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湖南卷)03(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发现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回答1~3题。1.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aCl2 B.CaO C.CaCO3 D.Ca(OH)22.清明放风筝。下列与风筝制作、放飞相关的部件中,用到金属材料的是(D)A.竹质骨架 B.纸质风筝面 C.棉质捆扎线 D.不锈钢手握轮3.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C5H11NO2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14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54. 下列提炼铜的步骤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A.挖凿铜矿 B.粉碎矿石 C.淘洗铜砂 D.烧炭炼铜5.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B.人呼吸空气时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D.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7.下列有关防火与实验安全的做法不正确的是(D)A.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B.火灾现场烟雾较浓,可用湿毛巾捂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处置森林火灾,开辟防火隔离带D.实验用剩的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8.★新制氯水中含有一种酸——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消毒杀菌,但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如图是新制氯水光照分解时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0~150 s,光照时间越长,产生氧气越多B.0~150 s,氯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光照150 s后,加入石蕊溶液,不变色D.新制氯水光照时间越长,杀菌能力越弱9.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x=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40 3 5 2反应后的质量/g 4 x 5 341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11.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B.《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C.《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D.《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性质完全相同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碳酸盐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4.★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方案合理的是(D)A.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B.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D.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干燥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图1:向一定量稀盐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B.图2: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制取O2C.图3:向装有一定量MgO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D.图4:红磷在装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太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回答16~18题。16.(6分)科技助力航天员的生活,大家对航天员的衣食住行很感兴趣。(1)航天员舱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氨酯橡胶是合成(选填“合成”或“金属”)材料。(2)中国空间站的伙食很丰富,有米饭、糯米糕、酱香油麦菜、 土豆牛肉、雪菜兔肉,以上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土豆牛肉、雪菜兔肉。(3)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所需能量主要来自C(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糖类和脂肪17.(6分)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式开课。(1)在失重的太空中,航天员点燃蜡烛后得到了球形火焰,但和地球上相同,火焰仍分三层。其中温度最低的是A(填字母序号)。A.焰心 B.内焰 C.外焰(2)航天服可避免太空中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不含电子)对航天员的伤害。α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普通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3)空间站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18.(6分)太空飞船使用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1)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发动机点火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航天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9.(6分)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汉代铜牛形缸灯是湖南省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之一, 这种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其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因此,又被称为环保灯。(1)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选填“大”或“小”)。(2)动物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CO2(合理即可)(任写一种)。(3)“牛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合理即可)。20.(6分)碳酸镁晶体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利用某废渣(含MgCO3、MgO和SiO2)制备碳酸镁晶体(MgCO3·3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O2不溶于水。(1)为加快“酸溶”的速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粉碎废渣等(合理即可)。(2)写出1个“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SO4===MgSO4+H2O(或MgCO3+H2SO4===MgSO4+H2O+CO2↑)。(3)试剂X可选用B(填字母序号)。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Na2SO4溶液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8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1)制气①实验原理: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②收集:若用B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①(选填“①”或“②”)端通入。(2)性质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②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说明碳酸易分解。22.(12分)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研究土壤酸碱性对种植业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苏打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一些作物难以优势生长。化学活动小组对苏打盐碱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项目式探究。【活动目标】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酸碱性及开发利用。【活动设计与实施】任务一:测定苏打盐碱地土壤酸碱性【实验步骤】①选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②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③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pH≈9,在农业生产中可因地制宜选择或改良作物。结合下表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是海水稻。作物 小麦 燕麦 大豆 海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0~7.5 6.5~7.5 8.0~9.2任务二: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提出猜想】同学们结合已有知识,猜想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HCO3。【查阅资料】①NaHCO3与CaCl2不反应;②Na2CO3与CaCl2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向土壤浸出液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2CO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交流反思】(1)请写出步骤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H2O+CO2↑(或2HCl+Na2CO3===2NaCl+H2O+CO2↑)。(2)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严谨,应在进行步骤1时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才能确定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改进实验】小组同学调整方案后,重新进行了实验。【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中含有Na2CO3和NaHCO3。任务三:探索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改良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改良原理连线。改良方法 改良原理用沙土掩埋覆盖 与碱性物质反应 淡水浇灌排盐碱 限制盐分的上移 混用南方酸性土 降低盐分的浓度【综合利用】吉林省推进苏打盐碱地综合利用,曾经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沃土良田。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23.现有氯化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请计算:(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g。(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y。Na2CO3+CaCl2===2NaCl+CaCO3↓ 111 117 100 y x 10 g= =x=11.7 g y=11.1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8%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湖南卷)03(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综合实践课上,同学们发现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回答1~3题。1.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aCl2 B.CaO C.CaCO3 D.Ca(OH)22.