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和谐共生》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白色污染来源的是( )。A. 玻璃制品B. 塑料制品C. 木制品2.生活中,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 )。A. 用可降解餐盒B. 随手关灯C.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3.旧衣变新物体现了( )的环保理念。A. 减少使用B. 再利用C. 过度消费4.以下哪项是森林被砍伐带来的后果( )。A. 空气更清新B. 水土流失C. 动物栖息地增加5.进行垃圾分类时,废旧电池属于( )。A. 可回收物B. 有害垃圾C. 其他垃圾6.下列塑料制品中,用途最广泛的是( )。A. 塑料玩具B. 塑料瓶C. 塑料家具7.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和我们的生活( )。A. 没关系B. 关系不大C. 息息相关8.为减少水污染,我们应该( )。A. 往河里倒垃圾B. 随手关闭水龙头C.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9.以下属于环保小行动的是( )。浪费纸张B. 步行上学C. 丢弃旧衣物10.减少空气污染的做法有( )。A. 多开私家车B. 露天焚烧垃圾C. 植树造林二、填空题1.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有______、______等。2.森林被砍伐会造成水土流失、______等后果。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等方式减少空气污染。4.为了保护动物,我们可以建立______,不______。5.节约资源是中华民族的______,我们应从______做起。三、判断题1.塑料制品轻便耐用,所以可以无限制使用。( )2.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没有太大作用。( )3.旧衣物可以直接扔掉,不需要再利用。( )4.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空气污染。( )5.环境被破坏只对动物有影响,对人类没有影响。( )【能力提升】四、简答题1.请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并说明它们的利与弊。2.为了减少土壤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B5. B6. B7. C8. C9. B10. C二、填空题1.塑料瓶、塑料袋(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动物栖息地减少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自然保护区、捕杀动物5.传统美德、点滴三、判断题1.×2.×3.×√×四、简答题1.答:塑料瓶:利——轻便,便于携带和储存液体;成本低,价格实惠;透明度好,方便查看瓶内物品。弊——不易降解,丢弃后会造成长期的环境污染;若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塑料袋:利——使用方便,可用来装各种物品;价格低廉,随处可得。弊——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影响市容市貌;被动物误食后,可能导致动物死亡;大量使用会消耗石油等资源。 塑料玩具:利——色彩鲜艳,造型多样,能吸引儿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材质较软,相对安全,不易对儿童造成伤害。弊——部分塑料玩具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影响儿童健康;废弃后难以降解,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理即可)2.答:①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降低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② 做好垃圾分类,不随意将有害垃圾混入土壤,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染土壤。③ 减少白色污染,不随意丢弃塑料制品,防止塑料在土壤中积累影响土壤结构。④ 推广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肥力,同时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土壤污染。⑤ 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防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等污染土壤 。(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