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实验中学等部分学校初中学业水平检测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3分]探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A.西周建立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的统治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D.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繁荣富强2.[3分]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其中“百花齐放”是指( )A.在艺术问题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B.在学术问题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国家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D.制定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3.[3分]《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其中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B.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4.[3分]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杰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社会经济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5.[3分]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 言论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康有为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A.推动思想近代化 B.推动政治近代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巩固清朝统治6.[3分]下图中的臂章反映了中国人民军队建立的先后顺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 B.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C.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 D.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敢7.[3分]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诞生—实践—实现—发展的过程,与这个过程的史实论证不相符的是( )A.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实践——巴黎公社C.实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8.[3分]1942—1943年,这场战役历时200天,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共损失约150万人。这场战役是纳粹德国在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表明该战役( )A.推动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B.迫使西方国家放弃绥靖政策C.促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9.[3分]漫画艺术,它是特定时代、特定时局、特定生活、特定环境反映的产物。右图漫画,作者意在歌颂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A.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及车轮上的美好生活B.从地下到天上,交通发展速度举世瞩目C.“自行车上的国家”真可谓是实至名归D.已经是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10.[3分]下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具,它们最初被叫作“胡床”,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中原。这在实质上反映了(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民族交融对中原的影响C.民族矛盾尖锐D.民族文化冲突不可协调11.[3分]他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他留给后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 B.C. D.12.[3分]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在战争期间为宗主国打仗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士兵也把民族自决原则带回自己的祖国,成为动员民众争取独立的口号。战争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一战( )A.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B.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创造条件C.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D.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13.[3分]在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时,七年级某学习小组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墨家 兼爱,爱无等级差别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法家 尚法,强调以法治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A.推动战国经济发展 B.泽被后世影响深远C.阻碍儒家一统天下 D.脱离现实禁锢思想14.[3分]“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最早开通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B.到达了亚洲和欧洲的多个国家C.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属于民间自发的远洋航海活动15.[3分]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下列与汉武帝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②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④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6.[3分]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但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地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张骞凿空”之前东西方并无交流通道B.先秦时期有组织、有计划的丝绸贸易已广泛开展C.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有史可依,有据可查D.丝绸是中国出口西方的唯一商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0分]2002年1月18日,利簋被确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利簋 利簋内刻铭文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张政熄(利簋)释文(改编)材料二 《尚书 牧誓》中也记载了武王伐纣:“时甲子日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请回答:(1)材料一、二均记载了历史上的哪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一中的利簋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何价值?(3)从利簋铭文可以看出,利簋是由哪些金属铸造而成的?商周时期较为成熟的铸造技术是什么?18.[12分]工农武装割据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材料一 红军中的党组织,由军委而团委、营委,连设连支部,各班自成一小组。这个组织,很能适用于斗争……官长士兵的穿吃一样,待遇平等。——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请回答:(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请列举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材料二 在四军各团营兵士内,是非常团结,彼此相依为命的……每个士兵都知道对工农的帮助的重要,到达某一地方每个士兵能自动向群众宣传,与之发生亲密的关系。——陈毅《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1929年9月)(2)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工农红军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图1 《革命理想高于天》 图2 《送别》(3)图1和图2属于长征题材的油画作品。请你品读下列两幅美术经典,谈谈从中受到的革命传统教育。19.[14分]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什么时期?(2)这是我国在石器时代、( )之后、物质文明进入了铁器时代。(3)铁器牛耕的使用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答出两点即可得)(4)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政治方面也呈现出新特征,试回答春秋时期政治方面的一个特征?20.[16分]近代大国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收租税;除议会同意外,在国内招收常备军,均属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必须自由——《权利法案》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国崛起》材料四“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材料五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国王和议会是何关系?根据法案的基本原则,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材料二宣布解脱哪一国的殖民统治?这一历史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历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处?(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它们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D 2.A3.D4.D5.C 6.A7.C 8.D 9.B10.B 11.A 12.B13.B14.C15.B 16.C 17.(1)事件:武王伐纣(或牧野之战)。影响:商朝灭亡,周朝建立。(2)第一手史料。价值:利簋为研究商周的更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史书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或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3)铜、锡、铅。技术:泥范铸造法。18.(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井冈山会师。(2)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行民主管理,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红军中官长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团结一致;士兵大力帮助工农,放手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也得到了群众的帮助与支持。(3)《革命理想高于天》体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和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没有崇高理想的政党和军队只能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或逞威一时却无法长久。该油画再现了红军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奋斗的精神。《送别》体现了长征沿途各族人民大力支持和拥护红军。红军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热爱百姓,在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广大革命人民的斗志,铸就了长征精神。19.(1)春秋时期(2)青铜时代(3)有利于农业的深耕细作;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4)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20.(1)议会高于王权(王权受议会限制),君主立宪制;(2)英国,标志着美国的诞生;(3)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祖国统一,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4)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5)重视科技;发展实业;积极改革;重视教育和人才;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坚持制度创新。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