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练 钠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演练1.(2024·北京卷)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B.可用NaOH溶液使NaHCO3转化为Na2CO3C.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O3D.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pH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23·浙江6月选考)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B.(2023·辽宁卷)可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C.(2023·浙江1月选考)金属钠导热性好,可用作传热介质D.(2023·浙江1月选考)Na和乙醇反应可生成H23.(2023·广东卷)部分含Na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可存在c→d→e的转化B.能与H2O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C.新制的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D.若b能与H2O反应生成O2,则b中含共价键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广东高考)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是由于Na2CO3可与酸反应B.(2022·浙江6月选考)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C.(2022·浙江1月选考)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分别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溶液变蓝色的为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蓝的为食盐D.(2022·湖北高考)钠的燃烧实验装置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B.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C.钠在反应4Na+TiCl44NaCl+Ti中作氧化剂D.钠可以保存在CCl4中6.(2025·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利用如图装置验证Na2O2可作供氧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乙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装置丙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C.装置丁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O2D.若用CaC18O3进行实验,可收集到18O27.(2025·八省联考(河南)适应性演练)W是一种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V是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略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V可通过排水法收集B.X与水反应能生成气体VC.Y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D.电解Z的水溶液可得到W8.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中试剂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B.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蒸气C.样品分解不完全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D.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9.(2025·辽宁名校联盟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中CO2来自煅烧石灰石B.母液Ⅰ“吸氨”可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氯化铵的纯度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生成的氯化铵可用作氮肥,提高原料利用率10.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A.图甲是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B.图乙是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C.图丙是探究钠与Cl2反应D.图丁是除去Cl2中的少量HCl11.如图为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装置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B.b装置中的溶液最好是饱和食盐水,用于吸收CO2中的HClC.制取NaH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NaHCO3↓D.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提高了CO2吸收效率12.(2025·潮州市高三期末)科学生产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食用盐中加碘酸钾 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 将小苏打加入面粉中焙制糕点 小苏打属于酸式盐,可以与碱反应C 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 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D 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13.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则Fe与H2O(g)反应生成Fe(OH)3和H2B.NaClO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和HClO,则NaClO溶液与SO2反应生成NaHSO3和HClO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4Cl,则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D.NaOH溶液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aNO3,则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H4NO314.(2025·河北省邯郸市高三调研)关于下列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装置甲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B.用装置乙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C.用装置丙不可以判断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D.装置丁可以用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15.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有气体X逸出,将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若将原混合粉末在氧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及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及NaClD.无法确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HCO3及NaCl1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二、非选择题17.钠的化合物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Na2O2就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炭粉与Na2O2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与步骤】Ⅰ.按图组装实验装置。Ⅱ.将炭粉和Na2O2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氯化钯(PdCl2)试纸(湿润PdCl2试纸遇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Ⅲ.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底部。【实验过程与现象】给试管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PdCl2试纸未变黑,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组装完毕后,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PdCl2溶液是无色的,则PdCl2试纸应为________色。(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5)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18.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也被称作“固体双氧水”,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 ℃开始分解,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乙醇中溶解度较低。Ⅰ.过碳酸钠的合成某学习小组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H2O2化合制备过碳酸钠。称取2.0 g Na2CO3(s)配制成饱和溶液后加入三颈烧瓶中,加入稳定剂,搅拌使其溶解。接着加入11 mL乙醇搅匀,再加入30 mL 30%H2O2溶液搅匀。然后将盛有反应混合物的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搅拌反应30 min,装置如图所示。(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写出生成过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生成物用减压抽滤装置过滤,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获得更纯的过碳酸钠固体,最后进行静置、过滤、洗涤、低温烘干,洗涤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A.热水 B.碳酸钠溶液 C.乙醇Ⅱ.过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取0.14 g过碳酸钠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倒入气囊Q(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气囊内外气压差可忽略,导管内气体体积可忽略不计)中进行测定,装置如图。(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A.气囊Q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O2、CO2B.测定气体总体积须关闭K1、K2,打开K3C.量筒Ⅰ用于测二氧化碳的量,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量筒Ⅱ用于测氧气的量D.测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K2,可观察到气囊Q慢慢缩小(6)若无其他杂质,同温同压下量筒Ⅰ与量筒Ⅱ中所测气体的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___。若测得量筒Ⅱ中气体的体积为11.2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9练 钠及其化合物(解析版)高考真题演练1.(2024·北京卷)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相同B.可用NaOH溶液使NaHCO3转化为Na2CO3C.利用二者热稳定性差异,可从它们的固体混合物中除去NaHCO3D.室温下,二者饱和溶液的pH差约为4,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差异答案:D解析:Na2CO3和NaHCO3的溶液中均存在H2O、H2CO3、H+、OH-、Na+、CO、HCO,A正确;NaHCO3中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B正确;NaHCO3受热易分解,转化为Na2CO3,而Na2CO3热稳定性较强,C正确;室温下Na2CO3和NaHCO3饱和溶液pH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CO的水解程度远大于HCO,D错误。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23·浙江6月选考)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B.(2023·辽宁卷)可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C.(2023·浙江1月选考)金属钠导热性好,可用作传热介质D.(2023·浙江1月选考)Na和乙醇反应可生成H2答案:B3.(2023·广东卷)部分含Na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可存在c→d→e的转化B.能与H2O反应生成c的物质只有bC.新制的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D.若b能与H2O反应生成O2,则b中含共价键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a、b、c对应物质分别为钠、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或a、b、e、d对应物质分别为铜、氧化亚铜、氧化铜、氢氧化铜。钠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都能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不合理。