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纺纱织布 B. 伐木制舟 C. 白土烧瓷 D. 甘蔗榨汁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为此,我市各校积极组织开展冬季运动会,在运动会期间,老师们准备了很多物资给同学们加油,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 葡萄糖水 B. 消毒酒精 C. 酸奶 D. 淡盐水3.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种类改变 D. 数目改变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 B. 过滤C. 溶解粗盐 D. 稀释浓硫酸5.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采用了碳纤维壳体,碳纤维用于火箭壳体利用的性质不包括A. 强度高 B. 耐腐蚀 C. 能导电 D. 质轻6.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使叶色浓绿。下列物质均属于氮肥的是A. 、 B. 、 C. 、 D. 、7.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室内放一盆水 B.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安全C. 保持开窗通风 D. 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报警器8.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 钛合金与人体相容性好,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B.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C.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 D.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人工降雨9. 科学家制得了分子。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B. 约占空气体积的78%C.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由于与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相同1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羊毛纤维和绵纤维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B 检验气体是否为氮气 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D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A. A B. B C. C D. D二、非选择题:19题(5)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11. 厨房是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室,用化学用语填空。(1)厨房中的食醋具有酸的通性,这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2)厨房中常用的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__。(3)天然气是厨房常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12. 请根据下列元素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上图中________(从A~D中选填序号)对应的元素相似;(3)A~D粒子中通过得失电子能形成阴离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1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米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2)水是生命之源。水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电解水实验中,若正极产生气体,则理论上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14.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乃至世界青铜文明的高峰。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填“大”或“小”),因而能够取代石器和陶器,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湿法炼铜”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描述。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3)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15. 如图,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固体,会引起试管内白磷燃烧。(1)该固体可能是_____(填字母)。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碳酸钙(2)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原因是_________。16. 小雅同学想在实验课利用下列仪器来完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2)用装置C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_____的物理性质。(3)用装置D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进气口为_____(填“m”或“n”)端。(4)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17.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和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如图所示。温度/℃ 0 10 20 30 40 50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7 12.5 21.5 39.7 49.0 47.3(1)和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2)时,水中加入,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3)将时的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均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的取值范围在_____之间。18. 用数字化仪器采用图装置可测定的含量。(1)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的锥形瓶内(溶液均过量),得到如图所示的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2)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填“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到的含量较高,请结合如图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19.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目前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亿多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今年以来,我国集聚优势资源对盐碱地进行高效治理,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取得积极进展。袁隆平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培养出在为9的重盐碱地生长的“海水稻”。某兴趣小组对“海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海水稻”口感、盐碱地的主要成分以及改良盐碱地的方法进行项目式探究。任务一:探究“海水稻”口感【猜想假设】海水稻有咸味。【实践验证】(1)在电饭煲中加入经过淘洗的海水稻米,再倒入适量水,煮熟后取出,进行品尝。结论:海水稻没有咸味。由此说明盐碱地里长出的海水稻并不会含有大量的_____(填化学式)。任务二:定性探究盐碱地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盐碱地中一般含有较多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进行实验】(2)小组同学为检验其成分,取少量盐碱地土壤,加入一定量水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过滤。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 盐碱地中含有碳酸钠②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盐碱地中含有氯化钠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3)小组同学讨论发现,以下物质也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的是_____(填字母)。A. 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氧化铁任务三:定量探究盐碱地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一定质量盐碱地中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然后计算,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反思评价】(4)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经讨论,小组同学认为上述装置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请你说明实验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任务四:了解盐碱地改良的其他方案(6)近年来,各地以系统化理念大力推进盐碱地改造提升工程。通过种植盐生植物、推广有机肥、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等方式缓解土地盐碱化程度,让盐碱地治理有了“新疗法”。综合以上内容分析,治理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_____(填字母)。A. 合理施肥 B. 用熟石灰改良 C. 盐碱地水产养殖三、计算题:共5分。20.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钾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K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2)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2025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19题(5)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11题答案】【答案】(1)(2)(3)【12题答案】【答案】(1)79.90(2)B (3)BD【13题答案】【答案】(1)糖类 (2) ①. 活性炭 ②. 10【14题答案】【答案】(1)大 (2)置换(3)氧气和水##O2和H2O【15题答案】【答案】(1)A (2)试管中的氧气耗尽【16题答案】【答案】(1)酒精灯 (2)不易溶于水(3)m (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17题答案】【答案】(1)##碳酸钠(2)(3)小于 (4)20~30【18题答案】【答案】(1)(2) ①. 排水法 ②.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变化较大(叙述合理即可)【19题答案】【答案】(1)(2) ① 产生气泡 ②. (3)B(4)吸收水蒸气 (5)偏大,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进入装置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所得结果偏大(答案合理即可) (6)AC三、计算题:共5分。【20题答案】【答案】(1)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2)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答题空1】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