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模拟检测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汽水”的实践活动,流程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如图流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蔗糖越多越好 B. 碳酸氢钠的俗名是苏打或纯碱
C. 凉开水可降低气体的溶解度 D. 盖紧瓶盖既可防止CO2逸出又可增大压强
3. 展示并评价上述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A. 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B. 制作简单,操作简便
C. 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D. 汽水美味,适合长期饮用
4. 铜镍合金曾用于造币和制作仿银饰品。元素周期表中镍和铜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i的原子质量是58.69 B. Cu2+的核外电子数为27
C. Ni和Cu可以分别表示单质 D. 铜镍合金的熔点比纯铜低
5.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B. 图书、档案等物品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 浓硫酸溅上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6.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远程战略军用运输机。下列关于运-20部分材料用途的对应性质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航空煤油做燃料——可燃性、热值高
B. 钛合金做起落架——强度高、抗腐蚀性好
C. 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机身——耐高温、密度大
D. 橡胶材料作密封、减震部件——弹性好、绝缘性好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HNO3:硝酸氢 B. 两个氧分子2O2
C. 硫酸根离子SO D. 铜与硝酸银反应Cu+AgNO3=CuNO3+Ag
8. 屠呦呦研究团队采用乙醚(化学式是C4H10O)低温浸取的方式,从黄花蒿中成功分离出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醚低温浸取青蒿素的过程主要涉及物理变化
B. 青蒿素从物质分类看既有机物又是氧化物
C. 乙醚与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相问,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 青蒿素是屠呦呦研究团队合成创造的新物质
9. 如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洁厕灵 苹果汁 茶水 肥皂水 厨房清洁剂
pH 1~2 3~4 7~8 10~11 12~13
A. 苹果汁比洁厕灵的酸性强
B.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饮用苹果汁
C. 常温下,向茶水中加入足够的水,可使pH略小于7
D. 人被蚊虫叮咬后,可用肥皂水中和叮咬处的酸性物质
10. 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D.比较金属活动性
A. A B. B C. C D. D
11.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M为单质,部分产物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的化学式为H2 B. I中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C. 该转化中CO2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2 D. 该成果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
12. 利用图1装置研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2中的a点对应的操作是推动注射器活塞
B. 该实验不能证明MnO2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C. 对比b点和e点不能验证反应速率与H2O2的浓度有关
D. 对比b点和d点可以验证反应速率与H2O2的浓度有关
13. 如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鹏用其中一种物质(X)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水蒸发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31.6 63.9 110
NaNO3 88.0 103 125
A. X为KNO3 B. ③中溶液为X的不饱和溶液
C. ④中溶液的质量为100g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④
14. 已知A中含有金属离子,B是生石灰,且A,B、C、D、E是不同类别的纯净物。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可以是碳酸钡 B. 反应①是吸热反应
C. 反应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反应④的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3分)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5.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我国航天科技蓬勃发展,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
甲图中的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发动机点火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_____。航天员的餐食有米饭、馒头,红烧排骨,海带汤等食物,其中米饭提供的是营养物质中的_____,海带中的碘可预防______。
(2)乙图为我国古代“海卤煎炼”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①“燃薪”后灶底可得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农业上将其施于土壤中,可以改良______土壤,并可防止_____(填“叶片发黄”或“植物倒伏”)。
②“滚沸延及成盐”生产海盐的原理是_____,此法得到的海盐中混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可用“花水”冲洗海盐,同时又不损失氯化钠,则“花水”应当是______。
A.蒸馏水
B.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氯化镁,氯化钙的饱和溶液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 合理使用消毒剂,对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下列表格中两种消毒剂的信息回答问题。
消毒剂类型 主要成分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医用酒精(75%乙醇溶液) 乙醇 直接涂抹或喷洒 远离火源,避免接触眼睛等
“84”消毒液 次氯酸钠 按1:100稀释 避免与酸作用,不可用于金属物品消毒等
(1)75%的乙醇溶液一般指的是______(填“质量"或“体积”)分数。
(2)将“84”消毒液按1:100比例稀释时,应选择图中______。
(3)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从信息可知,“84”消毒液可与______反应。
(5)工业上通常用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制取次氯酸销,有160g氢氧化钠参加反应,可生成次氯酸钠(NaClO)的质量是多少?