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广东高考)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是由于Na2CO3可与酸反应B.(2022·浙江6月选考)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C.(2022·浙江1月选考)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各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分别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溶液变蓝色的为亚硝酸钠;溶液不变蓝的为食盐D.(2022·湖北高考)钠的燃烧实验装置答案:B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B.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C.钠在反应4Na+TiCl44NaCl+Ti中作氧化剂D.钠可以保存在CCl4中答案:A6.(2025·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利用如图装置验证Na2O2可作供氧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乙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装置丙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C.装置丁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O2D.若用CaC18O3进行实验,可收集到18O2答案:D7.(2025·八省联考(河南)适应性演练)W是一种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V是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略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V可通过排水法收集B.X与水反应能生成气体VC.Y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D.电解Z的水溶液可得到W答案:D解析:W是一种短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V是无色气体,W与V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X,X与CO2反应又能生成V,则W为Na,V为O2,X为Na2O2,Y为Na2CO3,Y与HCl反应生成Z,Z为NaCl。电解NaCl水溶液得不到W(Na),应该电解熔融氯化钠,D错误。8.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a中试剂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B.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蒸气C.样品分解不完全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D.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答案:D9.(2025·辽宁名校联盟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中CO2来自煅烧石灰石B.母液Ⅰ“吸氨”可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氯化铵的纯度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生成的氯化铵可用作氮肥,提高原料利用率答案:A解析: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制取Na2CO3和合成氨联合起来,其中CO2来自于合成氨的废气和NaHCO3的分解。10.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A.图甲是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B.图乙是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C.图丙是探究钠与Cl2反应D.图丁是除去Cl2中的少量HCl答案:D11.如图为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装置中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B.b装置中的溶液最好是饱和食盐水,用于吸收CO2中的HClC.制取NaH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NaHCO3↓D.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提高了CO2吸收效率答案:D解析: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A错误;为了除去CO2中的HCl气体,装置b中应盛装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制取NaH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H2O+Na++NH3===NaHCO3↓+NH,C错误。12.(2025·潮州市高三期末)科学生产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食用盐中加碘酸钾 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 将小苏打加入面粉中焙制糕点 小苏打属于酸式盐,可以与碱反应C 使用复合肥料培育植物 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D 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答案:B13.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则Fe与H2O(g)反应生成Fe(OH)3和H2B.NaClO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和HClO,则NaClO溶液与SO2反应生成NaHSO3和HClO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4Cl,则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D.NaOH溶液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aNO3,则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H4NO3答案:C解析: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故A不合理;SO2具有还原性,NaClO溶液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合理;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NH3)2]+,故D不合理。14.(2025·河北省邯郸市高三调研)关于下列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装置甲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B.用装置乙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C.用装置丙不可以判断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D.装置丁可以用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答案:C解析:若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反应生成的氢气会使装置中测得的气体压强变大;若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反应消耗氧气会使装置中测得的气体压强变小,所以装置丙能用于判断铁钉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故C错误。15.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有气体X逸出,将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若将原混合粉末在氧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物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及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及NaClD.无法确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HCO3及NaCl答案:A解析:混合粉末中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Na2O2(生成O2)、Na2CO3或NaHCO3(生成CO2);而将气体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说明X是由O2及CO2两种气体组成,原粉末中肯定含有Na2O2,Na2CO3和NaHCO3至少有一种;将原混合粉末在氧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3,但NaHCO3受热分解会导致混合粉末的质量减少,而实际情况是剩余固体的质量增加了,原因是发生了反应2Na2O+O22Na2O2。综上分析,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Na2O2、NaHCO3,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2CO3及NaCl。1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答案:C解析:C项,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气体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不能测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二、非选择题17.钠的化合物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Na2O2就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炭粉与Na2O2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与步骤】Ⅰ.按图组装实验装置。Ⅱ.将炭粉和Na2O2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氯化钯(PdCl2)试纸(湿润PdCl2试纸遇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Ⅲ.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底部。【实验过程与现象】给试管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PdCl2试纸未变黑,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组装完毕后,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PdCl2溶液是无色的,则PdCl2试纸应为________色。(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5)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白(3)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 (4)防止倒吸(5)2Na2O2+CNa2CO3+Na2O(6)PdCl2+CO+H2O===Pd+CO2+2HCl 14∶5318.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也被称作“固体双氧水”,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 ℃开始分解,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乙醇中溶解度较低。Ⅰ.过碳酸钠的合成某学习小组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H2O2化合制备过碳酸钠。称取2.0 g Na2CO3(s)配制成饱和溶液后加入三颈烧瓶中,加入稳定剂,搅拌使其溶解。接着加入11 mL乙醇搅匀,再加入30 mL 30%H2O2溶液搅匀。然后将盛有反应混合物的三颈烧瓶置于冰水浴中,搅拌反应30 min,装置如图所示。(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生成过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生成物用减压抽滤装置过滤,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获得更纯的过碳酸钠固体,最后进行静置、过滤、洗涤、低温烘干,洗涤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A.热水 B.碳酸钠溶液 C.乙醇Ⅱ.过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取0.14 g过碳酸钠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倒入气囊Q(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气囊内外气压差可忽略,导管内气体体积可忽略不计)中进行测定,装置如图。(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A.气囊Q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O2、CO2B.测定气体总体积须关闭K1、K2,打开K3C.量筒Ⅰ用于测二氧化碳的量,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量筒Ⅱ用于测氧气的量D.测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K2,可观察到气囊Q慢慢缩小(6)若无其他杂质,同温同压下量筒Ⅰ与量筒Ⅱ中所测气体的体积比理论上为________。若测得量筒Ⅱ中气体的体积为11.2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反应放热,防止温度过高使H2O2及过碳酸钠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2)2Na2CO3+3H2O2===2Na2CO3·3H2O2(3)过滤速度快,液体和固体易分离,所得固体较干燥(4)C (5)C (6)7∶3 75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