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第七单元 习作 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第七单元 习作 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教学设计+学习单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
同学们好~我是京京!寒假在法国卢浮宫认识了小伙伴 Louis,他对中国文化超感兴趣,邀请我暑假去他家玩,还想让我讲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我不知道怎么介绍才好,大家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京京的烦恼
知识锦囊
截至 2024 年 7 月的数据,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 57 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41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 项、世界自然遗产 12 项。
北京故宫
北京颐和园
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
布达拉宫
北京天坛
重庆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
明清皇家陵寝
龙门石窟
青城山—都江堰
云冈石窟
高句丽王城
澳门历史城区
河南殷墟
开平碉楼与村落
福建土楼
江西庐山  
山西五台山
登封建筑群
元上都遗址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中国大运河
丝绸之路
中国土司遗址
厦门鼓浪屿
良渚古城遗址
泉州海商中心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花山岩画
北京人遗址
武当山
孔庙孔林孔府
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古典园林
山西平遥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杭州西湖 
这些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国家文物局官网可以查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你对中国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最感兴趣?为什么?
北京故宫
敦煌莫高窟







万里长城
西安秦兵马俑
布达拉宫
西安秦兵马俑
布达拉宫
杭州西湖
乐山大佛
苏州园林
西安秦兵马俑
布达拉宫
福建土楼
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查找图书
网络搜索
请教别人
习作前收集资料指导
搜集资料的AI 工具
DeepSeek
纳米AI搜索
Kimi
豆包
AI工具的使用
AI 搜集资料
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可从不同方面去搜集资料
历史背景
外观
结构
建造过程
……
建筑类
文物类
种类数量
外形特点
制作工艺
文化价值
……
遗迹类
地理位置
考古历程
传说故事
……
分类整理
筛选关键信息
可按下面的表格提示进行资料整理。
我要介绍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 类别 内 容 图片资料 来源 标注
位置 网络
外形 书籍
结构 报刊
历史变化 杂志
相关故事 听闻


资料整理
我要介绍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类别 内容 图片资料 来源 标注
位置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长城全貌图 网络 重要
历史背景 秦始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书籍 重要
结构 城墙、关城、烽火台等 长城结构示意图 报刊 重要
相关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 杂志 一般
文化价值 象征中华民族精神 听闻 重要
例:
资料整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堂习撰写指导
分享交流
你搜集了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来帮助京京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资料再整理
1.浏览自己搜集的资料。
2.借助“学习提示”,进一步整理资料。
学习提示:
(1)用“√”标记很有必要向他人介绍的几个方面,不宜过多;
(2)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注介绍顺序;
(3)用“△”标记需要详细介绍的一两个方面,并在资料里勾画重点语句。
讨论交流
把整理出来的资料按顺序讲给小组内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他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可以吗 按这样的顺序介绍可以吗 详细介绍的那个方面恰当吗
处理
资料
①选:选出资料中最符合类别特点的内容。
②删:删除资料中不相关的,重复、难懂的内容。
③补:对突出特点有帮助的资料内容,要进行补充描写。
整理资料小结
讨论:怎样介绍才吸引人,才能给外国朋友留下深刻印象?
