期中)将60g甲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gB.0~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点溶液为甲物质的饱和溶液D.c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2024九下·成武期中)下列化学观念的描述合理的是A.分类观: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涵盖了所有的化学变化B.守恒观:物质的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C.元素观: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和锰元素组成的D.定量观: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之间满足固定的质量关系11.(2024九下·成武期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化废为宝实现二氧化碳的高值利用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所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当前人类面对的重大课愿。南京工业大学王军教授课题组在沸石分子筛碳捕集领域取得了最新突破。图1是二氧化碳利用核心技术,图2是在相同温度下,干燥时间对不同种类沸石CO2吸附量的影响。(1)碳捕获的方法有多种,在航天器中可以利用氢氧化锂(LiOH)捕获二氧化碳,已知LiOH具有与NaOH类似的性质,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种方法与沸石分子筛处理二氧化碳的本质区别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答)。(2)电解水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产生的氢气与CO2作用获得不同产物,说明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请你举出其他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导致反应产物不一样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3)由图2可知,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的CO2吸附量 (填“大”或“小”)。12.(2024九下·成武期中)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金、银、铜牌总计有5000余枚。做成这些奖牌的原材料都是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得到的。电子废弃物中一般含有铝、铁、金、银、铜等。某班同学对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得到金属的过程进行探究。任务一:从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工艺流程探究金属的性质(1)下列性质中,与金、银、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无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有金属光泽 B. 导电性好 C. 化学性质较稳定(2)“后续处理”是指:将“以金属为主的颗粒”放入硫酸溶液中溶解浸泡一段时间,过滤,将金属沉淀物用纯水冲洗,将得到的纯度较高的贵金属单体,继续放入王水中浸泡12小时,获得重金属沉淀物,再度过滤,取滤渣,将过滤后的滤渣进行熔炼提纯,得到重金属。用硫酸浸泡可除去废旧电子设备中的________等金属,请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下列物质最可能是“王水”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硫酸锌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3)常温下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任务二:探究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属的意义(4)你认为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属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13.(2024九下·成武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松花蛋又称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蛋制品。其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明代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对皮蛋有明确记载。制作松花蛋的原料:生鸭蛋、食盐、生石灰、纯碱、稻壳若干。加工方法如下:(1)将调味的红茶、食盐放进清水锅内煮沸,再倒进放有生石灰、纯碱的缸内,搅成糊状包在鸭蛋上。(2)包好的蛋放在稻壳上来回滚动粘上稻壳,再用黄泥加食盐水捣和的泥糊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即可变成皮蛋。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1)写出松花蛋原料中的生石灰、纯碱遇水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2)刚做好的皮蛋必须用黄泥密封的原因是 。(3)皮蛋吃起来就有点苦涩的味道,所以食用皮蛋时可以用 作蘸料,去除涩味。(4)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用硫酸锌取代密陀僧的原因是 。14.(2024九下·成武期中)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一盐酸溶液标签损坏,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取一定质量的酸液,用足量碳酸钙与之反应,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而计算出酸的浓度。①根据该方案,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②仪器a的名称是 。(2)小康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某物质(CxHyOz)的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①c和d中所装药品的顺序 (选填“能”或“不能”)颠倒。②石英管中装入CxHyOz和CuO,实验之前先通氧气,目的是 ,CuO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石英管中装入2.36gCxHyOz(若实验结束后,c管增重1.08g,d管增重3.52g。则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15.(2024九下·成武期中)小明在用打磨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有气泡冒出。他对该现象很好奇。【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形成假设】(1)①该气体为氧气、②该气体为二氧化碳、③该气体为氢气小明经过反思认为猜想②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2)【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用拇指堵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一根燃烧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________ 假设③成立【继续探究】该硫酸铜溶液显酸性,pH<7。【实验验证】(3)以下三种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 B. C.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查阅资料】1.某些盐溶于水后,构成盐的酸根离子或金属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酸或弱碱,使盐溶液表现为酸性或碱性。2.CuSO4在水中会离解成Cu2+、SO。3.在敞开系统中,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FeSO4会被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氧化,发生如下反应4FeSO4+10H2O+O2=4Fe(OH)3+4H2SO4,对溶液的酸碱性也有影响。【得到结论】(4)①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与水作用生成了________。②为了防止溶解氧对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影响,可以采取对反应溶液________的方式进行处理。16.(2024九下·成武期中)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冷水进入热水器后,将天然气(甲烷含量为85%)点燃,冷水被火焰的高温加热成热水,从热水阀流出。(1)若“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则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2)小明在某次使用热水器时,将出水温度设定为40℃,检查燃气表发现热水器工作1分钟消耗天然气0.04m3(折算后质量约为28g),计算热水器工作5分钟,天然气中甲烷(CH4)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2.【答案】B【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答案】C【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硬水与软水;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不符合题意;C.蒸馏水属于软水,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后有大量泡沫产生,符合题意;D.尿素不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二者混合研磨无刺激性气味生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B、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分析;C、根据软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分收入D、根据尿素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分析。