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吕梁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2025.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4种C.支原体细胞内不存在DNA一蛋白质复合物D.细胞中的水可与脂肪、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结合水2.下列有关实验所用方法或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某草地上草本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B.水绵的叶绿体呈带状,在恩格尔曼实验中有利于使叶绿体局部受光C.可用2mol/L NaCl溶液析出洋葱根尖细胞提取液中的DNAD.通过对照实验研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3.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人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溶性物质如甘油和脂肪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B.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镶嵌于细胞膜外表面C.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D.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无机盐4.外泌体是细胞向外释放的一种小型囊泡(30~150nm),其通过内容物(DNA、RNA、蛋白质等)传递信息、重编程受体细胞,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泌体中的内容物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6外泌体B.推测外泌体的形成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受体细胞参与RoC.推测外泌体传递信息需依赖膜蛋白@D.若阻断分泌细胞的氧气供应,则细胞将无法释放外外泌体泌体分逃细胞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5.当CO2/O2比值低时,催化CO2固定的Rubisco酶,叶绿体还可催化Cs与O2结合生成乙醇酸,再经一系列过程生成C,释放CO2,此过程称为光呼吸,相关过程如C,卡尔文循环ADP+Pi图所示。光呼吸只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会明显降低植0一C021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乙醇酸甘油酸ATPA.叶肉细胞中的Rubisco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乙醇酸过氧化物酶体甘油酸B.图中甘油酸生成C3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C,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区别在于利用O2的场所不甘氨酸丝氨酸同以及是否需要线粒体参与NH,COzD.在强光照或干旱条件下,叶片气孔会部分关闭,导甘氨酸丝氨酸致光呼吸增强线粒体6.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是用于小麦育种和遗传分析的重要材料。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用2=42M表示)。在选育能稳定遗传的可育缺体小麦过程中,研究团队用到了带有蓝粒性状标记的单体小麦(如图所示F代表携带蓝粒基因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育种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从而出现单体或缺体蓝粒基因B.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21种单体0C.蓝粒单体小麦减数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n:(n一1)=1:1D.蓝粒单体小麦自交会产生两种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即蓝粒单体小麦染色体组成40M+F、40M+FF7.大肠杆菌发酵产生色氨酸的基因表达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R为调节基因,P为启动基因,O为操纵基因,结构基因(trpE、trpD、trpC、trpB、trpA)为与色氨酸合成有关的一系列酶的基因。当大肠杆菌细胞内色氨酸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发生图2所示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RNA聚合酶RNA聚合酶。4RYP O rpEtrpDerpCtrpBtrpAtrpEtpDtrpCtrpBtrpA■mRNA下下T:阻遏蛋白色氨酸合成酶阻遏蛋白色氨酸图1图2A.阻遏蛋白和色氨酸合成酶的生成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B.操纵基因O通过调控RNA聚合酶与P结合,最终影响色氨酸的产量C.由图可知,大肠杆菌细胞内存在多个基因控制一种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合成色氨酸合成酶时,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mRNA的5'→3'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