有读者意识:站在读者(听众)的角度思考
撰写文稿
写作思路
开头
中间
结尾
点明介绍对象
介绍外观、结构、建造特点、历史、现状、传说故事、文化价值等
表达赞美与热爱之情
列写作提纲
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处古建筑,共有亭、台、楼、阁、廊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尤其是一条长达700多米的长廊,分成273间,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建筑形式独特,四周景色优美,绘画丰富多彩。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各有不同。
这条长廊长达700多米,分成273间,比50间教室连在一起还要长。它好像一条长龙盘绕在绿树丛中,又像一条彩带把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
资料
自己的话
妙招一:用自己话介绍
进行表达
文稿
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或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会介绍得更清楚。
长城
毛泽东主席曾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千古佳句。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散文《莫高窟》中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1000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1000年的生命。”
莫高窟
引用别人的话时,要注明资料来源。
妙招二:引用注明来源
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片段,看看哪些地方你很欣赏,哪些地方你有修改建议。
全球瞩目的秦兵马俑(节选·原文)
秦国的人殉制度日益发展,到秦穆公时达到鼎盛阶段。例如有记载说: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不过秦中期,产生了一种社会新潮——以俑殉葬,这是华夏民族社会进步的表征。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也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秦兵马俑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和英雄气概,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
优点:分别从殉葬历史和后世影响的角度介绍兵马俑的文化价值,主题明确,整理资料全面,撰写有序,而且文化价值用自己的话转述很简洁。
建议:文中有引用的资料没有标注来源。
全球瞩目的秦兵马俑(节选·修改文)
秦国的人殉制度日益发展,到秦穆公时达到鼎盛阶段,我从秦兵马俑的官网看到《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不过秦中期,产生了一种社会新潮--以俑殉葬,这是华夏民族社会进步的表征。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也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秦兵马俑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和英雄气概,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
表文穿插
辅助性的图片、表格等,应呈现于习作中的合适位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且要适量,不能喧宾夺主。
图文补充
妙招三:图表辅助介绍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十分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务必参拜的地方。
资料:长城的传说——冰道运石
妙招四:加入传说故事
长城这些巨石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
我查资料得知……
用上过渡语,对传说进行概括。
传说众工匠在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十分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我听到这个传说,真为工匠的智慧赞叹不已。
概括
+
过渡语
按照一定顺序调整资料,游览顺序、空间顺序,也可以由外在到内在、新奇程度递增或递减顺序调整。


不同方面的资料之间要有衔接和过渡,适当承下启下。
1.用上关联词 虽然……但是 尽管……还
2.词语连接 先、然后、再、接着
先来说说…… 接着我们来看……
3.小标题法 每个方面拟定一个小标题
4.同句式总起法 西湖之美,美在景致。西湖之美,美在诗意。
小提示
表达方法总结
妙招一:用自己话介绍
妙招二:引用注明来源
妙招三:图表辅助介绍
妙招四:加入传说故事
直入主题式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情景描写式
阳光正好,在温暖的春风中,水面波光粼粼,两岸绿树随风摇曳,令人心旷神怡。我终于来到了美丽的杭州西湖!
抒发感情式
什么让我如痴如醉,是秦时的银钩明月,是秦时的崇山峻岭,还是秦时的巍峨长城?
设问修辞式
提起西安,你会想到什么呢?西安城墙、钟鼓楼、肉夹馍……当然少不了闻名世界的兵马俑啦!今天我就去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
精妙开头
自然结尾式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丽江,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抒情议论式
布达拉宫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雪域拉萨这片圣地上,是一个神圣又神奇的地方,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财富!
表达赞叹式
庐山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真是当之无愧!
深刻感悟式
站在长城之巅,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生就像这长城一样,需要我们一级一级地去攀登,我们应该凭着勇气和坚持,走向属于自己的巅峰。
精妙结尾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①
①直接点明要介绍的对象,并对所介绍的对象做简要评价。
佳作欣赏
②介绍长城的修建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长城的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期。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防御匈奴的侵扰,便大修长城。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蜿蜒一万余里,从此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③
③介绍“万里长城”名称的由来。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人数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工完成,又是在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中工作,修筑难度非常大。④
④介绍长城的建筑难度大,说明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辽宁省的鸭绿江。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⑤
⑤介绍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卫所、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城墙、关城、烽火台等各部分大都依据地形而设,建造巧妙,对防御起着重要作用。
组成部分 作用 建造特点
城墙 主体 部分 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在平原或者要隘之处修建得十分高大坚固,在山势高险处则修建得较为低矮狭窄。
关城 防御 据点 建在对防守有利的地形上,以收到用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入侵者的效果。
烽火台 传递 军情 建在高山险处或峰回路转处,相邻的烽火台能够彼此相望,便于查看和传递消息。
用表格直观介绍城墙、关城和烽火台的作用、建造特点。

古今中外,凡是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长城是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⑦
⑦照应开头,再一次对长城做出评价。
这篇习作介绍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者按照修建朝代和历史沿革来写,层次清楚;用表格的形式介绍了城墙、关城、烽火台,非常直观,便于读者快速了解信息。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感情饱满。
点评
颐和园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有名的景点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
开头点题,交代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出下文
过渡段,引出下文对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
佳作欣赏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有728米长,被分为273间,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全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高约40米,内有8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下有20米高的石台基。佛香阁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具体介绍佛香阁建筑特点和作用。
关于佛香阁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有人说这万寿山下是座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号称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 乾隆听了,说怕什么,当乾隆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惊吓至一身冷汗,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湖周围的堤岸上有多座不同式样的石桥,有一座石桥一直通到湖心岛,因为石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作十七孔桥。桥栏杆的石柱上雕刻着500多只姿态不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精湛技艺。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有机会你一定要来亲自看一看啊!
