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三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三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3.唐高祖武德二年,下诏“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仍博求其后,具以名闻,详加所议,当
8.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工人文盲率达90%以上。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府自1938年起采取编印教
加爵士”;唐太宗贞观二年,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祭。唐高宗永徽年间命孔子为先圣,并于乾
材、成立识字组、夜校、开设训练班等措施。次年提出“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
陕西省2025届高三新高考全真模拟考试
封元年加赠“太师”封号。这些做法旨在
人民之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历史
A.应对战乱初定的道德危机
B.构建儒家道统整合多元思想
A.为抗战胜利莫定群众基础
B.提升边区工人社会地位
C.强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适应科举制选拔人才的需要
C.应对国民党经济封锁政策
D.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注意事项:
县市区
4.义役是南宋百姓自发组织并形成的一种新的应役方式。参与义役组织的民众,将部分私有田地
9.1954年10月,毛泽东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谈话时指出:“中国受西方列强欺侮超百年,印度则达三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集中起来作为役田,以役田取得的收益补贴给组织内的应役者,而役首则负责掌管役田并决定各
百多年…尽管我们在思想上、社会制度上有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成员应役的轮次,他们通常由地方各甲的上户群体充当。南宋的义役
都要对付帝国主义”。这表明毛泽东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A.使徭役征发重心由人转向土地
B.实现了徭役摊派的均等化
A.倡导超越意识形态的国际合作
B.谋求中印结盟以对抗西方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C.凝结了基层民众的经验和智慧
D.推动了募役法的出台落地
C.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落实
D.强调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卷上无效。
5.洪武22年,朝廷对《乡饮图式》补充规定,强调乡饮坐席要分善恶、别贵贱、叙长幼,明确参礼者
10.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达到1222.5万个,是1978年的8倍:总产值达2728.4亿元,占国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资格。《大浩》规定:良民中年高有德无过者坐上等;因户役差税迟误或曾犯轻罪者,坐中门之
内生产总值的30.43%,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6979万人,占乡村总从业人员的20%,占全国总
外:曾犯奸盗等重罪者,坐东门之内。这一举措旨在
职工人数的56.47%。这一现象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A.完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
B.强化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A.得益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B.说明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活力
C.规范乡村宴饮礼仪秩序
D.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C.反映出生产关系变革利于劳动力解放
D.表明私营企业有利于经济增长
6.下表为近代不同人物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
目要求的)
11.亚历山大每征服一地,都能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如在埃及,他不惜旅途劳顿,到达锡瓦绿洲
拜谒了阿蒙神庙,并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巴比伦,下令重建了被薛西斯毁掉的马都克神庙,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提出礼乐制度可作为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如苏秉琦指出
代表人物
评价态度
康有为
批评态度,将义和团比作历史上的乱臣贼子,呼吁镇压
亲自向马都克献祭。亚历山大的上述做法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已存在玉礼器系统与宗教礼仪:牟永抗、吴汝祚强调礼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
章太炎
认为义和团推动了革命事业发展
A推动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融
B.体现了实用主义统治理念
度的根本法规,是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上述观点体现了早期国家
A.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权
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肯定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性质,认为是帝国主义侵略激起的民族自卫战争,赞扬
C.埋下了帝国分裂的潜在隐患
D.体现出兼容并蓄的宗教观
孙中山
12.创办于11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最初只有一个法律系且只教授罗马法:12世纪中期
C.借助礼制规范社会秩序
D.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系统
义和团的牺牲精神:也指出其存在育日排外、速信落后等弱点
瓦卡里乌斯在英国开始讲授罗马法,在西欧的大学里,罗马法第一次作为一门系统化的知识来

2.下表为汉代对西南边疆治理的相关史实。
邹客
认为义和团是“野蛮之革命”,只会添祸乱
学和讲授,教授和学生们聚在一起学习和研究罗马的法律制度。这主要得益于
鲁迅
将其视为变法失败后的倒行递施
治理措施
考古依据
A.兴办大学的需要
B.强化王权的需要
蔡元培
觉得是清政府顽固导致义和团运动发生
推行郡县制
云贵高原、川西高原等地发现汉代城址或官署建筑遗址
C.发展经济的需要
D.革新文化的需要
出土“滇王之印”“汉叟邑长”印:滇文化墓地显示滇人血缘群体及聚族而葬
这表明
13.14世纪前,教会凭借强大权威对体育活动实施高压政策,致使民间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近乎绝

“縻之治”
制度长期存在,上层人物仍占据很高社会地位和拥有大量财富。
A.历史事实真实性具有不确定性
B.需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影响
迹。14世纪后,足球、射箭、摔跤等体育项目蓬勃开展,在英国王室的积极推动下,成立众多射
C.革命派与改良派矛盾无法调和
D.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评价
箭组织,法国更是呈现出“球类游戏馆数量堪比教堂”的热闹景象。据此可推知
云贵高原等地发现大量汉式墓,其形制、结构、葬俗和随葬品与本地原有文
移民实边
7.1913年张赛任农商总长后,发起国际公法学会,研究国际法和国内税收体制,并就裁厘加税问题
A.竞技运动适应了城市化需求
B.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广泛
化明显不同。
发表看法,认为裁厘是国内政策,加税是国际政策,两者无必然联系,且强调关税自主关乎国家主
C.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影响力
D.贵族借助体育彰显身份
据此可推知,汉代
权及国际地位。由此可知张謇
14.恩格斯曾写道:“我曾经在曼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厂里工作过,这里没有一个长得匀称的高个子
A形成了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理念
B.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同步治理
A.欲借助外交解决国内经济问题
B.认识到改变国际地位的重要性
的女孩子,她们矮小、发育不良、体形很难看”;“女工”这个词在19世纪是个贬义词,同时代的
C.奠定了后世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
D.促进了西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C.具有国家主权与经济变革意识
D.旨在以提高关税应对贸易逆差
法国作家米什菜曾经惊呼:“女工!一个亵读的词”。这反映出当时
陕西省2025届高三历史新高考全真模拟考试-1-(共6页
陕西省2025届高
历史新高考全真模拟考试-2-(共6页)
陕西省2025届高三历史新高考全真模拟考试-3-(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