4.【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解析】【解答】A、1个氧化三甲胺分子比1个三甲胺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符合题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化三甲胺(C3H9NO)、三甲胺(C3H9N)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C、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由题中信息“当海鱼被打捞上岸后,氧化三甲胺便会被鱼体内的酶、周围的细菌、高温的环境转化成具有难闻鱼腥味的三甲胺”可知,可用三甲胺含量评价海鱼新鲜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不确定物质质量关系无法确定原子个数关系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C、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5.【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解析】【解答】A、 ①中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在桌面上错误,不符合题意;B、 ②~⑥的实验过程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操作,其中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加快溶解速率;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使液体受热均匀;转移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将食盐从蒸发皿中转移到纸上,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只说明的实验操作,没有提供实验数据和描述实验现象,无法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D、 ⑥中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是用来检验氧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分析;B、根据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C、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D、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6.【答案】C【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质子数为12的元素是镁元素,不符合题意;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Mg的原子质量为24.31,不是实际质量,不符合题意;C、图3所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符合题意;D、 图4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为Mg2+,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镁元素质子数为12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原子不易得失电子分收入D、根据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分析。7.【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甲与乙接触火柴盒方向不同,用力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B、乙用力方式中,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大,摩擦力大,克服摩擦做的功多,转化为的内能多,温度更高,更容易点燃火柴,符合题意;C、火柴能燃烧是因为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了火柴的着火点,着火点为物质属性,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D、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下端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不易持续燃烧,所以b火柴比a燃烧更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示确定甲乙用力方式,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属性,不能改变,物质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8.【答案】A【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万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B、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加热过量铁粉不能探究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应“长管进,短管出”,不符合题意;D、盐酸与碳酸盐或活泼金属都会反应产生气体,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要验证固体为碳酸盐,还需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B、根据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C、根据气体通过溶液除杂时长导管进气分收入D、根据盐酸与碳酸盐或活泼金属都会反应产生气体分析。9.【答案】C【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0℃时, 将60g甲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所得溶液质量为60g,即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60g-50g=10g甲固体,则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不符合题意;B、0~t2℃时,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说明该温度范围内,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C、a点时,溶液的质量为70g,有固体未完全溶解,则a点溶液为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D、b点和c点溶液质量均为110g,即两点处60g甲固体全部溶解于50g水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示中不同温度下,将60g甲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确定物质的溶解情况,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10.【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大多数化学变化,没有涵盖所有化学变化,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但变化除化学变化外还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之间满足固定的质量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特点及反应类型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分析;C、根据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11.【答案】(1)2LiOH+CO2=Li2CO3+H2O;该方法中有新的微粒产生(2)化学;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在光照与叶绿素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与葡萄糖(3)大【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1)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LiOH与NaOH化学性质相似,则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与H2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该处理方法是将CO2转化为其他物质,沸石分子筛处理二氧化碳过程中CO2没有发生变化,则本质区别为有新的微粒生成;(2)电解水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在光照与叶绿素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与葡萄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根据图示对比可知沸石A比沸石B的CO2吸附量大。【分析】(1)根据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与H2O,所给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析;(2)根据电解水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条件不同时产物不同分析;(3)根据图示中数据的变化分析。12.【答案】(1) B(2) 铝、铁 或 C(3)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4)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解析】【解答】(1)金、银、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是因为其具有金属光泽,比较美观,且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导电性好与制作奖牌无关。