小作者用比喻修辞描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昆明湖的美丽。
结尾总结全文,与读者互动,突出文章主题。
点评:随着小作者的文字去颐和园游览,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了一幅清晰的颐和园美景,它让我们既了解了颐和园的各个景点特点,又从中领悟着每个景点中富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真是美不胜收!小作者用比喻修辞描述事物,如“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绿的圆盘,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昆明湖的美丽。
骄傲的故宫
说起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绝对是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我最熟悉的莫过于北京故宫了。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建造故宫是非常讲究的,要说最为雄伟,最为壮观、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建筑,当属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和殿。太和殿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各不相同: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
佳作欣赏
吻兽造型优美,好像气势恢宏从天而降。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就好像来到了游乐场,仿佛小朋友们一阵阵欢乐的笑声汇成一曲曲动听的歌儿传入耳畔。
北京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实属罕见。据故宫官网统计介绍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占全国文物总数的 1/6。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
你知道故宫里为什么不种树吗 新浪网站上和腾讯视频上都有介绍说是为了皇帝的安全考虑的。传说,1813年,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天理教,组织发动教徒起义,直逼皇帝居处——乾清宫。由于隆宗门已被关闭,义军无法进入。他们见宫墙两边树木参天,便索性爬上大树,翻墙进去。碰巧嘉庆皇帝去热河避暑还没回来,躲过了一劫。这件事对嘉庆皇帝及其后来的统治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于是“传谕伐树,遂不复植也”,干脆就不在三大殿内种树了。
点评:本文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做了一个介绍,结构非常清晰,分别从“规模最大的太和殿"“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不种树的传说故事”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的规模和不种树的传说故事,采用举例子、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故宫的非凡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是无比自豪和骄傲。
符合下面的要求吗 请勾选 修改建议
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引用别人的话,注明资料来源
必要时,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评价标准/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过程】
课前收集资料指导
1.创设情境
师:(播视频)四年级的京京寒假在卢浮宫(世界文化遗产)结识同龄外国朋友 Louis 。Louis 邀请京京暑假去他家玩,让京京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京京不知如何介绍,想请班里哥哥姐姐帮忙写介绍稿。你们愿意吗?
生齐答:愿意。
师:为了更好地帮助京京,我们可要好好进行准备。
2.介绍小知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的世界级遗产。截至 2024 年 7 月的数据,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 57 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41 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 项、世界自然遗产 12 项。
我们在国家文物局官网可以查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哟!看,有这些呢。
你对中国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最感兴趣?为什么?
这都是凝结着我们祖先汗水和智慧的世界文化遗产,都令我们中国人骄傲。
老师搜集了几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图片)
师:这是辉煌的北京故宫,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这是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还有万里长城、拉萨的布达拉宫、杭州西湖、乐山大佛、苏州园林、福建土楼……这么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怎样帮京京进行介绍呢?
3.指导搜集资料
我们首先得把相关资料收集齐全。
谁来说说怎么搜集资料。
对的,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查找图书,学校图书馆有不少相关书籍;二是网络搜索,可以用搜索引擎找资料;三是请教别人,比如问问家里长辈或者老师,他们说不定知道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现在 AI 工具也能帮咱们搜集资料。比如百度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还有豆包,它们都特别厉害,能快速给出很多信息。以长城为例,咱们在豆包的对话框里输入 “长城的历史与特点”,它就能给出回答。不过,咱要记得提出精准问题,这样才能找到最有用的信息,还要学会筛选,把那些不太相关的去掉。
4.指导整理资料
搜集到资料后,还得好好整理。老师这有个表格,大家看,表格有 “来源”“类别”“内容”“标注”“图片资料” 这几列。来源就是记录资料是从哪来的;类别就是把资料分分类,像长城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啥的;内容就是资料的具体信息;标注就简单写 “重要” 或 “一般”,方便咱们快速判断;要是有图片资料,就在对应单元格里写图片名称或者简单描述。按照这个表格把资料一整理,写介绍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请同学们在习作前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哟!
