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二)参考答案(满分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1.①阴阳割昏晓 ②长烟落日孤城闭 ③尚思为国戍轮台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蜡炬成灰泪始干 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 分,每句 1 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2.(1)②参观(观看)革命事迹,了解英雄故事。④书写(分享、交流)研学感悟,学习烈士爱国精神。(2 分,每小题 1 分,以划线的关键词为主)(2)你好!我要预约 6 月 6 日上午(或下午)的参观,参观人是育新学校九年级(1)班全体师生(约 60 人),请予以安排。谢谢!(3 分,内容完整,交代清楚,用语得当。)3.(1)B(2 分)(2)“斓”应为“澜”,“嶂”应为“障”。(2 分)4.D(2 分)5.D(2 分)6.(1)将“在”改为“是”,并删去“举行”;或将“的时间”删去。(2 分)(2)目的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阅读的热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2 分)7.①《经典常谈》 ②纪传体 (2 分,每空 1 分。)8.示例:保尔·柯察金是孤勇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叙写了保尔四次生死磨难;(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肺炎。)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理想引领下,一次次磨难都没有能阻止他奋勇向前的脚步;表现了保尔英勇顽强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5 分,意思对即可)示例 2:唐僧是孤勇者;在《西游记》中,他为了实现西天取经的理想,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依然初心不改;无论是白骨精,还是火焰山、女儿国都未能阻止他奋勇向前的身影,每一次遇到危险,都让他更加下定决心要完成任务;最终他与三位徒弟克服重重艰险到达西天,取回真经。(5 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与鉴赏,共 40 分。(一)共 5 分。9.D(2 分)10.(共 3 分)示例:两诗意境相似:都描写了壮丽而凄美的边塞落日(风光),“萧关”“孤城”“孤烟”“落日”这些意象都描绘出塞外的萧索荒凉,都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1 分,意思对即可)两诗感情不同:《送韦评事》表达了送友人出塞远行的关切担忧之情,《使至塞上》则表达诗人出使边塞的孤寂之情和看到大漠的奇特景色而产生的豁达慷慨之情。(2 分,意思对即可)(二)共 13 分。11. C(2 分)12. D(2 分)13.BDF(3 分)14.以此说明我无论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是我的心能超脱于事物之外啊!(3 分)15. 示例:从两篇作品学习了①苏轼在逆境中寻找生活乐趣的生命智慧;②不回避苦难,直面人生缺憾的随遇而安;③以自然万物和哲学之思化解屡遭贬谪的苦闷失意;④知足常乐、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3 分,每个要点 1 分,写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译文】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此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三)共 11 分。16. ①学会停顿,成为发现者 ②比喻论证,举例论述 ③生活偶尔停下,就能成为美的发现者和欣赏者。 (3 分,每小题 1 分)17.B(2 分)[解析]B 项中“正面论证”表述有误。18. 示例一:就像月亮有圆有缺,月缺与月圆共同形成不同的月相变化,使美丽的夜空更加引人遐思。(3 分,语境契合,语意连贯,无语病,符合要求即可)示例二:就如绘画中的留白,是对主题的补充和延伸,使绘画的意境更有丰富的想象空间。(3分,语境契合,语意连贯,无语病,符合要求即可)19. ①可以发现自己;②可以使自己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让生命更精彩;③可以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④可以成为美的发现者。(3 分,意思符合,谈出其中三点即可)(四)共 11 分。20.D(2 分)(本文体裁不是小说)21.示例:(1)这段语言描写了冬瓜藤蔓的色彩形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藤叶比作小绿伞,刻画细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瓜藤蔓的生命活力。(2 分,意思对即可。)示例:(2)这段话运用了“爬着”“攀上”“钻进”三个动词,赋予静止的瓜藤以动态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冬瓜藤蔓的蓬勃生命力。(2 分,意思对即可。)22.朗读设计:这句话应该用用舒缓、喜悦的语气来读;“肥胖的”和“数不清的” 等词语应重音轻读,“钻进钻出”“翩翩起舞”“繁闹的”应读重音,“世界” 读出声音的延长;整体设计应表达出冬瓜长势喜人的画面感和喜爱赞赏的情感。(共 3 分,写出两处朗读方法设计即可得 2 分,整体设计意图得 1 分,意思对即可。)23. 文章标题“冬瓜有味”中的“味”不仅指冬瓜本身的美味;还象征着父亲勤劳、智慧、慷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还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互助和谐的温情;这种回忆的味道中还包含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三、写作,共 50 分。24.【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可拆分为“每个”“站点”“风景”。“每个”可以理解为成长路上的几个关键点,当然也可截取某几个特定时间。“站点”是指材料中的“栖息处”“落脚点”“终点”“起点”,即提醒学生应选取人生路上的关键时间节点。“风景”指的是值得赞美、值得珍惜、值得收藏的人、事、物、情。“每个……都……”明确了成长过程中的美好不是偶然出现,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持续出现的普遍现象。第二,立意。“每个站点都有风景”这个题目,把“站点”“风景”联系起来,意在引导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进行积极立意与表达。如:关注现实生活,写亲情、乡情,或写社会中人与人相处中的美好情感,表现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情感的理解;关注人文传统,写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戏曲舞蹈等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成长启迪。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成游记,描写某次出行的自然或人文风景之美。可以写人生之路遇到难忘的人和事,反映“成长”“亲情”“友情”“感恩”等主题。选择切近生活的素材,力求反映生活的真与美。我们还可以写成议论文,歌颂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信仰,如可以写杜甫(“安史之乱”前后)、苏轼(“乌台诗案”前后)、张岱(明亡前后),表现他们的人生追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