故选B;(2)电子废弃物中一般含有铝、铁、金、银、铜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铁排在氢前,金、银、铜排在氢后,铝、铁能与稀硫酸反应,金、银、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用硫酸浸泡可除去废旧电子设备中的:铝、铁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锌比金、银、铜活泼,金、银、铜均与硫酸锌不反应,故“王水”不可能是硫酸锌溶液,A不符合题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银、铜均排在氢后,金、银、铜均与稀盐酸不反应,故“王水”不可能是稀盐酸,B不符合题意;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能能与金、银、铜反应,故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能是“王水”,C符合题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银、铜均排在氢后,金、银、铜均与稀硫酸不反应,故“王水”不可能是稀硫酸,D不符合题意。(3)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4)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分析】(1)根据奖牌的特点确定制作材料的性质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3)根据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产生致密氧化铝膜分析;(4)根据金属回收可节约金属资源,保护环境分析。13.【答案】(1)CaO+H2O=Ca(OH)2;(2)促进反应发生,防止松花蛋变质(3)食醋(4)铅为有害元素,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1)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松花蛋原料中的生石灰、纯碱遇水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无法与纯碱反应,纯碱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物中有烧碱,烧碱也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使松花蛋变质,因此,刚做好的皮蛋必须用黄泥密封的原因是促进反应发生,防止松花蛋变质。(3)皮蛋制作过程中会生成烧碱(氢氧化钠),使皮蛋显碱性,吃起来就有点苦涩的味道,食醋中含有醋酸,使食醋显酸性,食用皮蛋时可以用食醋作蘸料,中和碱性,去除涩味。(4)由题干可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而铅对人体有害,因此,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用硫酸锌取代密陀僧。【分析】(1)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2)根据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空气中含有水分和二氧化碳分析;(3)根据酸碱发生反应分析;(4)根据铅对人体的危害分析。14.【答案】(1)F;锥形瓶(2)不能;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1.28【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①该方案是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而计算出酸的浓度。碳酸钙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发生装置选择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影响结果的测定,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在水面加入植物油将水和二氧化碳隔绝,故选F;②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2)①c中的氯化钙只能吸收水,d中的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将氯化钙和碱石灰顺序颠倒,将无法测量生成水的质量,即不能测定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②石英管中装入CxHyOz和CuO,实验之前先通氧气,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一氧化碳和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使一氧化碳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若实验结束后,c管增重1.08g,即生成水的质量为1.08g,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100%=0.12g,d管增重3.52g,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52g,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52g××100%=0.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2.36g-0.12g-0.96g=1.28g。【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测定气体体积时要防止气体溶解于水分析;(2)根据气体从溶液中通入会带出水蒸气,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干扰,一氧化碳和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15.【答案】(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2)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 B(4) 氢离子 密封或者煮沸后冷却【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Fe、Cu、S、O、H,不含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猜想②一定不成立;(2)用拇指堵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一根燃烧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则假设③成立;(3)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A不符合题意;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正确,B符合题意;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会稀释溶液,影响pH值的测定,C不符合题意。(4)①由资料可知,某些盐溶于水后,构成盐的酸根离子或金属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酸或弱碱,使盐溶液表现为酸性或碱性,则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与水作用生成了:H+;②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了防止溶解氧对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影响,可以采取对反应溶液密封或者煮沸后冷却的方式进行处理。【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2)根据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分析;(3)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4)根据酸性溶液中含氢离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16.【答案】(1)一氧化碳(2)热水器工作5分钟,使用甲烷的质量为28g×85%×5=119g,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x=476g答:热水器工作5分钟,天然气中甲烷(CH4)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476g。【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解析】【解答】(1)若“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天然气会燃烧不充分,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分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分析;(2)根据反应的甲烷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氧气质量分析。1 / 1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1.(2024九下·成武期中)古诗词中也常常蕴含科学道理。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与和其他不同的是A.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答案】D【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2.(2024九下·成武期中)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为人类造福。下列有关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进行灯火实验——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对人不利B.小苏打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小苏打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C.含有铁元素的砖坯,烧制后有青、红两种颜色——铁元素分别呈现+2价和+3价所致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答案】B【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2024九下·成武期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记录是获得实验结论的基础。下列实验对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B.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后,黄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C.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后有大量泡沫产生D.尿素与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答案】C【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硬水与软水;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不符合题意;C.