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1讲 走近细胞(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1讲 走近细胞(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资源简介

第1讲 走近细胞
明确 目标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实验活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建构 知识 体系
主题研习(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内容和意义
(1)建立过程(连线)
(2)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     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     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     产生的。
(3)意义
①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    ,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②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水平。
③为       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微点拨] 并不是所有新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如受精卵来源于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但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不同生物类型与细胞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个细胞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 依赖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病毒 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     中才能生活
(2)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活动 基础
各种生理活动 细胞  
生长发育 细胞     
遗传与变异 细胞内基因的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自我诊断
1.概念理解(判断正误)
(1)新细胞产生方式的发现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 (  )
(2)细胞学说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
(3)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细胞学说的提出。 (  )
(4)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  )
(5)一株冷箭竹无系统层次,人体皮肤和迎春花的叶属于器官层次。 (  )
(6)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个结构层次。 (  )
2.事理分析
(1)(人教版必修1 P5“科学方法”深化理解)施莱登和施旺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归纳法中的        。但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更具可信度,其原因是他们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              。
(2)(人教版必修1 P6“旁栏思考”拓展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由是                       。
(3)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是                      。
题点(一) 细胞学说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2025·渭南一模)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⑤魏尔肖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⑥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⑦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A.6项 B.5项
C.4项 D.3项
2.(2025·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病毒属于生物,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这两个层次
C.酵母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归纳拓展]
(1)细胞学说的2个“两”
①两个未涉及:未涉及原核细胞、真菌、病毒;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②两个统一性:动、植物细胞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四个易误点
①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无系统层次。
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
③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④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题点(二) 病毒的结构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3.(2024·河北高考)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的含量为51.2%
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
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
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4.(人教版必修1 P14“复习与提高二、T3”变式应用)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人工合成的病毒能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B.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C.人工合成病毒有利于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D.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给人类带来灾难
  [归纳拓展] 多角度融合病毒有关的知识
①生活方式:寄生;
②增殖场所:宿主细胞内;
③增殖过程(一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④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⑤遗传物质:DNA或RNA;
⑥变异类型: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
⑦分类(按寄主分):细菌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主题研习(二)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
                  。
2.两种原核生物的比较
(1)名称:甲为     ,乙为      。
(2)结构:①为细胞壁、②为     、③为    、④为   、⑤为    、⑥为鞭毛。
(3)生活方式:甲生物细胞中因含有    和    ,能进行光合作用,为   生物;乙生物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   生物。
3.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连线)
自我诊断
1.概念理解(判断正误)
(1)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  )
(2)酵母菌和醋酸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  )
(3)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  )
(4)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但有一个大型链状DNA分子位于拟核。 (  )
(5)原核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所以原核细胞不具有多样性。 (  )
2.事理分析
(1)(人教版必修1 P11正文挖掘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水华等环境污染现象。水华形成的原因是                。
(2)(人教版必修1 P11“图1-6”拓展分析)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细胞都具有核糖体的原因是                                      。
(3)(人教版必修1 P11“旁栏思考”、P12“拓展应用T1”深化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请从生物进化和细胞学说两方面解释原因:                      。
重难点(一)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根本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则为几丁质
细胞器 仅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 孟德尔定律 不遵循 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广义上包括基因重组) 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基因重组
DNA 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染色质(体) 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例1] (2025·衡阳模拟)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都能够导致人患疾病。下列关于这两类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这两类生物都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B.这两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这两类生物的细胞中都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这两类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结构
听课随笔:
重难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例2] (2024·北京高考)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听课随笔:
|认|知|生|成|
1.细胞多样性的“两个”原因
2.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题点(一) 原核细胞、原核生物与细胞的多样性
1.(2025·东城一模)支原体是一类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微小生物,会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C.与大肠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D.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2025·武汉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大肠杆菌、眼虫、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些生物都有细胞壁,这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观察这些常见的细胞归纳出细胞学说
C.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可以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D.DNA在上述细胞中都与组蛋白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易错提醒]
明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几个易误点
