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共41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课件(共41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据调查,一声咳嗽,一个喷嚏射出近100万粒的飞沫。而且飞沫喷出的速度很快,一个喷嚏喷出的病菌可高达8500万个,这些微小的飞沫可长时间地在空中漂浮游动,在无风的室内可以漂浮30——60分钟。飞沫的水分蒸发后,细菌和病毒又随尘土飞扬。
一张纸币上最多可有30多万个细菌。以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为最多。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思考:
情景引入
免疫与计划免疫
第二节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学习目标
01
02
03
(重点)
(难点)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
病原体们,进攻!
01
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资料分析
1、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
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
说明皮肤具有杀菌的功能
汗腺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生长
皮脂腺分泌脂肪酸具有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 皮肤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 皮肤
皮肤所产生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角质层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
你认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该住在普通病房还是无菌病房呢?为什么?
学以致用
② 烧伤病人的皮肤大面积损坏,此功能也就会降到很低,如果这时有细菌侵袭,病人就会被感染
无菌病房
① 因为皮肤具有阻挡细菌侵入、杀菌的功能。
气管壁黏膜上的纤毛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不断摆动清扫异物
呼吸道等结构又是靠什么来实施保护功能的呢?
② 黏膜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
黏膜分泌黏液吸附病菌并将其排出体外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角质层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
分泌物杀菌作用
清扫异物
第一道防线的组成
小结
皮肤
黏膜
思考:1、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
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
2、侵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消灭病原体
体液(血浆、泪液、唾液等)中的物质杀菌
人体皮肤、黏膜受损
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
①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溶菌酶
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溶菌酶为什么不溶解掉人体细胞?
人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使病毒失活
抗菌、消炎、抗病毒
小狗舔伤口有什么作用?
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三道防线
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② 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正在吞噬细菌
吞噬细胞赶到病菌入侵部位
分布:
血液和组织、器官(淋巴结、脾脏、肝脏等)
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作用:
皮肤划破后,不注意清洁和消毒,污染物会进入到伤口内,滋生大量病菌。
你知道为什么受伤之后,如果不注意清洁和消毒,在伤口处容易出现脓液吗?
学以致用
吞噬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病菌的入侵部位,将病菌吞噬、消灭,脓液就是由病菌和吞噬细胞组成的。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炎。
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的组成: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小结
1.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2.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1.人生来就有;
2.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非专一性
一旦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这两道防线,那么人体是不是就措手无策了呢
想一想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胸腺
淋巴结

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三道防线组成:
扁桃体
骨髓
白细胞中的一种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产生
3、当水痘流行时,提前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而没有接种疫苗或没出过水痘的人则往往患病。
水痘疫苗
讨论: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水痘
体内产生抵抗水痘病毒 的抗体
病原体
病原体
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淋巴细胞
抗 体
产生
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将抗原清除
特异性结合
病原体
刺激
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可以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移植器官等异物)。
抗 原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会存留,但是会慢慢减少
专一性
作用: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吞噬细胞既可参与第二道防线,又可参与第三道防线
淋巴细胞
新冠病毒
抵抗新冠病毒的物质
刺激
产生
特异性结合
吞噬细胞
清除新冠病毒或使新冠病毒失去致病性
人体抵抗新冠病毒的过程
抗体
抗原
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迅速产生大量的相应的抗体,以同样的方式再次将抗原清除。
促进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产生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小结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清除抗原(病原体等异物)
1、是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专一性
后天性免疫
2、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免疫的类型
形成
作用范围
特性
作用
防线
联系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的免疫功能,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
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非专一性
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

后天逐渐形成,非人人都有

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组成:
皮肤和黏膜
功能:
第二道防线
组成:
组成:
功能:
功能: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先天性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
1.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
2.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3.清扫异物
2.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
1.溶菌酶使病菌溶解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总结
1. 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 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
C. 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 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2. 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B. 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
D. 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
【达标检测】
C
B
3. 新冠患者患者痊愈后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患此病,健康人注射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图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曲线(①表示首次注射新冠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新冠疫苗)( )
C
02
免疫的功能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免疫的功能
人为什么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健康地生活
防御功能
②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免疫的功能
人体对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是如何处理的
自我稳定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的功能
正常人体内有少量的癌细胞(肿瘤细胞),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患癌症
免疫监视
免疫的定义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排除非己,维持人体健康。
自己
非己
正常细胞
1、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2、人体本身产生的衰老、死亡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
1.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须寻找与患者身体相匹配的器官,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相当于抗原
2.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过敏原,相当于抗原
使用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
新知讲解
免疫是不是都是对人体有益的?
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免疫监视功能过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我免疫病)
当免疫自我稳定的功能过强时,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进行攻击,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未能清除体内产生的癌细胞,会形成肿瘤
艾滋病
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时,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癌细胞
免疫的功能
功能正常
功能过高
功能过低
抵抗抗原的侵入 ,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出现过敏反应。例如:对药物、食物、花粉的过敏。
出现自我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综合症;
例如:艾滋病
肿瘤形成
出现排斥反应
如:器官移植
总结
容易被感染
⑴ 防御功能
⑵ 自我稳定
⑶ 免疫监视
03
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计划免疫
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
抗原
抗体浓度
时间
初次接触疫苗
再次接触疫苗
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接种疫苗的原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
接种的主要疫苗
麻疹
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
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百白破疫苗
特异性免疫
计划免疫
04
艾滋病 (AIDS)
艾滋病 (AIDS)
介绍
艾滋病
病原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缺陷病
防御功能过低
HIV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性传播
1、人体先后接种2针同种新冠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疫苗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B.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C.第一次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了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持续免疫力
D.b点再次接种同种新冠疫苗,短时间内人体能产生大量抗体
【达标检测】
C
2、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
D
3、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一些马体内,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 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D. 注射抗蛇毒血清是为了让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C
疫苗相当于抗原
血清中有抗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