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练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练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练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安徽卷)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A.煤煤油 B.石油乙烯
C.油脂甘油 D.淀粉乙醇
2.(2024·全国甲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
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
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
3.(2024·浙江6月选考)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延长保质期
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
4.(2023·海南卷)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
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
C.规范使用防腐剂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
5.(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是纯净物
B.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
D.许多水果和花卉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含有酯
6.(2022·广东高考)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
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C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
D FeCl3水解可生成Fe(OH)3胶体 FeCl3可用作净水剂
7.(2024·海南卷)化学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竹代塑,可减少白色污染
B.使用人工合成杀虫剂,对环境无影响
C.无纸化办公,可减少人工合成油墨的使用
D.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体污染
8.“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强调要落实“减污降碳”的总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将CO2氧化为甲酸
B.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C.向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许多杂质并杀灭有害细菌
D.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9.(2025·八省联考(云南)适应性演练)科学使用化学品可提升人们生产生活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氯农药防虫害效率高,可大量使用
B.BaCO3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C.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能增加食品的鲜味
D.卤水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10.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②石油的裂解、煤的气化、橡胶的老化、海水制镁的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
③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
A.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只有微小作用
B.施用化肥和农药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
C.医疗上硫酸钡可用作钡餐透视
D.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12.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C N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
D CO 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13.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Br、I都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B.煤的干馏又称为煤的焦化,可以得到粗氨水
C.回收的铝制饮料罐通常被制成铝锭(块状铝单质),而不用来制备铝盐
D.重油(C20以上)通过减压蒸馏可得到燃料油、石蜡、润滑油
14.下列关于化学品合理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TC需要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得,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B.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
C.果汁饮料中可以添加适量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是一种抗氧化剂
D.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营养强化剂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B.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脱硫处理
16.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义务和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NaNO2具有一定毒性,还会与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所以NaNO2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及土壤结构
C.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有机含氯杀虫剂DDT等给环境带来了负面作用,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17.(2025·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保保卫战正在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现代化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
B.尽量少用或不用含磷洗涤剂,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农田使用铵态氮肥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氮肥被氧化
D.在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
18.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2: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H2SO42CuSO4+2H2O
二、非选择题
19.(1)人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部的细菌,但胃液酸度过高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小苏打粉 B.Al(OH)3粉
C.氧化钙粉 D.纯碳酸钙粉
(2)胃镜检查发现胃少量出血,说明胃溃疡已深及黏膜下层,此种情况下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1)中的________。
(3)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药效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为填充剂、黏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________(填分子式)。
③服用抗酸药时,为什么一般要嚼碎后吞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氨氮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氨氮在水体中以NH3(pH>11)和NH(pH<7)两种形式存在,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技术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脱氮法
通常包括生物硝化和生物反硝化两个阶段,反应流程如下:
①写出“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硝化阶段,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与有机碳源(醇、有机酸等)使NO转化为N2,从而消除污染,则有机碳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提法
当废水中pH较高时(氨氮以NH3分子存在),利用水蒸气将其从水中吹出,消除污染。该操作一般在吹脱塔中进行,废水从吹脱塔的塔顶往下流,水蒸气从下面鼓入。用水蒸气吹出NH3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脱塔中进料方式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练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安徽卷)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A.煤煤油 B.石油乙烯
C.油脂甘油 D.淀粉乙醇
答案:C
解析:煤的干馏过程不产生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A错误;石油分馏不能得到乙烯,B错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D错误。
2.(2024·全国甲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
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
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
答案:C
解析: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错误。