①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例如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
②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③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是细菌。例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一般是细菌。
④原核生物不一定有细胞壁和拟核。例如支原体无细胞壁和拟核。
⑤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单细胞生物不都是原核生物。例如草履虫、绿藻、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真核生物。
题点(二) 细胞的统一性
3.(2025·银川模拟)蓝细菌、酵母菌、人的神经细胞虽形态各异,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表现在 (  )
A.均能进行细胞分裂
B.都有细胞膜和核膜
C.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D.都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4.(2024·吉林期末)下列关于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B.根据细胞学说可以推论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
C.乳酸菌、青霉菌、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都是DNA
主题研习(三)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特点
①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反之则放大倍数   。
②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   ,距装片距离   。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1)成像特点
(2)物像移动规律
(3)物像转动规律
(4)显微镜下视野分析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与载玻片的距离 观察范围
高倍物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物镜 小 多 亮 远 大
3.“两步法”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思考探究]
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分析:
(1)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
(2)把视野里的标本从乙图转为丙图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
(3)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切片标本材料时,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被称为“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被称为“亚显微结构”。下图比较了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下列结构中属于显微结构的是      ,属于亚显微结构的是     。
①大液泡 ②细胞核 ③叶绿体形态 ④染色后的线粒体 ⑤核孔 ⑥中心体 ⑦内质网 ⑧核糖体 ⑨细胞膜的“三层结构”
1.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观察的标本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时物镜碰到装片,可能是切片标本厚度超标所致
C.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若视野变暗,可调节光圈大小或打开辅助光源
D.由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
2.(2025·周口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母,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母
B.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C.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
D.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2025·海口模拟)下列对图示中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某视野下洋葱根尖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图③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调整放大倍数使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亮度明显变暗
  [思维建模]
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规律
第1讲 走近细胞
主题研习(一)
基础全面落实
1.(1)Ⅰ-b Ⅱ-a Ⅲ-e Ⅳ-c Ⅴ-d
(2)①细胞 细胞产物 ②相对独立 整体生命 ③老细胞分裂 (3)①统一性 ②细胞 ③生物进化论
2.(1)各种分化的细胞 活细胞 (2)代谢 增殖、分化 传递和变化
3.组织 系统 种群 生物圈
[自我诊断]
1.(1)√ (2)× (3)× (4)× (5)√ (6)×
2.(1)不完全归纳法 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
(2)不属于 生命系统必须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蛋白质和核酸只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考向精细研究
1.选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②错误;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④错误;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⑤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⑦错误。①③⑥说法正确,故选D。
2.选C 细胞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其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正确;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D错误。
3.选B 由题表可知,该病毒不含碱基T,且A和U、C和G的含量均不同,为单链RNA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的含量与该病毒自身C+G的含量一致为20.8%+28.0%=48.8%,A错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逆转录产生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导致宿主DNA变异,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C错误;病毒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4.选B 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因此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并不能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B错误。
主题研习(二)
基础全面落实
1.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1)蓝细菌 大肠杆菌 (2)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3)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异养
3.①③-A-⑥⑦⑧ ②④⑤-B-⑨⑩
[自我诊断]
1.(1)× (2)× (3)× (4)× (5)×
2.(1)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2)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细胞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重难深化拓展
[例1] 选D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这两类生物都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A正确;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都属于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真核生物中含有的多种细胞器,C正确;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D错误。
[例2] 选D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A错误;大肠杆菌只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能量代谢不发生在细胞器中,B错误;大肠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
考向精细研究
1.选A 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所以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所以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B正确;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C正确;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正确。
2.选C 眼虫、草履虫没有细胞壁,A错误;施莱登观察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施旺主要研究了动物细胞提出细胞学说,B错误;眼虫与动物和植物都有相同之处,说明眼虫与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祖先,C正确;组蛋白是真核细胞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无组蛋白与DNA结合,D错误。
3.选D 人的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A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线粒体,B、C错误;蓝细菌(原核生物)、酵母菌(真核生物)、人的神经细胞(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均是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D正确。
4.选B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误;由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可推论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B正确;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中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
主题研习(三)
实验基础理清
1.(1)调焦 视野中央 转换器 (2)①越小 越大 ②越大 越近 2.(2)左上方 3.装片 物镜
[思考探究]
1.(1)提示: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2)提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3)提示: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2.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题点考法全训
1.选A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A错误。
2.选B 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颠倒,若载玻片上有“p”字母,则视野中呈现“d”字母,A正确;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暗,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B错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C正确;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D正确。
