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这些措施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以下历史事件反映古代少数民族“易服学礼,融入华夏”是A.炎黄战蚩尤B.北魏孝文帝改革C.鉴真东渡D.澶渊之盟3.隋唐时期,“贵族的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條所代替,这些职业官條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教育程度并通过科举登仕,成了统治王朝的代理人,而不是本社会集团的代表。”这主要说明科举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消除了门阀士族的影响C.促进了教育发展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4.学习历史要区分史实与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B.唐朝书法名家辈出,著名的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人C.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便捷,推动了文化的普及D.京剧融合了徽剧、汉调、昆曲等剧种特色,形成于清代5.下表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1873一1899年)翻译的图书(部分)据此可知分类数量(册)分类数量(册)分类数量(册)军事/海军37工程31数学7化学10矿业10图画6电气5地质3地理3医学12造船7物理2A.洋务运动注重培养翻译人才B.洋务派重视先进科学技术C.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D.民族实业家创办近代化企业6.读图学史,右图反映了A.太平天国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B.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C.“二次革命”遭到袁世凯镇压D.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面对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该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中武起文地域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8.右图是1956年的一幅宣传画,描绘了纺织工人生产的场景。该作品A.宣传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B.表达了人民工业建设的热情C.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高潮D.揭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提高技術,孕取更大的節的9.“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句话可能出自下列哪一人物A.邓稼先B.杨利伟C.袁隆平D.屠呦呦10.苏格拉底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来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这反映雅典的民主制A.缺少直接民主形式B.容易沦为暴民政治C.忽视公民生命价值D.服从城邦宗教审判11.有学者认为美国南北战争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美国的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此观点强调了美国内战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B.消除了南北经济差异C.扩展了资本主义制度D.强化了国家认同观念12.“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起初怀疑苏联为新社会制定的计划,许多人认为它们一定失败。随着苏联二系列五年计划的开展,怀疑被真正的兴趣所取代。”西方人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在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政权:B.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C.苏联模式推动了工业化的实现D.经济体制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13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材料意在强调A.粝权主义是威胁国际和平的主要因素B.美国丧失了国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成为一种趋势D.世界大国之间建立了战咯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