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2025届高考押题卷生物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审题:生物教研组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细胞膜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有关,与蛋白质的数量无关C.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D.蛋白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2.某些植物筛管细胞膜上的“蔗糖一H+共运输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H泵将胞内的H*泵出胞外,蔗糖在H的协助下利用SU载体转入胞内,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细胞膜H泵泉高H浓度←ATPH低H浓度外ADP+Pi胞SU载体内8:蔗糖+H→蔗糖A.蔗糖的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B.H泵在转运H的过程中自身构象的改变是可逆的C.蔗糖通过SU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D.胞内外的H浓度差,有助于蔗糖从胞外转入胞内3,黄瓜幼苗被水淹后,其根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而线粒体基质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下降。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MDH可能催化丙酮酸分解产生NADH,并伴随能量释放B.LDH可能催化丙酮酸分解产生NADH,并伴随能量释放C.黄瓜幼苗在被水淹前,根细胞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NADHD.黄瓜幼苗在被水淹后,线粒体内膜中NADH的消耗量下降试卷第1页,共8页4.DNA分·子可以在细胞内复制,也可以通过PCR技术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过程都是边解旋边复制,都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B.两个过程都要求有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条件C.PCR过程中在引物的5'端添加脱氧核苷酸实现子链延伸D.PCR技术扩增获得的产物,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进行鉴定5.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常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发生溶血性贫血。相关基因GA、GB、g互为等位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g为该病致病基因。图1所示为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图2所示为该家族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Ⅲ-7号患病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口正常男性I-1I-21-314○正常女性GAGB圆患病男性910●患病女性11图1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图2该家族部分成员基因的电泳图谱A.基因GA、GB、g的本质区别是其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B.人群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患病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C.若Ⅱ-7号患病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其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会出现2条条带D.若Ⅱ-7号患病是表观遗传的结果,则其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会出现2条条带6.云南某森林中生存着大足鼠耳蝠、毛腿鼠耳蝠、水鼠耳蝠三种蝙蝠,它们彼此间存在生殖隔离。毛腿鼠耳蝠、水鼠耳蝠主要以飞虫为食:大足鼠耳蝠主要以鱼类为食。研究发现,毛腿鼠耳蝠、水鼠耳蝠的头骨明显小于大足鼠耳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捕食鱼类导致大足鼠耳蝠发生头骨变大的变异B.三种蝙蝠头骨的差异是研究蝙蝠进化最直接的证据C.三种蝙蝠稳定的形态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D.三种蝙蝠之间生态位的差异是协同进化的结果7.胶质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脑肿瘤,部分患者会伴发癫痫(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所致)。研究发现,伴发癫痫的胶质瘤患者肿瘤细胞膜上的一种钾离子通道(KCND2)的数量增多,使得肿瘤组织周围K+浓度升高,进而引发痛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瘢痫发作时脑神经元膜电位会变成外负内正B.肿瘤细胞内的K+经KCND2流出到组织液属于协助扩散C.肿瘤组织周围神经元的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D.可推测抑制KCND2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减慢胶质瘤生长试卷第2页,共8页昆八中高2025届高考押题卷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B【解析】A、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DNA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B、一般来说,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错误;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正确: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D正确。故选B。2.C【解析】A、据图可知,蔗糖的运输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A正确:B、图中转运蛋白均为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拥有能与被运载物结合的特异受体结构域,该结构对被运载物有较强的亲和性,在被运载物结合之后载体蛋白会将被运载物与之固定,然后通过改变其空间结构使得结合了被运载物的结构向生物膜另一侧打开,故图中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在行使功能时空间结构可逆,B正确:CD、蔗糖通过SU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的能量来自H的浓度差,故胞内外的H浓度差,有助于蔗糖从胞外转入胞内,C错误,D正确。故选C。3.B【解析】A、据题意可知,MDH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作用部位在线粒体基质,能产生NADH,A正确:B、LDH利用NADH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此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说明LDH作用部位在细胞质基质,该过程不能产生NADH,B错误:C、黄瓜幼苗被水淹前,土壤未隔绝氧气,其根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方式提供能量,根细胞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NADH,C正确:D、黄瓜幼苗被水淹后,氧气供应量减少、有氧呼吸速率减弱,线粒体内膜消耗NADH的速率下降,D正确。故选B。4.B【解析】A、细胞内DNA复制和PCR技术合成DNA都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细胞内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PC技术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打开双链后进行扩增的,是先解旋后复制,A错误:B、DNA分子复制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和能量;PCR技术合成DNA需要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和能量,B正确;C、脱氧核苷酸链是有方向的,一端为5端,另一端为3端,合成子链时,引物的小段核苷酸链先与模板链配对结合,然后在引物的3端进行子链延伸,C错误:D、PCR扩增仪中获得的产物为DNA,不能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进行鉴定,常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的产物,D错误。故选B。5.c【解析】A、GA、GB、g互为等位基因,三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威基的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分别为XGAXGA、XGAXGB、XGAX、XGB XGB、XGB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 押题卷_生物答案(1).pdf 生物 生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