课堂习作撰写指导
1.分享搜集的资料
师:课前大家都收集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你搜集了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大家来分享一下吧。
生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资料,我们一定能够帮助京京。
2.再次整理资料,确定介绍重点
师:可是,我们查找的资料这么多,哪些是京京向朋友介绍时用得上的,哪些资料是特别重要的,京京又应该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呢?为了更好地帮助京京,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请看学习单,谁来读?(教师出示学习单)
生读:1.浏览自己搜集的资料。2.读完后认真思考,借助“学习提示”,完成表格。学习提示:(1)标注:A.用“√”标记很有必要向他人介绍的几个方面,不宜过多;B.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注介绍顺序;C.用“△”标记需要详细介绍的一两个方面,并在资料里勾画重点语句。
师:明白了要求就开始吧。(学生根据学习单的提示自主完成)
师:谁愿意将整理的资料拿上来展示,并和大家交流?
生:我要介绍的是北京的故宫。我准备介绍故宫位置、建筑特点、特色建筑、文化价值以及相关故事。先介绍它的位置,然后介绍它的历史变化,再介绍它的建筑特点、特色建筑、最后介绍与它相关的故事。我将详细介绍它建筑特点、特色建筑。
师:同学们,他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可以吗?按这样的顺序介绍可以吗?详细介绍的那个方面恰当吗?
生:我觉得他介绍的这几个方面都是与故宫相关的。按这样的顺序介绍,思路很清晰。但是,我觉得介绍的方面太多了,可以将与它相关的故事去掉。
师:嗯,我们在向别人介绍的时候,不宜介绍得过多。再请一位同学和大家分享。
生:我要介绍兵马俑。我准备介绍它的位置、规模、历史以及兵马俑的样子。我准备先介绍它的位置,然后介绍规模大小,再介绍兵马俑的样子,最后介绍历史故事。我要详细介绍兵马俑的样子和历史故事。
生:我觉得他介绍几个方面很合理,重点介绍部分也没问题,因为我也对兵马俑的样子和历史故事感兴趣。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有理有据。让我们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分享,以及两位同学的发言,再看看自己的学习单是否需要修改。(学生反思,再次修改)
师:接下来,让我们把整理出来的资料按顺序讲给小组内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他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可以吗?按这样的顺序介绍可以吗?详细介绍的那个方面恰当吗?(学生在小组内介绍)
师:听了同学们的评议,相信你一定知道该如何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啦!我们首先需要挑选出最符合我们需求的内容,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信息的有效性。接着,我们要删除那些不相关、重复或难以理解的部分,以简化我们的资料。如果你觉得自己搜集的资料不够完善,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查找、补充。相信经过整理、补充的资料,一定可以帮助京京把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
3.写作指导
师:我们通过整理资料,明白了自己要按什么顺序介绍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哪些方面,需要重点介绍哪一方面,资料不够完善的,还在课后进行了查找、补充。这节课,我们将整理后的材料写下来交给京京,一定能帮他解决燃眉之急。
(1)列写作提纲
大家想一想,我们怎样介绍才吸引人,才能给外国朋友留下深刻印象?
对,我们要有读者意识:站在读者(听众)的角度思考,外国朋友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可能不太了解,他们更想了解的是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历史背景、有趣的传说故事以及它为什么重要。
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要介绍的文化遗产列出写作提纲吧,大家可以参考这样的思路。开头要点明要介绍的文化遗产,可以简单说说它在哪儿,或者它在你心里咋样。中间部分是重点,挑二三个关键方面来讲,如讲讲它的位置、历史、建筑风格、文物藏品、传说故事,挑重点说。结尾,表达一下对这处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呼吁大家保护文化遗产。
(2)表达指导
向别人介绍的时候,可不能照着念查找到的资料呀,那该怎么办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是有妙招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妙招吧。怎样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呢?
妙招一:用自己的话介绍
请看例子。这是搜集到的关于颐和园长廊的资料。怎样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呢?