3.选D 图①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若要观察清楚图2中c细胞的特点,则应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图③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当图④视野中的细胞数由多变少时,说明换用了高倍镜,视野亮度变暗,D正确。(共103张PPT)
分子与细胞
必修1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走近细胞
第1讲
明确目标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实验活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
建构知识体系
目录
主题研习(一)
主题研习(二)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课时跟踪检测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主题研习(三)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
主题研习(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内容和意义
(1)建立过程(连线)
基础全面落实
(2)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___________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__________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
细胞
细胞产物
相对独立
整体生命
老细胞分裂
(3)意义
①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________,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②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_____水平。
③为____________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统一性
细胞
生物进化论
[微点拨] 并不是所有新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如受精卵来源于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但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不同生物类型与细胞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个细胞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 依赖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病毒 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________中才能生活
各种分化的细胞
活细胞
(2)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活动 基础
各种生理活动 细胞_____
生长发育 细胞___________
遗传与变异 细胞内基因的____________
代谢
增殖、分化
传递和变化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
系统
种群
生物圈
自我诊断
1.概念理解(判断正误)
(1)新细胞产生方式的发现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 ( )
(2)细胞学说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
(3)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细胞学说的提出。 ( )

×
×
(4)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 )
(5)一株冷箭竹无系统层次,人体皮肤和迎春花的叶属于器官层次。 ( )
(6)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个结构层次。( )
×

×
2.事理分析
(1)(人教版必修1 P5“科学方法”深化理解)施莱登和施旺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运用了归纳法中的_____________。但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更具可信度,其原因是他们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完全归纳法
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
(2)(人教版必修1 P6“旁栏思考”拓展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
生命系统必须完成一定的
生命活动,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蛋白质和核酸只是
细胞的组成成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考向精细研究

题点(一) 细胞学说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2025·渭南一模)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⑤魏尔肖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⑥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⑦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
A.6项 B.5项 C.4项 D.3项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②错误;细胞学说没有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④错误;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⑤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⑦错误。①③⑥说法正确,故选D。

2.(2025·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病毒属于生物,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这两个层次
C.酵母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其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正确;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D错误。
[归纳拓展]
(1)细胞学说的2个“两”
①两个未涉及:未涉及原核细胞、真菌、病毒;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②两个统一性:动、植物细胞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四个易误点
①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无系统层次。
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
③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④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题点(二) 病毒的结构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3.(2024·河北高考)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的含量为51.2%
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
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
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解析:由题表可知,该病毒不含碱基T,且A和U、C和G的含量均不同,为单链RNA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的含量与该病毒自身C+G的含量一致为20.8%+28.0%=48.8%,A错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逆转录产生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导致宿主DNA变异,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C错误;病毒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4.(人教版必修1 P14“复习与提高二、T3”变式应用)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人工合成的病毒能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B.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C.人工合成病毒有利于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D.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给人类带来灾难

解析: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因此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并不能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B错误。
[归纳拓展] 多角度融合病毒有关的知识
①生活方式:寄生;
②增殖场所:宿主细胞内;
③增殖过程(一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④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⑤遗传物质:DNA或RNA;
⑥变异类型: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
⑦分类(按寄主分):细菌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主题研习(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基础全面落实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两种原核生物的比较
(1)名称:甲为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结构:①为细胞壁、②为_______、③为________、
④为_____、⑤为_______、⑥为鞭毛。
蓝细菌
大肠杆菌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3)生活方式:甲生物细胞中因含有_______和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为______生物;乙生物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_____生物。
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异养
3.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连线)
自我诊断
1.概念理解(判断正误)
(1)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
(2)酵母菌和醋酸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 )
(3)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 )
(4)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没有细胞核和染色体,但有一个大型链状DNA分子位于拟核。 ( )
(5)原核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所以原核细胞不具有多样性。 ( )
×
×
×
×
×
2.事理分析
(1)(人教版必修1 P11正文挖掘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水华等环境污染现象。水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教版必修1 P11“图1-6”拓展分析)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细胞都具有核糖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
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
承担者,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人教版必修1 P11“旁栏思考”、P12“拓展应用T1”深化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请从生物进化和细胞学说两方面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细胞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真核细胞是由原核
