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目标1. 理解联系的含义与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2. 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意义。3. 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及其方法论意义。4. 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特征及其指导意义。活动设计1.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注意解决好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配套服务设施,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的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规模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要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1) 什么是联系?(2) 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3) 运用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下图,回答问题:高速铁路客运与高速公路客运、航空客运的时间效率的比较情况注:高速大巴和高铁动车座位每公里的平均票价相近,飞机的平均票价相对较高。运用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分析我国高铁的发展对高速公路客运和航空客运的影响。3.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的有________。①唇亡齿寒 ②围魏救赵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⑤名师出高徒4.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事物都存在于普遍的联系中。(2)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3)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1.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森林、海洋、草原、农田、城市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1) 什么是联系的客观性?(2) 如何区别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有何共同点?(3)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有何方法论要求?(4) 分别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联系。(2) 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1.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研究显示,塑料进入海洋,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持续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进入土壤,会污染地下水,影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危害人类健康。经过太阳照射,塑料中的大量毒物还会排入大气层,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1) 什么是联系的多样性?(2) 有人认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必然的。”请你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2.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要根据农村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各地要根据本地特色,扬长避短,重视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农村民俗产品的销售和农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让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上述举措是如何体现联系的多样性的?3.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 人们容易忽视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1.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木桶和木板的对话(1) 根据木桶和木板的对话,请你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2. “健康中国”战略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热议,以下有两种观点:甲观点: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让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乙观点:“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事业。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甲、乙两种观点对我们的启示。3.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宋代苏轼读书用的是“八面受敌”法。一本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读“厚”了。(1)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系统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材料二 宋代冯湛曾奉命打造战船。接受任务后,他不是照现有的大船“依样画葫芦”,而是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他发现:“湖船”的“底”可以涉浅,“战船”的“盖”可以迎敌,“海船”的“头尾”则可以破浪。于是,他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造出了“多桨船”。这种新型的“多桨船”性能极佳,江河湖海无往而不可,并且能载将士二百人,往来却极为轻便,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式水军武器。(2) 冯湛造船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对你有何启发?4.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下列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成语是( )A. 田忌赛马 B. 按图索骥 C. 刻舟求剑 D. 杞人忧天5.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3) 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4)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属于整体,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属于部分。(5) 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课题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活动一1. (1)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3)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搞好产业支撑和配套服务设施,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2. 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高铁的发展,会分流高速公路客运和航空客运的客源,对它们产生冲击;同时也会促使它们通过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质量,实现自身发展。3. ①②③⑤4. (1) 正确。(2) 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3) 错误。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活动二1. (1)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 区别: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共同点: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 ①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自然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②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处于普遍的联系中;联系又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无视生物圈内部及其与外界的客观联系,将会破坏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因此,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 (1) 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 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活动三1. (1) ①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②联系的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 该观点是错误的。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但不都是必然的。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有必然联系,也有偶然联系。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就会犯“守株待兔”的错误。2.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在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材料中的措施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既根据农村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③各地既把握农村内部条件,重视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又关注外部条件,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旅游产业升级。④各地扬长避短,充分认识自身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不利条件,加快本地电商的发展。3. (1) 正确。(2) 正确。活动四1. (1) ①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2)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 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应当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让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只有每个人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才能推动“健康中国”的实现。3. (1)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②系统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整体性。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因而它既是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又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各个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第二,有序性。系统都是有序的组合,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系统中,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 冯湛造船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综合的思维方法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4. A5. (1) 错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 正确。(3) 错误。部分的变化影响整体的发展,不一定起推动作用。(4) 正确。(5) 错误。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小于部分的功能之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