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 (下) 学业诊断3九年级 语文(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栀子花开,毕业悄然而至,班级举办“制作毕业纪念册,珍藏青春岁月”主题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纪念册·即刻启航】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试题。 (共4分)毕业是一段旅程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回首过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jí 取养分,在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我们曾为难题zī zī 不倦地探寻答案, 曾为集体荣誉齐心协力地拼搏奋斗。如今,我们即将挥手作别,奔赴新的征程,那些一起欢笑、一起拼搏的日子,已深深镌( )刻在记忆深处,愿大家都能怀揣着炽( )热的梦想, 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也愿这份纪念册能成为我们青春岁月的永恒见证。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 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分)(1) 镌( )刻 (2) 炽( )热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是什么字 请工整书写。 (2分)(1) jí( ) 取 (2) zī zī( ) ( ) 不倦【纪念册·创意封面】3.班级征集毕业纪念册封面,小组成员的设计入选,结合画面内容说说它好在哪里。 (4分)毕业季SENIOR YEAR初中三年初中青春教育研究所编著【纪念册·老班寄语】4.班主任给大家的寄语中运用了一些经典诗文,请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8分)青春的旅途,充满诗意与梦想。“ ① , ② ”(李白《行路难(其一)》),你们怀揣希望, 不惧前行路上的困难; “ ③ , ④ ” (杜甫《望岳》),你们曾有过攀登高峰、俯瞰一切的壮志豪情; “ ⑤ , 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即使分别,真挚的友谊也不会被距离阻隔;“ ⑦ , ⑧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愿同学们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纪念册·青春风采】5.小组成员想把以下两个场景放到毕业纪念册“青春风采”板块,你觉得合适吗 请阐述理由。 (4分)场景一:绿茵场上,同学们齐心协力进行拔河比赛,每个人都咬紧牙关,身体向后倾斜,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旁边啦啦队在呐喊加油。场景二:教室里,几位同学围在一起,对着一道数学题热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黑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解题思路。【纪念册·真诚祝福】6.仿照示例,从“羽” “恒”两个字中任选一个,结合毕业情境,为同学写一段毕业纪念册留言。要求:体现所选字的内涵,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3分)示例:我想送你一个“诚”字, “诚”是言加成,言出必成;愿你秉持诚信, 以真诚之心待人接物,在人生路上收获信任与美好。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 (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梦① 二毛不会做梦。② 二毛说自己的家在豫西一个偏僻山沟,村子叫七孤岭。百十户人家, 面对七座光秃秃的坡岭。土薄地贫,十年九旱,他从记事起就惦记着填饱肚子。③ 父母在家里种着几亩薄地,光景好的年份,收几袋麦子,父亲也要拿到集上多换成玉米、红薯片,就这也是半年糠菜过日子。④ 二毛十五岁那年,刚刚收了麦。他对正往粗布袋子里装麦子的父亲说,爹, 咱吃一顿白面馍馍吧。⑤ 父亲看看面黄肌瘦的孩子没有说话,继续装着麦子。这点儿麦子还不够交租呢。⑥ 母亲的眼睛红红的, 说, 他爹, 孩子长恁大, 也没放开吃过白馍, 就让娃吃顿白面馍馍吧, 租咋说也是不够了。⑦ 晚上,香喷喷暄腾腾的白面馍馍刚出锅,村霸就进了屋。话没说上两句, 村霸抡起手杖就把二毛父亲的头打得血流满面。⑧ 二毛见状, 立刻冲上去,一拳打在村霸脸上,村霸受了伤号叫着跑了。⑨ 二毛知道, 村里是待不住了。⑩ 母亲流着泪, 用两件衣服包了几个白面馍馍, 塞在他的怀里,说,走吧,找个能吃饱肚子的地方, 别回来了。 二毛就找到了队伍当了兵。 班长问他,你来当兵, 有啥梦想 二毛说,啥是梦想 从来不做梦。 班长奇怪了,你不做梦 从来不做梦 二毛说, 真的, 我倒下就能睡着, 醒了就醒了,啥也记不住。 班长也是纳闷儿,你怎么会不做梦 我还真是头一次遇到不做梦的人。 二毛委屈地看着小胖班长,觉得自己不做梦给班长添了麻烦。 班长很健谈, 多当了几年兵, 南征北战的故事一嘟噜一嘟噜,嘴巴闲下来的时候少,就连睡觉打呼噜还叽咕着说梦话。一觉醒来,他能把做的梦唠叨一天。 班长说他梦到了老娘,老娘备了一大桌子煎饼卷大葱等他回来;说他梦到了家里的小院,院子里都是猪羊鸡鸭;说他梦到了家里田地,金黄金黄的麦穗漫山遍野…… 二毛挺羡慕班长,羡慕班长会做梦,还都是让人舒心痛快的美梦。 二毛还挺着急,着急自己总是没有梦。 班长总是在讲着自己的梦时,冷不丁问他一句,你还没有做梦 看到他沮丧地摇头, 班长就不无遗憾地说, 你不做梦, 就没有了梦想啊。 