细胞进化而来的
重难深化拓展
重难点(一)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根本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则为几丁质
细胞器 仅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 孟德尔定律 不遵循 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广义上包括基因重组) 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基因重组
DNA 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 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染色质(体)
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续表
[例1] (2025·衡阳模拟)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都能够导致人患疾病。下列关于这两类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这两类生物都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B.这两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这两类生物的细胞中都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这两类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结构

 [解析]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这两类生物都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A正确;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都属于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真核生物中含有的多种细胞器,C正确;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D错误。
重难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例2] (2024·北京高考)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解析]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A错误;大肠杆菌只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能量代谢不发生在细胞器中,B错误;大肠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

|认|知|生|成|
1.细胞多样性的“两个”原因
2.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考向精细研究
题点(一) 原核细胞、原核生物与细胞的多样性
1.(2025·东城一模)支原体是一类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微小生物,会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C.与大肠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
D.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解析: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所以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支原体是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所以能完成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B正确;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的区别之一是没有细胞壁,C正确;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正确。
2.(2025·武汉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大肠杆菌、眼虫、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些生物都有细胞壁,这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观察这些常见的细胞归纳出细胞学说
C.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可以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D.DNA在上述细胞中都与组蛋白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

解析:眼虫、草履虫没有细胞壁,A错误;施莱登观察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施旺主要研究了动物细胞提出细胞学说,B错误;眼虫与动物和植物都有相同之处,说明眼虫与植物和动物有共同祖先,C正确;组蛋白是真核细胞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无组蛋白与DNA结合,D错误。
[易错提醒] 明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几个易误点
①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例如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
②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③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是细菌。例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一般是细菌。
④原核生物不一定有细胞壁和拟核。例如支原体无细胞壁和拟核。
⑤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单细胞生物不都是原核生物。例如草履虫、绿藻、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真核生物。
题点(二) 细胞的统一性
3.(2025·银川模拟)蓝细菌、酵母菌、人的神经细胞虽形态各异,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表现在(  )
A.均能进行细胞分裂
B.都有细胞膜和核膜
C.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D.都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解析:人的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A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线粒体,B、C错误;蓝细菌(原核生物)、酵母菌(真核生物)、人的神经细胞(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均是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D正确。
4.(2024·吉林期末)下列关于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B.根据细胞学说可以推论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
C.乳酸菌、青霉菌、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都是DNA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A错误;由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可推论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B正确;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色球蓝细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中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错误。
主题研习(三)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基础理清
调焦
视野
中央
转换器
(2)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特点
①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反之则放大倍数_____。
②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距装片距离______。
越小
越大
越大
越近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1)成像特点
(2)物像移动规律
左上方
(3)物像转动规律
(4)显微镜下视野分析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与载玻片的距离 观察范围
高倍物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物镜 小 多 亮 远 大
3.“两步法”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装片
物镜
[思考探究]
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分析:
(1)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
提示: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2)把视野里的标本从乙图转为丙图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
提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3)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切片标本材料时,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被称为“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被称为“亚显微结构”。下图比较了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下列结构中属于显微结构的是_________,属于亚显微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
①大液泡 ②细胞核 ③叶绿体形态 ④染色后的线粒体 ⑤核孔 ⑥中心体 ⑦内质网 ⑧核糖体 ⑨细胞膜的“三层结构”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1.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观察的标本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时物镜碰到装片,可能是切片标本厚度超标所致
C.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若视野变暗,可调节光圈大小或打开辅助光源
D.由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
题点考法全训

解析: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A错误。
2.(2025·周口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母,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母
B.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C.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
D.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解析: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颠倒,若载玻片上有“p”字母,则视野中呈现“d”字母,A正确;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暗,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B错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C正确;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D正确。
