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历史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
答遐卡上。用2邓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趣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能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逃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赏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趣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
确的。谐将答趣卡上对应题月所选的逃项涂黑。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1万年的江西、浙江地区出现了人工裁培的农作物。这一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玉米
B.泰
C.水稻
D.
2.题2图为在黄河、长江流域出土铜器的主要种类。据考斑,它们的制作附间大约在公元前十六
世纪到前十一世纪。据此可知,当时())
5形器
7镜
4坠
6刀柄
题2图
A.铜器种类繁多
B.铜器已替代陶器
C.阶级分化明显
D.礼乐制度规范化
3.战国时期,人们在制造农具、车辆和兵器等时己有角度的概念。《考工记》中就有很多角度的名
称。《器子》中也有点、线、面、方、圆等几何概念。这些记载,折射出()
A.学校教育普及
B.生产力发展的推进
C.变法成效显著
D.周王室影响力降低
4.秦始皇陵出十:的陶兵马俑实际身高基本在1.71.8米之间,而西汉文景时期陪葬的陶兵马俑的体
量基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这…变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B.推行休养生总政策
C.军事征伐行动的减少
D.确立糯家正统地位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5.题5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前秦(氐族)的瓦当(文字为“大秦龙兴化牟古圣”),说明当时
()
趣5图
.藩镇割据
B.科技进步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
6.从贞观到开元的110余年间,虽政局几经变动,但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并在开元年间达到高峰。
这一时期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纸币广泛流通
B.重文轻武政策
C.政策的延续性
D.尚武风气盛行
7.北宋饮食行会规定,要使用干净的器皿、注疏食品的质量,“稍似懈怠,众所不容”;清朝泥作
匠行会规定“泥墙须包二年,如三年内倒塌者,归泥匠赔修”。这些规定()
A.规范了饮食行业的经营
3.体现了政府的重视
C.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维护了行业的秩序
8.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题8图所示的现象主要源于(
)
元代《斗茶图》
清代《茶园演剧图》
题8图
A.市民文化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口数量的增长
D.凿商徽商的涌现
9.十九世纪中叶,《天开物》纶法国学者翻译介绍传入欧洲,中国养蚕技术促进了欧洲桑蚕业发
展,中国造纸技术缓解了欧洲造纸业的原料危机。这体现了()
A.工业革命倒通技术革新
B.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C.殖民掠夺推动产业升级
D.翻译推动中西平等交流
10.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鸦片战争后,洋铁线输入,佛山的铸铁线业仅存数家,纺织业由于
洋布洋纱的输入也大受摧残。这表明佛山()
A.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B.贸易地位得到提高
C.手工场规模扩大
D.对外贸易受到限刷制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