清明放风筝。下列与风筝制作、放飞相关的部件中,用到金属材料的是(D)A.竹质骨架 B.纸质风筝面 C.棉质捆扎线 D.不锈钢手握轮3.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C5H11NO2的说法正确的是(B)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14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54. 下列提炼铜的步骤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A.挖凿铜矿 B.粉碎矿石 C.淘洗铜砂 D.烧炭炼铜5.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空气是工业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B.人呼吸空气时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D.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7.下列有关防火与实验安全的做法不正确的是(D)A.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B.火灾现场烟雾较浓,可用湿毛巾捂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处置森林火灾,开辟防火隔离带D.实验用剩的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8.★新制氯水中含有一种酸——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消毒杀菌,但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如图是新制氯水光照分解时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0~150 s,光照时间越长,产生氧气越多B.0~150 s,氯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光照150 s后,加入石蕊溶液,不变色D.新制氯水光照时间越长,杀菌能力越弱9.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x=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40 3 5 2反应后的质量/g 4 x 5 341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11.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B.《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C.《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汞D.《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强水为盐酸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性质完全相同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碳酸盐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验证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4.★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方案合理的是(D)A.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B.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D.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干燥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图1:向一定量稀盐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B.图2: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制取O2C.图3:向装有一定量MgO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D.图4:红磷在装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太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回答16~18题。16.(6分)科技助力航天员的生活,大家对航天员的衣食住行很感兴趣。(1)航天员舱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氨酯橡胶是合成(选填“合成”或“金属”)材料。(2)中国空间站的伙食很丰富,有米饭、糯米糕、酱香油麦菜、 土豆牛肉、雪菜兔肉,以上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土豆牛肉、雪菜兔肉。(3)航天员在太空工作所需能量主要来自C(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糖类和脂肪17.(6分)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式开课。(1)在失重的太空中,航天员点燃蜡烛后得到了球形火焰,但和地球上相同,火焰仍分三层。其中温度最低的是A(填字母序号)。A.焰心 B.内焰 C.外焰(2)航天服可避免太空中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不含电子)对航天员的伤害。α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普通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3)空间站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18.(6分)太空飞船使用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1)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发动机点火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航天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19.(6分)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汉代铜牛形缸灯是湖南省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之一, 这种青铜灯以动物油脂(主要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燃料,其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或烟尘,可通过导烟管道进入牛腹中,腹中盛有的清水能吸收烟尘,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因此,又被称为环保灯。(1)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选填“大”或“小”)。(2)动物油脂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的气体有CO2(合理即可)(任写一种)。(3)“牛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吸收烟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合理即可)。20.(6分)碳酸镁晶体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利用某废渣(含MgCO3、MgO和SiO2)制备碳酸镁晶体(MgCO3·3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SiO2不溶于水。(1)为加快“酸溶”的速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粉碎废渣等(合理即可)。(2)写出1个“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SO4===MgSO4+H2O(或MgCO3+H2SO4===MgSO4+H2O+CO2↑)。(3)试剂X可选用B(填字母序号)。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Na2SO4溶液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8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1)制气①实验原理: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②收集:若用B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①(选填“①”或“②”)端通入。(2)性质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CO2密度比空气大、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②将变红的石蕊纸花取出,加热一段时间,纸花重新变成紫色,说明碳酸易分解。22.(12分)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研究土壤酸碱性对种植业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苏打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一些作物难以优势生长。化学活动小组对苏打盐碱地的土壤样本进行了项目式探究。【活动目标】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酸碱性及开发利用。【活动设计与实施】任务一:测定苏打盐碱地土壤酸碱性【实验步骤】①选取一定量的土壤样本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土壤浸出液。②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③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呈碱性,pH≈9,在农业生产中可因地制宜选择或改良作物。结合下表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作物是海水稻。作物 小麦 燕麦 大豆 海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0~7.5 6.5~7.5 8.0~9.2任务二:探究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提出猜想】同学们结合已有知识,猜想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HCO3。【查阅资料】①NaHCO3与CaCl2不反应;②Na2CO3与CaCl2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向土壤浸出液中滴加少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2CO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交流反思】(1)请写出步骤2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H2O+CO2↑(或2HCl+Na2CO3===2NaCl+H2O+CO2↑)。(2)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操作不严谨,应在进行步骤1时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才能确定土壤浸出液中含有NaHCO3。【改进实验】小组同学调整方案后,重新进行了实验。【形成结论】苏打盐碱地土壤中含有Na2CO3和NaHCO3。任务三:探索苏打盐碱地土壤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改良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改良原理连线。改良方法 改良原理用沙土掩埋覆盖 与碱性物质反应 淡水浇灌排盐碱 限制盐分的上移 混用南方酸性土 降低盐分的浓度【综合利用】吉林省推进苏打盐碱地综合利用,曾经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沃土良田。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23.现有氯化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请计算:(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g。(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y。Na2CO3+CaCl2===2NaCl+CaCO3↓ 111 117 100 y x 10 g= =x=11.7 g y=11.1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8%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8%。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湖南卷)03(原卷版).docx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湖南卷)03(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