3.(2025·海口模拟)下列对图示中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某视野下洋葱根尖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图③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调整放大倍数使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视野亮度明显变暗

解析:图①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若要观察清楚图2中c细胞的特点,则应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图③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当图④视野中的细胞数由多变少时,说明换用了高倍镜,视野亮度变暗,D正确。
[思维建模] 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规律
课时跟踪检测
(标 的题目为推荐讲评题目,配有精品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选择题
1.(2025·绍兴模拟)人类在1665年已经发现细胞,而“细胞学说”直到1838年才由施旺、施莱登建立。施旺、施莱登能建立“细胞学说”,主要通过(  )
A.对大量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 B.发现真核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C.创立专门的细胞研究实验室 D.观察记录大量不同生物标本
解析:施旺和施莱登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科学事实的观察和研究,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建立细胞学说,A符合题意。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2.(2025·襄阳一模)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下列相关叙述不能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观点提供支持的是 (  )
A.T2噬菌体只有侵入大肠杆菌后才能增殖
B.细胞膜是边界,各类细胞器分工合作,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细胞是开放的,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没有依赖完整的细胞结构,不能体现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C符合题意。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3.(2025年1月·八省联考四川卷)在硝化细菌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  )
A.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B.肽键的形成与断裂
C.ATP的合成与水解 D.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只有能分裂的真核细胞才发生,硝化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A符合题意;硝化细菌能合成蛋白质,能发生肽键的形成与断裂,B不符合题意;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硝化细菌中会发生ATP的合成与水解,C不符合题意;硝化细菌以DNA为遗传物质,能够进行基因的表达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也就存在基因的转录与翻译,D不符合题意。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4.(2025·武汉模拟)由支原体肺炎感染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支原体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B.支原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构相同,都可以用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C.支原体与肺细胞均具有无膜细胞器
D.被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炎症的肺和肾脏可看作器官层次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支原体为原核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支原体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A正确。支原体无细胞壁,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细胞壁,两者的结构不同,支原体不可以用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治疗,B错误。核糖体是支原体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其不具有膜结构;肺细胞具有中心体和核糖体两个无膜细胞器,C正确。肺和肾脏无论有无炎症都是器官层次,D正确。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5.(2025·哈尔滨模拟)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相似之处却又彼此不同,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都有生物膜结构
B.遗传物质都是DNA
C.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相同
D.细胞增殖方式完全相同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结构,如细胞膜,A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C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增殖方式不相同,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原核细胞主要进行二分裂,D错误。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6.(2025·梅州一模)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都可引发肺炎,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具有杀菌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A.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化学组成只有核酸和蛋白质
B.肺炎链球菌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临床上可用一定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肺炎
D.以上三种病原体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化学组成除了核酸和蛋白质外,还有包膜,而包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A错误;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故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病毒,故临床上不可用一定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肺炎,C错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具有细胞结构,二者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9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7.(2025·大理模拟)下图是教材中出现的几种生物,关于这几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⑤外,①②③④⑥都是单细胞生物,⑤不属于生命系统
B.①和②⑥在细胞结构上最重要的区别是①有叶绿素但没有叶绿体
C.①②④⑥是自养型生物,③和⑤是异养型生物
D.以上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分析题图,①为蓝细菌、②是衣藻、③是硝化细菌、④是伞藻、⑤是病毒、⑥是水绵。⑥(水绵)为多细胞丝状结构个体,A错误;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②(衣藻)和⑥(水绵)是真核生物,故①和②⑥在细胞结构上最重要的区别是①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错误;①(蓝细菌)、②(衣藻)、④(伞藻)和⑥(水绵)均可进行光合作用,③(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故①②③④⑥是自养型生物,⑤(病毒)是异养型生物,C错误;题述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8.(2025·长春模拟)木耳是重要的药食兼用真菌,但长时间泡发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后者能分泌耐高温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可导致食物中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木耳和椰毒假单胞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与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的加工、分泌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D.米酵菌酸的毒性可通过高温烹饪完全消除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木耳和椰毒假单胞杆菌都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椰毒假单胞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染色体和高尔基体,B、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耐高温,故高温烹饪后,不能完全消除米酵菌酸的毒性,D错误。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9.(2024·安康三模)下列关于病毒和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所有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蓝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
D.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且能够独立代谢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A正确;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C错误;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具有细胞壁且能够独立代谢,D正确。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10.(2025·邯郸模拟)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如图所示。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少,而脂质含量相当。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体膜的功能比细胞膜的功能更复杂
B.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C.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
D.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少,功能简单,A错误;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与细胞膜一样,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B正确;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C正确;“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这与线粒体相似,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D正确。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11.(2025·眉山一模)如图是对几种生物按不同分
类依据进行的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中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
