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同步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显示马克思位居第一。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早期工人运动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经济根源:
1788年英国142个纱厂里,女工和童工5.6万人,而男工仅2.6万人。工人的工作日长达16—18个小时,星期日也不得休息;工作条件极差,厂房里空气污浊,缺少必要的安全设备;工资不断下降,1802—1833年间,织工工资由每周29先令将至5先令。工人还时时受到失业的威胁。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工人阶级政治权利有限
普遍出现贫富分化严重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推翻富人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反对私有制社会
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捣毁机器
政治权利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需科学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傅立叶主张由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和谐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他刊登广告声明自己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待答应出资创办“和谐社会”的富人或权贵人物。他等了10多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问津。
欧文要求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3万英亩的土地建立“新和谐社会”进行实验……结果实验不到3年就以失败而告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社会主义思想萌发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是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规大模斗争。
——G·D·H·柯尔
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社会主义思想萌发
(1)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力量
(2)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
局限:未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未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理论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知识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与发挥,创造出来的。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实践基础:
马、恩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同时代的某些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越性。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和精神。因此,正是他们经过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批判地继承了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在伦敦召开的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影响
1.科学社会主义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主要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社会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目标)
③阶级斗争学说: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力量)
④暴力斗争学说: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手段)
(一)基本内容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科学社会主义
(2)主要内容:
⑤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⑥联合革命学说:阐述了无产阶级斗争国际联合思想,强调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策略)
(3)历史意义: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主要内容
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思考1: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的核心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思考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由空想走向科学?
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代表作:1867年《资本论》
(2)内容: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一)基本内容
剩余价值学说
工人的工资在工业生产的利润中所占比重很小,工人大部分时间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所得,资本家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
1848年革命
西欧各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利,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大利革命
法国推翻七月王朝,再建共和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唯物史观
主要内容:
(1)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3)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一)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
思考: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二)评价
1.性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2.意义:
①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深远,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③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1.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意义:
1864年
伦敦
马克思(创始人之一)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
背景:
时间:
地点:
性质:
结果:
1871年3月
法国巴黎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工人政权
1871.5.28,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1.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巴黎公社
类别 内容 经验
政权 建设 除旧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废除资产阶级的旧军队、旧警察
布新 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成立国民自卫军、治安委员会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经济 政策 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思考:从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中可以吸取何种经验?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的一个创举)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1.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巴黎公社
《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回击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
思考:由此可知,巴黎公社革命有何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④为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重要启示【学习聚焦P65】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失败原因 教训
主观 方面 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
未发动广大农民, 无产阶级孤军奋战
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
客观 方面 国内和国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成熟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正确的理论指导
争取农民支持,
建立工农联盟
掌握财政大权
壮大革命力量,
警惕国内外反动势力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探究:从巴黎公社起义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2.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学习聚焦P63】
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丰富
拓展提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马克思主义影响中国革命
中国的探索与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018年《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课堂小结
经济
阶级
思想
实践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理论
唯物史观
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由空想→科学
由理论→实践
从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