蒸馏水属于软水,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肥皂水,振荡后有大量泡沫产生,符合题意;D.尿素不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二者混合研磨无刺激性气味生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B、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分析;C、根据软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分收入D、根据尿素不与氢氧化钙反应分析。4.(2024九下·成武期中)刚打捞上来的新鲜海鱼,随便烹饪都极为鲜美。这是因为新鲜海鱼体内含有氧化三甲胺(C3H9NO)。但当海鱼被打捞上岸后,氧化三甲胺便会被鱼体内的酶、周围的细菌、高温的环境转化成具有难闻鱼腥味的三甲胺(C3H9N)。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三甲胺比三甲胺多一个氧原子B.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化学性质不同C.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均属于有机物D.可用三甲胺含量评价海鱼新鲜度【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解析】【解答】A、1个氧化三甲胺分子比1个三甲胺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符合题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化三甲胺(C3H9NO)、三甲胺(C3H9N)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C、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由题中信息“当海鱼被打捞上岸后,氧化三甲胺便会被鱼体内的酶、周围的细菌、高温的环境转化成具有难闻鱼腥味的三甲胺”可知,可用三甲胺含量评价海鱼新鲜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不确定物质质量关系无法确定原子个数关系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C、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D、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5.(2024九下·成武期中)某同学为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的催化剂,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操作无错误B.②~⑥的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C.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⑥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是用来检验氧气的【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解析】【解答】A、 ①中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在桌面上错误,不符合题意;B、 ②~⑥的实验过程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操作,其中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加快溶解速率;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使液体受热均匀;转移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将食盐从蒸发皿中转移到纸上,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只说明的实验操作,没有提供实验数据和描述实验现象,无法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不符合题意;D、 ⑥中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是用来检验氧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分析;B、根据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C、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D、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6.(2024九下·成武期中)下列对图1-图4的描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2的元素是碳元素 B.Mg的原子质量为24.31gC.图3所示原子不易得失电子 D.图4是Mg+2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质子数为12的元素是镁元素,不符合题意;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Mg的原子质量为24.31,不是实际质量,不符合题意;C、图3所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符合题意;D、 图4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为Mg2+,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镁元素质子数为12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原子不易得失电子分收入D、根据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分析。7.(2024九下·成武期中)同学们对火柴并不陌生,可是在使用时经常遇到点不着火柴的尴尬事。火柴盒擦火皮上含微量红磷,火柴头含有少量氯酸钾和硫黄,用相同的力采用甲、乙两种方式点燃火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方式用力相同,都能顺利点燃火柴B.乙用力方式产生的摩擦力更大,易点燃火柴C.火柴能燃烧是因为摩擦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D.竖直向上的a火柴比b燃烧更旺【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甲与乙接触火柴盒方向不同,用力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B、乙用力方式中,柴头与擦火皮之间的压力大,摩擦力大,克服摩擦做的功多,转化为的内能多,温度更高,更容易点燃火柴,符合题意;C、火柴能燃烧是因为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达到了火柴的着火点,着火点为物质属性,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D、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下端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不易持续燃烧,所以b火柴比a燃烧更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示确定甲乙用力方式,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属性,不能改变,物质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8.(2024九下·成武期中)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中和反应放热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C.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D.检验某固体是碳酸盐【答案】A【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万用瓶的使用【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B、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加热过量铁粉不能探究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应“长管进,短管出”,不符合题意;D、盐酸与碳酸盐或活泼金属都会反应产生气体,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要验证固体为碳酸盐,还需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B、根据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C、根据气体通过溶液除杂时长导管进气分收入D、根据盐酸与碳酸盐或活泼金属都会反应产生气体分析。9.(2024九下·成武期中)将60g甲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gB.0~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点溶液为甲物质的饱和溶液D.c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C【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0℃时, 将60g甲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所得溶液质量为60g,即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60g-50g=10g甲固体,则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不符合题意;B、0~t2℃时,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说明该温度范围内,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C、a点时,溶液的质量为70g,有固体未完全溶解,则a点溶液为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D、b点和c点溶液质量均为110g,即两点处60g甲固体全部溶解于50g水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示中不同温度下,将60g甲固体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确定物质的溶解情况,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10.