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期末复习简单点实用高效才是王2024—2025学年度2024人教版七下历史期末复习规划期末复习“三分归元”一、分主题,归纳整合,减轻复习负担二、分考点,重点明确,提高复习效率三、分步骤,科学合理,切实提升成绩一、主题的确定2024人教版历史新教材共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7课,涵盖了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期末复习时,试着分为如下六个主题:一、主题的确定主题一:隋唐政治与民族关系主题二、宋元政治与民族关系主题三:明清政治与民族关系主题四: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主题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主题六: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1-5课内容8-11课内容15+17-19课3+12+20课6+13+16+19课7+14+21课一、主题的确定很多老师习惯把民族关系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小主题,但是在七下三个单元中,无论是唐朝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交融,还是宋元时期辽宋夏金元的多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亦或者清朝对边疆治理过程中的民族关系,都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因此不如把政治与民族关系放在一个主题之下进行复习。辽宋夏金并立多民族政权并立多民族关系发展民族关系宋元政治清朝管辖新疆西藏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边疆治理巩固大一统明清政治民族关系一、主题的确定很多老师习惯把政治经济放在一起在复习,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七下三个单元的经济现象都很明确,又有一定的前后联系,因此可以试着把3课中的经济内容和12课与20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完整呈现从隋唐到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隋唐 宋元 明清农业 曲辕犁 筒车 占城稻 秧马 美洲作物垦荒手工业 陶瓷 纺织 瓷器 纺织 瓷器纺织雇佣关系商业 商业城市 丝绸之路 纸币出现 海外贸易 商帮活动全球经济一、主题的确定很多老师习惯把对外交往与民族关系放在一起进行复习,但本人观察发现,这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某些学生分不清内外,搞混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不同。从隋唐开放到宋元贸易,再到明清前期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对外,最后到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闭关自守,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发展有迹可循,放在一个主题下进行复习更合适。汉朝丝绸之路唐朝开放包容宋元贸易交通明朝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清朝闭关政策一、主题的确定2024人教版新教程对科技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补充,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的内容都有展现,把这些内容划为一个主题,再进行小主题——科技、文化的细分,以及更具体的科学技术、医药天文、文学艺术、思想成就的归纳,可以在复习时更具体地展现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传承发展。科技 文学隋唐 雕版印刷 医药天文 唐诗宋元 活字印刷 火药应用 宋词元曲明清 科技著作 明清小说二、考点的确定确定主题之后,每个主题下面有几课,每课有什么高频考点,整个主题下有什么总结性的高频考点,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地区往年期末考试的频率进行确定,然后带领学生,分步骤地逐一复习考点即可。主题 课程 考点隋唐政治与民族关系 1-5课的内容 1.隋唐兴亡,2.科举制度,3.大运河,4.民族关系…宋元政治与民族关系 8-11课的内容 1.宋朝政治,2.元朝政治,3.多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明清政治与民族关系 15+17-19课 1.明清加强集权,2.清朝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3+12+20课 1.农业发展,2.手工业发展,3.商业发展……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6+13+16+19课 1.唐朝的对外开放,2.宋元的海外贸易,3.郑和下西洋,4.闭关政策……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7+14+21课 1.四大发明,2.科技著作,3.文学发展……三、步骤的确定期末复习,对于每个高频考点,我准备分成四个步骤来进行复习:1.分析三年期末原题,明确高频考点2.用一句话概括考点,提高背诵效率3.创设情境进行默写,巩固基础知识4.举一反三进行练习,迁移运用知识2.用一句话概括考点,提高背诵效率4.举一反三进行练习,迁移运用知识四步复习法3.创设情境进行默写,巩固基础知识1.分析三年期末原题,明确高频考点以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为例,结合教材重点,在分解了期末原题基础上,可以确定的考点如下:考查点1:东南台湾考查点2:西南西藏考查点3:西北新疆考查点4:东北地区考查点5:综合考察四、具体的示例详细分解了22-24年的期末原题后,可以分解出关于考查点1的题目如右图:关于东南台湾的考点,3年考查2次,都是非选择题,重点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涉及了清政府在台湾的建制。在带领学生重温期末原题时,老师可以着重分析这些题目的考点和考查形式,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四、具体的示例在分析期末原题的基础上,用一句话高度概括“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知识点,具体如下:1.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2.台湾建制:1684年,清朝在东南台湾设台湾府,加强了……四、具体的示例这一步骤下,知识点高度凝练,朗朗上口,方便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记忆。接着,通过第三步的情景化挖空默写进行巩固,具体如右图。这一步中,默写学案一改网上诸多背诵提纲或以文字汇总、或以表格罗列、或以简单问答整合的形式,而是独创性地开创了情景化提问默写,与如今的考试情况紧密结合。四、具体的示例在带领学生复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首先引用了过去两年期末考试中出现的材料“驱除荷虏,一代英雄”,然后依据当时的考题和如今的考点,首先设计问题问人物“郑成功”,接着继续问人物的的功绩“收复台湾”。四、具体的示例带领学生完成前三个复习步骤后,认真学习的同学基本已经掌握了这一考点下的内容了,最后再通过几道题目进行巩固练习,锻炼一下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吧。第1题是通过课外材料,培养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寻找关键信息、联系历史事件的能力。四、具体的示例第2题是通过展示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归纳的能力,相比只展示“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出现,题目难度瞬间提升,老师在带领学生复习讲解时,可以进行专门的提点,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四、具体的示例第3题展示的材料与教材103页“任务扫描”内容相关,既是通过题目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又通过相关史料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实证历史的核心素养。第4题考查清朝设台湾府,但不是简单的直接考查,而是通过题目展示了历史背景。四、具体的示例第5题把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台湾府综合起来考查,对应教材内容的同时,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温故——把刚刚复习过的知识点学以致用,还可以知新——了解更多的历史题目考查形式,见多识广,达成复习提升的目标。四、具体的示例感谢观看!后续课件加紧制作中,欢迎老师同行一起来交流。【高频考点一句话掌握】和分单元的【无忧学案——期末无忧】都已经上传,链接如下:【期末考点突破——高频考点一句话掌握】(七下全册)【无忧学案——期末无忧】第一单元【无忧学案——期末无忧】第二单元【无忧学案——期末无忧】第三单元欢迎下载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