二毛问, 什么是梦想 班长说, 梦想梦想,就是做梦都想着的事情啊。 二毛说,哦,那我不做梦心里也想着的事情就是有自己的地种, 能吃饱饭, 天天白面馍, 炒鸡蛋。 班长拍拍他的肩膀,吃饱饭也是你的梦想。我们班的兄弟也都是为了有田种能吃饱饭这个梦想来参军的。你的村里有恶霸,我的村里也有恶霸,咱班大老李、石磙子、小豆子村里也有恶霸。咱扛枪打仗就是要打掉反动派,打掉村恶霸的靠山。 二毛眨了眨眼睛说,班长,我们现在去打仗,也就是能帮着我, 帮着你, 帮着大老李, 帮着石磙子、小豆子赶走村里的恶霸, 大家过上好日子吗 班长扒拉扒拉二毛乱糟糟的头发,好嘛,你进步很快呀。来,打点儿水, 我帮你洗洗头。 二毛就挺直了腰板,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为自己的战友兄弟实现梦想做很多事情。 班长说, 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个好兵。 二毛确实成为一名好兵。 洛河滩边, 解放军围住了逃跑的敌军, 傍晚开始交火。 二毛的家就在这一带,他熟悉地形。他在班长掩护下,从一条地沟钻进了敌军阵地。一身脏水的二毛举着手榴弹,站到敌军营长身边时,惊得满脸横肉的敌军营长嘴巴里能塞进去个鹅蛋。 敌营长悄声对二毛说,你放我走吧。我这里的金条你都拿走,够你吃喝一辈子,享一辈子福了。 二毛说, 你那几个臭钱够我吃喝一辈子,够小胖班长吃喝一辈子吗 够大老李吃喝一辈子吗 够石磙子、 小豆子吃喝一辈子吗 你给我站起来, 走! 二毛立功了。 表彰大会上, 二毛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班长把手都给拍红了。 开封战役,二毛所在的连负责南门的攻击。城头守敌火力凶猛,子弹雨点般倾泻下来,压制得进攻部队抬不起头。 又一架敌机俯冲下来,班长扑到了二毛身上,把他紧紧地护在身下。浑身鲜血的班长, 笑着对二毛说, 昨天又梦到俺娘了, 俺娘叫我回去呢。 班长闭上了眼睛。 二毛抱着炸药包,在大老李的火力掩护下,左突右闪前翻后滚,胳膊腿都被子弹打穿了。他靠近了城门, 用尽全身力气将炸药包甩了出去。 二毛醒来后, 已经躺在医院里了。他昏迷了三天三夜, 失去了一只胳膊。一只胳膊照样能打枪能般掷手握弹,照样能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冲锋陷阵。 新中国成立后,首长征求二毛的意见,他可以去荣军院休养。 二毛说,我想好了,我要回家,我还可以开荒种田。我要把班长的母亲接到我家去。 那晚,二毛梦到了家乡, 梦到了母亲, 梦到了班长在对着他笑。 二毛自言自语地说,班长,我做梦了, 我可以有梦想了。 太阳爬出了山头,温和的阳光抚摸着二毛,抚摸着他那张充满朝气坚毅俊俏的脸庞。(作者刘建超, 《芒种》2025年第1期)7.文章围绕二毛的经历写了多件事,请简要概括。 (4分)8.依据要求, 回答问题。 (共4 分)(1)城头守敌火力凶猛,子弹雨点般倾泻下来,压制得进攻部队抬不起头。 (从修辞角度赏析) (2分)(2)班长扑到了二毛身上,把他紧紧地护在身下。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分)9.文中运用了大量人物对话,请以第 —— 段为例,分析这些对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10、标题“梦”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分)(二) (共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生活中这种行为会“吃掉”你的大脑短视频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大量青少年,然而,这种娱乐方式却可能对青少年的大脑产生深远负面影响, 尤其体现在深度思维的破坏上。短视频内容通常简单直白,搭配明快动感的背景音乐,构成高强度的视听刺激。观看时,青少年大脑会分泌大量多巴胺,这不仅带来快乐满足感,还影响大脑注意力与奖赏机制,极易使人上瘾。加之短视频平台的“回音室效应”算法,不断推送青少年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愈发难以自拔。从神经发育角度来看,前额叶负责注意力、推理决策、情绪情感、社会认知等高级皮层功能。而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在外界因素刺激下不断修剪和连接,短视频便是其中之一。其快速呈现和即时满足的特性,让青少年期望迅速获得信息和快乐,导致耐心降低,专注时间缩短, 难以长时间深入思考和学习。长期沉迷短视频, 大脑会形成“蜻蜓点水”式的注意力分布,在学习等活动中频繁切换注意点以追求新刺激,致使注意力稳定性变差,容易分心、走神。相关研究表明,过度使用快节奏的短视频,与注意力缺陷障碍症状相关联,儿童过度接触短视频会增加出现注意力缺陷症状的风险,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认知任务时反应时间延长、准确率降低等。短视频多为碎片化信息,青少年长期观看, 习惯了被动接受,逐渐懒得主动思考,这对前额叶的认知功能发展极为不利。当面对复杂问题时,他们难以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另外,过度沉迷短视频,一方面减少了青少年与人的真实互动,阻碍其情绪识别和情感体验能力的发展,影响前额叶对情绪的感知和理解;另一方面,短视频刺激产生的多巴胺长期处于高水平,会使多巴胺受体数量下降,导致情绪调节失衡,青少年易出现情绪波动、冲动等问题,影响前额叶对情绪的控制功能。同时,过度依赖短视频社交,使青少年减少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影响其沟通能力、同理心等社交技能的发展,进而影响前额叶在社交认知和行为调节方面的功能发展,最终在真实社交场景中出现障碍,难以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上海市卫健委 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文本二】如今,短视频对青少年深度思维的破坏不容忽视。