(2024九下·成武期中)下列化学观念的描述合理的是A.分类观: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涵盖了所有的化学变化B.守恒观:物质的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C.元素观: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和锰元素组成的D.定量观: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之间满足固定的质量关系【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大多数化学变化,没有涵盖所有化学变化,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但变化除化学变化外还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之间满足固定的质量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特点及反应类型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分析;C、根据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分析。11.(2024九下·成武期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化废为宝实现二氧化碳的高值利用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所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当前人类面对的重大课愿。南京工业大学王军教授课题组在沸石分子筛碳捕集领域取得了最新突破。图1是二氧化碳利用核心技术,图2是在相同温度下,干燥时间对不同种类沸石CO2吸附量的影响。(1)碳捕获的方法有多种,在航天器中可以利用氢氧化锂(LiOH)捕获二氧化碳,已知LiOH具有与NaOH类似的性质,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种方法与沸石分子筛处理二氧化碳的本质区别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答)。(2)电解水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产生的氢气与CO2作用获得不同产物,说明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请你举出其他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导致反应产物不一样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3)由图2可知,温度和干燥时间相同时,沸石A比沸石B的CO2吸附量 (填“大”或“小”)。【答案】(1)2LiOH+CO2=Li2CO3+H2O;该方法中有新的微粒产生(2)化学;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在光照与叶绿素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与葡萄糖(3)大【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1)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LiOH与NaOH化学性质相似,则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与H2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该处理方法是将CO2转化为其他物质,沸石分子筛处理二氧化碳过程中CO2没有发生变化,则本质区别为有新的微粒生成;(2)电解水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在光照与叶绿素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与葡萄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根据图示对比可知沸石A比沸石B的CO2吸附量大。【分析】(1)根据LiOH与CO2反应生成Li2CO3与H2O,所给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析;(2)根据电解水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条件不同时产物不同分析;(3)根据图示中数据的变化分析。12.(2024九下·成武期中)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金、银、铜牌总计有5000余枚。做成这些奖牌的原材料都是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得到的。电子废弃物中一般含有铝、铁、金、银、铜等。某班同学对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得到金属的过程进行探究。任务一:从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工艺流程探究金属的性质(1)下列性质中,与金、银、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无关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有金属光泽 B. 导电性好 C. 化学性质较稳定(2)“后续处理”是指:将“以金属为主的颗粒”放入硫酸溶液中溶解浸泡一段时间,过滤,将金属沉淀物用纯水冲洗,将得到的纯度较高的贵金属单体,继续放入王水中浸泡12小时,获得重金属沉淀物,再度过滤,取滤渣,将过滤后的滤渣进行熔炼提纯,得到重金属。用硫酸浸泡可除去废旧电子设备中的________等金属,请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下列物质最可能是“王水”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硫酸锌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3)常温下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铝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任务二:探究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属的意义(4)你认为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属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答案】(1) B(2) 铝、铁 或 C(3)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4)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解析】【解答】(1)金、银、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是因为其具有金属光泽,比较美观,且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导电性好与制作奖牌无关。故选B;(2)电子废弃物中一般含有铝、铁、金、银、铜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铁排在氢前,金、银、铜排在氢后,铝、铁能与稀硫酸反应,金、银、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用硫酸浸泡可除去废旧电子设备中的:铝、铁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锌比金、银、铜活泼,金、银、铜均与硫酸锌不反应,故“王水”不可能是硫酸锌溶液,A不符合题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银、铜均排在氢后,金、银、铜均与稀盐酸不反应,故“王水”不可能是稀盐酸,B不符合题意;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能能与金、银、铜反应,故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能是“王水”,C符合题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银、铜均排在氢后,金、银、铜均与稀硫酸不反应,故“王水”不可能是稀硫酸,D不符合题意。(3)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4)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分析】(1)根据奖牌的特点确定制作材料的性质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3)根据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产生致密氧化铝膜分析;(4)根据金属回收可节约金属资源,保护环境分析。13.(2024九下·成武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松花蛋又称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蛋制品。其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明代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对皮蛋有明确记载。制作松花蛋的原料:生鸭蛋、食盐、生石灰、纯碱、稻壳若干。加工方法如下:(1)将调味的红茶、食盐放进清水锅内煮沸,再倒进放有生石灰、纯碱的缸内,搅成糊状包在鸭蛋上。(2)包好的蛋放在稻壳上来回滚动粘上稻壳,再用黄泥加食盐水捣和的泥糊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即可变成皮蛋。为了使松花蛋产生美丽的松花,传统工艺中加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目前密陀僧已逐渐被硫酸锌取代,制得无铅松花蛋。(1)写出松花蛋原料中的生石灰、纯碱遇水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2)刚做好的皮蛋必须用黄泥密封的原因是 。(3)皮蛋吃起来就有点苦涩的味道,所以食用皮蛋时可以用 作蘸料,去除涩味。(4)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用硫酸锌取代密陀僧的原因是 。【答案】(1)CaO+H2O=Ca(OH)2;(2)促进反应发生,防止松花蛋变质(3)食醋(4)铅为有害元素,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1)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由松花蛋原料中的生石灰、纯碱遇水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无法与纯碱反应,纯碱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物中有烧碱,烧碱也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使松花蛋变质,因此,刚做好的皮蛋必须用黄泥密封的原因是促进反应发生,防止松花蛋变质。