生:用了我们之前学过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向他人介绍时,像这样拿大家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或者用上以前学过的列数字、作比较或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就介绍得更清楚啦。
妙招二:引用注明来源
我们进行介绍时说引用别人的话,要注明资料来源。这既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保护。
看第一个例子:注明是 “毛泽东主席在《清平乐 六盘山》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第二个例子,不仅提到了作者余秋雨先生,还注明了出处是散文《莫高窟》。这样读者就能知道是谁说的,从哪里来的。
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片段,看看哪些地方你很欣赏,哪些地方你有修改建议。
全球瞩目的秦兵马俑(节选·原文)
秦国的人殉制度日益发展,到秦穆公时达到鼎盛阶段。例如有记载说: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不过秦中期,产生了一种社会新潮——以俑殉葬,这是华夏民族社会进步的表征。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也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秦兵马俑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和英雄气概,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
生:优点是分别从殉葬历史和后世影响的角度介绍兵马俑的文化价值,主题明确,整理资料全面,撰写有序,而且文化价值用自己的话转述很简洁。
建议:文中有引用的资料没有标注来源。
妙招三:图表辅助介绍
师:《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一文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金字塔?
生: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介绍。这样可以让别人一下就能看明白。
师:对,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可以让我们的介绍更形象、直观。这就是第三个妙招。辅助性的图片、表格等,要注意呈现于习作中的合适位置,让读者一目了然,而且要适量,不能喧宾夺主。
妙招四:加入传说故事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介绍的时候加入传说故事,让我们的介绍更有趣。
加入传说故事时我们要注意合理衔接。适当使用过渡语引出传说,比如 “关于长城这些巨石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 或 “我查资料得知,这些巨石……”。并对传说进行概括。
(3)小提示
在进行介绍时,我们注意按照一定顺序调整资料,游览顺序、空间顺序,也可以由外在到内在、新奇程度递增或递减顺序调整。
在不同方面的资料之间,我们要有良好的衔接和过渡。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使用关联词,比如“虽然……但是”“尽管……还”,让句子之间更有逻辑性。
使用连接词,比如“先”“然后”“再”“接着”,或者用“先来说说……接着我们来看……”这样的句式,让段落之间的过渡更自然。
使用小标题法,给每个方面的小内容起一个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更清晰。
使用同句式总起法,比如用“西湖之美,美在景致。西湖之美,美在诗意”这样的句子来引出不同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的文章会更加连贯、更有层次感,读者读起来也会更加顺畅。
师:在接下来的习作中,相信你们能很好地运用它。习作前,我们总结五习作写法小妙招吧。
4.学生练写
师:同学们试着把你感兴趣的文化遗产写下来吧,京京正在等着你们。
5.分享与评价
师:接下来,让我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习作吧。一人读习作,另外三名同学认真听,并按评价标准评价。先来读一读评价标准吧。
生读:1.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2.引用别人的话,注明资料来源。3.必要时,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介绍。
师:评价标准即习作标准。四人小组内分享、评价完后,要评选出一份最适合给Louis介绍的文稿。(学生四人小组内分享并评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和大家分享呢?京京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你们帮他写的稿子啦!
师:根据学生的习作进行适时的点拨
6.修改习作
师:接下来,根据同伴的评价,对照评价标准,让我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吧。(学生据同伴的评价,对照评价标准再次修改习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我要介绍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
类别 内 容 图片资料 来源 标注
位置 网络
外形 书籍
结构 报刊
历史变化 杂志
相关故事 听闻


五下7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习单
一、课前搜集资料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关键信息。可按下面的表格提示
进行资料整理。
二、课堂资料再整理
1.浏览自己搜集的资料。
2.读完后认真思考,借助“学习提示”,完成表格。
学习提示:
A.用“√”标记很有必要向他人介绍的几个方面,不宜过多;
B.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注介绍顺序;
C.用“△”标记需要详细介绍的一两个方面,并在资料里勾画重点语句。
三、请仔细阅读以下片段,看看哪些地方你很欣赏,哪些地方你有修改建议。
全球瞩目的秦兵马俑(节选·原文)
秦国的人殉制度日益发展,到秦穆公时达到鼎盛阶段。例如有记载说: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不过秦中期,产生了一种社会新潮——以俑殉葬,这是华夏民族社会进步的表征。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也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
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秦兵马俑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和英雄气概,是我国古代的艺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