短视频内容的碎片化和娱乐化,使青少年习惯了快速获取信息和即时满足,缺乏对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例如,很多历史、科普类短视频只是选取一些片段或简化的知识点进行呈现,青少年在观看后以为自己了解了相关内容,但实际上并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遇到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而且,短视频的算法推荐机制会强化青少年已有的兴趣和观点,让他们陷入“信息茧房”。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青少年接触到的信息单一,思维逐渐固化,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观点和论据都很相似,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与他们长期受短视频影响有很大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短视频,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鼓励他们进行深度阅读、思考和实践, 以弥补短视频带来的思维缺陷。(节选自《短视频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影响分析》)11.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下列关于短视频对青少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只要减少观看短视频的时间,青少年的深度思维能力就能立刻恢复正常。B.短视频中的历史、科普类内容虽碎片化,但能帮助青少年快速掌握大量知识。C.青少年长期沉迷短视频,不仅影响思维能力,还可能在真实社交中出现障碍。D.短视频的娱乐化特点对青少年深度思维的破坏比碎片化信息的影响更大。12.短视频是如何破坏深度思维的 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 (4分)13.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的佐证材料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某短视频承告期末要求于物理学知识的视频,时长仅15秒,内容是简单展示了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现象,没有对背后的物理原理进行任何解释。观众看完后,只是对物体滑动的画面有印象,对于其中涉及的摩擦力、重力等知识仍然一知半解,也不想去深究。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 (共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 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③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④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 又有树数株郁郁然⑤,儿女啼笑, 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 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 自恨不如远甚也!(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⑥,有删改)【注释】①旦子冈:地名。②甫:开始,刚刚。③耘:除草。④洵:诚然,确实。⑤郁郁然: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乙亥北行日记》是清代文人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逐日地记述作者从南京到北京的旅途中二十几天的见闻感触。14.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阡陌交通”中的“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交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意思不同。B.“便要还家”中的“要”同“邀”,邀请,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延”意思相近。C. “余顾而慕之”中的“顾”是“回头看”的意思,与“三顾茅庐”中“顾”意思相同。D.“其俗洵美矣”中的“美”是“美好”的意思,与“芳草鲜美”中“美”意思不同。15.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6.结合《桃花源记》内容,分析桃花源人“皆叹惋”这一细节的作用。 (3分)17.《桃花源记》描绘了世外桃源, 《乙亥北行日记》选文展现了农家生活,二者在主旨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3分)(二) (4分)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 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 男儿列,心却比, 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有同学读完本词后,认为“本词尽显巾帼英雄的刚烈之气”。