(3)皮蛋制作过程中会生成烧碱(氢氧化钠),使皮蛋显碱性,吃起来就有点苦涩的味道,食醋中含有醋酸,使食醋显酸性,食用皮蛋时可以用食醋作蘸料,中和碱性,去除涩味。(4)由题干可知,密陀僧主要成分为氧化铅,而铅对人体有害,因此,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用硫酸锌取代密陀僧。【分析】(1)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2)根据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空气中含有水分和二氧化碳分析;(3)根据酸碱发生反应分析;(4)根据铅对人体的危害分析。14.(2024九下·成武期中)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一盐酸溶液标签损坏,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取一定质量的酸液,用足量碳酸钙与之反应,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而计算出酸的浓度。①根据该方案,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②仪器a的名称是 。(2)小康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某物质(CxHyOz)的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①c和d中所装药品的顺序 (选填“能”或“不能”)颠倒。②石英管中装入CxHyOz和CuO,实验之前先通氧气,目的是 ,CuO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石英管中装入2.36gCxHyOz(若实验结束后,c管增重1.08g,d管增重3.52g。则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答案】(1)F;锥形瓶(2)不能;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1.28【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①该方案是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进而计算出酸的浓度。碳酸钙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发生装置选择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影响结果的测定,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在水面加入植物油将水和二氧化碳隔绝,故选F;②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2)①c中的氯化钙只能吸收水,d中的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将氯化钙和碱石灰顺序颠倒,将无法测量生成水的质量,即不能测定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②石英管中装入CxHyOz和CuO,实验之前先通氧气,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影响测定结果;一氧化碳和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使一氧化碳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若实验结束后,c管增重1.08g,即生成水的质量为1.08g,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100%=0.12g,d管增重3.52g,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52g,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52g××100%=0.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2.36g-0.12g-0.96g=1.28g。【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测定气体体积时要防止气体溶解于水分析;(2)根据气体从溶液中通入会带出水蒸气,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干扰,一氧化碳和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15.(2024九下·成武期中)小明在用打磨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有气泡冒出。他对该现象很好奇。【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形成假设】(1)①该气体为氧气、②该气体为二氧化碳、③该气体为氢气小明经过反思认为猜想②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2)【实验验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用拇指堵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一根燃烧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________ 假设③成立【继续探究】该硫酸铜溶液显酸性,pH<7。【实验验证】(3)以下三种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 B. C.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查阅资料】1.某些盐溶于水后,构成盐的酸根离子或金属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酸或弱碱,使盐溶液表现为酸性或碱性。2.CuSO4在水中会离解成Cu2+、SO。3.在敞开系统中,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FeSO4会被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氧化,发生如下反应4FeSO4+10H2O+O2=4Fe(OH)3+4H2SO4,对溶液的酸碱性也有影响。【得到结论】(4)①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与水作用生成了________。②为了防止溶解氧对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影响,可以采取对反应溶液________的方式进行处理。【答案】(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2)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 B(4) 氢离子 密封或者煮沸后冷却【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化学反应的实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Fe、Cu、S、O、H,不含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故猜想②一定不成立;(2)用拇指堵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一根燃烧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则假设③成立;(3)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A不符合题意;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正确,B符合题意;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会稀释溶液,影响pH值的测定,C不符合题意。(4)①由资料可知,某些盐溶于水后,构成盐的酸根离子或金属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酸或弱碱,使盐溶液表现为酸性或碱性,则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与水作用生成了:H+;②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了防止溶解氧对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影响,可以采取对反应溶液密封或者煮沸后冷却的方式进行处理。【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2)根据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分析;(3)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4)根据酸性溶液中含氢离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16.(2024九下·成武期中)家用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冷水进入热水器后,将天然气(甲烷含量为85%)点燃,冷水被火焰的高温加热成热水,从热水阀流出。(1)若“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则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2)小明在某次使用热水器时,将出水温度设定为40℃,检查燃气表发现热水器工作1分钟消耗天然气0.04m3(折算后质量约为28g),计算热水器工作5分钟,天然气中甲烷(CH4)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一氧化碳(2)热水器工作5分钟,使用甲烷的质量为28g×85%×5=119g,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x=476g答:热水器工作5分钟,天然气中甲烷(CH4)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476g。【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解析】【解答】(1)若“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天然气会燃烧不充分,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分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分析;(2)根据反应的甲烷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氧气质量分析。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