组成上均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B.除去乙中生物的细胞壁所用酶的种类不同,这利用了酶的高效性,乙中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乙中生物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甲、乙、丙、丁中的生物所具有中心法则的内容是相同的
D.乙中生物都是自养需氧型,所含色素种类有差异;它们基因表达的场所上虽有差异,但都是先转录后翻译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甲中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变形虫有细胞结构,细胞结构的成分中也含有DNA和蛋白质,故甲中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组成上均含有核酸和蛋白质,A错误。除去乙中生物的细胞壁所用酶的种类不同,这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B错误。乙中的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不同生物所具有的中心法则的内容是有差异的,但图示中的蓝细菌、变形虫、衣藻和噬菌体(DNA病毒)所具有的中心法则的内容是相同的,C正确。乙中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特点是边转录边翻译;衣藻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特点是先转录后翻译,D错误。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12.(2025·重庆模拟)细胞都被认为是一个共同祖先细胞的后裔,而在进化中这个祖先细胞的根本性质是保守不变的,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将研究一种生物所得到的知识用于其他种的生物,从而催生了“模式生物”的出现,它们通常有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的特点,如噬菌体(某种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拟南芥、果蝇和小白鼠等。下列关于“模式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A.“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大肠杆菌与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
C.“模式生物”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可在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模式生物”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但不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模式生物”中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的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B错误。噬菌体是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C错误。“模式生物”的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模式生物”的细胞各种各样,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13.(10分)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原核生物,其黏附于宿主细胞膜表面后可模仿宿主细胞膜结构,逃逸机体的免疫应答,引起慢性感染和无症状携带。如图为MP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MP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解析:MP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④(核糖体)。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2)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MP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________。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MP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可能是                           (3分)。
解析:MP与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区别在于MP无细胞壁,据此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细胞壁。人是真核生物,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MP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是因为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MP、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
细胞壁
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MP、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3)MP与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有学者认为,MP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也会引发脑、肝、肾等脏器组织的损伤,人体抗体基因表达过程与MP中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有无细胞结构(或MP有细胞
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
MP中基因表达过程是边
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抗体基因表达过程是先转录后翻译,并经过内
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
1
5
6
7
8
10
11
12
13
2
3
4
9
解析: MP是原核生物,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二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MP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真核生物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分,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即MP中基因表达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抗体基因表达过程是先转录后翻译,并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课时跟踪检测(一) 走近细胞
(标的题目为推荐讲评题目,配有精品课件。选择题请在后面答题栏内作答)
一、选择题
1.(2025·绍兴模拟)人类在1665年已经发现细胞,而“细胞学说”直到1838年才由施旺、施莱登建立。施旺、施莱登能建立“细胞学说”,主要通过 (  )
A.对大量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
B.发现真核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C.创立专门的细胞研究实验室
D.观察记录大量不同生物标本
2.(2025·襄阳一模)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下列相关叙述不能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观点提供支持的是 (  )
A.T2噬菌体只有侵入大肠杆菌后才能增殖
B.细胞膜是边界,各类细胞器分工合作,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C.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D.细胞是开放的,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
3.(2025年1月·八省联考四川卷)在硝化细菌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  )
A.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B.肽键的形成与断裂
C.ATP的合成与水解 D.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4.(2025·武汉模拟)由支原体肺炎感染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支原体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B.支原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构相同,都可以用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C.支原体与肺细胞均具有无膜细胞器
D.被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炎症的肺和肾脏可看作器官层次
5.(2025·哈尔滨模拟)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相似之处却又彼此不同,以下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都有生物膜结构
B.遗传物质都是DNA
C.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相同
D.细胞增殖方式完全相同
6.(2025·梅州一模)呼吸道合胞病毒(结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都可引发肺炎,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具有杀菌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化学组成只有核酸和蛋白质
B.肺炎链球菌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临床上可用一定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肺炎
D.以上三种病原体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7.(2025·大理模拟)下图是教材中出现的几种生物,关于这几种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⑤外,①②③④⑥都是单细胞生物,⑤不属于生命系统
B.①和②⑥在细胞结构上最重要的区别是①有叶绿素但没有叶绿体
C.①②④⑥是自养型生物,③和⑤是异养型生物
D.以上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
8.(2025·长春模拟)木耳是重要的药食兼用真菌,但长时间泡发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后者能分泌耐高温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可导致食物中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木耳和椰毒假单胞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与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的加工、分泌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D.米酵菌酸的毒性可通过高温烹饪完全消除
9.(2024·安康三模)下列关于病毒和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所有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蓝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蓝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
D.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且能够独立代谢
10.(2025·邯郸模拟)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如图所示。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少,而脂质含量相当。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体膜的功能比细胞膜的功能更复杂
B.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C.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
D.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