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4分)四、名著阅读(5分)19.“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请结合下面两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朱德《红星照耀中国》 祥子《骆驼祥子》五、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竹子在最初的四年里,仅仅长了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 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六周就长到了十五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中,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1)请以“在 中沉淀”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4-2025 学年 (下) 学业诊断3年级 九年级 科目 语文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23分)1. (1) juān ; (2) chì (2分)2. (1) 汲; (2) 孜孜 (2分)3.整幅画面传递出毕业时欢快、温馨的氛围,也体现出班级融洽的氛围 (1分);封面模仿课本封面形式,这种设计新颖且别致,能勾起同学们对校园学习时光的回忆 (1分); “毕业季” “初中三年” “再见青春课程标准”等文字明确表明主题,醒目突出 (1分);班级合照以卡通形式呈现, 同学、老师或欢笑,或搞怪,生动展现出青春的蓬勃活力与朝气 (1分)4.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海内存知己 ④天涯若比邻⑤会当凌绝顶 ⑥一览众山小 ⑦但愿人长久 ⑧千里共婵娟 (每空1分)5.答案:合适。场景一展现了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团结协作、拼搏奋进的精神,体现了青春的活力与凝聚力;场景二呈现了同学们在学习上互相探讨、积极思考的画面,彰显了青春的求知欲与上进心。二者都能很好地体现“青春风采”这一主题。 (答出每个场景与主题的契合点各1分,整体阐述2分)6.答案:示例1:我想送你一个“羽”字, “羽”是习加习,不断练习;愿你再未来的日子里,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让羽翼更加丰满,飞得更高更远。示例2:我想送你一个“恒”字, “恒”是心加亘,心向长远。愿你在往后的征程里, 坚守初心,始终如一,让恒心化作力量,抵达梦想彼岸。(拆字1分,结合字祝福语2分。)二、现代文阅读 (共27分)(一) (共16分)7.(1)15岁时二毛想吃白面馍馍,村霸闯入打伤父亲, 二毛打伤村霸。(2)二毛离开家乡当兵,与班长交流梦想,想要为战友打出好世道。(3)洛河滩战斗,凭借熟悉地形立功;开封战役,班长为救二毛牺牲,二毛受伤仍英勇炸城门立功; (或洛河滩战斗和开封战役中,二毛均立功也可)(4)新中国成立,二毛拒绝去荣军院休养,选择回乡开荒种田,打算接班长母亲到家中照顾。(每点1分)8.(1)比喻,把 “子弹”比作“雨点”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头守敌火力的凶猛密集,突出了战斗的激烈与危险 (1分) 。(2)动作描写, “扑”和“护”生动地展现出班长在危险时刻不顾自身安危、舍身保护战友的英勇行为(1分), 凸显了他对战友深情厚谊 (1分) 。9.推动情节发展:班长与二毛关于梦想的对话,引出二毛对梦想的思考,为后文二毛在战斗中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的情节做铺垫。如二毛明确自己“有地种、吃饱饭”的梦想后,坚定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决心,进而推动了洛河滩战斗、开封战役等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对话,展现出班长健谈、乐观且心怀梦想的形象,他讲述自己的美梦,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毛最初对梦想的懵懂,到后来在班长引导下的成长,突出了二毛质朴、渴望改变现状且积极进取的性格特点。揭示文章主旨:对话中提及大家参军是为了有田种、吃饱饭,打倒反动派和村霸,揭示了文章关于为人民而战、追求幸福生活的主旨,使主题更加鲜明。(每点2分,任选两点即可)10.个人生活梦想:起初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有自己的地种,能吃饱饭,吃上白面馍和炒鸡蛋,反映出二毛、班长等人贫困生活下对温饱的渴望。 (1分)战斗使命梦想:二毛、班长等人梦想为打倒反动派,赶走村里的恶霸,让战友和百姓过上好日子,体现了二毛、班长等人的家国情怀和为人民而战的使命感。 (1分)情感寄托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二毛梦想回家开荒种田,照顾班长的母亲,这包含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对战友的深厚情谊,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宿和寄托。 (2分)(二) (共11分)11. C。A选项,减少观看时间,深度思维能力也不会 “立刻恢复正常”,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文本强调短视频碎片化信息不能让青少年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无法帮助他们真正掌握大量知识;D选项,文本未对短视频娱乐化和碎片化信息对青少年深度思维破坏程度进行比较。