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4七下·海曙期末)在2024年多哈游泳世锦赛上,中国游泳队的小将们势不可挡,多人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他们战术安排合理,配合默契,拼得四个接力项目的胜利,获得奥运参赛资格。这表明( )A.集体的力量源自队员团结协作 B.优秀的团队需要牺牲个人利益C.团结的队伍可以战胜一切对手 D.赢得胜利完全靠成员的高水平2.(2024七下·海曙期末)“有人欠我钱,躲南方去了!”“我家孙子上学跟人打架了,咋办啊 ”……法庭庭长孙海鑫34年来坚守在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的第一线,现场为群众调解纠纷、明理释法,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海鑫法官”。村民们求助法庭庭长孙海鑫( )①折射出法律为我们评判每个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②体现了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需要道德来协调③表明法律通过限制人们的权利来维护社会秩序④印证了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七下·海曙期末)当我们身边出现了沾染上江湖义气的小团体时,我们应该( )①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两耳不闻窗外事”②“心向往之”,积极谋求加入③“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④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2024七下·海曙期末)下列新闻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筑牢电信诈骗“第一道防线”,依托电信诈骗侦办平台等系统,及时对推送的预警指令进行电话或者上门劝阻。截至目前有效劝阻率高达99%以上。A.认识毒品的危害,筑牢拒毒底线B.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防范意识C.电信诈骗都是行政违法行为D.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伴相随5.(2024七下·海曙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法治天地某中学计划开展一次“法治”主题月活动,并把这次活动的设计、组织等交给学生会来完成。假如你是该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活动一:新闻解读社会热点 法律特征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①2023年6月20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徐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 ②(1)请你解读上述热点体现的法律特征。活动二:资料学习为了解我国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小林查阅到相关材料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印发相关意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出台各项规定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未成年人节目管理等工作……(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国家上述举措有何意义。活动三:明理践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法律权威,青少年责无旁贷。(3)学校准备开展“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主题演讲活动,请你写一份演讲要点。①仅需列出要点,恰当运用学科知识;②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书写工整。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集体的力量【解析】【分析】题干中,运动员战术安排合理,配合默契,拼得四个接力项目的胜利,这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源自队员团结协作,故A符合题意;B错误,优秀的团队也要维护个人利益;C错误,一切,说法绝对,不可能战胜一切对手;D错误,完全靠,说法绝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集体的力量的认识,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2.【答案】B【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村民们求助法庭庭长孙海鑫,希望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说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律为我们评判每个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需要法律来协调;③说法错误,法律通过保护人们的权利来维护社会秩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答案】D【知识点】正确处理小群体与集体间的矛盾和冲突【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当我们身边出现了沾染上江湖义气的小团体时,我们应该“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选项的做法是对社会的冷漠,做法不可取;②错误,这样的小团体我们不能加入,应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处理小群体与集体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认识,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小群体与集体之间矛盾和冲突,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4.【答案】B【知识点】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法治意识【解析】【分析】依托电信诈骗侦办平台等系统,及时对推送的预警指令进行电话或者上门劝阻这告诉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防范意识,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文中为电信诈骗,并未涉及毒品;C错误, 电信诈骗 可以有构成犯罪;D不符合题意,题文中并未涉及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的关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和树立法治意识的认识,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5.【答案】(1)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国家修订法律,健全服务体系等举措,有利于构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利于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知识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解析】【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据此组织答案。(2)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印发相关意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等,据此可以从法律的作用,结合材料说明有利于构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利于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分析回答。(3)根据所学,“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主题演讲活动的 演讲稿可以从如何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的角度进行撰写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1 / 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4七下·海曙期末)在2024年多哈游泳世锦赛上,中国游泳队的小将们势不可挡,多人创造个人最好成绩。他们战术安排合理,配合默契,拼得四个接力项目的胜利,获得奥运参赛资格。这表明( )A.集体的力量源自队员团结协作 B.优秀的团队需要牺牲个人利益C.团结的队伍可以战胜一切对手 D.赢得胜利完全靠成员的高水平【答案】A【知识点】集体的力量【解析】【分析】题干中,运动员战术安排合理,配合默契,拼得四个接力项目的胜利,这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源自队员团结协作,故A符合题意;B错误,优秀的团队也要维护个人利益;C错误,一切,说法绝对,不可能战胜一切对手;D错误,完全靠,说法绝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集体的力量的认识,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2.(2024七下·海曙期末)“有人欠我钱,躲南方去了!”“我家孙子上学跟人打架了,咋办啊 ”……法庭庭长孙海鑫34年来坚守在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的第一线,现场为群众调解纠纷、明理释法,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海鑫法官”。村民们求助法庭庭长孙海鑫( )①折射出法律为我们评判每个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②体现了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需要道德来协调③表明法律通过限制人们的权利来维护社会秩序④印证了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村民们求助法庭庭长孙海鑫,希望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说明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律为我们评判每个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需要法律来协调;③说法错误,法律通过保护人们的权利来维护社会秩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2024七下·海曙期末)当我们身边出现了沾染上江湖义气的小团体时,我们应该( )①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两耳不闻窗外事”②“心向往之”,积极谋求加入③“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④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识点】正确处理小群体与集体间的矛盾和冲突【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当我们身边出现了沾染上江湖义气的小团体时,我们应该“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故③④符合题意;①错误,选项的做法是对社会的冷漠,做法不可取;②错误,这样的小团体我们不能加入,应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处理小群体与集体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认识,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小群体与集体之间矛盾和冲突,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4.(2024七下·海曙期末)下列新闻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反诈中心”APP有效筑牢电信诈骗“第一道防线”,依托电信诈骗侦办平台等系统,及时对推送的预警指令进行电话或者上门劝阻。截至目前有效劝阻率高达99%以上。A.认识毒品的危害,筑牢拒毒底线B.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防范意识C.电信诈骗都是行政违法行为D.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伴相随【答案】B【知识点】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法治意识【解析】【分析】依托电信诈骗侦办平台等系统,及时对推送的预警指令进行电话或者上门劝阻这告诉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防范意识,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文中为电信诈骗,并未涉及毒品;C错误, 电信诈骗 可以有构成犯罪;D不符合题意,题文中并未涉及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的关系。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和树立法治意识的认识,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5.(2024七下·海曙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法治天地某中学计划开展一次“法治”主题月活动,并把这次活动的设计、组织等交给学生会来完成。假如你是该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活动一:新闻解读社会热点 法律特征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①2023年6月20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徐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 ②(1)请你解读上述热点体现的法律特征。活动二:资料学习为了解我国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小林查阅到相关材料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印发相关意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出台各项规定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未成年人节目管理等工作……(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国家上述举措有何意义。活动三:明理践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法律权威,青少年责无旁贷。(3)学校准备开展“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主题演讲活动,请你写一份演讲要点。①仅需列出要点,恰当运用学科知识;②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书写工整。【答案】(1)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国家修订法律,健全服务体系等举措,有利于构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利于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知识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解析】【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这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据此组织答案。(2)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印发相关意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等,据此可以从法律的作用,结合材料说明有利于构筑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有利于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分析回答。(3)根据所学,“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主题演讲活动的 演讲稿可以从如何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的角度进行撰写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