11.(2025·眉山一模)如图是对几种生物按不同
分类依据进行的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中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组成上均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B.除去乙中生物的细胞壁所用酶的种类不同,这利用了酶的高效性,乙中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乙中生物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蓝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甲、乙、丙、丁中的生物所具有中心法则的内容是相同的
D.乙中生物都是自养需氧型,所含色素种类有差异;它们基因表达的场所上虽有差异,但都是先转录后翻译
12.(2025·重庆模拟)细胞都被认为是一个共同祖先细胞的后裔,而在进化中这个祖先细胞的根本性质是保守不变的,因此,科学家们可以将研究一种生物所得到的知识用于其他种的生物,从而催生了“模式生物”的出现,它们通常有个体较小、容易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快的特点,如噬菌体(某种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拟南芥、果蝇和小白鼠等。下列关于“模式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大肠杆菌与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
C.“模式生物”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都可在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模式生物”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但不能体现细胞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13.(10分)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原核生物,其黏附于宿主细胞膜表面后可模仿宿主细胞膜结构,逃逸机体的免疫应答,引起慢性感染和无症状携带。如图为MP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MP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2)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MP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    。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MP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可能是                                                                                                 (3分)。
(3)MP与病毒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                     (2分)。有学者认为,MP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也会引发脑、肝、肾等脏器组织的损伤,人体抗体基因表达过程与MP中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3分)。
课时跟踪检测(一)
1.选A 施旺和施莱登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科学事实的观察和研究,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建立细胞学说,A符合题意。
2.选C 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没有依赖完整的细胞结构,不能体现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C符合题意。
3.选A 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只有能分裂的真核细胞才发生,硝化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A符合题意;硝化细菌能合成蛋白质,能发生肽键的形成与断裂,B不符合题意;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硝化细菌中会发生ATP的合成与水解,C不符合题意;硝化细菌以DNA为遗传物质,能够进行基因的表达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也就存在基因的转录与翻译,D不符合题意。
4.选B 支原体为原核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支原体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A正确。支原体无细胞壁,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细胞壁,两者的结构不同,支原体不可以用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治疗,B错误。核糖体是支原体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其不具有膜结构;肺细胞具有中心体和核糖体两个无膜细胞器,C正确。肺和肾脏无论有无炎症都是器官层次,D正确。
5.选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结构,如细胞膜,A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C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增殖方式不相同,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原核细胞主要进行二分裂,D错误。
6.选B 分析题图可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化学组成除了核酸和蛋白质外,还有包膜,而包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A错误;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故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病毒,故临床上不可用一定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肺炎,C错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具有细胞结构,二者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7.选D 分析题图,①为蓝细菌、②是衣藻、③是硝化细菌、④是伞藻、⑤是病毒、⑥是水绵。⑥(水绵)为多细胞丝状结构个体,A错误;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②(衣藻)和⑥(水绵)是真核生物,故①和②⑥在细胞结构上最重要的区别是①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错误;①(蓝细菌)、②(衣藻)、④(伞藻)和⑥(水绵)均可进行光合作用,③(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故①②③④⑥是自养型生物,⑤(病毒)是异养型生物,C错误;题述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8.选A 木耳和椰毒假单胞杆菌都是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椰毒假单胞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染色体和高尔基体,B、C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该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耐高温,故高温烹饪后,不能完全消除米酵菌酸的毒性,D错误。
9.选C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A正确;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C错误;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具有细胞壁且能够独立代谢,D正确。
10.选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少,功能简单,A错误;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与细胞膜一样,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B正确;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C正确;“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这与线粒体相似,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D正确。
11.选C 甲中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变形虫有细胞结构,细胞结构的成分中也含有DNA和蛋白质,故甲中生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组成上均含有核酸和蛋白质,A错误。除去乙中生物的细胞壁所用酶的种类不同,这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B错误。乙中的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衣藻是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不同生物所具有的中心法则的内容是有差异的,但图示中的蓝细菌、变形虫、衣藻和噬菌体(DNA病毒)所具有的中心法则的内容是相同的,C正确。乙中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特点是边转录边翻译;衣藻是真核生物,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特点是先转录后翻译,D错误。
12.选A “模式生物”中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的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模式生物”的研究都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壁,B错误。噬菌体是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C错误。“模式生物”的细胞具有相似的结构,能体现细胞的统一性,“模式生物”的细胞各种各样,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13.解析:(1)MP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④(核糖体)。(2)MP与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区别在于MP无细胞壁,据此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细胞壁。人是真核生物,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MP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是因为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MP、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3)MP是原核生物,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二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MP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真核生物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分,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即MP中基因表达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抗体基因表达过程是先转录后翻译,并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
答案:(1)④ (2)细胞壁 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MP、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 (3)有无细胞结构(或MP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 MP中基因表达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抗体基因表达过程是先转录后翻译,并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