C选项与文本内容相符,文本一提到过度沉迷短视频会影响社交,文本二强调其对思维的破坏。 (2分)12.(1)干扰大脑与注意力:高强度视听刺激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影响注意力、耐心降低、注意力不集中;(2)阻碍知识与思维发展: 内容碎片化,让人被动接受,难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3)限制思维发展:算法推荐形成“信息茧房”,使青少年接触信息单一,思维固化,缺乏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4)影响情绪与社交,间接阻碍思维:沉迷短视频减少真实互动,影响情绪调节和社交技能发展。 (每点 1分,意思相近即可)13.文本一指出短视频多为碎片化信息,青少年长期接触这类信息会习惯被动接受,逐渐懒得主动思考 (1分)。此物理知识短视频时长仅15秒,只展示物体滑动现象,不解释背后物理原理, 内容呈现碎片化 (1分)。观众看完后仅对画面有印象,对知识一知半解且不想深究,反映出他们在面对碎片化信息时,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的动力,这与文本一观点相符 (2分)。三、古诗文阅读 (共15分)(一) (共11分)14. C。 “三顾茅庐”中“顾”是“拜访”的意思 , 与“余顾而慕之”中“顾”意思不同,C选项错误。15.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16.“皆叹惋”体现桃花潭香羞是亮朴,听闻外界苦难后流露出同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1分);将桃花源内安宁与外界动荡形成鲜明对照,突出桃花源的美好 (1分);为下文桃花源人叮嘱渔人保密及再寻无果埋下伏笔 (1分)。17.相同点:二者均以美好的生活图景表达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淳朴民风的赞美。 (1分)不同点: 《桃花源记》借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批判动荡黑暗的现实 (1分); 《乙亥北行日记》对比西北与江北民风,更侧重表现所见农家的美好 (1分)。【译文】第二天, (我)住在旦子冈。刚走了几里地,看见四周田野里的庄稼长得很茂盛,男女老少都在田间除草耕作。江北的习俗是妇女也耕田劳作;和那些西北一带游手好闲不从事生产的男子相比,江北的习俗确实好多了。偶然我下了马步行,路过一家农家,这家的男主人正挑着粪给园子施肥,他的妻子从井里打水洗衣;门口有豆棚瓜架,还有几棵树木郁郁葱葱的,孩子们嬉笑玩耍,鸡狗鸣叫。我看了十分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人中,万物都怡然自得,遗憾自己远远比不上他们安适。(二) (4分)18.示例1: “苦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此句表达了词人对被强行束缚于传统女性角色的愤懑与不屑,敢于反抗世俗的眼光, 凸显其刚烈的性格。示例2: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词人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写出了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词人决心比超男子的思想情感,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刚烈。示例3: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体现了词人胸怀侠义、关心国事、有济世情怀,这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也反映出她的刚烈之气。示例4: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词人感慨世俗之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抱负,即便处于英雄末路般的困境,遭受挫折磨难,也绝不低头妥协,这也是刚烈之气的体现。(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四、名著阅读 (5分)19.《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早年毅然抛弃旧军队优厚待遇,投身革命。长征途中,面对雪山草地的极端环境、缺衣少食的艰难处境,他凭借坚定信念,率领部队翻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在残酷斗争中锤炼出卓越军事才能与顽强意志,成为红军的核心领袖。 (2分)《骆驼祥子》里的祥子,初到北平的他勤劳坚韧,为实现买车梦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凑钱买的新车却被军阀逃兵抢走;辛苦攒的积蓄又遭侦探敲诈;与虎妞结婚后,虎妞难产而死,他不得不卖车料理丧事。接连不断的打击让他逐渐丧失希望,小福子的死更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祥子彻底堕落,从自尊好强的青年沦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被苦难吞噬。 (2分)朱德在苦难磨练下坚守信念,不断成长,成为伟大的革命家;而祥子在苦难的重重打击下,无法承受,最终走向毁灭,充分体现了苦难对不同人的不同影响。 (1分)五、作文 (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