3.(2024·浙江6月选考)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延长保质期
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
答案:B
解析: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4.(2023·海南卷)化学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突出贡献。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为增强药效,多种处方药可随意叠加使用
B.现代化肥种类丰富,施用方法依据对象营养状况而定
C.规范使用防腐剂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度,保持食品营养价值
D.在种植业中,植物浸取试剂类医药也应慎重选用
答案:A
5.(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是纯净物
B.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
D.许多水果和花卉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含有酯
答案:A
6.(2022·广东高考)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
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C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
D FeCl3水解可生成Fe(OH)3胶体 FeCl3可用作净水剂
答案:A
解析:焦炭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利用焦炭与石英砂(SiO2)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制备粗硅,这与SiO2是否作光导纤维无因果关系。
7.(2024·海南卷)化学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竹代塑,可减少白色污染
B.使用人工合成杀虫剂,对环境无影响
C.无纸化办公,可减少人工合成油墨的使用
D.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体污染
答案:B
8.“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强调要落实“减污降碳”的总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将CO2氧化为甲酸
B.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C.向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许多杂质并杀灭有害细菌
D.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答案:D
9.(2025·八省联考(云南)适应性演练)科学使用化学品可提升人们生产生活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氯农药防虫害效率高,可大量使用
B.BaCO3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C.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能增加食品的鲜味
D.卤水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答案:D
10.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②石油的裂解、煤的气化、橡胶的老化、海水制镁的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
③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
A.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D
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只有微小作用
B.施用化肥和农药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
C.医疗上硫酸钡可用作钡餐透视
D.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答案:A
12.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C N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
D CO 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答案:D
13.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F、Br、I都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B.煤的干馏又称为煤的焦化,可以得到粗氨水
C.回收的铝制饮料罐通常被制成铝锭(块状铝单质),而不用来制备铝盐
D.重油(C20以上)通过减压蒸馏可得到燃料油、石蜡、润滑油
答案:A
14.下列关于化学品合理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TC需要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得,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B.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
C.果汁饮料中可以添加适量苯甲酸钠,苯甲酸钠是一种抗氧化剂
D.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营养强化剂
答案:B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SO2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B.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都含有氮氧化物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减少SO2的排放量,对燃料脱硫处理
答案:C
16.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义务和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NaNO2具有一定毒性,还会与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所以NaNO2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及土壤结构
C.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有机含氯杀虫剂DDT等给环境带来了负面作用,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答案:A
17.(2025·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保保卫战正在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现代化建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处理,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
B.尽量少用或不用含磷洗涤剂,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C.农田使用铵态氮肥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氮肥被氧化
D.在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
答案:C
18.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2: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H2SO42CuSO4+2H2O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9.(1)人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部的细菌,但胃液酸度过高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小苏打粉 B.Al(OH)3粉
C.氧化钙粉 D.纯碳酸钙粉
(2)胃镜检查发现胃少量出血,说明胃溃疡已深及黏膜下层,此种情况下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1)中的________。
(3)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药效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为填充剂、黏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________(填分子式)。
③服用抗酸药时,为什么一般要嚼碎后吞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B
(3)①MgCO3+2HCl===MgCl2+CO2↑+H2O、Al(OH)3+3HCl===AlCl3+3H2O ②C6H12O6 ③将抗酸药嚼碎后吞服,可防止其黏附在胃壁上不能充分起作用,以及可能导致呕吐等不良反应
20.氨氮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氨氮在水体中以NH3(pH>11)和NH(pH<7)两种形式存在,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技术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和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脱氮法
通常包括生物硝化和生物反硝化两个阶段,反应流程如下:
①写出“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硝化阶段,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与有机碳源(醇、有机酸等)使NO转化为N2,从而消除污染,则有机碳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提法
当废水中pH较高时(氨氮以NH3分子存在),利用水蒸气将其从水中吹出,消除污染。该操作一般在吹脱塔中进行,废水从吹脱塔的塔顶往下流,水蒸气从下面鼓入。用水蒸气吹出NH3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脱塔中进料方式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NH+3O22NO+4H++2H2O 
②提供电子,作还原剂
(2)NH3在热水中溶解度减小,易于挥发 废水与水蒸气逆流相遇,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热交换,利于NH3吹出
解析:(1)②由题意可知,反硝化阶段,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根离子为反应的氧化剂,则有机碳源为反应的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