四、(本题有2个小题,共15分)
17. 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探究的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中,能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对变红后的溶液取出后加热,溶液依旧为红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用甲装置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欲用甲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关闭弹簧夹______并打开______,再加入稀盐酸。
②当试管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后,关闭K1、K2,缓慢将注射器A中的蒸馏水推入试管中并略微振荡(此时固定注射器B不变),发现可移动微型活塞的位置几乎无变化,由此可知此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______。
③再将注射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推入试管中(此时固定注射器A的活塞不动)并略微振荡,发现可移动微型活塞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 目前我国炼钢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发电行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采用竖炉炼铁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烟尘的排放及减少水污染,提高能源的利用。如图是竖炉炼铁的工艺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写出还原反应室中进行主要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4)该流程所得产品为生铁,经过冶炼后可以得到具有更多性能的钢,相比于生铁,钢的含碳量更_______(选填“高”或“低”)。
(5)最后的烟囱中排出的尾气中依旧会有一些污染物,你对降低或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有何合理化的建议?______(任写一条)。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9. 各式的布料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小组同学对古法布料的草木染以及现代染色工艺进行了系列探究。
I.天然染色剂——靛蓝的制作
(1)浸泡桶中分离茎、叶残渣与浸泡液的操作是______(填实验名称)。
(2)石灰水加入浸泡液中需要不断的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Ⅱ.坯布的处理——碱煮
(3)古时的布料常由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纤维等纺织而成,其中灼烧时能产生有烧焦羽毛气味的物质是______。
(4)“碱煮”主要以烧碱为主,但烧碱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古人将布料在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中浸润透,然后向其中加入蚌壳(主要成分碳酸钙)灼烧而成的灰烬一起浸泡。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Ⅲ.坯布的进一步处理——现代酸洗
经过“碱煮”的布料会有残余的碱,会影响布料的手感及耐磨性能等,所以现代布料处理加入了“酸洗”,常用的有硫酸或者是盐酸。
(5)已知31%的盐酸的市场价为850元/吨;98%的硫酸的市场价为800元/吨。若碱煮后每千吨布料上残留的氢氧化钠为4吨(其余杂质不计)。则选用哪一种酸洗剂更合适并说明选择理由?______。
(6)如果采用硫酸酸洗后必须进行充分洗涤后才能进行烘干,且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你认为可能的理由是______。
Ⅳ.布料与健康——织物pH调节剂
一块合格的布料,还需要控制织物的pH,合格的直接接触皮肤织物的pH应在4.0至7.54之间。
(7)碱超标的处理,使用稀盐酸和稀醋酸处理60mL0.4%NaOH溶液的pH-酸体积的关系如图。
从图像上分析,在处理碱超标时,选用_______(选用“稀盐酸”或“稀醋酸”)更合适,其理由_______。
综合评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初三模拟检测化学(样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3分)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氧分子 ②. 使温度达到煤油的着火点 ③. 糖类 ④. 甲状腺肿大
(2) ①. 酸性 ②. 植物倒伏 ③. 蒸发结晶 ④. B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题答案】
【答案】(1)体积 (2)②③④⑤
(3)+1 (4)酸或金属
(5)设可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为x。
=
x=149g
答:可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为149g。
四、(本题有2个小题,共15分)
【17题答案】
【答案】(1)丁 (2)盐酸的浓度过大,导致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受热不易分解
(3) ①. K3 ②. K1和K2 ③. 1 ④. 向下 ⑤.
【18题答案】
【答案】(1)Fe2O3
(2) ①. CO2 ②. C和H
(3)##
(4)低 (5)尾气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即可)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9题答案】
【答案】(1)过滤 (2)使氢氧化钙与浸泡液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羊毛纤维 (4)
(5)选用硫酸更合适,因为中和4吨氢氧化钠,用31%的盐酸费用为9979元,用98%的硫酸费用为4000元,选硫酸使用量少或者使用硫酸成本更低
(6)如果不充分洗涤,残留的硫酸在烘干过程中浓度增大,腐蚀性增强,会损坏布料,控制温度是因为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布料发生变形、褪色等损坏,同时高温下硫酸的氧化性等性质可能增强,对布料造成不良影响
(7) ①. 稀醋酸 ②. 使用稀盐酸调控pH时,其用量的区间范围太小,不易控制用量;而用稀醋酸处理时溶液pH变化相对缓慢,更易控制在4.0至7.5之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